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乳腺癌护理中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 下载:156 浏览:2016

彭越月 冯娅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对乳腺癌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从中抽取42例,研究时间范围:2022.03-2023.03,并将抽签法作为分组依据,设置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价值。结果 康复效果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更高。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探讨 下载:67 浏览:733

王娇 金文娇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目地:探讨对老人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展开干预模式的治疗效果及意义。方式:挑选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在我院住院50名老人脑卒中病患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化的方式将病人分成两组,每组2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有针对性的吞咽功能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和68.00%。结论:对老年人脑卒中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以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饮食,提高病人的预后。

超声波治疗仪在骨肿痛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下载:65 浏览:701

华伦海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骨肿痛是一种常见临床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本研究主要关注超声波治疗仪在骨肿痛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机制。近年来,超声波治疗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被证实在骨肿痛的护理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通过科学试验和临床观察,我们研究了超声波治疗仪对骨肿痛患者护理的具体应用与机制,建立了超声波治疗与骨肿痛关系的理论模型。结果显示,超声波治疗仪可通过诱导硬组织再生,降低疼痛感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作用,从而有效地改善骨肿痛症状。而且,超声波治疗的安全性也得到了科学证实。此外,超声波治疗仪在骨肿痛护理中所产生的生物效应,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研究和治疗方法,可以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超声波治疗仪在骨肿痛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脑梗塞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的价值及对改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的影响 下载:13 浏览:342

郑芳丽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的价值及其对肢体功能、语言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对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院临床收治的患者做筛选比对分析,从中选出符合条件者共80例邀请参研,利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早期康复干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的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NHISS评分在干预后低于对照组,ABC评分则高于对照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均在干预后相对更良好,负性情绪不如对照组明显,生活质量水平更优,与对照组的数据比对结果提示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对改善其肢体、语言功能都具有出色的帮助效用,建议临床参考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分析 下载:32 浏览:452

陈晓丽 高越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期间在本院医治脑梗死偏瘫的120例老年患者,为其开展回顾研究,将实施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早期康复护理的6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NIHS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致残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比较NIHS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两组均有所改变,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致残率(20%)低于对照组(50%),统计学对比有差异(c2=11.868,P=0.001<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98.33%)高于对照组(83.33%),统计学对比有差异(c2=8.107,P=0.004<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受损神经功能均有显著改善效果。

双心护理模式对改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不良情绪及生存质量的效果 下载:82 浏览:980

商佳洁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 本研究围绕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医疗服务过程中实施双心护理模式干预的最终效果展开分析,望在治疗中提供辅助干预的有效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样本:78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研究时间: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间,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整合分析两组不同护理方案的实践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得到明显缓解,且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达到P<0.05标准。结论 双心护理模式在临床的有效实施,针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预后康复中发挥了积极影响,可一定程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从而加快患者康复速率,故建议临床大力推崇双心护理干预方案。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改善颅内肿瘤手术患者出院后情绪、睡眠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下载:58 浏览:256

酒晓盈 李琳 蔡春雨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改善颅内肿瘤手术患者出院后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颅内肿瘤手术患者出院后家庭康复过程护理模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行颅内肿瘤手术治疗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按照常规路径进行出院健康宣教,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患者出院后的身心状况进行定期干预及不定期到家随访。两组患者均于出院后1,2,3个月回院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并发症情况、遵医用药、随访情况、情绪状况(焦虑、抑郁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疾病类型、手术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再次手术率、再次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遵医用药率及遵医随访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PS... 更多

个性化护理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遵医行为及降低并发症的作用 下载:52 浏览:377

朱颖洁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遵医行为及降低并发症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我院10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两组患者均持续护理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医嘱遵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以明显改善其遵医行为,并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心理护理辅助康复训练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作用 下载:106 浏览:1160

马倩 卢雪敏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采用心理护理配合康复训练对改善吞咽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住院的老年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再进行疗效和吞咽功能的对比。结果显示,经过针对性护理,观察组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生存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梗死病人进行心理护理,配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其吞咽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论民族地区县域高职院校的民生改善功能 下载:84 浏览:495

王朔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11期

摘要:
民生改善不仅是个体的幸福追求,更是大多数人的共同期待。然而,"逃离"式的民生改善,突显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民生改善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民族地区表现尤为突出。民族地区的民生改善除了有着与一般贫困地区的共性之外,文化差异是其面临的特殊问题。他者视角、外来角色的民生改善只能是低效的。在县域经济与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县域高职院校服务民族地区民生改善成为可能。通过个案分析发现,县域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民生改善的统一,但距应然的理想目标仍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民族地区县域高职院校数量少、服务定位不够精准以及毕业生的外向输出三个方面。因此,参与民生改善的相关主体需共同为之努力:政府以差异补偿助推美好生活;高职院校坚持服务县域民生改善的办学定位;企业积极参与高职办学,以实现利益共享;个体努力实现自身与社会民生改善的统一。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改善颅内肿瘤手术患者出院后情绪、睡眠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下载:84 浏览:393

酒晓盈 李琳 蔡春雨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改善颅内肿瘤手术患者出院后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颅内肿瘤手术患者出院后家庭康复过程护理模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行颅内肿瘤手术治疗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按照常规路径进行出院健康宣教,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患者出院后的身心状况进行定期干预及不定期到家随访。两组患者均于出院后1,2,3个月回院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并发症情况、遵医用药、随访情况、情绪状况(焦虑、抑郁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疾病类型、手术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再次手术率、再次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遵医用药率及遵医随访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PS... 更多

个性化护理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遵医行为及降低并发症的作用 下载:80 浏览:442

朱颖洁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遵医行为及降低并发症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我院10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两组患者均持续护理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医嘱遵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以明显改善其遵医行为,并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优质护理改善小儿脑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影响 下载:92 浏览:1172

张文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对小儿脑肿瘤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2月到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小儿脑肿瘤患儿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48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8例接受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较参照组更低,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更高,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血清皮质醇水平较参照组更好,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以上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脑肿瘤患儿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地安抚,帮助其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防止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手术的风险性,还可以保障手术的有序进行,改善患儿的预后。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其术后恢复速度,从而获取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认可,防止出现护患纠纷问题。

壳寡糖改善珍珠龙胆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机制 下载:71 浏览:441

陈嘉俊1 石韫玉2 施斐1 黎烽1 邹翠云1 徐子正1 张梦兰1 卢志杰1 秦真东1 林蠡1 《水产研究进展》 2022年1期

摘要:
为研究壳寡糖(OCS)对珍珠龙胆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验通过在基础实验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00、400和800 mg/kg的壳寡糖投喂珍珠龙胆石斑鱼4周,综合分析壳寡糖对石斑鱼免疫调控作用的影响。实验首先检测了壳寡糖对鱼体内免疫及抗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投喂壳寡糖后显著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溶菌酶(LZM)、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其次,添加壳寡糖可显著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头肾占比。为进一步探究壳寡糖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免疫调控作用,本实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珍珠龙胆石斑鱼头肾中免疫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壳寡糖对炎症具有双向调控作用,低剂量壳寡糖会激活炎症因子基因IL-6和IL-1β的表达,而高剂量壳寡糖会通过NF-κB途径抑制IL-6、IL-1β和TNF-α的表达。最后,通过哈维氏弧菌攻毒实验检测了壳寡糖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壳寡糖能通过NF-κB细胞通路抑制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同时显著抑制了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表明,壳寡糖的添加可促进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为壳寡糖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为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疫病防控提供依据。

从血管形成角度探究四物汤改善卵巢功能的机制 下载:39 浏览:241

周凡茹 谈秀娟 刘霞 李凡 张明敏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卵巢生理功能的重要环节是卵泡的生长发育和排卵,以及随后的黄体形成和退化,与此过程关系密切的是周期性的血管形成。在卵巢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最主要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其在生殖内分泌的作用方式及机制受到重视。四物汤作为中医妇科领域补血活血的经典方剂,其调经助孕的疗效得到了大量临床应用的支持,通过讨论VEGF主导的血管形成及其在卵巢血管功能发挥中的主要作用,结合现代四物汤相关药理效应物质分析,探讨四物汤基于血管形成在改善卵巢功能,实现调经助孕方面的可能机制。

艾地苯醌改善全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及其对海马神经元蛋白表达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503

钱旭东1 王东1 徐倩倩1 李国芸2 王红梅1 张晓璇1 马征1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对全脑缺血(TCI)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海马神经元的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艾地苯醌低剂量组、艾地苯醌高剂量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同时将尼莫地平组作为对照组,每组20只。采用两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模型,艾地苯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以10 mg/kg、3 mg/kg灌服艾地苯醌,对照组以10 mg/kg灌服尼莫地平,给药30 d后,检测各组大鼠水迷宫法行为学、海马组织海马神经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与探索能力下降(P <0.05),在原平台停留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 <0.05),逃避潜伏期显著增长(P <0.05),海马神经元BDNF mRNA和Tr KB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 <0.05)。与模型组比较,艾地苯醌高、低剂量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与探索能力明显改善(P <0.05),在原平台停留时间显著延长(P <0.05),穿越原平台次数显著增多(P <0.05),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 <0.05),海马神经元BDNF mRNA及TrkB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均P <0.05)。结论艾地苯醌可提高脑海马神经元BDNF及TrkB表达,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可保护脑海马神经元,改善TCI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

牡蛎酶解产物改善睡眠作用效果研究 下载:66 浏览:353

张婷1 秦小明1,2 章超桦1,2 曹文红1,2 郑惠娜1,2 高加龙1,2 林海生1,2 《中国水产学报》 2021年4期

摘要:
为探究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酶解产物(enzymatic products of oysters, EPO)改善睡眠的作用效果,将试验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灌胃地西泮2mg/kg体质量)及EPO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250、500、1000mg/kg体质量,分别记为EPO-L、EPO-M、EPO-H),每天灌胃一次,连续灌胃30d后进行直接睡眠试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试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试验和戊巴比妥钠潜伏期试验,并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下丘脑和大脑皮层中5-羟色胺(serotonin, 5-HT)、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 GABA)、褪黑素(melatonin, M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和多巴胺(dopamine, DA)的含量。结果表明:牡蛎酶解产物3个剂量组均无直接睡眠作用,但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睡眠时间(P<0.05),缩短睡眠潜伏期(P<0.05),且EPO中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入睡率(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PO低、中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下丘脑5-HT、GABA含量(P<0.05),且显著降低下丘脑DA、NE含量(P<0.05),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下丘脑DA含量(P<0.05);EPO低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大脑皮层GABA含量(P<0.05),中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大脑皮层GABA、MT含量(P<0.05),且显著降低大脑皮层DA含量(P<0.05),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大脑皮层MT含量(P<0.05),且显著降低大脑皮层DA、NE含量(P<0.05)。研究表明,牡蛎酶解产物通过提高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5-HT、GABA、MT含量,降低兴奋性神经递质DA、NE含量,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发生率,延长睡眠时间,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且灌胃EPO中剂量500mg/kg体质量时改善睡眠效果最佳。

精细化护理对改善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及和谐医患关系建立的作用 下载:375 浏览:3677

穆浩梅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精细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32例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和精细化护理的两组,前者设为对照组,后者设为研究组,各66例,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咳嗽、咳痰、憋喘、肺部啰音改善时间分别为(5.12±1.43)d、(4.97±1.28)d、(5.84±1.57)d、(6.58±1.82)d,短于对照组(7.24±1.82)d、(6.88±1.47)d、(7.54±2.03)d、(7.96±2.37)d,P<0.05;肺功能方面,护理后研究组FVC、FEV1、FEV1/FVC水平分别为(2.59±0.77)L、(2.11±0.56)L、(72.53±5.67)%,高于对照组(2.08±0.51)L、(1.76±0.42)L、(64.78±4.98)%,P<0.05;生活质量方面,研究组躯体功能、角色、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卫生、总健康状态评分分别为(60.73±5.58)分、(62.29±5.34)分、(61.86±5.47)分、(60.22±5.67)分、(65.72±5.09)分、(63.76±5.26)分、(58.66±5.85)分、(64.71±5.18)分,高于对照组(53.57±6.62)分、(55.38±6.49)分、(53.21±6.58)分、(51.78±6.44)分、(56.98±6.17)分、(54.85±6.28)分、(50.32±6.67)分、(56.94±6.25)分,P<0.05;医患关系方面,研究组能与医护人员愉快相处、对护理人员有信任感、能理解医院难处、认为医务人员有人文关怀意识分别为90.91%(60/66)、93.94%(62/66)、80.30%(53/66)、83.33%(55/66),高于对照组77.27%(51/66)、77.27%(51/66)、63.64%(42/66)、66.67%(44/66),P<0.05。结论:对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展开精细化护理可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构建,提升患者预后,值得推荐引用。

BMSCs移植对脑缺血恢复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作用及Nogo-A表达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503

​李振均 刘文超 段传志 张炘 李西锋 曾文贤 张剑波 何旭英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缺血恢复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作用及Nogo-A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及培养大鼠BMSCs。将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BMSCs治疗组,每组12只。后2组大鼠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于模型制备后21 d时,对脑缺血组及假手术组经股静脉注射1 mL磷酸盐缓冲液,对BMSCs治疗组经股静脉注射1 mL BMSCs悬液(含3×10~6个BMSCs)。于治疗后14、28d时,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大鼠的神经功能,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缺血灶体积,采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ogo-A阳性细胞表达。结果治疗后14、28d时,与脑缺血组比较,BMSCs治疗组的mNSS评分均明显下降(14 d:7.50±0.55vs.6.17±0.75;28 d:7.33±0.52vs.5.67±0.82),缺血灶体积均明显减小(14 d:31.38%±1.02%vs.26.32%±1.19%;28 d:27.71%±0.55%vs.21.68%±1.09%),Nogo-A阳性细胞数量均明显下降(14d:39.33%±2.08%vs.33.67%±2.52%;28d:30.33%±0.58%vs.25.67%±4.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观察到BMSCs治疗组细胞受损较脑缺血组明显减轻,瘢痕组织明显减少。结论BMSCs移植可促进脑缺血恢复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且其治疗作用与调节Nogo-A的表达有关。

运动训练对高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动能力的改善研究 下载:79 浏览:443

刘新文 朱利月 王伯忠 杨奕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探讨运动训练对于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改善情况。方法 44例77~92岁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配到训练组和对照组两组。训练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训练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所有患者接受6分钟行走测试(6MWT)、心肺功能测试(CPET)和踝臂指数(ABI)测定,训练组根据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持续3个月的运动训练计划。3个月后两组再次进行6MWT、CPET和ABI测定。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参数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训练组行走距离增加了78.27米,跛行距离增加72.50米。峰值耗氧量(VO2peak)增加159ml/min,无氧阈(AT)增加2.17ml/(kg.min),代谢当量(MET)增加0.55METs。此外,训练组的ABI升高值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有氧训练有利于改善高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症状。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