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一种调频连续雷达波超低相位噪声频率综合器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53 浏览:458
摘要:
本文利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低相位噪声锁相技术和可编程逻辑器件(PLD),设计了一种调频连续雷达波(FMCW)超低相位噪声频率综合器。该频率综合器在X波段频率不仅可以实现相位噪声-106dBc/Hz@1kHz和-147dBc/Hz@1MHz的指标,而且还具有捷变频、数字幅度控制、低功耗、体积小和重量轻等优异特性。
基于增强型LSTM神经网络的5G射频功放线性化 下载:53 浏览:455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型LSTM神经网络(A-LSTM)的数字预失真线性化模型,以更好的补偿5G宽带射频功放的动态非线性特性。模型的输入层在引入延迟抽头模拟功放线性记忆效应的基础上,对每一个延迟抽头进行非线性级数展开用于补偿功放的非线性记忆效应,从而更好地抑制功放的动态非线性失真导致的带内失真以及带外频谱扩展等问题。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本文采用100MHz的5GNR信号作为测试信号,对一个中心频率为2.6GHz的5G射频功放进行数字预失真线性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增强型LSTM神经网络数字预失真器的带外抑制可达16dB,相比于其他几种预失真器展现出更好的线性化效果,验证了基于增强型LSTM神经网络数字预失真器的有效性。
5G宽带功放线性化平台开发与验证 下载:51 浏览:461
摘要:
本文完成了基于5G宽带功放线性化平台的在线数字预失真模型测试和实时预失真器验证的功能开发,两种模式可以随时进行切换。该方案抛弃了传统的PC加仪器的测试方式,可在线高效的迭代测试。实时预失真器验证功能是在FPGA中加入一种实时数字预失真硬件结构。我们使用记忆多项式(MP)、分解向量旋转(DVR)和广义记忆多项式(GMP)模型进行在线数字预失真模型测试。提出并使用基于并行处理结构的MP模型进行预失真器验证。我们成功的将80MHz和100MHz的5GNR信号调制到4.9GHz功率放大器上并在该平台上实时线性化。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大型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6 浏览:282
摘要:
在我国,随着现代社会建设的步伐的加快,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渐加大,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数量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测绘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数字化测绘新技术及其在大型水利工程测量方面的应用。
浅析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下载:31 浏览:295
摘要:
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引领着工程测量的进步,目前工程测量中所采用的方式逐渐多元化,数字化测绘备受关注。与此同时,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功能逐渐完善,涉及的领域逐渐增加,实现了数据自动采集、整理等功能。本文研究了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测绘学科中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测绘技术的影响分析 下载:18 浏览:301
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深入到了各个领域,测绘学科也不例外。传统的测绘技术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和简单的机械工具,其精度和效率都受到较大限制。而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出现,为测绘学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基于此,本文对测绘学科中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测绘技术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数字教科书在语文学科中应用的冷思考 下载:49 浏览:498
摘要:
数字教科书是动态的纸质教科书,它依据课程标准设计但更具开放性,是一种新的复合型课程资源。在语文学科中,数字教科书是开展群文阅读的高效载体,是加强语文实践性的有效工具。它为语文教学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易脱离文本、忽视人际交往的不利影响。数字教科书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削弱了学生与文字的联结,忽略了语言应用的最近现场。
数字阅读对青少年学习力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 下载:56 浏览:396
摘要:
数字阅读给青少年带来学习的便利,但同时又对他们的学习力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阅读品位的走低和网络小说阅读成瘾削弱了他们的学习动力,数字浅阅读也可能导致思维平面化、注意力分散、阅读能力弱化,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能力,而娱乐化、快餐化阅读则使他们变得没有耐性、缺乏学习毅力。对此,应从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两个方面加强数字阅读指导,充分利用数字阅读的优势,提高青少年的学习力。
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下移动支付在农村推广应用 下载:58 浏览:539
摘要:
移动支付由于其便利性和可获得性,有助于推广基础金融服务的应用,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是普惠金融的最优发展渠道和手段。由于认可度不高、相关条件相对落后,普惠金融在农村的推进过程中有关问题与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因此,本文以数字普惠金融为视角切入,探究移动支付在我国农村的推广应用问题,以期为普惠金融在农村推进探索可能的实现途径。
DR与螺旋CT检查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下载:267 浏览:2806
摘要:
目的:研究胸部创伤诊断当中利用DR、螺旋CT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医院治疗疑似胸部创伤治疗患者入组,共选取90例2018.9-2021.5期间入院者,为患者均实施数字放射摄影(DR)、螺旋CT检查,对比患者手术病理确诊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误诊率、漏诊率结果,对比损伤类型诊断符合率。结果:在90例检查患者中,手术病理胸部创伤阳性85例,CT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对比数字放射摄影均具备显著对比优势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误诊率、漏诊率结果偏低,与数字放射摄影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CT诊断在肺挫伤、肺撕裂伤、纵膈损伤诊断中符合率相比数字放射摄影更高,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胸部创伤诊断中为患者实施D螺旋CT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使临床胸部创伤诊断误诊率降低。
ICC患者血浆ctDNA突变检测数字PCR平台的建立及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93 浏览:588
摘要:
目的建立KRAS G12D、TP53 C242S、IDH1 R132C突变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PCR)检测平台,并初步评估其检测性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切除手术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22例,设计KRAS G12D、TP53 C242S、IDH1 R132C突变位点的引物及探针,建立dPCR突变检测平台。并采用不同浓度的自配标准品质粒验证该平台的准确性、精密度、空白限、功能灵敏度及线性范围。将外周血dPCR检测结果与外周血Oseq-ctDNA及组织Oseq-T靶向测序结果进行比较。ICC患者行切除术后,每6个月采集1次外周血并跟踪随访,评估该突变检测平台对ICC患者术后疗效监测的作用。结果 dPCR平台的准确性良好[3种突变(KRAS G12D、TP53 C242S和IDH1 R132C)3个丰度的检测结果与理论值的偏差均<±15%],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变异系数(CV)]均<20%,空白限为4拷贝,功能灵敏度为0.1%,且在0.1%~10.0%范围内线性良好。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DNA突变谱诊断IC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9,敏感性为31.8%,特异性为100%;与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诊断ICC的AUC为0.841,敏感性为68.2%,特异性为100%。dPCR平台的检测结果与Oseq-ctDNA测序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92,P=0.007)。随访结果显示,有1例ICC患者术后18个月KRAS G12D突变升高,与影像学检查确认的复发时间一致。结论建立了检测KRAS G12D、TP53C242S、IDH1 R132C突变的dPCR平台,可用于ICC患者的辅助诊断、疗效评估及术后动态监测。
江苏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17 浏览:461
摘要:
近年来江苏社区教育发展势头良好,成绩显著,但也存在法制、体制机制不健全、社区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特色项目和品牌缺乏等问题。未来江苏社区教育的发展需要全面转向深化内涵,从标准化建设向品牌化方向发展,从课程资源的零碎化、适应性向体系化、引导性方向发展。
基于eDNA技术的舟山近海中国团扇鳐定性与定量分析 下载:64 浏览:475
摘要:
为探讨环境DNA (environmental DNA,eDNA)技术用于中国团扇鳐监测方面的可行性,同时开展基于eDNA技术的舟山近海中国团扇鳐定性与定量分析。本实验将中国团扇鳐与其同属汤氏团扇鳐COI基因片段序列进行比较分析,使用PrimerExpress3.0软件设计中国团扇鳐特异性引物与TaqMan探针。在舟山朱家尖近海设计了A、B、C共3个定置网调查站位,定期收集中国团扇鳐样品。于2017年12月19日、2018年4月13日和2018年7月14日分别采集水样(站位A、B1、B2、C1、C2、D),开展eDNA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digitalPCR,ddPCR)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水温和采样点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站位、不同时间的中国团扇鳐eDNA浓度不同,水样采集点对中国团扇鳐eDNA浓度的影响极显著,不同采样点eDNA在不同季节存在极显著差异。研究表明,eDNA检测技术灵敏度高,水温、底质和水深对中国团扇鳐的分布皆有影响。研究结果为其他海域的中国团扇鳐e DNA追踪监测奠定了基础。
带限DVR数字预失真线性化算法研究 下载:57 浏览:461
摘要:
针对信号带宽的增加所导致的数字预失真反馈回路的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采样率受限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带限分解向量旋转(Band Limited Decomposed Vector Rotation, BL-DVR)模型的数字预失真模型,从而更好地对宽带功放的非线性引起的带内失真与带外频谱扩展进行补偿。通过在DVR模型后添加数字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Finite Impulse Response, FIR)低通滤波器,对预失真信号进行带限,从而获得了更好的预失真效果。本文使用带宽为100MHz的5G新空口(New Radio, NR)信号作为激励信号,对中心频率为2.6GHz的SKY66317-11高效率功放进行数字预失真线性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预失真后的功放输出信号的误差向量幅度(Error Vector Magnitude, EVM)从3.69%降低到1.20%,邻信道功率比(Adjacent Channel Power Ratio, ACPR)在频率偏离±65MHz的位置分别改善了14.87dB与16.82dB。
以信息技术构建高等教育新型教学支持体系——基于抗疫期间在线教学实践的分析 下载:61 浏览:512
摘要:
信息技术已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的大规模在线教学的主要支撑力量。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实践使包括在线课程及学习资源支持、在线教学平台及教学服务支持、教师在线施教支持、平台运行与网络安全支持的新型教学支持体系得以构建;探索出了多种新型教学服务供给方式,数字化教学工具也被广泛使用。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应当赋予教育教学以信息化新认知,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按照信息时代要求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以服务终身学习。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创新与实践 下载:48 浏览:503
摘要:
数字化不仅使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办学定位、运行模式、教育理念、质量评价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和冲击,还为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赋能教育模式深度变革、在助推产教融合中掌握改革主动权等方面带来了创新契机。黄河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探索数字技术引领的个性化教育实践,如优化顶层设计、构建数字化组织架构、数字技术赋能、推动课程革命和实施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广电工程中无线数字覆盖技术的应用 下载:68 浏览:528
摘要:
无线数字覆盖技术有着更多优势,它有着极广的覆盖范围,而且架设工序简单,能够延伸传输面积,可以为电视节目的有效传输提供充足保障。从技术架构上,无线数字覆盖技术是无线传输技术、有线网络通信技术与卫星传输技术的融合体,此技术是以传输通讯技术系统和数字技术为基础而组建的完整的无线通讯网络结构,能够有效拓展信息传输范围。基于此,本文对广电工程中的无线数字覆盖技术应用做出研究,以便为广电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运用数字化课堂观察优化师生交往行为的策略研究——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合作的艺术》为课例 下载:83 浏览:512
摘要: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在课堂中师生交往行为直接影响教学的可接受性和师生的参与度,对教育效果的达成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多元交互式"数字化课堂观察平台采集课例的相关信息,对课堂中师生交互行为进行详细分析,主要包括师生交往形式、交往情绪和课堂评价三部分,概括得出在课堂实践中师生交往行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专业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基于数字化视角的物理教学转型探索 下载:50 浏览:502
摘要:
数字化、多媒体环境下的物理教学具有学习自主独立性、时间空间的拓展性、学习形式的多样性、信息反馈的实时性、信息获取的多样性等特点。基于信息化资源的特点,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与物理概念或规律、物理习题和物理实验的有效融合,对传统物理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学习氛围,可以达到打造新型、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的目的。
数字化实验在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下载:98 浏览:540
摘要:
当前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将DIS实验系统应用于物理实验教学,可较好地弥补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不足,实现力学实验的数字化、动态过程的形象展示和实验数据的实时捕捉等,这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力学概念和规律的建构,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图形能力,也有利于完善物理实验的量化研究。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