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古拜杜琳娜钢琴作品《音乐玩具》中材料与结构的关联 下载:93 浏览:503

周小卜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在钢琴作品《音乐玩具》中,古拜杜琳娜通过对材料"趣味性"的形式化塑造,强化并巩固了"玩具"独特的音乐形象与结构。本文立足材料研究视角,梳理《音乐玩具》中"材料"的发展脉络,通过对其表层现象的考察和内在结构的分析,追踪材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逻辑形式,研究材料在结构中的作用与功能认知,进而探求材料与结构的关联性。

BIM技术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70 浏览:386

白庶1 蔡梦娜1 钟雪2 曾驰3 苏畅1 谢新甜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8期

摘要:
基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特点,系统分析了BIM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线入廊,以及后期运维等阶段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发现,利用BIM技术可以提高综合管廊协同设计效率,降低管道设计误差,优化施工方案,确定最佳施工工序及管线入廊方案,提高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节约管廊运营维护成本,有效提高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的效率。

施肥和土层置换对深层土壤秸秆碳固定与残留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489

李小红 王淑颖 程娜 付时丰 李双异 孙良杰 安婷婷 汪景宽 《中国土壤》 2020年11期

摘要:
深层土壤指深度大于20 cm土层的土壤。一般情况下,深层土壤有机碳(SOC)储量占1 m深土体有机碳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对土壤碳固定和土壤肥力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关于深层土壤有机碳的固定机制还不很明确。本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长期定位试验站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40~60 cm)为研究对象,用土壤添加13C标记秸秆后设置原位(40~60 cm)与土层置换(0~20 cm)的田间培养试验方法,量化秸秆碳对土壤总有机碳的相对贡献率,分析秸秆碳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明确不同施肥处理和土层置换对秸秆碳在深层土壤中固定的影响,以期为深层土壤有机碳固定和土壤培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时期(150 d),原位培养SOC中秸秆碳的贡献率(fm)和秸秆碳残留率(Rmaize)平均值分别为32.62%和44.86%,土层置换fm和Rmaize平均值分别为30.23%和40.09%。第150 d与第30 d相比,原位培养fm和Rmaize分别降低4.15%和8.33%,土层置换fm和Rmaize分别降低1.86%和3.36%。无论土层置换与否,不施肥(CK)处理的fm和Rmaize平均值分别高于施肥(N4和M2N2)处理3.83%和3.08%。以上结果表明,深层土壤秸秆碳的固定与残留受施肥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不施肥处理有利于秸秆碳在深层土壤的固定。

基于Engineer Base的常规盘图符模板设计 下载:56 浏览:393

李颖1 刘娜1 宿俊海2 刘颖1 《中国仪器》 2019年4期

摘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电工程设计的数字化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Enginner Base平台介绍了常规盘图符模板设计流程和方法,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图符样式与供货商的供货能力相匹配以及功能的可实现性,并通过项目的验证表明,该模板能够合理地体现设备的信息。

城市空间导视系统发展趋势的初步研究 下载:35 浏览:278

张娜婷1 邰杰2 《中国设计》 2020年1期

摘要:
为了让处在城市空间中的导视系统设计追随科技发展的步伐,以多样的指引功能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文章从设计特质形式、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非物质设计的应用三方面对城市空间导视系统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科技发展与导视系统设计之间关系的探讨,得到新型技术和材料在城市空间导识系统中的应用方法,该方法为未来的城市空间导视系统设计提供了指导。

融合声表波测温功能的线路保护器设计与实现 下载:49 浏览:380

胡娜娜1 郭亮1 宋立景2 苏菠2 张秀龙2 《中国仪器》 2018年12期

摘要:
伴随着用电量的不断增长,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将电参数监测系统和温度监测系统相融合,实现了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的功能。设计了一款基于声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与线路保护器相融合的监测系统。采用高性能射频收发芯片CC1000,在433MHz频率下实现了短距离的无线通信;采用DDS9910发射激励信号;采用射频开关HMC574MS8将发射和接收进行隔离,实现了对SAW无源无线传感器的读写过程。经验证,该系统成功应用于安德勒AMI500型多功能表中,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有机肥施用对植烟农田土壤肥力及烟叶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下载:86 浏览:486

王源1 朱毓蓉1 欧阳铖人1 赵正雄1 杨焕文1 王娜1 王戈1 吕芬1 除照丽2 《中国土壤》 2020年6期

摘要:
烟草是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其质量与植株代谢水平和营养状况密切相关。高质量的土壤是提供烟株良好营养状况的前提。为获得高额回报,在烟叶生产中投入大量的化肥,严重威胁烟区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为保护烟区土壤质量和环境,烟草行业逐渐重视有机肥在烟叶生产中的应用。近年来,有机肥施用效果表明:1)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变土壤微生物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等改善植烟土壤肥力;2)促进烤烟生长,改善烟叶光合特性,改善烟叶外观及内在质量。但是,有机肥施用在理论研究和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总结有机肥对植烟土壤肥力和烟叶质量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机肥在烟叶生产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旨在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WebGIS的新疆绿洲农田土壤信息集成与共享系统设计 下载:76 浏览:497

董通努尔麦麦提·艾尔肯 蒋平安 盛建东 武红旗 朱磊 马克 侯艳娜 《中国土壤》 2020年5期

摘要:
土壤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有助于加强土壤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土壤信息的共享性。目前土壤信息系统主要为单一专题系统,在多专题分析或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的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多阻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收集整理新疆农田土壤信息数据并建库,设计开发出基于WebGIS技术的新疆绿洲农田土壤信息集成与共享系统,系统集成了耕地地力评价、土壤改良利用分区、作物适宜性评价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四个专题功能并使之相互衔接,实现了土壤信息的在线查询与高效共享。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降低了数据冗余,提高了数据利用效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对促进新疆农业的信息化、规模化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劝导设计的在线课程交互设计策略研究 下载:24 浏览:246

陈沁怡 孙宁娜 《中国设计》 2019年10期

摘要:
针对在线课程面临的各种挑战进行分析,总结出劝导设计在在线课程中的具体策略,帮助提高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延续性和自律性。利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劝导设计理论的动机、能力与触发器三个要素对在线课程交互进行分析。提出了在线课程的劝导策略。总结出基于三大要素的劝导策略,提炼出用户在在线课程学习行为下劝导策略的具体分类,为在线课程的交互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山西西山煤矿矿区不同类型植被修复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下载:76 浏览:480

刘阳 闫美芳 王璐 崔菲菲 范丽娜 《中国土壤》 2020年2期

摘要:
分析矿区人工重建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SO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旨在揭示不同植被修复土壤养分恢复、循环与运转规律,为矿区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山西省太原市西山煤矿废弃区2006年复垦栽植的火炬树(Rhus typhina)、松树(Pinus tabuliformis)和栎树(Quercus liaotungensis)三种典型植被修复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不同植被修复区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矿区内植被修复区0~30 cm土层土壤SOC、N、P含量均显著高于自然恢复区。栎树修复区0~30 cm土层土壤SOC、N含量显著高于松树和火炬树修复区(P <0.05),而P含量在三种植被修复区土壤中差异不显著(P> 0.05);(2)矿区内植被修复区0~30 cm土层土壤C/N、C/P、N/P均显著高于自然恢复区(P <0.05)。火炬树修复区0~30 cm土层土壤C/N平均值为18.17,显著高于松树和栎树修复区的11.51和13.34(P <0.05);栎树修复区0~30cm土层土壤N/P、C/P平均值为1.23、16.24,显著高于火炬树、松树修复区的0.7、12.58和0.67、7.81(P <0.05);(3)相关性分析表明,三种植被修复区0~30 cm土层土壤SOC与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而P与SOC、N含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P> 0.05);C/N与SOC、N、P含量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N/P、C/P与SOC、N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这说明增加土壤氮素供应有助于促进矿区的植被修复。

田块尺度污染农田土壤铅、镉和砷含量的空间变异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启示 下载:75 浏览:485

赵宗生1 邱坤艳1 祝慧娜2 卓文飞3 韩科1 王龙飞1 赵林林1 李立平2 《中国土壤》 2019年9期

摘要:
为了探明铅冶炼污染区田块尺度下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异及其对污染农田土壤安全利用的意义,在某冶炼厂附近一面积为4800 m2的农田用网格法采集120个0~20 cm土样,测定样品镉、铅和砷含量。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中存在砷、镉和铅的积累。从平均污染指数来看,以镉的积累程度最大,铅次之、砷最小。土壤全镉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10~3.84 mg kg-1,镉含量处于1.10~2.27 mg kg-1之间的样品占97.50%。从重金属空间分布上看,镉和铅含量的空间分布有较高的一致性,均是研究区北部和南部含量较高,中间区域含量较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镉和铅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 <0.01)。根据土壤铅含量计算稳定铅时所用普通过磷酸钙的用量范围为0.312~0.419 kg m-2,平均值为0.367 kg m-2。根据其他研究者得到的土壤全镉含量与小麦籽粒镉含量的相关方程计算,不同方程得到的小麦籽粒镉含量结果有很大差异,较可信的小麦籽粒镉含量变化范围为0.095~0.814 mg kg-1。采样区中部为小麦籽粒镉含量较低且铅稳定剂需要量较低区域。以上结果表明,研究区田块尺度下土壤镉含量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且土壤镉含量的空间变异导致小麦籽粒镉含量可能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

钝化剂对酸性高镉土壤钝化效果及水稻镉吸收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484

吴迪1 魏小娜2 彭湃1 王恩彪1 王远1 李婷婷1 《中国土壤》 2019年8期

摘要:
以海泡石、磷酸二氢钾、钙镁磷肥、钢渣、生石灰及生物炭为重金属镉钝化材料,研究钝化剂对湖南省酸性高镉(Cd)稻田土壤及水稻中Cd含量的影响。以土壤pH值和有效态镉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三种效果较优的钝化剂,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复配,选择最优的钝化剂配方进行田间验证。结果表明,海泡石、钙镁磷肥、钢渣在施用比例为1%时均可显著提高土壤pH,pH的提升效果排序为钢渣>钙镁磷肥>海泡石;除钢渣外,其余钝化剂在施用比例为1%时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钝化效果排序为磷酸二氢钾>钙镁磷肥>生物炭>海泡石>生石灰。选取海泡石、钙镁磷肥和磷酸二氢钾复配钝化剂,依据正交试验结果并综合考虑钝化效果、成本及材料易得性,确定钝化剂的最优施用量组合为海泡石500 mg kg-1、钙镁磷肥500 mg kg-1、磷酸二氢钾170 mg kg-1。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钝化剂后,土壤pH值提高0.5个单位,土壤有效Cd含量降低34.00%,糙米中Cd含量降低19.44%,水稻各器官Cd的富集与迁移系数明显降低,水稻产量明显升高。

新媒体时代高校动画专业教学环境与发展对策研究 下载:64 浏览:405

倪娜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伴随着网络技术和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的新媒体取代了传统媒体,其影响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动画行业也是如此,新媒体时代从制作,放映,观看等多个维度深刻改变了动画行业。作为培养动画行业后备人才基地的相关高校,有必要紧密把握新媒体时代动画行业的发展脉搏,相应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为我国动画行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人才方面的支持。

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对比 下载:62 浏览:366

毛丹娜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比较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雷珠单抗治疗组和康柏西普治疗组,每组30例(30只眼),分别给予雷珠单抗、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测量治疗前、治疗后7 d、1个月、3个月眼压与视力,术后3个月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眼压均有下降趋势,治疗后7 d及1个月后,康柏西普组患者的眼压高于雷珠单抗组(P <0. 05)。治疗后3个月,雷珠单抗组与康柏西普组两者的视力、眼压及总成功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的短期降眼压效果优于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长期来看两者之间在降眼压及缓解患者视力损害方面作用无明显不同,且两者的安全性均较高。

价格与决策驱动对消费者产品评价的影响研究 下载:32 浏览:232

吴宪1 赛娜2 《中国经济》 2020年11期

摘要:
在消费过程中,价格对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会影响消费者的决策驱动和其对产品的评价,运用"整钱效应"来进行价格设置是零售商常用的手段。零钱和整钱标价会给消费者留下不同的印象,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决策和对产品的评价。本文即从"整钱效应"的视角对价格与决策驱动对消费者产品评价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整钱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对价格与决策驱动对消费者的评价影响进行分析,最后讨论了价格与决策驱动在企业营销中的应用。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术后发生屈光漂移的分析 下载:52 浏览:397

赖钟祺 李惠娜 李维娜 郑彦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屈光漂移产生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PACG患者31例(40只眼),正常眼轴白内障患者37例(48只眼)。利用IOL Master测量并预估两组术后屈光度,术后1 d、1周、2个月分别验光获得实际术后屈光度,实际术后屈光度与术前预估屈光度之间的差值,为屈光误差(RE),RE<0为近视漂移,RE>0为远视漂移。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屈光误差绝对值(ARE)及术后2个月屈光漂移构成的差异。术前测量PACG患者的眼压、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及眼轴长度,并分析以上参数与白内障术后2个月的ARE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 d、1周、2个月PACG组的ARE均大于正常眼轴白内障组(均P<0.05),且术后2个月远视漂移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眼轴白内障组(P<0.05)。PACG白内障术后2个月的ARE与术前眼压、晶状体厚度呈正相关(r=0.758、0.615,均P<0.01),与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832、-0.831,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ARE与眼压、前房深度、眼轴长度相关,Y=3.650+0.013X1-0.609X3-0.098X4(R2=0.847,F=66.562,P<0.05)。结论 PACG组白内障术后RE明显大于正常眼轴组,多为远视漂移,与术前高眼压、浅前房和短眼轴相关。

不同恢复方式煤矸石山植物群落差异及影响因子 下载:72 浏览:483

李侠1,2 邵洋3 王润梅1 叶诚诚2 甄莉娜1 苏世鸣4 《中国土壤》 2019年1期

摘要:
为探究不同恢复方式下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情况,选取大同市晋华宫人工修复煤矸石山和自然恢复煤矸石山以及忻州窑自然恢复煤矸石山为研究对象,对三座煤矸石山的植物群落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其土壤方面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晋华宫人工修复煤矸石山分布有4科4属4种植物;晋华宫自然恢复煤矸石山分布有6科10属10种植物;忻州窑自然恢复煤矸石山分布有5科7属8种植物;由置换多元方差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度分析结果可知,忻州窑自然恢复煤矸石山的植物群落与晋华宫人工修复、晋华宫自然恢复煤矸石山植物群落差异显著,而晋华宫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煤矸石山间植物群落差异不显著,晋华宫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煤矸石山优势植物均为中华草沙蚕,忻州窑自然恢复煤矸石山的优势植物为菊叶香藜,表明地理位置显著影响煤矸石山的植物群落构建;人工修复10~20年的植物群落可达到与自然恢复50~60年较一致的效果,即人工修复可以缩短煤矸石山植物群落恢复的时间;土壤全氮、有效磷和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密度是影响植物群落差异的重要因素。

长期施肥与地下水位对红壤性水稻土微团聚体及其分形特征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484

林清美 廖超 林戴齐 唐茹 孙钰翔 谢丽华 黎丽娜 《中国土壤》 2019年1期

摘要:
以1982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红壤性水稻土为材料,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对耕层土壤微团聚体组成进行分析,以探究长期施肥(高量有机肥+化肥(2/3 OM)、常量有机肥+化肥(1/3 OM)、单施化肥(NPK))和地下水位(20 cm、80cm)对红壤性水稻土微团聚体分布、分形维数及特征微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土壤2~0.25 mm团聚体含量表现为2/3 OM> 1/3 OM> NPK,而微团聚体含量均表现为2/3 OM <1/3 OM

正似我们借来的人生:在皮尔森的舞台上——第26届国际戏剧节的东欧戏剧 下载:34 浏览:301

卡莉娜·斯蒂芬诺娃1 桂菡2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若是用一句话概括第26届国际皮尔森戏剧节带给我的感受,那便是"分寸得当,毫无废话,诚实正直"。《伊利亚特》掀开我眼前隐形的窗帘,让我进入肉眼所看不见的领域,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得以洞察非物质的世界,洞察看似唯一的物质世界与生活的本质。《人走后的房间》运用声音在戏剧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让人得以一窥惊人的深刻哲学与无限的精神境界。《摹仿生活》在舞台上所创造的不同寻常的形象与丰富的感官体验,让作品成为一封正在发出求救信号的电报,而我们所有人,都是这封电报的收件人。戏剧节的喜剧类作品堪称典范,它让我们既能从笑声中获得活力又可以通过它来武装自己,这就使得我们在面对问题时是选择面对而非选择逃避。

《罗辑思维》节目中罗振宇的主持艺术 下载:70 浏览:388

刘娜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研究罗振宇在《罗辑思维》节目中的主持特色,对于自媒体主持人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罗辑思维》自媒体节目为例,从犀利独到的观点表达、互联网思维方式的诠释、幽默睿智的评论风格和低调朴实的外在形象等方面,分析了罗振宇的主持特色。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