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疼痛护理联合循序渐进式康复训练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下载:118 浏览:1510

廖艾秋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实施疼痛护理联合循序渐进式康复训练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从中抽取50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时间范围:2022.01至2023.03,并依据随机法行分组处理,设置组别名称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疼痛护理+循序渐进式康复训练,对比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观察组用时更短,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疼痛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满意度更高。结论 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循序渐进式康复训练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普拉提联合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力水平及性功能的影响分析 下载:239 浏览:2482

陈晓月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究普拉提联合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针对盆底肌力水平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2月,取80例产妇在本院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相关资料,按不同的训练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应用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基于此,40例观察组增加普拉提,针对两组盆底肌力水平、性功能进行对比。结果:1类、2类肌电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1类、2类肌疲劳度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性功能量表评分,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开展盆底肌康复训练中,采用普拉提联合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不仅可以改善盆底肌力水平,还可以提升其性功能,值得推荐。

兰州地区健康孕妇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检测结果分析 下载:81 浏览:541

叶萍 董雪梅 张翀 杜晓钟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兰州地区不同孕期健康孕妇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DD)检测结果,为临床准确评估孕妇出凝血状态提供参考。方法对7 802名健康孕妇及168名非孕女性(非孕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孕周将7 802名孕妇分为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分析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Fib)浓度、DD的检测结果。结果随着妊娠的进展,孕妇PT、APTT、TT逐渐缩短,而Fib和DD逐渐升高。非孕对照组与妊娠期各组比较、妊娠期各组之间比较,Fib与D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步确定了兰州地区不同孕期健康孕妇凝血四项及DD的评估标准,提高了出凝血功能检测在孕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女性阴道微生态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下载:82 浏览:524

郑芬1 胡秀梅2 李相新1 陈宇宁1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女性患者人群的阴道微生态类型,指导临床合理诊治。方法采用盐水湿片法和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对2 597例门诊女性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并将患者根据就诊情况分为妊娠组、产后42 d组、妇科体检组、妇科肿瘤组、有症状求诊组,分析各组的阴道微生态特点。结果盐水湿片法比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少检出851例异常者,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对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的判断优于盐水湿片法(χ2=283.412,P=0.000)。妊娠组、产后42d组、妇科体检组、有症状求诊组阴道微生态失调发生率均高于妇科体检组(P<0.001),妇科肿瘤组与妇科体检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肿瘤组、有症状求诊组和妇科体检组阴道微生态失调主要表现为菌群正常、功能下降;妊娠组主要表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产后42 d组阴道菌群异常,革兰阳性球菌为优势菌(检出率最高),且菌群抑制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滴虫性阴道炎(TV)主要发生在有症状求诊组;细胞溶解性阴道病(CV)更易发生在妊娠组;细菌性阴道病(BV)易发生在有症状求诊组,其次为妇科肿瘤组、妊娠组,妇科体检组BV发病率低,但BV中间型占比高于其他各组。结论阴道微生态类型在不同女性人群中差异明显,全面、准确地了解不同人群的阴道微生态特点有助于相关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无痛分娩导乐仪对产妇产后疲乏程度及泌乳发动时间的影响 下载:54 浏览:445

狄艳梅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探究无痛分娩导乐仪对产妇产后疲乏程度及泌乳发动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妇产科自然顺产的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痛分娩导乐仪镇痛。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疲乏程度和泌乳发动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发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 05)。结论无痛分娩导乐仪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产后疲乏程度,有效促进产后泌乳发动时间提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6年上海地区部分孕妇贫血情况调查分析 下载:87 浏览:511

唐琳 张晓璟 唐振华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2016年上海市部分孕妇不同孕期贫血的患病率,以及贫血和孕妇年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0 691例孕妇不同孕期的临床检验数据。贫血的定义是血红蛋白(Hb)<110 g/L。结果孕早期孕妇妊娠期贫血的患病率为4.5%,孕中期孕妇贫血的患病率为28.7%,孕晚期则为23.7%。妊娠期贫血的总体患病率为37.3%。高龄产妇妊娠期贫血的患病率高于<35岁的孕妇。结论孕中期和孕晚期孕妇妊娠期贫血的患病率高于孕早期,妊娠期贫血患病率与孕妇年龄存在相关性。

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下载:238 浏览:2244

龙娟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究在小儿消化性溃疡中应用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的76例于2022年01月-2022年12月至我院儿科就诊的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抽签法依据1:1比例分组,实现组组行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联合康复新液联合治疗,对照组行单纯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症状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发生恶心、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无较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生长抑素、胃泌素及肾上腺髓质素等各项指标更优,(P<0.05)。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的反酸嗳气、反复长及溃疡疼痛症状评分更低,(P<0.05)。结论 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应用L-谷氨酰胺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可优化疗效,治疗安全,能够稳定患儿病情,改善患者不良症状。

无痛分娩导乐仪对产妇产后疲乏程度及泌乳发动时间的影响 下载:20 浏览:190

狄艳梅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究无痛分娩导乐仪对产妇产后疲乏程度及泌乳发动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妇产科自然顺产的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痛分娩导乐仪镇痛。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疲乏程度和泌乳发动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发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 05)。结论无痛分娩导乐仪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产后疲乏程度,有效促进产后泌乳发动时间提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纤维蛋白原与血清淀粉样蛋白A检测在子痫前期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81 浏览:493

赵玉杰 吕艳关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2期

摘要:
<正>子痫前期是一种严重的妊娠中晚期多系统功能紊乱综合征,是妊娠妇女和胎儿发病率、病死率较高的一种疾病[1]。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缺乏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目前,胎盘病理、生理改变引起的全身血管内皮损伤和系统性炎症反应被认为是子痫前期发病的主要原因[2]。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是肝脏因促炎性反应而产生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一个全身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

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认知现状的调查与护理对策 下载:55 浏览:369

晏传敏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探讨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认知现状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12月150名产后42 d回我院复诊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认知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并对比护理干预前后产妇产后的盆底肌力。结果产妇希望能够了解盆底康复相关知识并得到护理人员指导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后,产妇的盆底肌力明显优于干预前(P <0. 05)。结论通过了解产妇产后的盆底功能障碍认知现状,有利于提高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认知,明显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肌张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外耳道真菌病患儿实施耳内镜下清理效果分析 下载:85 浏览:300

赵凤丽 李观权 许德瑜 莫衬章 苏丽香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外耳道真菌病患儿实施耳内镜下清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门诊外耳道真菌病患儿60例,对其进行耳内镜下清理,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外耳道真菌病患儿实施耳内镜下清理过程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帮助患儿顺利进行检查和清理,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认知现状的调查与护理对策 下载:92 浏览:471

晏传敏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认知现状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12月150名产后42 d回我院复诊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认知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并对比护理干预前后产妇产后的盆底肌力。结果产妇希望能够了解盆底康复相关知识并得到护理人员指导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后,产妇的盆底肌力明显优于干预前(P <0. 05)。结论通过了解产妇产后的盆底功能障碍认知现状,有利于提高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认知,明显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肌张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外耳道真菌病患儿实施耳内镜下清理效果分析 下载:35 浏览:273

赵凤丽 李观权 许德瑜 莫衬章 苏丽香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外耳道真菌病患儿实施耳内镜下清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门诊外耳道真菌病患儿60例,对其进行耳内镜下清理,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外耳道真菌病患儿实施耳内镜下清理过程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帮助患儿顺利进行检查和清理,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溶栓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223 浏览:2409

王新征1 李秀芹2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抽取我院神经内科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进行治疗的78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实药物溶栓治疗。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脑梗塞患者的常规治疗内容相同,但对研究组增加康复训练治疗措施,治疗后对以上患者治疗效果和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在治疗后对两组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对比,研究组为87.1%,对照组为71.8%;MMSE评分对比,研究组为(24.7±2.5)、对照组为(21.5±1.3),以上指标对比中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临床中针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治疗时,如果使用药物溶栓和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可得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建议在临床中推广。

互动式护理结合导乐陪伴对水囊引产初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和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68 浏览:364

邹秀香 曾碧兰 曾新梅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讨互动式护理结合导乐陪伴对水囊引产初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水囊引产初产妇2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互动式护理结合导乐陪伴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疼痛评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程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自然分娩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相比,互动式护理结合导乐陪伴能减轻水囊引产初产妇产程疼痛程度,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和产妇满意率,建立和谐友善的医患关系,效果显著。

两种破膜方式结合导乐陪伴分娩对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02

曾碧兰 刘丽群 曾新梅 邹秀香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探讨两种破膜方式结合导乐陪伴分娩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接收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人工破膜结合导乐陪伴分娩,观察组采取自然破膜结合导乐陪伴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情况及新生儿产瘤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二与三产程及产后2 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 <0. 05);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羊水污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新生儿产瘤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 <0. 05)。结论在导乐陪伴分娩基础上于产程进入活跃期实施人工破膜未对产程产生影响,却提高剖宫产率,增加新生儿产瘤发生风险。故不建议在正常产程活跃期实施人工破膜。

循证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87 浏览:481

王天真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探讨循证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排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排尿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循证护理的实施不仅能够减少剖宫产术后患者恢复排气、排便、排尿及下床活动的时间,加速患者术后恢复,还能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责任制助产护理对产科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下载:332 浏览:3409

赵雪君 刘友静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产妇分娩时需要辅助以必要的护理方式,本次实验研究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传统的分组方式进行对比,其他因素外部因素均相同,只是采取不同的方式。从我院2019年度接收所有产科产妇中随机抽取68名,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收责任制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情况以及患者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接受护理后,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达97.05%,而对照组仅仅有85.29%,所以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较高;由于两组产妇接受的护理方式不同,护理效果也不相同,所以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所区别,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 91.17%,高于对照组的82.3%。结论:分娩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事关产妇的生命安全,在分娩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妇的安全分娩,要对产妇进行必要的护理方式。责任制助产护理方式是一种新的护理方式,且护理内容更丰富,人文性较强,可以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并且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不同麻醉方法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皮质醇,IL-6影响程度分析 下载:322 浏览:3772

乔建军 窦雪艳 吴星明 马伟强 王艳玲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宫颈癌根治术中采用不同麻醉方法对于患者血清皮质醇(COR)以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情况。方法:病例抽取时间为2012年1月~2021年12月,地点为我院,诊断结果均为宫颈癌,术式均为择期宫颈癌根治术,病例数量60例,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为30例,观察组患者术中麻醉方式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术中麻醉方式为靶控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于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苏醒情况以及围手术期的血清COR、IL-6水平等进行对比。结果:手术后1h、1d以及3d的VAS评分2组相比均差异甚微P>0.05;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呼吸恢复、拔管、呼之睁眼以及定向力恢复等各项时间均为观察组较短P<0.05;T0时2组血清COR、IL-6水平相比差异甚微P>0.05,与对照组相比T1、T2以及T3时血清COR、IL-6水平均为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在宫颈癌根治手术中给予患者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更有利于提升整体麻醉质量,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加快患者术后苏醒,且能够降低对血清COR、IL-6水平的不良影响。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的应用疗效观察 下载:59 浏览:346

张淞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的具体效果,分析此类治疗方法对患儿的积极作用,以判断其是否具备较高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60例咳嗽患儿,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效果显著,药物能够快速穿透患儿皮肤,加快其药物吸收速度,同时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有效调节肺脏,实现疏通经络、去除邪气等积极作用,进而彻底治愈患儿的咳嗽,减轻其身体的不适,让其能够正常的生活、学习,可见此类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积极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