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直螺栓连接预制综合管廊节段承载力试验研究 下载:76 浏览:493

沈继美1 肖立韬2 杨伟儒2 陈庆军2,3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5期

摘要:
通过对采用直螺栓连接的预制综合管廊整体试件进行试验,以研究带直螺栓接头的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的受力性能、破坏形态等特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直螺栓连接的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试验时管廊顶板受拉区混凝土首先开裂,出现弯曲裂缝,随着荷载增大,裂缝不断增大并最终发生弯剪破坏。破坏时管廊试件顶板及侧壁的跨中及角部的受拉钢筋屈服,而试件腋角处斜向受压钢筋尚处于弹性阶段。试件破坏时其承载力为设计承载力的1.91倍,结构具有较好的安全余量。

数据机房液冷散热技术研究现状 下载:67 浏览:487

黄廷 杨琳 杨晚生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4期

摘要: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数据机房内高热密度服务器的数量逐渐增多,数据机房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传统的空调制冷方式不仅不能满足高热密度数据机房的散热需求,而且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采用节能的冷却方法是节能减排的迫切要求,液冷散热技术是其中有效方法之一。分析了液冷散热技术的应用优势,总结了近年来数据机房液冷散热技术的最新发展,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考虑弯剪耦合作用的剪力墙宏观单元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下载:67 浏览:481

吴梓楠1 罗煜2 贺锐波2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3期

摘要:
SFI-MVLEM单元和分层壳单元为两种典型的考虑弯剪耦合作用的剪力墙宏观单元。通过剪力墙构件及联肢剪力墙结构两个层次,探究SFI-MVLEM和分层壳单元的数值模拟效果,并通过敏感性分析,探究骨料剪切互锁系数、纵筋销栓作用系数及剪力传递系数对单元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剪力墙构件,SFI-MVLEM与分层壳均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其中分层壳单元一定程度低估了构件的耗能能力;对于联肢剪力墙结构,分层壳可较好预测结构的承载力,SFI-MVLEM则明显低估了承载力;SFI-MVLEM单元的承载力随着骨料剪切互锁系数及纵筋销栓作用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单元剪切变形量及捏缩效应均随着骨料剪切互锁系数及纵筋销栓作用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分层壳单元的承载力随着剪力传递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甘肃偏远山区生土结构房屋建造与维修之思考 下载:64 浏览:477

魏常宝 郑建军 钱铭 魏秦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1期

摘要:
甘肃省偏远山区农村房屋大多以土木结构为主,少量为砖木结构、砖土木混合结构和木结构。房屋大多破旧不堪,存在安全隐患。以近几年农村危房鉴定工作为背景,总结了生土结构房屋存在的问题,对现阶段生土材料和生土结构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由此,对甘肃省偏远山区农村房屋的建造与维修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本着节约费用,考虑多以就地取材的方式进行。对生土材料进行改良,并改良土坯的砌筑方式和构造,提高生土结构房屋的抗灾能力和耐久性。

坝上地区风电机组基础问题研究及防治措施 下载:71 浏览:423

蒋理论1 方占正1 吕伟荣2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8期

摘要:
从坝上问题风机基础检测开始,研究了基础环式风机基础常见的风致疲劳损伤及对应的检测方法,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风电场应加强持续性定期基础环水平度检测,以实现风电基础问题的早发现早处理,为风电机组的正常运行提供有效的保证。

脱空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稳定性影响分析 下载:84 浏览:495

刘铭炜 禹智涛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8期

摘要:
为采用统一理论法模拟存在脱空情况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稳定性,利用脱粘折减系数Kt对统一理论法中钢管混凝土的套箍系数进行修正,模拟一钢管混凝土单拱肋的脱粘现象,并与双单元法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两种方法的模拟结果较为接近,不同脱空率的误差均在6.5%以内。脱空率对标准钢管混凝土拱桥稳定性的影响较大,脱空率从0增加到0.8,稳定系数降低了11.9%,但不影响失稳模态。

新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预制RC梁柱节点研究 下载:76 浏览:500

朱东烽1 潘忠尧2 陈庆军2,3 陈祺荣1 蔡健2,3 解金辉1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8期

摘要:
对一种新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预制梁柱节点进行试验研究,并进行了梁纵筋配筋率、轴压比、柱纵筋配筋率等有限元参数分析,并与试验节点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这种新型节点形式是安全的,可以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目的,并能实现较好的节点抗震性能,该类型预制梁柱节点是切实可行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得到的骨架曲线吻合较好;随着梁纵筋配筋率提高,节点承载力增加;轴压比和柱纵筋配筋率对节点承载力影响较小;随着柱端轴压比的增加,节点剪切角逐渐减小;柱纵筋配筋率对节点剪应力影响较小。

盾尾同步注浆引起周围土体侧向抬升现象分析 下载:76 浏览:490

黄浩滨1,2 潘泓1,2 骆冠勇1,2 曹洪1,2 黄晓城1,2 余良滨1,2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2期

摘要:
通过结合实际盾构隧道周围土体位移的现场监测数据,进一步验证了盾构掘进中盾尾同步注浆时周围土体存在侧向抬升现象,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其成因及机理。结果表明,该现象不仅受盾尾注浆压力的影响,也受注浆量的影响。为了保障盾构工程的正常进行,该现象应当在工程实践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并采用有效措施进行监测和预防。

基于深度学习和迁移学习的领域自适应中文分词 下载:30 浏览:423

成于思1 施云涛2 《中文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为了提高专业领域中文分词性能,以及弥补专业领域大规模标注语料难以获取的不足,该文提出基于深度学习以及迁移学习的领域自适应分词方法。首先,构建包含词典特征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双向长短期记忆条件随机场(BI-LSTM-CRF)分词模型,在通用领域分词语料上训练得到模型参数;接着,以建设工程法律领域文本作为小规模分词训练语料,对通用领域语料的BI-LSTM-CRF分词模型进行参数微调,同时在模型的词典特征中加入领域词典。实验结果表明,迁移学习减少领域分词模型的迭代次数,同时,与通用领域的BI-LSTM-CRF模型相比,该文提出的分词方法在工程法律领域的分词结果F1值提高了7.02%,与预测时加入领域词典的BI-LSTM-CRF模型相比,分词结果的F1值提高了4.22%。该文提出的分词模型可以减少分词的领域训练语料的标注,同时实现分词模型跨领域的迁移。

PHC弃桩拔除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68 浏览:486

麦炜伦 宿文姬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1期

摘要:
PHC弃桩拔除施工需要考虑场地的地质条件、工期及施工成本等因素,应避免断桩以及对周边建筑物和管线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结合某城轨预制梁厂PHC管桩群拔除施工,对比国内已有的废弃管桩拔除技术,对薄壁钢管拔桩施工技术进行介绍。经实践验证,薄壁钢管拔桩施工技术具有可靠、高效、经济的特点。

贵州师范大学土木水利类职教硕士培养实践 下载:30 浏览:316

涂圣文 陈昌礼 赵振华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4期

摘要:
介绍了2015年国家增设全日制职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来贵州师范大学土木水利类职教硕士培养工作的实践情况,分析了当前职教硕士培养中面临的招生、课程体系、指导模式及培养环节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形成更符合中职师资需求的生源结构、构建"高层次工程应用性、职教师范性、学术研究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提升导师队伍的教育学素养和专业化指导水平等方面的改进措施,以实现职教硕士培养工作内涵式发展。

第一主族元素原子光谱精细结构强度比值计算 下载:68 浏览:314

王陆君瑜1 谭志阳2 陈康宁3 吴平2 陈森4 《物理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氢原子及碱金属原子光谱是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现有的实验教学中往往主要关注谱线的波长,而忽略了谱线的强度比,谱线的强度比可以反映跃迁速率、布居数等信息,因此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基于爱因斯坦辐射理论,采用电偶极辐射近似,在上下能级均存在由于精细结构而产生能级分裂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更为精确的对第一主族元素原子光谱不同线系精细结构强度比值进行计算的方法。计算结果形式简单,与已有理论吻合很好。计算方法逻辑性更强,更具有普适性。

冷库输氨管道氨气泄漏扩散特性分析及事故后果研究 下载:51 浏览:510

齐晗兵1,2 吴亦萌1 王迪1 王秋实1 李栋1,2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5期

摘要:
针对冷库输氨管道老化腐蚀从而发生泄漏问题,建立开放空间氨气泄漏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分析了泄漏时间、泄漏速度和环境风速对氨气在开放空间浓度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时间对氨气浓度分布影响很大,随着时间增长,空间各点氨气浓度总体逐渐增大后稳定不变,不同点浓度增大的路径不同,浓度达到稳定的时间也不同;泄漏速度越大,氨气在同一时间内扩散范围越大,对大气环境危害更严重;风速越大,扩散区域有所偏移,但区域内氨气浓度变化不大。研究结论可为冷库氨泄漏事故处理提供借鉴。

基于MIDAS的塔式仿古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性能研究 下载:50 浏览:480

张思卿1 王立军2 付素娟3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唐山市某塔式仿古建筑分别建立非隔震和隔震模型,首先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对各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得出对应的自振周期、阵型质量参与系数等参数.随后对各模型做罕遇地震下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出结构耗能分布情况及薄弱位置.

混凝土桥更换支座施工中结构受力状态分析 下载:8 浏览:138

陈叶1 李烨明2 王博1 李义强3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既有铁路随着年运量及桥梁结构服役年限的不断提高,桥梁病害日益显露,为防止支座病害对桥梁耐久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需对病害支座进行更换或维修。建立梁体、千斤顶和垫石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对群顶等力顶升施工法顶升后梁底混凝土及支撑垫石的局部应力进行了数值分析,考虑了千斤顶上下钢垫板厚度及尺寸不同时的工况。结果表明在确保多个千斤顶顶升力相等时,局部顶升后梁体混凝土的局部最大拉应力为1.65 MPa、最大压应力为4.26 MPa,混凝土垫石的局部最大拉应力为1.11 MPa、压应力为4.14 MPa,均满足C50混凝土的设计规范要求,保证了支座更换时梁体结构的安全性,为其他桥梁支座更换顶升施工及结构主体的力学状态分析提供参考和借鉴。

温度效应对隧道围岩影响的试验研究 下载:81 浏览:450

毕全超1,2 詹亮3 朱守芹1,2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为探讨火灾事故对隧道围岩的损害程度,对20℃、100℃、200℃、400℃、600℃和800℃6种不同温度处理的红砂岩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岩样破坏后,岩石脱落碎块总表面积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并从能量耗散与释放的角度阐释温度效应对岩石损伤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温度在200℃之前,岩石碎块总表面积与温度之间成负线性关系;温度在200℃~800℃范围内,岩石碎块总表面积与温度之间成正线性关系。(2)岩样破坏阶段耗散的能量与碎块总表面积之间成线性关系,耗散的能量越多,碎块总表面积越大。

激振频率对矩形沟槽隔振效果的影响研究 下载:69 浏览:507

刘晶磊1,2,3 李凯1,2,3 张国朋1,2,3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频率条件下矩形沟槽对沟槽附近区域隔振效果的影响,通过现场试验测试矩形沟槽附近区域的加速度幅值,以振幅降低比为隔振效果的评价指标,并绘制了振幅降低比的二维平面等值线图;研究结果表明:振动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矩形沟槽时,在沟槽前后的振动强度会产生变化,沟前区域的振动强度显著增大,而沟后区域的振动强度明显降低;与低频振动相比,矩形沟槽对于高频振动的隔振效果更加显著;在沟后区域,矩形沟槽对于近距离区域的隔振效果较好,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隔振效果越来越差。

震灾区大跨桥梁减震技术数值分析研究 下载:74 浏览:466

贾渊 白航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在我国地震频发区,桥梁抗震技术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为了研究震灾区桥梁减震技术中板式橡胶支座与高阻尼橡胶支座的工作性能及优劣,以大跨度桥梁橡胶支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两种不同的橡胶支座模式,以结构自振频率和地震结构相应作为评价标准,结果表明:(1)不同振型条件下,板式橡胶支座自振频率都要小于高阻尼橡胶支座;(2)支座水平反力方面,板式橡胶支座纵桥向支座反力要小于高阻力橡胶支座反力;(3)梁位移方面,板式橡胶支座梁位移要高于高阻尼橡胶支座;(4)支座位移方面(剪切变形):板式橡胶支座位移要高于高阻尼橡胶支座。

大跨高铁梁拱组合桥轨底标高精调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6 浏览:145

徐汉斌1 李杰1 高清炎2 贺峥1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为明确吊杆张拉、存梁时间、二期铺装等施工因素对高铁桥梁轨底线形产生的影响,以全长309.6 m某预应力连续梁拱组合高铁桥梁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立全桥模型,对各不同施工因素影响下成桥轨底线形进行研究,并针对主梁实测线形提出轨底精调后续施工建议。结果表明:吊杆张拉对成桥轨底线形影响最大,存梁6个月后徐变效应对后期主梁线形影响很小,轨道板浇筑厚度与轨底标高呈线性变化;针对该桥主梁实际施工完成2.5个月后轨底实测高程偏差,建议采用吊杆一次张拉,且调整轨道板铺筑厚度以确保成桥轨底标高满足设计要求。

掺RAP和铁尾矿的水泥稳定碎石击实试验研究 下载:81 浏览:514

张立群 周辉 张学峰 杨欢欢 林起飞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为了研究掺RAP和铁尾矿的水泥稳定碎石的击实特性,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对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并进行击实试验,研究水泥掺量、RAP掺量、铁尾矿掺量对水泥稳定碎石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影响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和铁尾矿掺量的增加,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是升高的,随着RAP掺量的增加,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是降低的。各因素掺量对最优含水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依为水泥掺量、RAP掺量、铁尾矿掺量,各因素掺量对最大干密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依为RAP掺量、铁尾矿掺量、水泥掺量。建立了最优含水量、最大干密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的拟合度较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