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远期效果 下载:76 浏览:924

黄瑞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1月-2023年9月收治的76名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应用抽签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心脏功能与血压水平。结果:延续性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心脏功能相关的HR、LVEF、LVEDD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066、5.150、6.208,P均小于0.05。实验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2.390、7.428,P均小于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的远期效果良好,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使患者血压逐步回归到相对正常的水平,延续性护理可以进一步推广。

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相关标志物水平变化观察 下载:53 浏览:492

赵亮 谢伟 李娜 张雯 喜林强 邹琦 张娟娟 李岳阳 沈晓程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栓前状态的相关标志物水平变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伴高Hcy患者8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Hcy水平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为对照组,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40例为正常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栓前状态的相关标志物的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Hcy、血栓调节蛋白(TM)、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 WF)、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正常组(均P <0. 05),而叶酸、维生素B12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正常组(均P <0. 05)。结论高血压伴高Hcy患者的Hcy、TM、hs-CRP、v WF、GMP-140、PAI-1、FIB、D-D水平较高,而叶酸、维生素B12、t-PA水平较低。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下载:232 浏览:3483

高洁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将其进行分组对比观察(盲分法),其中3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命名为参照组,另外30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命名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遵医行为、血压、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2)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低于参照组(P<0.05);(3)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4)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以及遵医行为,进而有利于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以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患者对此护理模式满意度更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晨起血压波动对靶器官的影响 下载:94 浏览:482

田静1 刘静芹1 赵强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评价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晨起血压波动对靶器官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体检的正常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24h动态血压以计算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收缩压日/夜(systolic nightday,SND)比值,同时测量两组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和尿蛋白肌酐比值(albumin/creatinine ratio,ACR),评估MBPS、SND比值与PWV、ACR的相关性。结果共有94对受试者完成研究,观察组24h动态收缩压和心率、日间心率、夜间收缩压和心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BPS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SND比值、非杓型血压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总体受试者、观察组、对照组MBPS第一个高峰(MS1)和第二个高峰(MS2)与PWV、ACR均无明显相关(P>0.05);血压正常人群SND比值与PWV呈正相关(P<0.05),总体受试者、对照组、高血压组SND比值与PWV无明显相关(P>0.05),各组SND比值与ACR均无相关(P>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MBPS、SND比值与靶器官损害标记物无明显相关。

炎症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相关性 下载:84 浏览:512

张立芳1 李博2 周美宁3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患者发生脑卒中(cerebral stroke, CS)的关联。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第九八七医院无脑血管并发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2例(EH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88例(EH+CS组),同时期常规健康体检成人102例(健康体检组)。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白介素-6(rs572、rs174)、肿瘤坏死因子α(rs308)、CXC型趋化因子受体2(rs1126579)的基因型,并分析各基因型与高血压脑卒中之间的关系。结果 IL 6-rs572 GG、GC和CC基因型频率在健康体检组与EH组、健康体检组与EH+CS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L 6-rs174 GG、GC和CC基因型频率在健康体检组与EH组、健康体检组与EH+CS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NF-αrs308 GG、GA基因型频率在健康体检组与EH组、健康体检组与EH+CS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NF-αrs238 GG、GA基因型频率在健康体检组与EH组、健康体检组与EH+CS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未检测到TNF-αrs238 AA基因型。CXCR2rs1126579 TC、CC基因型频率在健康体检组与EH组、健康体检组与EH+CS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TT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L-6 rs572 GC基因型、IL-6 rs174 GC基因型、TNF-αrs308 GA基因型、CXCR2 rs1126579 TC基因型患者发生高血压脑卒中的风险增加(OR=1.025、1.756、1.231、2.284;P <0.05);CXCR2 rs1126579 CC基因型患者发生高血压脑卒中风险降低(OR=0.569,P <0.05)。结论炎症因子的基因多态性与EH患者发生CS有关联。IL-6 rs572 GC基因型、IL-6 rs174 GC基因型、TNF-αrs308 GA基因型、CXCR2rs1126579 TC基因型是高血压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CXCR2 rs1126579 CC基因型可能是高血压脑卒中的保护因素。

高血压合并CAS患者血清Hcy、ET-1、GGT的变化及其意义 下载:78 浏览:502

兰飞平 胡振平 练惠织 吴志敏 吴继云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EH)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1(ET-1)、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庆元县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8例作为EH组、体检结果正常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血清Hcy、ET-1、GGT及一般生化指标;并按照颈动脉超声结果进行分组对比血清Hcy、ET-1、GGT水平。结果 EH组的血清Hcy、ET-1、GGT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122、14.654、6.158,P <0.05);伴有CAS的EH组患者的血清Hcy、ET-1、GGT高于非CAS的EH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71、10.926、8.118,P <0.05);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收缩压(SBP)、Hcy、ET-1、GGT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CAS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高血压合并CAS患者血清Hcy、ET-1、GGT较单纯的高血压患者及健康人群升高显著,并且与CAS形成密切相关。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94 浏览:512

​王飞1 杨卓璇2 费敏1 乔彦生1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探讨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周围间隙(VRS)扩大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运城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38例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急性单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基底节区梗死患者131例,半卵圆中心梗死患者107例)的临床资料,使用MRI对患者VRS扩大程度进行评价,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BG-VRS)、半卵圆中心血管周围间隙(CSO-VRS)扩大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基底节区梗死患者与半卵圆中心梗死患者BG-VRS、CSO-VRS分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BG-VRS轻度扩大组与BG-VRS重度扩大组在性别分布、高血压比例、收缩压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O-VRS轻度扩大组与CSO-VRS重度扩大组在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BMI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BMI对BG-VRS扩大程度有显著影响(OR=6.272.95%CI:1.931~20.365,P=0.002;OR=0.757,95%CI:0.619~0.927,P=0.007),而BMI对CSO-VRS扩大程度有显著影响(OR=0.775,95%CI:0.655~0.918,P=0.004)。结论 高血压是BG-VRS扩大程度的危险因素,BMI是BG-VRS、CSO-VRS扩大程度的保护因素。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下载:70 浏览:496

陈爱民 黄鹤飞 俞海风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影响。方法选择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156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同时测定颈动脉IMT和血清Hcy水平。根据血清Hcy检测结果,分为Hcy增高组与Hcy正常组,分别对两组的IMT厚度进行比较,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Hcy增高组颈动脉IMT(1. 17±0. 32) mm,而Hcy正常组颈动脉IMT(0. 78±0. 21) 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IMT和Hcy呈正相关(r=0. 58,P <0. 01)。结论血清Hcy水平增高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有显著影响,降低血清Hcy水平对预防和降低高血压相关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下载:71 浏览:493

丁先三2 高峰1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与脑微出血(CMBs)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原发性脑出血(ICH)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297例发病72小时内急性脑出血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并进行3个月的临床随访,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与CMBs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其对ICH预后的影响。结果ICH患者CMBs发生率为67. 68%;单因素分析显示CMBs患者与无CMBs患者在年龄、高血压、既往脑出血病史、既往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血低密度脂蛋白及空腹血糖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既往脑出血病史是ICH患者发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CMBs(> 5个)是IC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高血压、既往脑出血病史是ICH患者发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 CMBs>5个提示ICH患者预后不良。

高血压病患者心-踝血管指数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76 浏览:496

杨翠翠1 寿晓玲1 王奇男2 王伯忠1 王雁1 严静1 朱利月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踝血管指数(CAVI)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13例行CAVI检测并具有血脂、血糖、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心脏超声等指标的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AVI是否升高分为异常组(CAVI≥9.0,n=139)及正常组(CAVI <9.0,n=74)。结果异常组中年龄和NT-pro BNP显著高于正常组,BMI、TC、LDL-C、GFR、Apo B和Apo E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 <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年龄是高血压病患者CAVI增高的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3,P <0.01)。结论在高血压病无明显心力衰竭的患者中,CAVI的增高尚未受NT-pro BNP的影响,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弹性越差。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 下载:91 浏览:524

安静1 洪林巍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白大衣高血压(white-coat hypertension,WCH)患者左心房功能。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断为WCH的患者59例作为WCH组,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测量。运用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房储备期纵向应变及应变率(LASr,LASRr),通道期纵向应变及应变率(LAScd,LASRcd)和收缩期纵向应变及应变率(LASct,LASRct),分别评价左心房储备功能、通道功能和泵功能。结果 WCH组诊室收缩压和诊室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t=12.34、15.36,P <0.05);而两组之间动态血压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WCH组Mitral e'小于对照组,而Mitral E/e'大于对照组(t=6.52、6.76、8.35、8.61,P <0.05);两组之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WCH组LAScd和LASRct小于对照组(t=4.08、2.84,P<0.05),LASct和LASRcd大于对照组(t=4.14、6.10,P<0.05);两组之间LASr和LAS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WCH患者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与LAScd和LASRct呈负相关(r=-0.21~-0.36,P <0.05),与LASRcd和LASct呈正相关(r=0.27~0.34,P <0.05)。结论 WCH患者左心房通道功能减低,而左心房泵功能增强,左心房功能与诊室血压密切相关。

循证情志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128 浏览:1482

杜国云 陈乐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研究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循证情志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开展对比实验,选入该期间收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样本共计145例,依据单双数分组原理,将双数者作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72),单数者作为观察组(循证-情志护理模式n=73),对过程中各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记录,以统计学工具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应用价值。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心理状态评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皆显低,依从性数据呈现出较高数值,组间对比P﹤0.05,显现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行循证情志护理模式能够促进其心理状态平稳,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血压水平控制效果,有利于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整理护理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借鉴。

血压变异性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下载:88 浏览:505

金洁 郑建乐 潘学威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血压变异性对缺血性脑卒中(CIS)合并脑白质疏松(LA)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IS患者178例,根据有无合并LA分为CIS+LA组118例及CIS组60例。对神经功能、认知功能、LA程度等进行评估;记录患者血压变异性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IS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IS+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33%:66.10%,P <0.05),而在CIS+LA组患者中随着LA分级的增加,MoCA分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IS+LA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血压参数及血压变异性均显著高于C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收缩压血压变异系数(CV)是CIS+LA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27(1.95-5.47),P <0.05]。结论 CIS+LA患者较CIS患者存在更大的血压变异性和更多的认知功能障碍,收缩压CV是CIS+LA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老年高血压中医护理效果及自我管理能力影响 下载:37 浏览:361

江燕群 《中医研究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并能够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有着积极影响,从而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 下载:82 浏览:509

闫永红 张超 徐俊蛟 陶新 徐国海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PP)与心率减速力(DC)和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关系。方法就诊我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均给予动态血压检查,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结果,按照动态PP水平分为三组:将24h平均PP<40mmHg的患者作为PP1组(n=60)、将24h平均PP在40~60mmHg之间的患者作为PP2组(n=60)、将24h平均PP<60mmHg的患者作为PP3组(n=60)。同时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计算所有研究对象DC值和HRV时域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差值均方根(rMSSD)和大于50ms百分比(pNN50),比较各组患者DC和HRV时域指标并进行各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DC值和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数值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且随着PP增高而出现降低趋势(P<0.05); DC和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呈正相关(r=0.25~0.48,P<0.05);动态PP与DC和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均呈负相关(r=-0.15~-0.68,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PP与DC和HRV时域指标呈负相关,DC和HRV时域指标呈正相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与动态PP正相关。

王江泾镇脑梗死患者高血压药物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83 浏览:520

胡进1 黄菊明1 许俊杰1 陈哲萌1 李燕2 马冬娟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了解嘉兴市王江泾镇脑梗死患者的高血压药物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脑梗死患者进行电话调查。结果调查693例合并高血压的脑梗死患者,规律服药的患者418例(60.32%)。使用多因素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显示,有医保报销、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2000元、瘫痪在床等是规律服药的保护因素(OR=1.34~3.54,P<0.05);饮酒是规律服药的危险因素(OR=0.29,P<0.05)。结论王江泾镇合并高血压的脑梗死患者医保报销、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2000元、瘫痪在床是规律服药的保护因素;饮酒是规律服药的不利因素。

甘露醇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503

杨汉兵1 酉建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甘露醇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清S100B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甘露醇治疗,观察组给予甘露醇配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BI)、简易精神状态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判断患者认知功能,检测血清S100B、IGF-1、NSE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水肿面积、血肿体积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9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BI、MMSE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100B、NSE水平明显降低(P<0.05),IGF-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S100B、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GF-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配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保护神经元,提高认知功能,利于患者康复。

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瓣开颅术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下载:87 浏览:205

魏金姜 晓东 迟大鹏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开颅术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颅手术,观察组实施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开颅术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肿清除率、血肿周围水肿量及治疗前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铁蛋白(SF)、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统计两组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44/50),高于对照组68.00%(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肿周围水肿量及血清MBP、SF水平均小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内镜下小骨瓣开颅术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MBP、SF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且血肿清除率高、血肿周围水肿量少。

参麦注射液对高血压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尿液代谢组学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504

杨梦 胡志希 李琳 钟森杰 姚涛 程彬 《当代中医药》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20只Dahl/SS盐敏感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6只,给予低盐饮食20周;模型组和参麦注射液组各7只,每只大鼠每天给予高盐饲料20g(含8%氯化钠)饲养20周建立高血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心脏超声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检测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采集大鼠尿液进行液相色谱-质谱(LC-MS)连用技术分析,筛选差异性代谢物,分析相关代谢通路。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EF、LVFS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麦注射液组大鼠LVEF、LVFS升高,血清NT-proBNP水平降低(P<0.01)。3组大鼠的尿液代谢谱呈明显分离趋势,经参麦注射液干预后4-吡哆酸、犬尿酸、L-精氨酸、肌酸、肌醇、5-L-谷酰基-牛磺酸6个差异性代谢物具有显著的变化,其代谢通路涉及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使高血压心力衰竭大鼠异常的尿液代谢趋向正常,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及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基于CiteSpace探讨中医护理预防高血压的可视化分析 下载:31 浏览:368

周娅玲 张少朋 周楚虹 黄恺 《中医研究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国内有关中医护理预防高血压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有关中医护理预防高血压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05年9月1日至2024年7月30日,采用NoteExpress和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管理及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932篇文献,文献发表量趋势为先上升又下降,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形成了以沈翠珍为主导的核心研究团队,但不同团队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发文期刊多为中医药杂志,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位《内蒙古中医药》;高频关键词为高血压、中医护理、耳穴贴压、临床疗效、针灸疗法、穴位贴敷和生活质量;关键词形成8个聚类,近年突现词为“生活质量”“推拿”“高血压“穴位贴敷”。结论:未来的研究应着眼于加强跨机构合作,拓展研究范围,探索更多种类的中医护理方法,并持续关注如何通过中医护理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为高血压的预防提供更多有效的手段。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