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亚硒酸钠防治羔羊白肌病 下载:15 浏览:384

王小平1 罗文毅2 张慧2 《当代畜牧兽医》 2018年5期

摘要:
白肌病是以骨骼肌和心肌发生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病。原因是饲料中缺乏微量元素和微生素E所致。本文简单介绍羔羊白肌病的临床症状并提出亚硒酸钠防治方案,以期给广大养殖户一个参考。

通过抑制波头旋转消除心脏中的螺旋波和时空混沌 下载:55 浏览:458

李倩昀 黄志精 唐国宁 《现代物理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本文采用Luo-Rudy相I模型研究如何通过调控心肌细胞钠电流变化来控制心脏中的螺旋波和时空混沌,提出了这样的钠电流调控方案:当细胞将被激发时启动钠电流调节,若由模型方程得到的钠电流的绝对值小于钠电流控制阈值的绝对值,就让钠电流等于钠电流控制阈值,其他情况下则限制钠电流的绝对值不能高于一个给定的最大值;当膜电位上升超过-5 mV时,让钠电流自然演化.这种调节钠电流的方式保证了所有细胞几乎具有相同的钠电流幅值,从而使所有细胞具有相同的激发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只要钠电流控制阈值达到一定临界值,就可以有效抑制螺旋波波头的旋转,导致螺旋波运动出系统边界而消失,以及时空混沌演化为螺旋波后消失,如果钠电流控制阈值足够大,螺旋波和时空混沌还可通过传导障碍而消失.这些结果能够为抗心律失常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葡萄果实品质及叶片衰老的影响 下载:72 浏览:359

薛竟一1 王瑞雪1 魏蓉1,2 张朝红1 《土壤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以3年生露地栽培葡萄户太8号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不同时期叶面喷施亚硒酸钠的方法,探究提高葡萄果实硒含量方法及其延缓叶片衰老的效应。结果表明,喷硒后新抽生出副梢新叶中的硒含量与老叶中硒含量呈高度正相关(r=0. 99),硒在葡萄植株内具有移动性,可重复利用。不同浓度处理以50 mg/L亚硒酸钠处理后的果实品质最好;不同时期处理下始着色期处理后的果实品质最好。50 mg/L亚硒酸钠处理后延缓叶片衰老效果最明显。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可有效提高葡萄果实含硒量从而提高果实品质,有效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从而增加叶片光合量进一步延缓叶片衰老。

示范快堆给水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下载:93 浏览:368

毕德瑞1 段天英1 张厚明2 贾玉文1 刘勇1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9期

摘要:
针对示范快堆每个环路设置多个直流式蒸汽发生器模块的特点,提出集中控制环路给水流量和单独控制环路内各模块给水流量的控制方案,并搭建了给水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分别对2种给水控制方案进行仿真研究,分析在2种给水控制方案下各模块蒸发器出口钠温和蒸汽过热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集中控制环路给水流量的控制方案更有利于保证蒸发器出口蒸汽过热度的安全限值,而单独控制环路内各模块给水流量的控制方案更有利于蒸发器出口钠温的控制。

动静叶栅间隙对钠冷快堆二回路泵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 下载:54 浏览:298

杨从新1,2 刘满1,2 王秀勇1,2 于洪昌3 牛红军3 钱晨1,2 刘志丹1,2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3期

摘要:
为了研究动静叶栅间隙对钠冷快堆二回路泵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以钠冷快堆二回路泵原型样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剪切应力传输(SST)k-ω湍流模型,对5种导叶进口直径下的模型泵进行非定常数值计算,其中不同模型对应的动静叶栅相对间隙(s)分别为3.030%、4.545%、6.060%、7.575%和9.090%。获得了不同s的模型泵导叶流道区域的压力脉动特性及作用在转子上的径向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s为7.575%的模型泵,其扬程(H)和效率(η)均为5种模型中最高;导叶流道内各测点的压力脉动主频均为叶轮叶片通过频率,且各测点的叶频处压力脉动幅值沿导叶进口至出口方向逐渐降低;随着动静叶栅间隙增大,各测点处压力脉动及转子所受径向力脉动的叶频处幅值均逐渐降低,且高频脉动成分发生衰减;同时,转子所受径向力矢量大小和方向的波动性也逐渐减弱。

动静叶栅间隙对钠冷快堆二回路泵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 下载:40 浏览:241

杨从新1,2 刘满1,2 王秀勇1,2 于洪昌3 牛红军3 钱晨1,2 刘志丹1,2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3期

摘要:
为了研究动静叶栅间隙对钠冷快堆二回路泵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以钠冷快堆二回路泵原型样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剪切应力传输(SST)k-ω湍流模型,对5种导叶进口直径下的模型泵进行非定常数值计算,其中不同模型对应的动静叶栅相对间隙(s)分别为3.030%、4.545%、6.060%、7.575%和9.090%。获得了不同s的模型泵导叶流道区域的压力脉动特性及作用在转子上的径向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s为7.575%的模型泵,其扬程(H)和效率(η)均为5种模型中最高;导叶流道内各测点的压力脉动主频均为叶轮叶片通过频率,且各测点的叶频处压力脉动幅值沿导叶进口至出口方向逐渐降低;随着动静叶栅间隙增大,各测点处压力脉动及转子所受径向力脉动的叶频处幅值均逐渐降低,且高频脉动成分发生衰减;同时,转子所受径向力矢量大小和方向的波动性也逐渐减弱。

壳聚糖/木质素磺酸钠豚草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 下载:53 浏览:374

包颖1 苏景波2 《林业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本文采用微胶囊化技术,以豚草提取物为囊芯材料,壳聚糖和木质素磺酸钠的聚合物为囊皮材料,制作壳聚糖/木质素磺酸钠豚草提取物微胶囊剂,结果表明:制备的壳聚糖/木质素磺酸钠豚草提取物微胶囊分布有序,大小均匀,形态规则,大部分成圆形,极少部分成椭圆形,整体杂质较少,基本包覆完全。红外光谱检测分析显示,豚草提取物质被成功包覆于囊壁材料壳聚糖/木质素磺酸钠。效率和有效载量均达到80%以上。

钠冷快堆蒸汽发生器背景噪声功率谱分析方法研究 下载:61 浏览:261

曹韵奇1 刘桂娟1 刘志国2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2期

摘要:
为了了解钠冷快堆蒸汽发生器内部流体运行状态、内部成分等不易测量的变化,引入现代谱估计AR模型法和传统经典法谱估计的周期图法、Welch改进周期图法、BT法对钠冷快堆蒸汽发生器运行产生的背景噪声原始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AR模型法对钠水反应背景噪声进行谱估计分析效果更加理想。

高取代度羧甲基瓜尔胶溶液的微观结构及流变性能 下载:35 浏览:375

何建平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11期

摘要:
利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对粘度在5000mpa.s的高取代度羧甲基瓜尔胶及其降解产物的胶液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与海藻酸钠胶液的微观结构相比,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结构差异。这种结构差异导致其流变行为的差异。结果显示降解高取代度羧甲基瓜尔胶与海藻酸钠胶液的微观结构及流变性能接近,在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上较为符合活性染料印花糊料的要求。

用电沉积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海藻酸钠复合膜 下载:58 浏览:436

李辉 潘捷 曹凯元 刘慧 殷洁 王艺峰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以海藻酸钠为稳定剂用水热法合成纳米氧化锌,再用电沉积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锌/海藻酸钠复合膜。测试纳米氧化锌的粒径和化学结构、观察了复合膜的形貌并测试其性能。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海藻酸钠复合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对亚甲基蓝染料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效应。

芳纶浆粕和纳米钛酸钠晶须在汽车摩擦材料中的协同效应 下载:86 浏览:495

郭客1,2 张志强1 宋仁伯3 许洁3 于浩男3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以包括酚醛树脂、芳纶浆粕、纳米钛酸钠晶须、氧化铝、重晶石和二硫化钼的简化配方为基础制备一种摩擦材料,研究芳纶浆粕和纳米钛酸钠晶须的含量对摩擦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芳纶浆粕含量的提高摩擦材料试样的布氏硬度呈现提高的趋势;当芳纶浆粕与钛酸钠晶须的比例为3:1时,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0.392 J/cm2,两种增强纤维的均匀混合为摩擦过程中产生高内聚强度的摩擦膜提供了基础,且这个比例产生最佳的协同效应,摩擦系数稳定在0.38~0.45,磨损率为5%。

母乳联合碳酸氢钠口腔护理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观察 下载:52 浏览:494

张学颖 张晓翠 何彩云 周坤鹏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探讨母乳联合碳酸氢钠行口腔护理对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153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7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新生儿VAP集束化护理。观察组患儿口腔护理液为2.5%碳酸氢钠溶液和母乳。对照组患儿口腔护理液为2.5%碳酸氢钠溶液。均为1次/6小时。比较两组患儿VAP的相关情况。结果:机械通气48 h后,两组患儿气管内痰培养阳性病原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观察组发生VAP的平均时间晚于对照组,观察组VAP发生率、晚发性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E-U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VAP的平均时间为上机后134(96,200) h,对照组为上机后87(57,12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母乳联合碳酸氢钠行口腔护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儿不适体验,降低住院费用。

2例低钠血症合并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患者的护理 下载:56 浏览:510

张杰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总结2例低钠血症合并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患者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效的呼吸维护,动态监测电解质的平衡,用药观察,心理护理,功能训练,营养支持及并发症的及时处理,促进患者康复。

血清NT-proBNP、CRP与MMP-9在儿童川崎病中的临床意义 下载:89 浏览:535

陈彬1 卢蔚薇2 徐忠玉1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C反应蛋白(CRP)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KD疑似患儿107例,其中临床确诊KD 68例[KD组,包括54例完全型川崎病(CKD)和14例不完全型川崎病(IKD)患儿],以39例排除KD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儿血清NT-proBNP、CRP及MMP-9水平并作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诊断KD的价值。结果 KD组年龄及性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D组血清NT-proBNP、CRP和MMP-9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CKD与IKD组之间血清NTproBNP、CRP和MMP-9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CRP、MMP-9及3项指标的联合预测因子L鉴别诊断K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8、0.861、0.689和0.938。结论血清NT-proBNP、CRP和MMP-9水平与KD密切相关,可作为儿童KD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

不同注射方法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影响 下载:57 浏览:375

高恒舒 李岸芳 卢春林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探究分析不同注射方法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400例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方法,每12 h注射1次。连续观察7d,比较两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观察组皮下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选择正确的部位、角度、适宜按压时间及力度等,可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下载:238 浏览:2264

龙娟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究在小儿消化性溃疡中应用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的76例于2022年01月-2022年12月至我院儿科就诊的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抽签法依据1:1比例分组,实现组组行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联合康复新液联合治疗,对照组行单纯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症状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发生恶心、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无较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生长抑素、胃泌素及肾上腺髓质素等各项指标更优,(P<0.05)。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的反酸嗳气、反复长及溃疡疼痛症状评分更低,(P<0.05)。结论 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应用L-谷氨酰胺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可优化疗效,治疗安全,能够稳定患儿病情,改善患者不良症状。

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低钠血症高危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下载:52 浏览:202

温宝玉 吴丽娇 赵彦姿 戴小桑 郑美娥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低钠血症高危因素与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发生低钠血症36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低钠血症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垂体功能紊乱、视力视野障碍是引发术后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针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低钠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加强预防性护理,以减少术后低钠血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不同注射方法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288

高恒舒 李岸芳 卢春林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注射方法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400例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方法,每12 h注射1次。连续观察7d,比较两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观察组皮下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选择正确的部位、角度、适宜按压时间及力度等,可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循环内分泌的影响 下载:73 浏览:884

郑金韬 傅德建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循环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40例)和试验组(常规治疗+重组人脑利钠肽,40例)。以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循环内分泌指标作为观察指标评估疗效,以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临床疗效,试验组为95.00%,对照组为82.5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TⅡ)、血浆肾素(PR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D、ATⅡ、PRA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D、ATⅡ、PRA对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5.00%,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重组人脑利钠肽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治疗中,有利于改善患者循环内分泌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少。

温度响应型淀粉醚/海藻酸钠复合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 下载:50 浏览:320

庞子健1,2 徐源1,2 姜硕1,2 孙萌1,2 姜谦1 孙薇1 查晓晗1 尚悦1,2 代明允1,2 刘鹰2,3 田野1,2 《中国水产学报》 2022年5期

摘要:
为制备具有良好温度响应性能的多糖基复合凝胶材料,以2-羟基-3-异丙氧基丙基淀粉醚(HIPS)和海藻酸钠(SA)为原料,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DGE)和CaCl2为混合交联剂,通过交联反应制备温度响应型HIPS/SA复合凝胶,利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表征凝胶的结构及微观形貌,并分析凝胶的温度响应性能。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均极显著影响HIPS/SA复合凝胶的溶胀率(P<0.01);制备HIPS/SA复合凝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质量分数6.5%的HIPS 2g、质量分数4.5%的SA 2g、NaOH用量300μL、EDGE用量300μL、反应温度55℃和反应时间3h,在此条件下,凝胶的溶胀率为44.20;HIPS/SA复合凝胶具有温度响应性能,当温度升高至体积相转变温度(VPTT)34.9℃时,复合凝胶的溶胀率急剧下降。本研究中制备的具有优异温度响应性能的淀粉醚/海藻酸钠复合凝胶功能材料,可为功能材料在药物缓释、分离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途径。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