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小额诉讼程序适用情况的实证研究——以A省基层法院为对象 下载:68 浏览:399

潘炳华1 周洪波2 《争议解决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我国立法机关于2012年对《民事诉讼法》“大修”时设立了小额诉讼制度,接着,于2015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其中对小额诉讼程序的具体适用进行了专门的细化解释。设立小额诉讼程序之旨趣主要在于,一方面是基于法院案件压力过大的现实状况,使之承载案件分流功能,另一方面,使得占基层法院一定数量的民事案件能够以最简易的方式审理、以一审终审的方式来提高审判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同时又能减轻因上诉给中级法院带来的审判压力,以此缓解人民法院案多人少之矛盾。然而,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却发现,立法设立旨在解决“案多人少”问题的小额诉讼程序,在实践中存在适用率极为偏低和运行状况不佳,普遍的基层法院和审判人员对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表现出消极和谨慎的态度,出现了“不敢用”之现象。与最高人民法院预期的全国基层法院“消化”的小额案件将占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总量的30%左右之目标相差甚远。进一步的调研发现,导致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偏低之原因既有立法上规定的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范围不够完善,也有相关的配套制度如绩效考核制度、涉诉信访制度对法院、法官产生的消极影响。

生态位视角下企业创新生态圈形成机理研究 下载:62 浏览:397

周全1,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11期

摘要:
基于生态位理论,从生态位势能、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适宜度等方面来解析企业创新生态圈的形成机理,并结合长安汽车公司创新生态圈形成的案例,揭示出创新主体聚合、要素流动、战略协同对创新生态圈形成的作用,为我国企业的创新生态圈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于青海省建立“民族传统文化+赛事”特色体育小镇的SWOT分析 下载:67 浏览:493

潘圆芳 陈子超 《中国体育科学》 2020年6期

摘要:
目前建设特色体育小镇已经成为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SWO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在青海省建立"民族传统文化+赛事"特色体育小镇进行SWOT分析,分析得出特色体育小镇建立的优势和劣势。最后通过SWOT分析结果对青海省建立特色体育小镇提出了6点建议,从而为青海省特色体育小镇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助力青海省经济发展。

“国语运动”中的台湾话文论争——1930年代台湾文学的语言问题与“民族形式”之难 下载:54 浏览:382

欧阳月姣 《中国文学》 2020年2期

摘要:
1930年代的乡土文学/台湾话文论争,一方面是"五四"新文学进入台湾以后所引起的自发和自律的"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深入和延续;另一方面是对抗日本殖民者强制普及的"国语"(日语)教育进程中愈发深重的"汉文危机"而产生的汉语文改造与保存的实践运动。本文试图以东亚的"国语运动"为背景、以"民族形式"为理论入口,将这场论争的复杂面向,还原到当时的殖民统治、无产阶级世界革命以及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语境下,发掘论争中有关地方语言和文学形式问题所指向的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分裂与想象性弥合。

战时经济视阈下的《清明前后》 下载:56 浏览:357

廖海杰 《中国文学》 2019年7期

摘要:
被视为带有强烈政治性的《清明前后》亦是茅盾剖析40年代战时经济问题的长篇叙事作品,所揭示的不仅是"官僚资本及其爪牙的卑劣与无耻",还有恶性通货膨胀所导致的层层困局和经济大环境黑洞似的卷入效应。茅盾作为第二作者"帮助"宋霖写成的长篇小说《滩》与《清明前后》构成组合式结构,在战时经济问题上,前者对投机风潮的形成及其危害作剖析,用小说文体作尽量宽泛的扫描,后者则用戏剧的文体优势作集中批判。通过对《滩》的改进,经济主题被隐匿起来,《清明前后》建构成型了一种"阴谋式国难财"文学想象,压制了国民党官办剧团所试图制造的"奸商式国难财"模式,凝聚了广泛的社会认同,获得了清晰的伦理正义。

逃亡即抗争:立体战与《火》三部曲的日常生活书写 下载:46 浏览:400

王琦 《中国文学》 2018年12期

摘要:
《火》三部曲中的"空袭"不仅具有"题材"的意义,也意味着作家对抗战作为一场"现代战争"的重新想象。具体来说,"空袭"增加了敌我之间"空""地"对峙的垂直向度,进而形成了一个立体战争的空间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消泯了"前线"与"后方"、"平民"和"战士"的界限。也只有在这种"处处皆是前线"的战争空间里,作为"平民"的作家巴金才能把自己叙述成战争的亲历者,才能把"逃亡"这样的日常生活塑造为具有"反抗"意义的斗争实践,进而把原本属于个人的"求生行为"升华到"民族生存"的崇高层面。

跨圈层视域下方内方外两个世界的直接对话——《山游唱和诗》解读系列之二 下载:47 浏览:287

吕肖奂 《国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儒释之"道"因为有"异",而分为方内、方外两个世界,尊奉其"道"的人也因此而分为官员与僧人两个社会圈层;也正因为"道"有"异"而互相补充互相吸引,两个圈层之间才经常发生各种交集。当时方内与方外两个世界有着约定俗成、不言自明的礼仪法则:"山林"中"论道不论势","人世"间则"论势不论道",两个圈层中的官员和僧人在交往时常常根据个人的理解及性情在"道与势"之间调节以取得平衡。即便是在两个圈层共享的"诗与山水"——似乎可以超越"道与势"的审美世界,也因为无法完全剥离其身份教养及社会属性,而流露出鲜明的圈层意识与气息。

互联网金融审判模式之构建和程序规范 下载:56 浏览:353

文小梅1,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采用实证比较研究法,从程序原理、法律经济学角度对杭州互联网法院、上海金融法院和福田法院互联网金融法庭,在机构设置、审级、案件类型、案由范围、地域和级别管辖、审判方式等方面比较,分析互联网金融审判三种经验的优势与不足,重构互联网金融审判程序规则。建议重点应建立三级法院一体化的互联网金融法庭,从统一受理、泛地域管辖、送达等方面完善程序规则,刑事与民事、民事与行政实现实质审查的合并审理,并通过在线电子远程庭审提高审判质效。

“孤岛”何以孤,又何以不孤——上海“孤岛”文化空间的多样呈现 下载:48 浏览:328

妥佳宁 《文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孤岛"不孤的论断并非凭空产生,有其特定历史背景。而"孤岛"文学图景的丰富性却长期被这一论断遮蔽。事实上,孤与不孤,都可有更多的理解方式。战时的上海租界,提供了相对宽松的话语平台,"孤岛"不仅有左翼文人的抗战文学活动,还有以西风社为代表的自由派知识分子的各种文学活动。不同文艺思想与实践出现了众声喧哗的局面,且互相交错,各派势力都不能占据舆论主导。从而形成了与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极为不同的文化空间,孕育了丰富的文学实绩。

桂圆果酒的复合酵母发酵 下载:53 浏览:392

袁辛锐1 喻学淳2 杨芳1 宋川2 雷翔云2 姚开1 曾珊2 贾冬英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2期

摘要:
以总糖、总酸、总酯、酒精度、感官评分为指标,比较了5种活性干酵母菌种对果胶酶解桂圆果浆的发酵效果,从中筛选出SY果酒活性干酵母和生香活性干酵母,研究了二者的复配比例、添加方式和添加量对桂圆果酒发酵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活性干酵母对桂圆果浆的发酵效果不同;5种活性干酵母中,SY果酒活性干酵母的产酒精能力最强,生香活性干酵母的产酯能力最高、产高级醇的能力最低;该两种酵母的添加方式为同时添加,二者的质量比为1:1,其添加量为0.03%。将产酒酵母与生香酵母联合使用可得到品质更好的桂圆果酒。

米曲霉发酵桑叶茶的工艺优化 下载:44 浏览:351

陈永丽1 高畅1,2 洛桑卓玛1,3 迟原龙1 姚开1 贾冬英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9期

摘要:
以干桑叶为原料、水浸出物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了米曲霉和毛霉及其复配、水分含量、接种量、温度和时间对桑叶发酵茶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条件。结果显示,米曲霉为发酵桑叶茶的适宜菌种;桑叶茶的水浸出物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水分含量及接种量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3种因素中,水分含量对发酵桑叶茶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最大,接种量次之,温度最小,并且水分含量与温度间的交互作用最为显著;米曲霉发酵桑叶茶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桑叶的水分含量70.7%、接种量6.23%、温度27.9℃、发酵时间6d,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所得桑叶茶的水浸出物含量达62.72%,感官评分为73.4,游离氨基酸含量是未发酵干桑叶的4倍。米曲霉发酵可明显改善桑叶茶的风味和滋味。

脱苦油橄榄叶白参菌发酵茶的研制 下载:35 浏览:376

于倩1 赵盈盈2 张艺1 苏瑶1 张文学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9期

摘要:
为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废弃物油橄榄叶并降解其中的橄榄苦苷,改善其带有的苦涩味,采用油橄榄叶与食药两用真菌白参菌,在不添加任何辅料的情况下进行发酵,获得同时含有油橄榄叶与白参菌中功能性成分的脱苦油橄榄叶白参菌发酵茶,以羟基酪醇、橄榄苦苷、茶多糖作为目标物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究油橄榄叶白参菌发酵茶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油橄榄叶白参菌发酵茶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接种菌龄为48 h、接种量为15 mL、发酵时间为9 d。最终所得发酵茶羟基酪醇含量为360.73μg/g、橄榄苦苷含量为72.34μg/g、茶多糖含量为12.37 g/100 g、三项指标综合评分为589.15,茶叶外形均匀带油光、条索紧结、无杂物,茶汤呈金黄色且清澈明亮,香气纯正、留香持久、无异味,入口醇厚回甘、不涩,叶底呈现褐黄色,证明了油橄榄叶与白参菌结合制备发酵茶的可行性。

藏彝走廊北端山地居民的政治与文化选择 下载:43 浏览:325

李锦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斯科特将藏彝走廊北端,即"部分四川"划入赞米亚地区,将这里的山地居民与东南亚山地居民视为以"逃避统治"作为生存方式的人群,与藏彝走廊北端的历史事实并不符合。藏彝走廊北端的山地居民很早就建立了自己的地方政权,并在与不同类型国家的接触与文化互动中做出了自己的政治和文化选择,其对于国家政治和文化的选择是主动积极且富有成效的。

“枫桥经验”与当代中国基层治理模式 下载:68 浏览:371

李振贤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经过多年的发展,"枫桥经验"已经成为中国基层治理的典范模式。"枫桥经验"始终在基层创造性地建构与调整国家与社会成员的关系,优化实施中央政策,把复杂的社会需求及个别化的社会行为妥帖地整合到国家总体秩序安排之中。在新的历史时期,"枫桥经验"高度契合于中国基层治理的现实需求,其蕴含的基层治理内在机理在于构建国家权威主导下的多元基层治理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辐射与濡化功能以及培育稳定持续的利益调节与发展动力机制三方面。相应地,"枫桥经验"的创新性实践包括构建多层级党建引领机制、以效能为导向整合行政体制机制、创制内生性社会组织培育机制、以及完善法治化社会矛盾化解体系与便民化公共服务体系等内容。

民间信仰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兼论中国人的信仰模式 下载:59 浏览:346

袁方明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民间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信仰习俗,是农村传统文化的灵魂。民间信仰具有世俗性、现实功利性和兼容性等特点。国家治理不可忽视民间信仰的积极因素。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中,可以充分发挥民间信仰的正面积极作用,通过宣介引导,以提高民众道德水平,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丰富节日庆典文化,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振兴。

物料搬运机械手的设计开发 下载:65 浏览:429

李永胜1 任倩2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为满足多工位加工生产线的需要,结合近年来在制造领域应用广泛的PLC技术,设计了3自由度气动机械手,在机械手本体部分、驱动部件、测控电路设计的基础上,对PLC控制系统的元件选用、I/O口分配、程序编制进行了详细设计,满足了机械手运行轨迹,行程,载荷等方面的要求。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快速说话人识别方法 下载:21 浏览:206

蔡倩 高勇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Gammatone滤波器倒谱系数(Gammatone Frequency Cepstral-Coefficients,GFCC)动态组合参数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结构来实现快速说话人识别的方法。提取语音样本的GFCC及其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系数作为代表语音的特征参数,对特征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得到的统计特征构造成CNN的输入形式。实验结果表明,与通用背景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Universal Background Model,GMM-UBM)相比,提出的模型方法学习速度更快,在提高识别率的同时减少了训练时间和识别时间。

一种大工作空间近场扫描系统设计实现及电中心校准 下载:28 浏览:216

刘浩1 赵远2 闫丽萍1 赵翔1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为测试复杂待测设备的电磁兼容特性,设计并实现了一套近场扫描系统,可以在600 mm×700 mm×600 mm的工作空间内,对待测设备进行频域近场扫描测量。基于LabVIEW编写的集成化控制软件能对搭载近场探头的机械运动平台、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联动控制,并对探头采集的近场信息进行处理与记录。进行了对系统探头因子的校准及电中心位置的测定,发现当测量高度或测量频率发生变化时,电中心也会随之变化。对某待测设备进行了实际测量,获得的磁场强度分量近场分布图和仿真结果吻合良好,表明该近场扫描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域外小说集》:作为方法的“东西瓯脱间” 下载:67 浏览:475

李乐乐 《文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域外小说集》并非既往认识的谈论"古怪偏僻"的"弱国模式",实则具有"评骘文明"的独特维度,它体现了周氏兄弟的"否定性"文明史观,即一种有别于直线进化的,通过越轨、偏离等"否定形式"带动的文明发展状态。而作为方法的"东西瓯脱间",展现了其对东西方文明论、文明权力结构本身的批判性,它具有释放"古国文章新生"的隐喻意义,追求一种不被历史传统、外来话语等辖制的"自决"地位。

面向司法案件的案情知识图谱自动构建 下载:40 浏览:347

洪文兴1 胡志强1 翁洋2 张恒3 王竹4 郭志新5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2期

摘要:
以法学知识为中心的认知智能是当前司法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向。该文提出了以自然语言处理(NLP)为核心技术的司法案件案情知识图谱自动构建技术。以预训练模型为基础,对涉及的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这两个NLP基本任务进行了模型研究与设计。针对实体识别任务,对比研究了两种基于预训练的实体识别模型;针对关系抽取任务,该文提出融合平移嵌入的多任务联合的语义关系抽取模型,同时获得了结合上下文的案情知识表示学习。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由下,和基准模型相比,实体识别的F1值可提升0.36,关系抽取的F1值提升高达2.37。以此为基础,该文设计了司法案件的案情知识图谱自动构建流程,实现了对数十万份判决书案情知识图谱的自动构建,为类案精准推送等司法人工智能应用提供语义支撑。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