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优质护理对改善老年心脑血管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 下载:118 浏览:1267

赵红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睡眠是人体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睡眠有助于保证人体健康和良好的生活质量。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因自身生理因素,药物因素和疾病因素等睡眠质量下降,出现情绪低落、血压增高和心律失常等不良情况,不利于患者预后。良好的睡眠对于促进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疾病好转具有重要意义需临床护理给予重视。优质护理是临床护理新模式,可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本文分析优质护理改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睡眠质量所取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下载:20 浏览:708

陈莉秋 周慧琴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技术,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对比观察患者的康复依从性、疾病复发率 ,以便对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干预之后饮食合理程度,情绪稳定性、对治疗配合程度、服药依从性等各项康复依从性指标均较之于对照组为优,两组效果的差异性十分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方法,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护理效果较好,可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内皮素系统多靶点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低灌注改善作用的研究进展 下载:94 浏览:507

​史颖 何明利 徐州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已给患者的健康及其家庭、社会的经济造成了严重负担。及时有效地恢复脑血流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内皮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现就内皮素及其受体在脑缺血后的相应变化,结合其信号通路中相应靶点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并提出一些可供进一步研究的新思路。

补肾活血汤对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下载:105 浏览:976

张鹏涛1 万里红2 彭雪梅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支架置入手术后应用补肾活血汤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60例接受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案例,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治疗措施,主要是提供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用药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定结果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对于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显著的改善效果,整体疗效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作用 下载:79 浏览:522

周巍 王燕华 张帅 孙俊波 俞峰 郑毅敏 袁志军 吴峰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MAC)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miR-423-5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CHF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MAC+培哚普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MAC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浆miR-423-5p、NT-proBNP及血清IL-6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LVEF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t=3.26,P <0.05),LVEDD、LVESD测定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3.10,-3.53,P <0.05);治疗组的血浆miR-423-5p、NT-proBNP及血清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42,-7.15,P <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2,P <0.05)。结论 MAC联合培哚普利治疗CHF患者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浆miR-423-5p、NT-proBNP及血清IL-6水平。

分层次管理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护理综合质量评估的效果观察 下载:58 浏览:414

夏海娜 温小凤 刘娜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探讨分层次管理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护理综合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3月我院7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护理人员采取分层次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考勤情况、护理文书情况、护理业务能力测评得分和护理质量安全评分。结果:观察组的考勤情况、护理文书完成情况、护理业务能力测评得分和护理质量安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模式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护理工作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中负性情绪的改善 下载:264 浏览:2575

田俊莹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究针对接受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的改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共计选定94例慢性抗病毒治疗患者,治疗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依据护理模式的差异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各47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指标、生活质量指标、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负性情绪的指标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依从性方面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了本次护理服务更高的满意度评分(P<0.05),所有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接受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的负性情绪伴随其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得以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明显大幅提升,同时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积极采纳并加以推广。

石斛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下载:267 浏览:2576

王庆梅1 郭永强2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石斛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枸缘酸莫沙比利分散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石斛养胃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早饱、餐后饱胀、嗳气、上腹痛、恶心等症状缓解率更高(P<0.05)。在中医证候评分上,两组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3.37±0.66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3±1.015)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00%较观察组13.33%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石斛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加强饮食护理干预,改善胃炎胃溃疡患者治疗效果 下载:33 浏览:1379

王芳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胃炎胃溃疡属于临床性多发消化系统常见病,且近年来患病率有明显的逐年递增态势。据许多科学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胃炎胃溃疡产生的最主要因素,同时该病的产生还与自身机体抵抗力不足、日常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等诸多原因有关。发病后如果患者病情没有及时得到合理管理,则由于疾病的进一步加剧可造成胃黏膜遭受很大损害,日常食物减少,机体营养状况将遭受负面影响,从而大大降低了生存品质。所以,在胃炎胃溃疡的临床诊疗中需要高度重视合理护理方法和科学膳食护理与干预措施的配合。

健康教育干预,改善慢性胃炎治疗效果 下载:32 浏览:1379

王芳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临床治疗慢性胃炎多是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分析,多是由于患者长时间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所致,导致胃肠粘膜受到损伤、抵抗力下降,再加上病原菌侵袭,最终出现的病变。临床目前除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措施外,还会在其临床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护理方式,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慢性胃病症状。健康教育是临床公认的有效护理方法,在患者治疗基础上帮助患者更加了解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机制,提升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从基础护理上改变了疾病宣教的模式和角度,保证护理全面化,且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患者接受度很高。

浅谈电力营销稽查对改善电力营销的有效性 下载:18 浏览:223

王鹤森 《当代市场营销》 2025年3期

摘要:
电力营销是电力公司与客户对接,完成电力产品销售工作的关键一环。为了能够使电力销售过程高效进行,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需要开展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监督电力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营销行为。电力营销稽查需要严格依照企业制定的电力营销稽查制度, 贯彻落实稽查工作。在服务社会的同时,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受到损害,并且为建立更加规范的电力市场环境提供大力支持。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电力营销稽查对改善电力营的有效性。

不同光照治疗方案对改善轮班工作者睡眠质量效果的系统评价 下载:120 浏览:339

何叶 顾晴 吴楠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评价光照治疗的环境、工具、光照强度、每天治疗时间、持续时间等对轮班工作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旨在为制订光照治疗的最佳方案提供借鉴。方法全面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光照治疗对轮班工作者睡眠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经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分别对光照治疗环境、工具、光照强度、每天治疗时间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光照治疗对环境的要求相对严格,光照强度2 000~10 000 lx、光照持续时间30~300 min,光照疗程持续1周以上,白班的轮班工作者05:00后进行光照治疗,夜班的轮班工作者01:00进行光照治疗对睡眠质量的提高效果较好。结论光照治疗的最适宜光照强度、每天光照治疗的时间、光照治疗持续时间还有待更多的实证研究。

心理护理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中的满意度观察 下载:149 浏览:1354

庞伟 刘文娟 陈园园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中的满意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剖宫产手术的8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统计两组产妇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记录产妇产后出血量,向患者发放焦虑(SAS)、抑郁(SDS)评分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与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析两组心理状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2h、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护理后SAS、SDS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妇的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配合性,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帮助产后身体恢复。

健脾养血解毒方通过调节Treg/Th17免疫平衡改善脾虚-银屑病复合模型小鼠银屑病样皮损 下载:80 浏览:520

翟春艳1,2 底婷婷2 王燕2 蒙玉娇2,3 李宁飞2,3 刘正荣2,3 郭肖瑶1,2 刘宇2,3 郭简宁2,3 李萍2 《中国中医药》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建立脾虚银屑病样小鼠模型,观察健脾养血解毒方对其银屑病样皮损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采用苦寒泻下结合营养限制法建立脾虚小鼠模型,持续15 d后检测验证,将脾虚小鼠随机分为单纯脾虚组(脾虚-Ctr)、脾虚银屑病样组(脾虚-IMQ)、阳性对照组(脾虚-MTX)和健脾养血解毒方高、中、低剂量组(JPYXJD-H,M,L),采用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样模型。观察各组小鼠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每日拍照记录;治疗后第6天取材,计算脾脏及淋巴结指数;光镜下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及表皮层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损中PCNA和CD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淋巴结中Treg和Th17细胞数量; RT-PCR技术检测皮损中IL-17A、IL-23、FOXP3、ROR-γt等相关基因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STAT3、PPAR-γ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脾虚组表观指征异常明显,血清中D-木糖含量明显降低(P<0.05)。(2)与脾虚-Ctr组相比,脾虚-IMQ组小鼠皮损PASI评分及表皮厚度明显增加,皮损部位PCNA、CD3阳性个数显著增多,IL-17、IL-23、ROR-γt和IFN-γ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明显升高,pSTAT蛋白表达升高而PPAR-γ蛋白表达降低的趋势明显。JPYXJD-H、M、L组与其相比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以JPYXJD-L组最为显著。结论:健脾养血解毒方在传统理血解毒的基础上强调健脾治法,并依此增加健脾药的使用,从而发挥对脾虚证-银屑病复合模型小鼠皮损的干预作用,通过PPAR-γ/pSTAT3通路调节Treg/Th17之间的免疫平衡可能是其有效作用机制之一。

基于畜牧兽医实践的动物福利改善与动物保护策略研究 下载:31 浏览:1568

叶秀娟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对动物福利重要性的日益认知,畜牧兽医领域中的动物福利改善及动物保护策略的制定和执行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议题。本文着重于深入剖析畜牧兽医实践中动物福利的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基于实地调查与数据支撑,提出了针对动物福利改善的切实策略与保护动物的可行性措施。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升动物福利水平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动物保护政策提供有力的理论与实践依据,进而推动畜牧兽医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和动物权益的充分保障。

叙事护理与耳穴贴压对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 下载:241 浏览:2606

周琳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叙事护理与耳穴贴压对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筛选对比100例于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住院患者,按照组别区分标准(奇偶数分组模式),划分2组,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叙事护理+耳穴贴压),分析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数据变化。结果:两组数值比较,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数值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生活质量数据更高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采取叙事护理与耳穴贴压,患者负性情绪少,生活质量优,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激素替代治疗对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观察 下载:394 浏览:3763

庄孝红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实施激素替代治疗,并对其治疗方式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展开探讨。方法 在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选择我院妇科的6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判定,所有患者均由于体内性激素变化而导致精神、心理方面的症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接受谷维素片治疗30例更年期综合征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同人数实施激素替代治疗列入观察组。通过对以上60例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疗效、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观察和研究,分析两组结局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其更年期生存质量进行评价与观察,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出现相关临床症状时,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激素替代治疗,对治疗结局有积极意义,可促进患者获得最大的健康收益,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而改善患者症状,降低不良影响。同时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易怒、急躁的情绪,应大力推广。

绞股蓝皂苷A通过调节线粒体功能改善ox-LDL诱导的EA.hy926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下载:76 浏览:504

孙晓宁1 宋囡1 杨潇2 陈语柔1 陈宁1 曹慧敏1 《中国中医药》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绞股蓝皂苷A(GpA)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过后血管内皮细胞(ECs)(EA.hy926)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ox-LDL诱导ECs(EA.hy926)损伤模型,GpA组予GpA处理24 h。使用Elisa法检测ATP含量;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复合物Ⅱ、复合物Ⅲ、复合物Ⅳ及复合物Ⅴ活性发生的变化;同时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以及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的ATP含量降低,与模型组对比GpA组的ATP含量升高。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的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Ⅳ、Ⅴ的活性有明显的降低。与模型组对比GpA组的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Ⅳ、Ⅴ的活性有所升高。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Fis1的表达发生了上调,与模型组对比GpA组Fis1的表达发生了下调。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OPA1的表达发生了下调,与模型组对比GpA组OPA1的表达发生了上调。结论 GpA可能通过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及融合裂解对ox-LDL诱导的EA.hy926发挥保护作用进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

活血解毒方对老年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高凝状态的改善作用 下载:94 浏览:502

​马蕊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探讨活血解毒方对老年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高凝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2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活血解毒组和甲氨氯喹组,每组100例。甲氨氯喹组患者给予3个月的7.5 mg甲氨蝶呤(1次/周)和0.2 g硫酸羟氯喹(2次/d)口服治疗;活血解毒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3个月的活血解毒方治疗,2次/d。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NF-κB信号通路蛋白(p65、p50、IκB)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魏氏法测定血沉(ESR)水平;采用Schirmer试验检查泪腺分泌功能。随访6个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PT)、血浆中Ig-A、Ig-G、Ig-M、p65、p50、IκBα、CRP、ESR水平和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Schirmer试验结果、唾液流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活血解毒组患者治疗后血浆中D-D、FIB、TT、APTT、PT水平明显低于甲氨氯喹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活血解毒组患者治疗后血浆中Ig-A、Ig-G、Ig-M水平明显低于甲氨氯喹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活血解毒组患者治疗后p65、p50、IκB、CRP、ESR水平明显低于甲氨氯喹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活血解毒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的Schirmer试验结果明显高于甲氨氯喹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活血解毒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的唾液流率明显高于甲氨氯喹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活血解毒组和甲氨氯喹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解毒方可有效抑制老年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有利于减少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同时可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眼干和口干的症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基于叙事护理改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痛苦的效果研究 下载:145 浏览:1491

宋君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8期

摘要:
探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叙事护理对其胰岛素注射痛苦的影响。方法 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我社区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日常护理的区别将患者分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者分在参照组,另外接受叙事护理的50例患者分在研究组,观察护理效果,总计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胰岛素注射痛苦评分、胰岛素抵抗评分等数据,对比两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护理后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胰岛素注射痛苦评分及胰岛素抵抗评分护理后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叙事护理后,患者血糖水平平稳,很大程度减轻胰岛素注射带来的痛苦,并缓解患者对胰岛素抵抗,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理想,建议推广应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