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炎症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相关性 下载:84 浏览:517

张立芳1 李博2 周美宁3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患者发生脑卒中(cerebral stroke, CS)的关联。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第九八七医院无脑血管并发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2例(EH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88例(EH+CS组),同时期常规健康体检成人102例(健康体检组)。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白介素-6(rs572、rs174)、肿瘤坏死因子α(rs308)、CXC型趋化因子受体2(rs1126579)的基因型,并分析各基因型与高血压脑卒中之间的关系。结果 IL 6-rs572 GG、GC和CC基因型频率在健康体检组与EH组、健康体检组与EH+CS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L 6-rs174 GG、GC和CC基因型频率在健康体检组与EH组、健康体检组与EH+CS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NF-αrs308 GG、GA基因型频率在健康体检组与EH组、健康体检组与EH+CS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NF-αrs238 GG、GA基因型频率在健康体检组与EH组、健康体检组与EH+CS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未检测到TNF-αrs238 AA基因型。CXCR2rs1126579 TC、CC基因型频率在健康体检组与EH组、健康体检组与EH+CS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TT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L-6 rs572 GC基因型、IL-6 rs174 GC基因型、TNF-αrs308 GA基因型、CXCR2 rs1126579 TC基因型患者发生高血压脑卒中的风险增加(OR=1.025、1.756、1.231、2.284;P <0.05);CXCR2 rs1126579 CC基因型患者发生高血压脑卒中风险降低(OR=0.569,P <0.05)。结论炎症因子的基因多态性与EH患者发生CS有关联。IL-6 rs572 GC基因型、IL-6 rs174 GC基因型、TNF-αrs308 GA基因型、CXCR2rs1126579 TC基因型是高血压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CXCR2 rs1126579 CC基因型可能是高血压脑卒中的保护因素。

可达灵片辅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炎症因子的影响 下载:60 浏览:479

叶士勇 胡武明 曾春来 向贻佳 吴小燕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可达灵片辅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低分子量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可达灵片3次/天,每次3片。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用药前、用药2周后血小板聚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差别。结果 (1)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8. 71%,高于对照组71.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2)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能进一步抑制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Hcy、IL-6、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可达灵片辅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能是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减轻炎症反应等途径来发挥作用。

炎症因子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恶化中的预测价值 下载:63 浏览:487

罗建平1 沈益金2 《心脑血管病研究》 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恶化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0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组(n=41)、中型组(n=39)及重型组(n=40),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各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IL-8及CRP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TNF-α、IL-1β、IL-8、CRP及联合检测对急性脑出血病情恶化的预测效能。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TNF-α、IL-1β、IL-8及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 <0. 05);血清TNF-α、IL-8、IL-1β及CRP与病情严重程度(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 68~0. 79,P <0. 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急性脑出血病情恶化患者NIHSS评分、TNF-α、IL-8、IL-1β及CRP水平均高于病情未恶化患者(均P <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F-α、IL-8、IL-1β及CRP为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恶化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TNF-α、IL-8、IL-1β及CRP对急性脑出血病情恶化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诊断效能高于任一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血清TNF-α、IL-1β、IL-8及CRP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呈明显升高,可作为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且联合检测在预测急性脑出血病情恶化中更具有重要意义。

AMI患者血清miR-208、VEGF-B与左室重构及炎症反应的关系 下载:86 浏览:510

叶茂 罗贵全 何小君 余冬梅 杨翰暄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微小RNA-208(miR-20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的变化与患者左室重构及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0例AMI患者(AMI组)、健康对象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的血清miR-208、VEGF-B、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AMI组患者的血清miR-208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445,P <0.05),AMI组患者的血清VEGF-B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625,P <0.05);AMI组患者的血清IL-10、TNF-α、sICAM-1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236、17.910、36.624,P <0.05);治疗12个月后,AMI组患者的LVEDV、LVEDD均显著的高于入院时(t=-7.697、-9.602,P <0.05),治疗12个月后的LVEF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1,P> 0.05);AMI患者的血清miR-208水平与LVEDV、LVEDD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94、0.621,P <0.05),AMI患者的血清VEGF-B水平与LVEDV、LVEDD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52、-0.497,P <0.05);AMI患者的血清miR-208水平与血清IL-10、TNF-α、sICAM-1水平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91、0.642、0.618,P <0.05),AMI患者的血清VEGF-B水平与血清IL-10、TNF-α、sICAM-1水平无明显的相关关系(r=-0.095、-0.117、0.153,P> 0.05)。结论 AMI患者早期出现血清miR-208表达升高、VEGF-B水平降低,可能与AMI患者炎症反应程度、远期心室重构形成有关。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亲环素A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下载:74 浏览:503

赵辉1 董晓巧1 杜权1 郑永科2 胡炜2 王昊1 杨定博1 俞文华1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揭示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亲环素A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亲环素A、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B)、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采用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评估患者伤情严重度,统计分析血清亲环素A水平与伤情严重度、上述指标血清水平、30天死亡、急性肺损伤、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和急性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亲环素A、S100B、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血清亲环素A水平与入院时GCS评分和上述指标血清水平显著相关性(均P<0.01)。血清亲环素A是颅脑损伤患者30天死亡、急性肺损伤、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和急性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血清亲环素A水平的预测价值超过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均P<0.05),而与入院时GCS评分和血清S100B水平相似(均P>0.05)。结论亲环素A参与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炎性损伤过程,其升高的水平与脑损伤严重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左洛复联合尼麦角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神经因子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下载:91 浏览:509

何文绮 顾寒英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左洛复联合尼麦角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因子及炎症因子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上海瑞金医院卢湾分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左洛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麦角林治疗,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检测血清中神经因子及炎症因子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t=25.26,P <0.01);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ADL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t=-20.11,P <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显著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更为显著(t=-23.60,-16.00,P <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t=44.98,65.90,70.43,P <0.01)。结论左洛复联合尼麦角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显著,可能与改善血清神经因子和炎症因子有关。

载脂蛋白M与炎症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下载:94 浏览:511

高继娟 方欢英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6期

摘要:
载脂蛋白M(apo M)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载脂蛋白,主要表达于肝脏和肾脏中,受转录因子、细胞因子、激素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调控。apo M在多种炎症状态及炎症性疾病中存在异常表达。因此,深入研究apo M的特性、调控及其与炎症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探索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文章对apo M调控及其与炎症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CXCL16及其受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下载:85 浏览:506

陈美凤 魏芳晶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手段。然而,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出现严重限制了临床预后。多种机制因素参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发展过程。CXCL16及其受体在炎症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CXCL16及其受体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形成机制进行综述。

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体验质性研究的系统评价 下载:13 浏览:427

罗丹1 林征1 卞秋桂2 王美峰2 2018年3期

摘要:
整合相关质性研究,系统评价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过程中的体验。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Psyc INFO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17年3月31日相关的质性研究。文章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08)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提炼35个完整的研究结果,归纳出9个新的类别,得到3个整合结果。(1)医疗管理:患者持续进行医疗行为调整和疾病知识积累,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控制疾病,努力维持疾病缓解状态;(2)情绪管理:患者通过应对炎症性肠病带来的诸多压力和负性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3)角色管理:患者不断进行认知、行为的调整来适应自己的患者角色,并努力维持生病前的日常生活角色。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涉及多个方面,情绪管理经常被忽视。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自我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给予指导和支持,帮助其更好地管理疾病。

基于“气虚生毒”学说论糖尿病大血管区域免疫炎症微环境紊乱 下载:85 浏览:486

杨婵1 谢子妍1 杨嫱妃2 董文然1 谢春光3 《中国中医药》 2019年8期

摘要:
糖尿病大血管区域免疫炎症微环境紊乱归属于中医经脉病变,脏腑功能失调,正气亏虚为导致其紊乱的根本,气虚而生的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留注脉中,诸邪结滞成毒,形成"气虚生毒"的病理状况。其紊乱调节过程与中医正气抗邪过程密切相关。应用益气解毒法扶正祛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祛除邪气,邪去正安,激发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发挥正常的免疫防御、自稳及监视功能,恢复微环境紊乱,减少血管损伤。

补肾启枢强心颗粒辅助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 下载:86 浏览:525

胡芳1 沈金峰2 邓鹏3 陈洪涛3 刘中勇3 《当代中医药》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肾启枢强心颗粒辅助西药治疗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微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补肾启枢强心颗粒,每日1剂,早晚分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对患者微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反映心功能的指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评估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微炎症指标[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峰)/舒张晚期最大流速(A峰)(E/A)。结果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s-CRP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9)。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均可改善微炎症状态,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NF-α、IL-6、hs-CRP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均可以降低NT-proBNP及提高LVEF、E/A,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T-proBNP降低及LVEF、E/A升高水平更明显(P<0.05)。结论补肾启枢强心颗粒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微炎症水平,从而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临床症状。

基于Nrf2/HO-1/NF-κB信号通路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下载:31 浏览:1582

林益平 于倩 吴湘杰 吴晓虞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哮喘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探讨UC.MSCs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地塞米松组(D组),UC.MSCs静脉注射组(iv组)和UC.MSCs气管滴入组(it组)。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实验后观察肺组织炎症反应水平。ELISA检测肺组织中IL-6、IL-17和还原型GSH含量;免疫荧光检测NF-κB和NRf2的表达;qPCR检测肺组织 NQO1,HO-1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炎症明显,AB-PAS染色显示杯状细胞明显增生,同时肺组织中 IL-6和IL-17含量显著升高(P < 0.001);NQO1和HO-1的mRNA表达显著下调(P < 0.001),还原型GSH含量显著降低(P < 0.001);NF-κB荧光密度增强,而NRf2的荧光密度减弱。而与模型组比较,iv组和it组的肺组织中 IL-6和IL-17含量显著降低(P < 0.01);NQO1和HO-1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P < 0.01),还原型GSH含量显著增加(P < 0.001);NF-κB荧光密度减弱,而NRf2的荧光密度有所增强。结论:UC.MSCs两种给药方式均可有效改善哮喘大鼠气道炎症、氧化应激,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哮喘大鼠肺组织 NF-κB 水平,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甘草酸对光老化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炎症因子影响 下载:84 浏览:519

​张丽宏1傅云1王业秋1廖建2张艳红1李建民1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研究甘草酸对UVB光老化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的保护作用及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采用30 m J/cm2的UVB照射Ha Ca T细胞,建立光老化模型;用10-7、10-6、10-5mol/L甘草酸处理光老化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SOD、GSH及CAT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GSH、SOD及CAT活性显著降低(P<0.01),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甘草酸可使SOD、GSH及CAT活性显著升高(P<0.01),IL-1β、IL-6、TNF-α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甘草酸能保护UVB诱导的Ha Ca T细胞光老化,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氧化损伤,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有关。

温胆汤对肥胖痰湿证免疫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下载:77 浏览:499

喻松仁 舒晴 白洋 姚琦 程绍民 周丽 王萍 简晖 《中国中医药》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祛痰名方温胆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SD大鼠免疫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文献方法建立肥胖痰湿证大鼠模型后采用温胆汤灌胃进行干预,比较用药前后大鼠肥胖率、体质量、Lee’s指数、血脂(TG、TC、LDL-C、HDL-C)、免疫T淋巴细胞(CD+3、CD+4、CD+8)及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7和IL-22)表达的变化。结果:高脂饮食可成功建立肥胖大鼠模型,造模组大鼠肥胖率大于20%,体质量、Lee’s指数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温胆汤干预可降低肥胖大鼠肥胖率、体质量和Lee’s指数(P<0.05),改善血脂水平(P<0.05),调整T淋巴细胞CD+3、CD+4、CD+8及CD+4/CD+8比值的表达,有效调节TNF-α、IL-6、IL-17和IL-22等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P<0.05)。结论:温胆汤改善肥胖效果明显,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调控机体免疫机制来改善肥胖炎症反应状态,进而达到纠正肥胖痰湿病理的作用,这为"治痰"名方温胆汤干预肥胖痰湿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药密蒙花离子导入对干眼患者泪液白细胞介素6、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下载:71 浏览:489

曾志成1,2 彭俊1 姚小磊1 彭清华3 《当代中医药》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密蒙花离子导入治疗干眼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120眼)干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60眼)和对照组(30例60眼)。观察组予以中药密蒙花离子导入和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对照组仅予以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干眼症状问卷评分、基础泪液分泌(Schirmer-Ⅰ)、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染色评分和泪液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表达,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观察干眼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 33%,对照组为80. 0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干眼症状问卷评分、Schirmer-Ⅰ、BUT、角膜染色评分和泪液IL-6、ICAM-1表达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4. 81%,低于对照组的39. 2%(P <0. 05)。结论中药密蒙花通过离子导入眼表组织,可消除或缓解干眼患者症状,降低复发率,抑制IL-6和ICAM-1炎症因子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左归降糖通脉方含药血清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下载:71 浏览:483

李钰佳 李定祥 马钟丹妮 周韩 邓奕辉 《当代中医药》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左归降糖通脉方治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中药组给予左归降糖通脉方36 g/(kg·d)灌胃,西药组给予尼莫地平片18. 35 mg/(kg·d)及格列齐特缓释片27. 5 mg/(kg·d)灌胃,空白组予以4 ml蒸馏水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5天,制备含药血清。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设为50、100、200、400 mg/L 4个浓度组,分别作用12、24、48 h 3个时间点,观察AGEs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形态结构改变的影响来筛选最佳干预浓度和时间。将左归降糖通脉方含药血清分为2. 5%、5%、10%3个浓度组,作用于BMECs 24 h后,测定BMECs增殖率来确定左归降糖通脉方中药含药血清的最佳作用浓度。再将BMECs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加入相应含药血清进行干预。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VCAM-1)的含量。结果AGEs的最佳干预浓度和时间点为200 mg/L作用24 h,中药含药血清的最佳作用浓度为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上清液中IL-1β、ICAM-1、VCAM-1含量明显升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IL-1β、ICAM-1、VCAM-1明显下调(P <0. 05)。结论左归降糖通脉方能下调IL-1β、ICAM-1、VCAM-1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其治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岭南湿热证中肠道组织自噬、线粒体DNA含量和MAVS通路介导炎症的研究 下载:92 浏览:454

荣光莉 郑裕华 陈颂 骆欢欢 《中国中医药》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岭南湿热证模型小鼠肠道组织自噬,及肠道菌群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SPF小鼠饲养在模拟湿热环境的人工气候箱中,诱导出类似于人的湿热证表现;并设置与多种抗生素联用的"伪无菌"组,通过PCR,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肠组织的线粒体DNA含量及MAVS、炎症小体相关通路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小鼠出现类似于湿热证的改变。且各组线粒体DNA均减少,P62/SQSTM1升高、而LC3Ⅱ总量略降低,MAVS、ASC、pro-Caspase 1各组间无明显区别,pro-IL-1β在HTH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湿热环境可能通过抑制自噬、导致mtDNA减少;肠道菌群或许对此进程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保金立甦汤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30例临床观察 下载:95 浏览:511

陈立1,2 李兰2 陈伯钧3 邹素昭2 《当代中医药》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观察保金立甦汤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每组30例。各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1组予保金立甦汤口服或鼻饲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2组予等量温水口服或鼻饲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照组予等量温水口服或鼻饲,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4天。记录3组患者治疗期间总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7、14天末进行中医证候学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并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结果治疗1组及治疗2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疗1组缩短时间较治疗2组更为显著(P <0. 05)。治疗7、14天治疗1组及治疗2组中医证候学、APACHEⅡ、CPIS评分及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1组较治疗2组各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 <0. 05)。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90. 0%,治疗2组为76. 6%,对照组为63. 3%,治疗1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治疗2组及对照组(P <0. 05)。结论保金立甦汤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可抑制炎症反应、控制感染、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桃红四物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 下载:81 浏览:496

申震 朱付平 刘天举 潘成熙 罗伟业 周富强 李武平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大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LIRI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2月龄雄性SD大鼠102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桃红四物液低剂量组(TD-IR组)、桃红四物液中剂量组(TZ-IR组)和桃红四物液高剂量组(TG-IR组),各组根据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又分为0、2、4、8 h 4个亚组。复制右后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1β含量变化,RT-PCR检测骨骼肌中TNF-α和IL-1βmRNA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IR、TD-IR、TZ-IR和TG-IR四组血清中TNF-α和IL-1β表达升高(P<0.05),其中TD-IR和TZ-IR两组在相同时间点较IR组降低(P<0.05),TG-IR组较IR组升高(P<0.05)。(2)与对照组比较,IR、TD-IR、TZ-IR和TG-IR 4组骨骼肌中TNF-α和IL-1β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IR组比较,TD-IR和TZ-IR两组骨骼肌中TNF-α和IL-1βmRNA表达水平低而TG-IR组高(P<0.05)。(3)TNF-α和IL-1β含量在再灌注损伤后2 h时间点表达最高。结论:(1)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TNF-α和IL-1β表达升高。(2)于再灌注损伤后2 h,TNF-α和IL-1β含量达到高峰,在2~8 h时间段维持在较高水平,再灌注损伤逐渐加重。(3)一定剂量桃红四物液能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TNF-α和IL-1β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炎症反应危害,本实验中中剂量桃红四物液效果最佳,但剂量过高反而加重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手术室综合护理预防老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感染效果分析 下载:215 浏览:2675

司玉倩 蒙俏琦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综合护理预防老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感染的效果,为预防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1日~2021年3月31日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分布及感染原因,记录手术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并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感染原因主要为管理措施和对感染认知差,占比均为33.33%,而观察组感染原因主要为手术室结构布局,占比100.00%。术后3d,两组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术室综合护理能预防机体炎症反应,避免炎症因子大量生成,降低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针对不同感染风险给予不同护理措施,对降低术后感染有重要意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