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无定型氧化铁对土壤中阿特拉津吸附-解吸的影响 下载:85 浏览:478

黄玉芬 刘忠珍 魏岚 李衍亮 黄连 喜黄庆 许桂芝 《中国土壤》 2018年1期

摘要:
选取人工合成的无定型氧化铁(AHOsFe)纯矿物,以及两种典型土壤(黑土和砖红壤)的原土(S1和S2)和AHOsFe包被土壤(AHOsFe-S1和AHOsFe-S2)为研究材料,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AHOsFe对土壤中阿特拉津(AT)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各吸附剂对AT的吸附均能采用Freundlich方程进行较好地拟合(r≥0.996,p<0.01),AHOsFe对AT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和较高的吸附非线性,AHOsFe包被黑土和砖红壤后,两种土壤对AT的吸附能力(Kd值)分别增加56.3%和43.8%。各吸附剂对AT均存在解吸迟滞效应,两种土壤及被AHOsFe包被后,其对AT的解吸迟滞系数(HI)在AT低初始浓度时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在AT高初始浓度时随浓度的增加略有增加,AHOsFe对AT的HI则随AT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不同吸附剂在AT不同初始浓度时的解吸迟滞机制不同。与土壤相比,AHOsFe对AT具有较强的解吸迟滞效应,但AHOsFe包被土壤后,却降低了土壤对AT的解吸迟滞效应。

合成氮肥对中国茶园土壤养分供应和活性氮流失的影响 下载:97 浏览:478

乔春连1,2 布仁巴音3 《中国土壤》 2018年1期

摘要:
茶树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高需氮经济植物。目前,尽管茶园生态系统中已开展了一些模拟氮肥施用的实验,但对于合成氮肥如何影响茶园土壤性质、养分供应及活性氮的流失仍缺乏全面的评估和量化。对2004—2016年间发表的相关研究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显示,施用合成氮肥导致我国茶园土壤p H平均降低0.20,使土壤总无机氮升高172%,对土壤有机碳、有效磷和钾离子浓度无影响。合成氮肥使土壤钙、镁离子浓度分别降低了23%和37%,铝离子浓度上升了近54%。同时,使土壤N2O排放和无机氮淋溶分别增加292%和127%。总体上,大量施用合成氮肥加剧了我国茶园土壤酸化和养分元素的流失,增加了活性氮的流失,威胁着我国茶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BIOLOG与微量热耦合研究提高红壤微生物代谢活性的碳源因子 下载:76 浏览:481

徐江兵1,2 王艳玲1 刘明2 陈美君1 林先贵2 《中国土壤》 2018年1期

摘要: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重要的活性组成部分,研究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对于理解农业措施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至关重要。已有研究表明,将BIOLOG与微量热耦合可揭示中性及碱性土壤中影响代谢活性的碳源因子,但对于酸性土壤鲜有报道。选取一种典型的酸性土壤——红壤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及微量热技术研究施肥后红壤微生物的碳源底物利用能力及热动力学变化情况,进一步耦合两种技术探讨提高红壤微生物活性的碳源因子。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显著提高红壤微生物的碳源底物利用能力,改变对碳源的偏好,增强其热代谢活性;但某些引起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分异的碳源未对红壤微生物的热代谢活性产生促进作用,相反产生抑制效果,说明BIOLOG具有一定局限性;L-精氨酸和糖原提高红壤微生物的热代谢活性,其原因在于这两种碳源可能提高红壤中氮、磷循环相关的微生物活性。因此,在红壤中施用富含该类碳源的有机肥对提高红壤微生物活性、提升红壤地力具有积极意义。

线性皮脂腺痣综合征及其眼部表现 下载:59 浏览:350

曹媛1 丁侠1,2 林明1 李瑾1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皮脂腺痣综合征的眼部病变特征及其他相关临床表现,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对2013至2018年来我院就诊的7例线性皮脂腺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眼部症状及眼部外症状)进行回顾性研究,7例患者均由眼科医师针对眼部症状及患者自身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对7例患者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 7例患者均有典型的皮脂腺痣综合征的皮肤表现以及眼部症状,常见的眼部症状有眼部皮样瘤、眼睑缺损和斜视,7例患者进行(具体治疗措施)治疗后,经过两年以上的随访,效果良好。结论皮脂腺痣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眼部症状的表现有多样性及独特性,了解眼部病变特征并结台全身病史多系统的评估有助于其诊断,眼科医师应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联合其他科医师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口唇粘膜移植治疗SJS/TEN睑球粘连和睑缘角化的临床疗效 下载:58 浏览:361

陈俊曌 姚钦科 邵春益 傅瑶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评价口唇黏膜移植重建眼表和睑缘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引起的睑球粘连、睑缘角化和眼表瘢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存在晚期眼部并发症11例(12只眼)患者,应用口唇黏膜移植进行眼表重建和睑缘重建矫正睑球粘连、睑缘角化和眼表瘢痕。手术方案采取切除眼表及睑缘的角化瘢痕组织,彻底松解睑球粘连,应用羊膜移植覆盖角膜和球结膜的缺损,取自体口唇黏膜移植替代缺损的穹隆结膜、睑结膜和睑缘。对比手术前后视力、症状、角膜病变、睑球粘连和睑缘病变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1±16. 6)个月,全部12只眼对比术前视力稳定或有提高,异物感、烧灼感和干涩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术前12只眼都存在着睑缘角化瘢痕、倒睫或乱睫,7只眼引起角膜上皮病变,口唇黏膜移植眼表重建后上皮愈合,1只眼残留少许倒睫但不对角膜产生摩擦;术前9只眼存在着睑球粘连,术后8只眼睑球粘连完全改善,1只眼部分粘连复发。结论口唇黏膜移植进行眼表重建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晚期并发症,不仅可以矫正睑球粘连,同时可以矫正睑缘角化瘢痕和倒睫,改善眼表环境,稳定视功能。 线性皮脂腺痣综合征及其眼部表现

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抗VEGF治疗后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的变化 下载:62 浏览:402

李瑾1 张胜娟2 赵伟3 闫配4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评价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合并黄斑水肿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8年4~6月临床确诊为RVO合并黄斑水肿的44例患者纳入研究,分为治疗组(n=23例,玻璃体腔注射0. 5 mg/0. 05 ml康柏西普)和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干预)。对比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行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软件自动识别及测量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和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网FAZ面积的变化。结果随访时间为1个月,治疗组BC-VA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治疗组患者BCVA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CM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CM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后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网FAZ面积变化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单次抗VEGF治疗RVO合并黄斑水肿在短期内平均BCVA和CMT明显好转,并且未加重黄斑缺血。

基于量子点标记探针技术的肝癌细胞体外生长模式研究 下载:46 浏览:389

方敏1 陈梦圆2 刘璐璐2 应航洁1 陈明1 《肿瘤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建立肝癌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模型,模拟在体肿瘤微环境,在体外研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生物学行为特点。[方法]基于Matrigel制作三维基质模型,跟踪观察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胞形态并三维重建,同时利用荧光量子点标记分子探针实时监测HCCLM9的形态学以及动力学特征。[结果]在该三维培养模型中,HCCLM9细胞呈现出典型的肿瘤侵袭多步骤特征,包括:克服衰老,局灶性增生活跃,优势克隆侵袭。HCCLM9细胞在接种后不同时态,细胞及细胞间展现出不同形态,呈现出血管拟态及不规则克隆,同时伸出伪足,促进细胞变形,并向四周浸润生长,证明肝癌细胞具备自身变形能力。[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体外人肝癌细胞培养三维模型,表达MT1-MMP的伪足以及血管形成在肝癌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浅埋大跨度隧道下穿既有公路注浆加固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86 浏览:489

蒋永星1,2 丁超震1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4期

摘要:
随着我国公路、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路网密度不断增加,出现了大量新建隧道工程下穿既有公路、铁路的情况。针对国内某新建浅埋大跨度铁路隧道在全风化地层中下穿既有国道公路工程,采用双层大管棚超前支护结合帷幕注浆形成超前支护体系,对洞内软弱破碎岩土体进行挤密加固,防止洞内开挖涌水涌砂现象的发生,确保了洞内开挖安全,减少了既有公路路面不均匀沉降,确保了道路及行车安全,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疗效观察 下载:55 浏览:369

李善雨 韩冬 李丽 杜哲 王献辉 李杰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行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住院的IMEM患者34例(34只眼),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观察术前、术后1、3个月术眼的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对比敏感度及视物变形程度手术前后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3个月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后1、3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术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后1个月显著减少(P<0.05)。术后1、3个月对比敏感度各频率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术后1、3个月视物变形程度较术前显著减轻(P<0.05)。结论 IMEM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前膜剥除术治疗可提高患者视力及对比敏感度,减轻黄斑水肿及改善视物变形,手术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比敏感度检测可用于评价IMEM手术治疗效果。

基于平行周遍原则的汉语未登录词的知识表示与预测 下载:52 浏览:325

康司辰1 虞梦夏1,2 刘扬1 《中文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汉语未登录词的知识表示与预测,包括词性、构词结构、词义等项目,是计算语言学领域中的基础性问题。该文依据"平行周遍"原则,从现有的语义构词知识中提取"平行条件",将未登录词潜在的构词因素与这些"平行条件"进行适应性匹配,从而对其知识表示进行相对完整的预测。该方法将新的语言学理论与未登录词的理解应用问题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解释能力、便捷性和精细程度优于此前方法。这些研究,除了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有实用价值,也有望推动词典编撰、语言研究与教学等人文领域的进展。

融合空洞卷积神经网络与层次注意力机制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 下载:24 浏览:477

陈茹1,2 卢先领2,3 《中文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该文针对现有的命名实体识别(named entity recognition,NER)模型未考虑到文本层次化结构对实体识别的重要作用,以及循环神经网络受其递归性的限制导致计算效率低下等问题,构建了IDC-HSAN模型(Iterated Dilated Convolutions Neural Networks and Hierarchical Self-attention Network)。该模型通过迭代的空洞卷积神经网络(ID-CNN)充分利用GPU的并行性大大降低了使用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时间代价。然后,采用层次化注意力机制捕获重要的局部特征和全局上下文中的重要语义信息。此外,为了丰富嵌入信息,加入了偏旁部首信息。最后,在不同领域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IDC-HSAN模型能够从文本中获取有用的实体信息,和传统的深度网络模型、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相比识别效果有所提升。

基于神经网络的藏文正字检错法 下载:32 浏览:281

色差甲1 慈祯嘉措1 才让加1,2 华果才让1 《中文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在缺乏标注数据的条件下,该文将藏文正字检错任务视为一个分类问题:首先从语言学知识中构建音节混淆子集并给每个原句加噪,然后建立深层双向表征的BERT作为分类模型,最后为了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构建两个基线模型和三种不同领域的测试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结果优于两个基线模型。该文方法在相同领域测试集上句子分类的正确率达到93.74%,不同领域测试集上也能达到83.6%。对错误音节的识别率为74.53%,同时对无错误音节的误判率只有2.30%。

部首感知的中文医疗命名实体识别 下载:69 浏览:433

李丹1,2 徐童1,2 郑毅3王喆锋3 陈恩红1,2 《中文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医疗领域的智能化,为提升医疗效率、改善医疗水平提供了新的助力。同时,这一新的趋势也催生了海量的电子病历文本,其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具有巨大的潜在挖掘与应用价值。然而,当前中文电子病历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工作并没有全面考虑中文及中文医疗领域的特殊性,而是将面向通用数据集的模型迁移到医疗领域的实体类型中,分析效果较为有限。针对这一问题,该文设计了长短期记忆网络与条件随机场的联合模型并引入BERT模型;在此基础之上,考虑到医疗领域命名实体鲜明的部首特征,通过将部首信息编码到字向量中,并且结合部首信息修改条件随机场层得分函数的计算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医疗领域命名实体的抽取能力。通过两项电子病历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模型整体效果略高于通用的实体识别模型,并对疾病诊断等特定类型的实体词的识别效果具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基于CFN和篇章主题的概括型问答题的解答 下载:65 浏览:388

杨陟卓1 李春转1 张虎1 钱揖丽1 李茹1,2 《中文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相对于普通阅读理解,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难度更大,问句更加抽象,答案候选句的抽取除了注重与问句的相似性分析,还注重对材料内容以及作者的观点的概括归纳。因此该文提出了利用汉语框架网(Chinese FrameNet)抽取与问句语义相似的候选句的方法,通过识别篇章主题(段落主题句和作者观点句),生成与问句相关的内容要点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最终选取top 6作为答案句。在近12年北京市高考真题上进行测试,召回率达到了68.69%,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诗词检索 下载:24 浏览:245

梁健楠1,2,3 孙茂松1,2,3 矣晓沅1,2,3 《中文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藏,源远流长。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是自然语言处理方向的一项重要且富有意义的工作。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神经网络在图像、文本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突破,给人工智能与中国古典诗词相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让机器去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律和意境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其中,通过研究诗词的相似性来提升机器对诗词的理解这一研究课题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意义。诗词检索是对诗词内容做对比,查找出在语义和意境上相接近的诗词,这要求对整首诗词的内容和意境有深入的理解。该文模型以数十万首古诗作为基础,利用循环神经网络(RNN)自动学习古诗句的语义表示,并设计了多种方法自动计算两首诗之间的关联性,以此计算两首诗词之间的语义距离,实现诗词的推荐。自动评测和人工评测的实验结果都表明,该文模型能够生成质量较好的诗词检索结果。

一个面向中文古诗词理解难易度的人工标注数据集 下载:46 浏览:398

刘磊1,2 何苯1,2 孙乐2 《中文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向读者推荐阅读难度合适的古诗词有助于提升读者的诗词鉴赏能力。现阶段,围绕古诗词可读性自动化分析的相关研究的突出局限之一是缺乏大规模高质量的数据集。针对该问题,该文研究面向古诗词可读性自动化分析的数据集构建。该文作者对外开放了包含1 915篇古诗词的标注阅读理解难度的数据集(1)。该文首先将数据集划分成易中难三级,构建数据集APRD;然后进一步细化标注,构建六级分类数据集APRD+。抽取教材中的诗词组成标准集,以年级为标准难度级别,计算标准集与APRD、APRD+之间的Spearman相关性,Spearman系数分别为0.786与0.804,表明该数据集标记结果与标准集具有较高一致性。该文提取了字频、注释数等古诗词特征,采用SVM、随机森林等算法进行了初步古诗词阅读理解难易度分类测试。文内提出的古诗词可读性数据集与实验结果可作为后续研究的测试基准。

煤矿安全知识图谱构建及智能查询方法研究 下载:63 浏览:346

刘鹏1 叶帅2 舒雅3 鹿晓龙3 刘明明4 《中文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煤矿企业正从信息化建设向智能化迈进,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网络新技术已促进了矿山领域的智能化发展。但是由于煤矿领域数据信息的繁杂性,难以对其进行统一而高效地收集、信息挖掘,进而促进深一步的特定领域研究和应用。将知识图谱技术初步引入煤矿安全领域,对相关知识概念分类建模,并基于图数据库存储,用实体关系图的方式直观地描述各类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初步构建的知识图谱,提出了一种自然语言知识查询方法。实验证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基于Spark的并行朴素贝叶斯问题分类方法可以在保证准确率的同时,显著提升训练效率。该文工作为煤矿安全知识图谱构建及智能查询做了初步有益探索。

基于CNN-CorrNet网络的汉缅平行句对抽取方法 下载:40 浏览:262

毛存礼1,2 吴霞1,2 朱俊国1,2 余正涛1,2 李云龙1,2 王振晗1,2 《中文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构建双语平行语料库是提升低资源语言机器翻译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文提出了基于CNN-CorrNet网络的汉缅平行句对抽取方法。具体而言,该文首先利用BERT得到汉语、缅语词向量表征,并将汉语、缅语两种语言句子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句子表征,以捕捉句子重要特征信息;然后为了保证两种语言跨语言表征的最大相关性,利用已有的汉缅平行句对作为约束条件,使用CorrNet(相关神经网络)将汉缅的句子表征投影到公共语义空间;最后计算公共语义空间中汉语、缅语句子距离,并根据距离判断汉—缅双语句子是否为平行句子。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最大熵模型、孪生网络模型,该文提出的方法F1值分别提升了13.3%、5.1%。

基于迭代式回译策略的藏汉机器翻译方法研究 下载:52 浏览:248

慈祯嘉措1,2 桑杰端珠1,2 孙茂松3 周毛先1,2 色差甲1,2 《中文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该文通过稀缺语言资源条件下机器翻译方法的研究以提高藏汉机器翻译质量,同时希望对语言资源匮乏的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机器翻译研究提供借鉴。首先该文使用164.1万句对藏汉平行语言资源数据在Transformer神经网络翻译模型上训练一个基线系统,作为起始数据资源,然后结合翻译等效性分类器,利用迭代式回译策略和译文自动筛选机制,实现了稀缺资源条件下提升藏汉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性能的有效模型,使最终的模型比基准模型在藏到汉的翻译上有6.7个BLEU值的提升,在汉到藏的翻译上有9.8个BLEU值的提升,证实了迭代式回译策略和平行句对过滤机制在汉藏(藏汉)机器翻译中的有效性。

汉语篇章依存结构的标注难点与处理 下载:50 浏览:300

冯文贺1 徐钰仪2 李青春2 《中文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篇章依存结构一般表示为最小篇章单位(小句)间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相比修辞结构等,其可以有效刻画最小篇章单位间的直接关系及其向心性。篇章依存结构的理论内涵及具体实践有待深入。该文结合汉语篇章依存结构语料库的标注实践,重点分析标注难点问题并给出处理方案,包括小句切分、小句关联、依存中心等重要分析任务。事实上,这些难点不仅是人工标注的难点,也是自动标注的难点,其处理不仅有利于指导构建高质量语料库,也有利于指导进一步的自动标注研究。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