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17年生大花序桉生材性质的研究 下载:94 浏览:501

​刘鑫1 刘衡2 汪深洋1 潘雅琪2 覃汉夫1 符韵林2 《农业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为研究17年生大花序桉的生材性质,采用体积法和质量法分别测定了17年生大花序桉树皮体积率、树皮质量率、心材率、生材密度、基本密度以及含水率等生材指标,结果表明:17年生大花序桉树皮体积百分率以及质量百分率均随树高的增加而增大,平均值分别为21.34%、16.49%;心材率随树高的增加而降低,平均值为37.42%;生材密度自树皮向髓心逐渐降低,南向和北向差别不大,平均值为1.11 g/cm3;基本密度在树皮位置和中间位置基本一致,髓心位置最低,平均值为0.69 g/cm3;从树木基部向树梢生材密度和基本密度均变化没有明显规律性,平均值分别为1.11、0.69 g/cm3;生材含水率自树皮向髓心逐渐降低,自树木基部向树梢也逐渐降低,平均值为56.98%。

29年生大花序桉生材性质的研究 下载:94 浏览:518

​覃卫星1 刘衡2 黎巍1 潘雅琪2 黄现松1 符韵林2 《农业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为研究中大径大花序桉人工林木材的基本木材性质,采用排水法和质量法测定了29年生大花序桉的树皮率、心材率、密度以及生材含水率。结果表明:29年生大花序桉树皮体积百分率和树皮质量百分率均随树高的增加而升高,其平均值分别为17.5%、14.58%;29年生大花序桉心材率随树高的增加而降低,其平均值为51.09%;29年生大花序桉基本密度和生材密度随树高的增加变异规律不明显,其平均值分别为1.13、0.75 g/cm3,生材密度南向和北向自树皮向髓心均呈降低趋势,而基本密度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平均值分别为1.13、0.75 g/cm3;29年生大花序桉生材含水随树高的增加先降低然后趋于平缓,自树皮向髓心南北向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平均值为53%。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梯门系统视频分析方法研究 下载:52 浏览:395

王启洲1 朱俊超1 王陆嘉1 褚晓敏2 《人工智能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电梯门控系统是电梯控制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相对于整个电梯控制系统来说。由于它的动作最频繁并且直接面对乘客,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一个运行安全可靠、性能稳定的电梯门监测系统来为保障安全。针对视频监控中人工监督的低效率、传感器在轿厢内安装困难等问题,结合电梯轿厢内场景的特征,设计了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的电梯轿厢门智能识别监控系统。电梯轿厢门状态智能识别系统是以数字图像处理为基础,为满足轿厢内监控设备的小型化、安装便利等需求,采用基于 Hough 线变换算法来实现开关门状态监测。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对轿厢门状态进行准确识别,在检测识别和安防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基于STEM教育的工程思维培养 下载:92 浏览:426

吴永发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5期

摘要:
STEM教育是基于解决问题、基于工程设计、基于建造产品的学习,是跨学科的、开放式的学习。学生应用科学、工程、技术、数学等学科知识,以真实问题和建造产品为驱动,在工程实践中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开展工程设计和制造产品的活动中,培植了实践性思维,激发了设计性思维,促成了构建性思维,能够达成培养工程思维的目标。

人工智能助力心理学研究的应用场景 下载:16 浏览:255

黄诗雨1 陈广舜2 王誉璇2 黄宇诚2 莫子君2 林刚2 《人工智能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以及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技术也得到了高速发展,该项技术也为心理学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效应用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技术获得的生态化数据,可以进一步提升研究结果的内部效度以及外部效度。因此,本文将从心理测量、心理变量预测以及心理症状的识别与诊断等多个角度探究人工智能的应用方式,并提出具体的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未来可以有效促进心理学研究发展提供思路。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三创”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 下载:59 浏览:511

肖荣辉1 王爱景2 孔佩伊3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4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对工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为此,教育部提出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新工科建设目标是培养适应新时代、新技术要求的现代工程技术创新人才。"三创"(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三创"能力及培养"三创"意识为前提,是学生科研能力、适应社会、就业或自主创业的基本保障。因此,合理构建"三创"教育体系,应通过政校行企协同完善"三创"教育顶层设计、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和评价体系建设,以促进我国新工科教育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

体验经济视角下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下载:83 浏览:544

张彩霞 袁应梅 《农业研究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然而大部分还出于初级开发阶段,缺乏民族特色。随着体验经济的盛行,游客对旅游需求从浅表层的走马观花升级为深层次的旅游体验,民族旅游的体验式开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基于体验经济的视角,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对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对策进行研究,以期对这一议题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基于STEM教育的学习力培养 下载:92 浏览:484

吴永发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4期

摘要:
STEM教育是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设计的学习,是跨学科的、开放式的学习。基于STEM教育的学习,以项目和真实问题为驱动,在科学实践中创新性地解决问题。通过开展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在完成工程设计、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同时,激发学习动机,锻炼学习毅力,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学习创新力,从而达成培养学生学习力的目标。

化错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重建 下载:93 浏览:514

李培芳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3期

摘要:
华应龙老师基于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提出化错教育思想。化错教育因为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而拥有众多的追随者。化错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势必带来一系列的变革。教育观念的重建是化错课堂重建的关键。在化错教育理念下,能进一步完成师生角色、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的重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护理管理专家共识 下载:21 浏览:434

汪晖 王颖 吴欣娟 郑一宁 2020年10期

摘要:
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发热门诊护理管理工作。方法查阅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发热门诊管理相关国家政策、学术指南、专家共识、期刊文献,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管理实践经验,整理形成草案,经过5轮线上会议及专家咨询,修改形成终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护理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结果《共识》包括管理基本要求、环境与布局、护理人员配备与管理、预检分诊、患者管理、物资管理6个方面。结论《共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古田红曲酒厂工业旅游营销对策研究——以屏湖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下载:86 浏览:493

钟玉婷 罗铱涵 范明钰 步会敏 《农业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以古田县屏湖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对屏湖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实地调研,全面的研究总结了工业旅游的概念、特点、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论述了对该企业发展工业旅游营销的主要对策研究。

多元研究范式并存:我国继续教育研究的理想之道 下载:58 浏览:443

田芬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继续教育研究范式是明晰继续教育研究价值取向与历史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继续教育研究范式共有"比较-借鉴""经验-反思""理论-思辨"三种。在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背景下,继续教育领域需要加强实证研究范式和多学科研究范式。为实现继续教育研究范式多元化,继续教育研究者应树立研究范式意识、加强对已有研究范式的反思、发展新的研究范式,并实现范式转换。

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专家共识 下载:2 浏览:271

马玉芬1 邓海波2 王晓杰3 徐园4 汪晖5 王磊6 王钰7 朱丽筠7 鲁乔丹8 孙建华9 刘戈10 吴欣娟7 2020年9期

摘要:
形成《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护理。方法在全面回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管理共识及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指南、管理共识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防疫一线护理专家进行访谈,形成《共识》初稿,邀请18名相关领域专家,通过开展2轮专家论证,对初稿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形成终版《共识》。结果《共识》包括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静脉血栓栓塞症预警监测以及出院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健康教育5个方面。结论《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护理提供指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1移2精3零”预检分诊管理 下载:12 浏览:449

陈彦芳1 谢日华1 熊紫玉1 张颖兰2 周乐鹏1 罗静兰3 王洁1 刘靖萍1 郭丽兴4 李曼曼5 李伟健6 刘春华7 2020年9期

摘要: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预检分诊管理模式,以期减少疑似患者漏检、院内交叉感染和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方法将预检分诊关口外移,分别在门诊、急诊、住院部关键入口搭建帐篷,设置预检分诊点;加强预检分诊人员及物品的精细化管理和预检分诊流程及信息的精准化管理。结果 2020年1月25日—2月20日,累计预检分诊37 698例次,其中新冠肺炎发热门诊患者301例,普通发热门诊患者639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收住隔离区160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并转诊3例。在此期间,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零漏检,院内交叉感染零发生,患者及家属零投诉。结论 "1移2精"预检分诊管理模式行之有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起到控制疫情传播的作用,将来可推广和应用于其他传染病疫情。

认知护理对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及血压变化水平影响评价 下载:92 浏览:907

董静 何敏 李甜甜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高血压(hypertension,HTN)患者使用认知护理的效果。方法 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CHD-HTN患者中随机抽取300例,双盲法分为A组(150例,常规护理)和B组(150例,认知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护理后血压、心功能指标、评分(CHD、HTN相关知识认知、遵医嘱依从性)优于A组(P<0.05)。结论 CHD-HTN患者使用认知护理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和血压,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遵医嘱依从性。

大型综合医院门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管理策略 下载:11 浏览:246

贾丹 何谦 赵淑珍 胡晓坤 曾忠仪 杨晓蓉 杨玲 郭媛 苟悦 胡晓兰 吴玮 何晓俐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有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减少人员聚集、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在门诊正常医疗工作开展的同时保障医疗环境安全。方法优化门诊空间布局,调整和管控患者进出路线;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控制出诊医生人数及号源总量,管控人流量;借助信息系统平台进行患者流行病学及相关症状筛查,建立严格、规范的三级预检分诊体系;加强各岗位医务人员相关防护知识的培训。结果 2020年1月28日—2月6日,该院门诊共筛查出高危患者82例,全部护送至发热门诊作筛查,其中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阳性1例,疑似病例1例。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的情况下,采取全院多部门联动,建立规范的三级预检分诊体系,能有效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疑似病例,从而保证门诊医疗环境的安全。

厦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及媒介使用调查研究——以厦门市海沧区囷瑶村为例 下载:61 浏览:484

蔡正华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有赖于对农村社区文化的传播。本文以厦门市海沧区囷瑶村为例,从囷瑶村文化活动、村民媒介使用、政府信息的传播等方面对囷瑶村的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以发现农村社区在文化建设、媒介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的意见和措施。

高校教师在线教学经历对自我教学评价的影响——基于全国334所高校在线教学的调查分析 下载:47 浏览:500

吴薇1 姚蕊1 谢作栩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10期

摘要:
疫情期间我国高校在线教学大规模开展,许多教师积极参与在线教学。对全国334所高校13997名教师在线教学开展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八成左右的教师在疫情发生之前没有开展过在线教学;教龄为1-10年的新手型教师和11-20年的熟练型教师在线教学经历更加丰富,且疫情期间开设的在线课程数量更多;理工农医学科的教师在疫情发生之前和疫情期间开设的在线课程数量均高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的教师;疫情发生之前有过在线教学经历的教师对在线教学的评价更高;教师对自身在线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和教学技术使用

《复分解反应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下载:68 浏览:391

门海霞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11期

摘要:
<正>1.教材分析"复分解反应"是初三化学的重要内容,是酸碱盐的核心知识。历来是中考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其教学要求为"初步认识并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酸碱盐的性质,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知识比较零散,其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已经认识了三种。3.教法分析在教学中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身感知,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并增强其成就感;同时以文字

背景音乐联合导乐一对一全程陪伴对自然分娩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总产程的影响 下载:68 浏览:401

兰燕青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探讨背景音乐联合导乐一对一全程陪伴在自然分娩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自然分娩,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背景音乐+导乐一对一全程陪伴。观察两组产程时间、母婴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缩短(P <0. 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降低(P <0. 05)。结论背景音乐联合导乐一对一全程陪伴用于自然分娩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可消除负性心理,缩短产程,改善母婴结局。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