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BCR-ABL1阳性伴CALR突变1例报道 下载:81 浏览:494

李菁原1 叶向军2 卢兴国1 陈燕1 刘卓燕3 徐阳1 叶向军2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7期

摘要:
<正>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ALR)基因突变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id leukemia,CML)的BCR-ABL1阳性病例中非常罕见,至今报道仅11例[1-11]。我们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56岁,无体质量减轻、夜间盗汗,触诊无肝、脾、淋巴结肿大体征。2018年7月体检发现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增高,遂到医院就诊。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钙黏蛋白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81 浏览:496

​陈亮 刘梅 陈洁 吴岩峰 吴晋 刘庆萍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 ELISA法检测161例AIS患者(AIS组)及110例其他患者(对照组)起病第1、3、10 d的血清VE-cad水平。根据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缺损亚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IS组各时间点血清VE-cad的水平均显著增高(均P<0.01)。与轻度缺损亚组比较,中度和重度缺损亚组各时间点血清VE-cad水平显著增高(均P<0.05)。与中度缺损组比较,重度缺损组血清VE-cad水平显著增高(P<0.05)。AIS患者发病第1 d、第3 d、第10 d的血清VE-cad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884,r=0.809,r=0.717;均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缺损亚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第3 d及第10 d VE-cad水平均显著低于第1 d(P<0.05)。结论 VE-cad参与了AIS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是预测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其预后的一个重要血清标志物之一。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对病情的评估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下载:82 浏览:490

​宋永福1 何升学2 赵金兵2 鲁虎臣2 张岩松2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病情评估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6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S100B、NSE水平。于脑出血后3个月采用m RS评分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脑出血组及脑出血轻度、中度、重度亚组患者各时间点间血清S100B及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LSD多重比较显示,脑出血组及脑出血轻度、中度、重度亚组间各时间点血清S100B及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脑出血组轻度、中度、重度亚组及正常对照组间第1 d、第7 d血清S100B(F=350. 425,F=109. 170;均P <0. 05)及NSE水平(F=103. 296,F=63. 300;均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9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 347,P=0. 791; F=1. 470,P=0. 23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出血组及脑出血轻度、中度、重度亚组第1 d、第7 d血清S100B及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第9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LSD多重比较分析显示,脑出血轻度亚组与中度、重度亚组及正常对照组第1 d、第7 d血清S100B及N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第9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入院第1 d血清S100B及NES水平与颅内血肿量呈正相关(r=0. 818,r=0. 619;均P <0. 01)。与预后不良亚组比较,预后良好亚组第1 d血清S100B及NSE水平显著降低(P=0. 041,P=0. 018),两组间第7 d及第90 d血清S100B(P=0. 101,P=0. 468)及NSE(P=0. 077,P=0. 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破入脑室亚组患者第1 d及第7 d血清S100B、NSE水平显著明显高于未破入脑室组(均P <0. 05),两组第90 d血清S100B、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血清S100B、NSE水平可以反映脑损伤的严重程度、预测颅内血肿量,对急性期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评估、预测价值。

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心肌梗死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486

潘玥 何泳 金晶 王荣祺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心肌梗死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的影响。方法检测96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4周后及5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sd-LDL-C水平。根据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结果将心肌梗死患者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狭窄<50%组、狭窄50%~70%组、狭窄>70%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组血压、TG、LDL-C、sdLDL-C、sd-LDL-C/LDL-C比值明显升高(P<0.05),HDL-C明显降低(P<0.05)。2个组之间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50%组、狭窄50%~70%组、狭窄>70%组TC、sd-LDL-C、sd-LDL-C/LDL-C比值依次升高(P<0.05、P<0.01),其他指标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sd-LDL-C、sd-LDL-C/LDL-C比值是冠状动脉狭窄>70%的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2.680、2.000、7.819,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780~7.030、1.103~3.681、1.430~40.263]。狭窄>70%组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血清sd-LDL-C、sd-LDL-C/LDL-C比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狭窄<50%组和狭窄50%~70%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LDL-C及sd-LDL-C/LDL-C比值可作为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阿托伐他汀钙片可有效降低sd-LDL-C水平和sd-LDL-C/LDL-C比值。

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童血流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89 浏览:494

田东兴 潘芬 石迎迎 姜林林 高原 张泓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童血流感染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79例血流感染患儿血培养送检第1、4、7天的PCT,并收集其临床资料。结果共分离出革兰阳性菌37例,革兰阴性菌42例。血培养送检第1天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PCT水平分别为7.56(5.33~13.49)ng/mL、8.96(5.36~21.34)ng/mL(P>0.05),第4天分别下降至1.10(0.42~3.62)ng/mL、3.41(1.54~9.95)ng/mL(P<0.05),第7天PCT水平分别下降至0.13(0.10~0.34)ng/mL、0.23(0.12~1.92)ng/mL (P<0.05)。不同病原菌PCT水平下降速度不一致,肺炎链球菌下降速度较快,第4天和第7天分别下降了98.57%和99.21%;鲍曼不动杆菌下降速度较慢,第4天和第7天分别下降了33.15%和46.30%。PCT水平的变化与患儿病情转归基本一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17(11.00~22.50)d,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抗菌药物治疗费分别为206.34(114.00~389.61)元/d和297.29(224.62~502.60)元/d。结论 PCT可以用于评估血流感染治疗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应结合患儿临床实际情况确定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降低细菌耐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研究 下载:62 浏览:481

肖双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来曲唑,做好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就诊时间在2020年1月—2022年12月,共计12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人数分别为60例。对照组给予来曲唑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做好治疗结果的比较和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性激素水平比较,实验组效果整体性激素指标较为优良(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宫颈粘液评分,实验组效果较优(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促炎性因子比较,治疗后实验组患者IL-6以及TNF-α明显好转,实验组效果较好(p<0.05)。实验组排卵率、妊娠率分别为83.63%、52.0%,经比较,实验组情况相对较好(p<0.05)。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来曲唑,能够改善炎性水平以及性激素水平,在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宫颈粘液评分的同时,效果良好。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下载:76 浏览:586

王文彬1 王婷2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时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583例,以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氨氯地平片的患者为参照组,共29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共292例。对比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底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有效率、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CRP水平。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参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均低于参照组(P<0.05);(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T-1、CRP低于参照组,NO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用于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时可提升临床疗效,并可改善患者血脂、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特征的相关性 下载:91 浏览:501

王恺隽1 李铁威2 王棕健1 陈曦1 高小晶1 蔺亚晖1 周洲1 康金锁1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价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T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436例初诊为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并行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患者,确诊CAD患者222例(CAD组)、非CAD患者214例(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的hs-cTnT、血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水平,同时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从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3个方面分析hs-cTnT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将所有对象按hs-cTnT四分位数(由低到高依次为Q1区、Q2区、Q3区、Q4区)分组,比较不同病变支数、狭窄程度或斑块性质各组患者在Q1~Q4区的分布比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CAD患者hs-cTn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Glu、UA随病变支数增多而升高(P<0.05),eGFR随病变支数增多而降低(P<0.05);hs-cTnT、CACS、Glu、UA、Cr、BUN随狭窄程度加重而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s-cTnT与BUN、Cr、UA、Glu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2、0.239、0.134、0.131,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s-cTnT四分位分布与病变支数、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均相关(rs值分别为0.249、0.252、0.239,P<0.01)。不同病变特征各组Q1~Q4区的患者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多、狭窄程度的增加、斑块不稳定性的增大,位于Q4区的患者比例均增高,位于Q1区的患者比例均降低。校正传统风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及肾功能指标(BUN、Cr、UA、eGFR)后,hs-cTnT不能作为冠状动脉存在病变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hs-cTnT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但也受性别、年龄、肾功能及基础疾病的影响,尚不能作为冠状动脉存在病变的独立预测指标。

星形胶质细胞来源微粒对脐静脉内皮细胞游离钙离子的影响 下载:82 浏览:515

​王计伟 李奇峰 武银刚 孙东东 周帅 杨梦晨 周源 张建宁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微粒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4 h内SD大鼠,体外原代培养脑星形胶质细胞,加入钙离子超载剂A23187处理后分步离心法提取星形胶质细胞来源微粒并鉴定;将体外常规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尼膜同组及低、中、高浓度微粒处理组,尼膜同组细胞加入10μL尼膜同(0.2mg/mL)预处理10min,后4组细胞分别加入1×10~8、0.5×10~8、1×10~8、2×10~8个/mL微粒,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基,继续孵育10min后负载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分别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术观察脐静脉内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荧光强度。结果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稳定可靠,分步离心法可提取其来源微粒;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对照组细胞内荧光强度最低,微粒刺激后细胞内荧光强度升高,且随着微粒浓度的升高,细胞内荧光强度也逐渐升高,加入尼膜同提前孵育可适度降低细胞内荧光强度,但仍高于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与对照组、尼膜同组比较,中、高浓度微粒处理组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荧光强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微粒可促进脐静脉内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尼膜同可阻断其钙内流作用。

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分析 下载:84 浏览:506

​刘超1,2 李明昌1 王军民1 邹长林1 谈胤求1 龚翩1 田其1 陈谦学1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探讨实施钻孔引流术联合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6例CS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6例)、实验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实验组患者于钻孔引流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连续服用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血肿量,治疗后1周颅内积气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周期、住院费用,治疗后2个月中国卒中量表评分(C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BI)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个月实验组患者的血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肿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周颅内积气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周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实验组患者的CSS、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SS、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实验组患者的ADL-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ADL-BI评分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钻孔引流术比较,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CSDH更能促进残留血肿吸收,降低颅内积气量,改善患者预后。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35 浏览:466

王佳 玉魏欣 徐晓薇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心血管死亡以及心源性再住院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于本院因心力衰竭住院、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的心力衰竭患者建立动态队列,收集患者首次住院时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指标作为基线资料,每6个月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访。主要终点事件为心血管死亡和心源性再住院。结果平均随访(15. 09±4. 81)个月,在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中,女性多(58. 44%vs. 45. 45%,P <0. 05),平均住院时间长(11. 47±5. 34 vs. 9. 38±3. 22,P <0. 01),超敏肌钙蛋白I(hypersensitivity troponin I,hs-cTnI)和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高,血红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低(113. 45±22. 87 vs. 128. 65±22. 02,P <0. 01; 64. 43±23. 70 vs. 74. 75±17. 44,P <0.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贫血及hs-cTnI升高以及e GFR水平是HFPEF患者心血管死亡以及心源性再住院的危险因素(OR=2. 56~8. 91,P <0. 05)。结论贫血和hs-cTnI升高使HFPEF患者心血管死亡及因心源性再住院风险分别增加4. 86倍和8. 91倍。

中国明对虾calcineurin B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竞争行为中作用的初探 下载:73 浏览:458

孙犁1,2 卢霞2,3 孔杰2,3 孟宪红2,3 闫允君2,3 李波波1,2 仲伟鹏2 陈宝龙2,3 曹宝祥2,3 罗坤2,3 栾生2,3 《水产研究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中国明对虾在养殖中表现出较强的竞争行为,对其生长性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然而,到目前为止其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N)是高度保守的Ca2+/钙调蛋白(calmodulin, CaM)依赖性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由催化亚基(CNA)和调节亚基(CN-B)组成,是参与许多重要生理过程的多功能蛋白质。CNB在Ca2+/CaM的介导下主要在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发挥重要作用。另外,前期通过比较转录组分析筛选出的与中国明对虾竞争行为相关的候选基因中包括CNB基因。为了进一步明确CNB在中国明对虾竞争过程中的作用,实验通过RACE技术克隆了中国明对虾CNB基因(FcCN-B)的全长cDNA序列,并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了其在高竞争能力组(HCG)和低竞争能力组(LCG)组间不同组织(神经节、心脏、胃、肝胰腺和肠)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FcCN-B的cDNA全长序列为2 867 bp,包括95 bp的5′非编码区(UTR),540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和2 232 bp的3′UTR,其中ORF中具有4个保守的EF-hand Ca2+结合结构域。蛋白质同源性分析显示,FcCN-B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具有较高的同源性(78.8%~93.8%),其中最高的是中华绒螯蟹(93.8%)和黑腹果蝇(90.5%);系统进化关系分析显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分别独立为一支,且中国明对虾与中华绒螯蟹单独聚为一支,之后与黑腹果蝇聚类关系最近,提示FcCN-B在中国明对虾中可能具有与其在中华绒螯蟹和果蝇中相类似的功能。Real-time PCR定量结果显示,FcCN-B在HCG组的神经节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LCG组,而其在HCG组的心脏中的表达极显著低于LCG组。研究结果表明,calcineurin B基因在中国明对虾的竞争行为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将为解析中国明对虾竞争行为的分子机制奠定重要的基础。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联合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85 浏览:504

虞培娟1 张杲琳2 严茹红3 冯萍1 孙兰云1 朱雪明1 王敬华4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简称UF-1000i)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以无菌方式留取的尿液标本1 372例,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并运用UF-1000i进行细菌计数和白细胞计数。以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得出UF-1000i细菌计数及白细胞计数的临界值,分析敏感性和特异性,并统计分析细菌散点图信息与尿液细菌培养结果的符合性。比较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组、尿液细菌培养阴性组、UF-1000i阳性组、UF-1000i阴性组与正常对照组(体检健康者87名)的血清PCT水平。结果白细胞计数的最佳临界值为27.5/μL,细菌计数的最佳临界值为143.5/μL。以细菌计数阳性和白细胞计数阳性作为筛查指标时,特异性为92.7%,但假阴性率较高(30.8%);以细菌计数阳性或白细胞计数阳性作为筛查指标时,特异性为55.3%,但假阳性率较高(44.7%)。UF-1000i细菌散点图信息与尿液细菌培养结果的符合率为57%。UF-1000i阳性组血清PCT水平高于UF-1000i阴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与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F-1000i阳性组联合血清PCT检测可提高尿路感染诊断的特异性。结论 UF-1000i细菌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清PCT水平可作为尿路感染的快速筛查指标。

非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患者脑血管病变生物标志物S100和NSE水平观察 下载:75 浏览:490

付晓英 朱薇 吉莉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非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NTDT)患者脑血管病变生物标志物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的相关性。方法将NTDT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和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S100B和NSE蛋白水平;利用酶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运用TCD检测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S100B、NSE分别与LDH和TCD血流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S100B、NSE、LDH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同NTDT表型血清S100B、NSE和LDH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TCD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血流速度(Vm)和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S100B与LDH、左侧大脑中动脉Vm、左侧大脑中动脉Vp呈正相关(均P<0.05);观察组NSE与LDH、左侧大脑后动脉阻力指数(RI)、左侧大脑后动脉搏动指数(PI)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TCD血流动力学特征与脑血管病变的生物标志物S100B和NSE相关。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血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中的预测价值 下载:79 浏览:499

陈雪林 刘祥璐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出现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53例)和未感染组(65例),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CRP及WBC水平,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对患者颅内感染预测价值进行评价,并评价PCT、CRP及WBC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术后,感染组患者的PCT、CRP及WBC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表明,PCT、CRP、WBC联合检测预测效能高于任一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PCT、CRP及WBC联合检测预测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最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ICP-MS测定全血中5种微量元素及其参考区间的建立 下载:96 浏览:516

徐凤仙 于嘉屏 吴娟娟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全血中铁(Fe)、镁(Mg)、钙(Ca)、锌(Zn)、铜(Cu)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方法将全血样本混匀后用含Triton 100的稀硝酸溶液进行50倍稀释,以锗(Ge)元素为内标,建立ICP-MS检测全血Fe、Mg、Ca、Zn、Cu的方法。收集495名体检健康者全血样本,按性别和年龄(≤16岁和>16岁)分别分组比较并建立5种元素的参考区间。结果 5种元素的标准曲线线性均良好(r值为0.999 6~1.000 0),批内精密度为0.31%3.62%,批间精密度为1.37%7.15%,添加回收率为98.2%112.7%。正常人群、男女性之间全血Fe、Mg、Ca、Zn、Cu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6岁组与>16岁组之间5种元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以x±2s方式建立参考区间:≤16岁者Mg为30.2~43.4 mg/L、Ca为47.2~69.6 mg/L、Fe为320.6~466.0 mg/L、Cu为0.64~1.36 mg/L、Zn为3.1~6.8 mg/L;>16岁者Mg为27.0~43.6 mg/L、Ca为42.6~64.6 mg/L、Fe为275.2~530.3 mg/L、Cu为0.40~1.58 mg/L、Zn为4.3~8.3 mg/L。结论建立的ICP-MS方法可同时测定Fe、Mg、Ca、Zn、Cu,敏感性高,操作简便、稳定,准确度高,可用于临床大样本分析。

银翘温胆汤对放射性肺炎患者PCT、WBC、CRP水平的影响 下载:82 浏览:487

​马东阳 耿良 胡彦辉 崔庆丽 刘怀民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1期

摘要:
探讨银翘温胆汤对放射性肺炎患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放射性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翘温胆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PCT、WBC及CRP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1%(41/4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CT、WBC及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翘温胆汤能有效降低放射性肺炎患者PCT、WBC及CRP水平,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值得推广应用,且PCT、WBC和CRP对放射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中药对阿尔茨海默病钙离子稳态干预的实验研究进展 下载:84 浏览:540

姚辛敏 李新新 周佳 王琪 柳广周 周妍妍 《中国中医药》 2018年7期

摘要:
钙离子稳态异常是大脑神经元死亡的最后共同通路,也是引起Aβ产生细胞毒性的关键因素,且其紊乱与Aβ沉积、tau蛋白异常磷酸化、自由基损伤、炎症损伤等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其是各种急慢性退行性神经病变发生的关键因素,也是产生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之一。就近年来中药单体及有效成分和复方对阿尔茨海默病钙离子稳态干预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当归补血汤加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血清ICAM-1、ET-1水平的影响 下载:94 浏览:507

​邓翠1李京2,3汤秀珍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探讨当归补血汤加减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血清ICAM-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80只眼。均接受基础疾病适当降压、降脂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当归补血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炎症因子以及血管内皮因子水平的变化,检测眼底部病变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CAM-1以及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VEGF、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管瘤体积、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以及黄斑厚度均显著降低(P<0.01),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当归补血汤加减联合羟苯磺酸钙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确切疗效,可显著减轻眼底病变,可能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因子水平有关。

颅内动脉钙化的分布与脑小血管疾病MRI表现的关系研究 下载:232 浏览:3549

李晓妹 郭丽媛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钙化的分布与脑小血管疾病MRI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80例脑小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均在院做头颅MRI检查,并对患者进行颅内动脉钙化评价,分析其与MRI表现的相关性。结果:80例脑小血管疾病患者中有54例(67.50%)患者存在颅内动脉钙化,其中1级12例(15.00%),2级20例(25.00%),3级22例(27.50%)。脑白质高信号(WMH)患者3级患者钙化评分高于0级、1~2级(P<0.05),有腔隙灶、脑微出血患者钙化评分高于无典型表现患者(P<0.05),且钙化分级方面,不同患者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颅内动脉钙化与EPVS无明显相关性;与WMH 3级、腔隙灶、脑微出血相关性明显(r=0.528,0.536,0.548,P=0.024,0.020,0.018)。结论:脑小血管疾病患者颅内动脉钙化发生率较高,其定量评价有助于临床医师进行MRI筛查及疾病风险评估。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