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在高温高频应用中的可靠性分析与寿命预测模型 下载:16 浏览:64
摘要:

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凭借其高击穿电场强度、高截止频率等优异特性,在高温高频应用领域,如雷达、电力电子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深入研究了此类器件在高温高频环境下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通过对材料性能变化、电磁效应及其他影响因素的剖析,揭示其对器件可靠性的影响机制。同时,构建了新的寿命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相关理论,充分考虑温度、频率等关键因素,经实验数据验证,相较于传统模型在预测准确性与精度上具有显著优势。此外,还提出了从材料改进、结构设计优化及工艺提升等方面提升器件可靠性的策略,为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在高温高频领域的稳定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维护研究 下载:23 浏览:337
摘要:

随着工业4.0与智能制造的深度推进,智能机电设备作为生产系统的核心单元,其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直接决定工业生产效率与安全。传统故障诊断依赖人工巡检与事后维修,存在响应滞后、故障定位模糊、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化工业的高效运维需求。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构建物理设备与虚拟模型的实时映射,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动态交互与可视化管理,为故障诊断与预测维护提供全新技术路径。本文系统梳理数字孪生技术的核心架构与关键技术,深入分析其在智能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逻辑,从模型构建、数据融合、故障预测算法优化等方面提出具体实施策略,并结合典型应用场景验证技术有效性,最终形成一套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运维方案,为提升机电设备运行可靠性、降低运维成本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比较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有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下载:21 浏览:138
摘要:

目的 观察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7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参照组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研究组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较参照组更好,(P<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均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患者经椎体成形术治疗后,其术后疼痛较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患者更为严重,且椎体高度以及骨水泥渗透率均比较差。所以,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患者治疗,可以取得更为理想的预后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建筑工程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实践与应用效果 下载:36 浏览:362
摘要: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的重点领域,推行绿色施工技术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围绕建筑工程中的绿色施工技术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随后从节能、节水、节材、环境保护及节地五个维度,详细探讨了各类绿色施工技术的实践要点,包括太阳能利用技术、雨水回收系统、新型环保建材应用、扬尘噪声控制技术以及施工总平面优化等。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绿色施工技术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工程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绿色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建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为建筑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对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可解释性AI在自动驾驶决策中的可视化路径研究——从黑箱到透明决策 下载:14 浏览:61
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在交通出行、物流等诸多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决策过程的 “黑箱” 问题严重制约了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提升,成为行业发展瓶颈。可解释性AI作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技术,旨在使AI决策过程可理解、可判读。本文围绕从 “黑箱” 到透明决策的可视化路径展开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可解释性AI的技术手段,探讨其在自动驾驶决策中的应用,并提出利用图像、图表等可视化方法展示决策依据的路径。研究成果为提升自动驾驶决策透明度、保障行车安全提供了有益参考,有望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循环miR-145-3p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预后意义 下载:2 浏览:122
摘要:

目的:探究循环miR-145-3p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预后意义。方法:研究阶段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选取温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人骨髓瘤细胞株U266细胞及CD138+浆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分为骨髓瘤组52例,健康对照组52例。分别对细胞中miRNA-145-3p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相关指标(IgG、IgA、IgM、β2-MG、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umin)、肌酐、Ca2+离子及血红蛋白(Hb))表达水平,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Apaf-1、Bcl-2)mRNA表达量及自噬相关蛋白(LC3、P62、beclin-1)表达量,细胞凋亡凋亡率进行测定。结果:骨髓瘤组miRNA-145-3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髓瘤组IgG、β2-MG、肌酐高于对照组,IgA、IgM、LDH、白蛋白、Ca2+、Hb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52例观察组患者开展随访,随访时间为 3-36个月,miRNA-145-3p高的患者非进展生存期高于miRNA-145-3p低的患者,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循环miR-145-3p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人,关系到患者临床预后。

基于PLC与触摸屏的机电一体化生产线自动化控制方案设计 下载:36 浏览:326
摘要:

随着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机电一体化生产线对控制精度、操作便捷性及运维效率的要求不断提升。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与触摸屏的自动化控制方案,通过PLC实现生产线设备的逻辑控制、运动控制及数据采集,结合触摸屏开发人机交互界面(HMI),实现生产参数设置、运行状态监控、故障报警及数据追溯功能。方案以某汽车零部件装配生产线为应用场景,完成硬件架构搭建、软件程序开发及系统调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将生产线故障率降低32%,生产效率提升25%,操作响应时间缩短至0.5秒以内,满足现代化生产线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控制需求,为机电一体化设备自动化升级提供可行参考。

心脏超声诊断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价值 下载:18 浏览:155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心脏超声在诊断慢性心衰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131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心脏超声技术进行诊断,并对诊断结果与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心脏超声在诊断慢性心衰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结论: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具有多重应用优势,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AI强化学习的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研究——多目标协同调控 下载:11 浏览:183
摘要:

火电厂作为能源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锅炉燃烧控制的优化对提升运行效率与环保性能至关重要。传统的锅炉燃烧控制方法在应对多目标协同调控时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效率与环保要求。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AI强化学习的火电厂锅炉燃烧多目标协同调控策略,通过构建强化学习模型,定义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和奖励函数,并利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实现燃烧效率与污染物排放的协同调控。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显著提高了燃烧效率,同时有效降低了污染物排放,为火电厂的节能减排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准分子激光手术在眼科屈光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16 浏览:113
摘要:

目的  准分子激光技术在眼科屈光手术中,特别是在近视和远视疾病治疗方面的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医院接受治疗的100名屈光不正的患者。根据屈光不正的不同类型,这些患者被分为近视组(n=50例,61眼)和远视组(n=50例,64眼)。两组患者都接受了基本治疗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结果  经治疗之后,两个研究组在手术后6个月或1年的裸眼视力都比术前增加了,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然而,在不同的时间段,两组裸眼视力的比较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准分子激光技术在眼科屈光手术中表现出了极好的应用潜力和治疗成果。无论是对于近视或是远视的患者,使用此技术都会显著改善裸眼视力,并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因此,准分子激光手术可能是处理屈光不正症状的有效方法之一。

开关电源的效率优化设计:Buck/Boost拓扑改进与纹波抑制 下载:24 浏览:53
摘要:

开关电源作为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供电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设备的整体效能与可靠性[4][5]。本文聚焦于Buck/Boost拓扑的改进与纹波抑制技术,旨在通过优化元件选型、电路参数及控制策略,显著提升开关电源的效率。同时,针对纹波产生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滤波电路设计与软开关技术应用方案。研究成果不仅为开关电源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持,还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显著的节能与性能提升效果,对推动电子设备向绿色、高效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7]

会阴冷敷时长对缓解产后会阴疼痛的效果研究 下载:3 浏览:202
摘要:

目的:探讨会阴冷敷时长对缓解产后会阴疼痛的效果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为后续产后会阴疼痛提供新的干预方式。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6月我院进行分娩后会阴疼痛的200例女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会阴冷敷干预,对照组会阴冷敷时间为1h,研究组会阴冷敷时间为4h,对比产后不同时间段产妇会阴水肿情况、会阴疼痛情况、产后产妇自解小便情况,对其产后10周进行盆底功能及阴道动态压力分析,明确其PFIQ-7、PFDI-20以及盆底肌张力评分、性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产后4h、24h伤口水肿程度各级别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伤口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研究组自解小便时间及自解小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阴道动态压力[(3.76±1.28)cmH2O]高于对照组[(2.87±0.78)cmH2O],研究组PFIQ-7评分[(14.98±3.29)分]、PFDI-20[(4.87±1.52)分]以及盆底肌张力评分[(1.24±0.29)分]、均低于对照组PFIQ-7评分[(21.54±5.39)分]、PFDI-20[(8.85±1.76)分]以及盆底肌张力评分[(1.75±0.4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性生活质量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行会阴冷敷可缓解会阴水肿以及会阴疼痛情况,使用便捷,受到产妇及医护人员认可,对产妇产后恢复起到良好促进性作用,依照产妇水肿以及疼痛情况延长一定时间的冷敷时长,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产妇会阴疼痛症状,提升产后盆底肌张力,改善产后性生活质量,因此加长会阴冷敷时长具有可行性,但是冷敷最佳时间需进行后续考证。

食品工程中微生物污染控制策略研究 下载:36 浏览:304
摘要:

食品工程作为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的核心环节,易受微生物污染影响,导致食品腐败变质、营养价值下降,甚至引发食源性疾病,威胁消费者健康。本文围绕食品工程全流程,分析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原料携带、加工环境滋生、设备交叉污染等)与常见污染微生物类型(细菌、真菌、病毒等),从原料预处理、加工过程管控、环境与设备消毒、成品检测与存储等关键环节,提出针对性的微生物污染控制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验证策略的有效性。研究旨在为食品工程企业提供科学、可操作的微生物污染防控方案,助力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

冶金工程中高效节能熔炼技术研究 下载:39 浏览:260
摘要:

在全球能源危机与环保要求日益严苛的背景下,冶金工程作为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其熔炼环节的高效节能改造已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传统冶金熔炼技术存在的能耗高、热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等问题,重点研究了近年来涌现的高效节能熔炼技术,包括富氧熔炼技术、等离子体熔炼技术、微波辅助熔炼技术以及余热回收集成技术等。通过对各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应用现状及节能效果的深入探讨,揭示了不同技术在降低能耗、提升熔炼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优势与潜力。同时,结合当前冶金行业的发展需求与技术瓶颈,展望了高效节能熔炼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推动冶金工程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依据。研究表明,合理集成应用新型高效节能熔炼技术,可使冶金熔炼环节能耗降低15%-30%,污染物排放减少20%-40%,对实现冶金行业“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开放获取政策对图书馆资源采购策略的影响与应对研究 下载:16 浏览:54
摘要:

在全球学术交流领域,开放获取运动逐渐兴起,旨在提升知识传播效率和学术成果的可见度。开放获取政策对图书馆资源采购策略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积极方面包括拓宽资源获取渠道、降低采购成本以及丰富资源类型;消极方面则涵盖版权风险、资源质量把控难度增加以及预算重新分配的挑战。为应对这些影响,图书馆可采取资源选择、预算管理和版权管理等策略,如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合理调整预算结构以及加强与出版商协作等。本研究对图书馆在开放获取环境下优化资源采购策略、促进资源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车载式路面平整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改进 下载:8 浏览:104
摘要:

路面平整度是评估道路通行质量与使用寿命的核心指标,传统人工检测与固定站点检测存在效率低、覆盖范围有限、数据时效性差等问题。本文设计一款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车载式路面平整度检测系统,通过优化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惯性测量单元的硬件选型及同步机制,提升原始数据采集精度;同时针对传统数据处理中滤波算法抗干扰能力弱、非线性误差修正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加权融合滤波改进算法。实验表明,该系统静态检测误差率≤0.8%,动态检测均方根误差(RMSE)较传统系统降低 48.6%,每小时可完成 15-20km 道路检测,有效满足道路养护的高效化、精准化需求,为路面质量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微信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在日间手术中心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下载:11 浏览:96
摘要: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中心护理带教期间基于微信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后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方法:以本院日间手术中心40名护理实习生为例展开研究,研究时段为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其中20名护生来自2023年12月-2024年5月,该组于本科室采取常规护理带教实施教学工作;另20名护生来自2024年6月至2024年12月,该组采取微信结合情景模拟教学,由此对比两组护生在不同护理教学模式下,学习成效、自主导向学习能力、教学反馈存在的区别。结果:在实施特定教学模式后,观察组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技能掌握程度以及案例分析评分方面均表现出更高分值(P<0.05)。教学前,两组护生自主导向学习能力5项指标评分差异均不明显(P>0.05);经教学之后,观察组护生各项评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计教学满意度更优(P<0.05)。结论:针对日间手术中心实习护士采用微信平台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其自主导向学习的能力,并促进教学反馈的积极发展。

能源企业并购重组中法律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下载:36 浏览:252
摘要:

随着全球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与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能源企业面临着业务拓展与结构优化的双重压力。并购重组成为能源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并购重组过程中伴随着复杂的法律风险,如合规性风险、合同风险、劳工法风险等。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能源企业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研究发现,构建完善的法律风险审查机制、加强并购前的尽职调查、优化合同条款设计以及加强企业内部法律风险培训,是防范法律风险的有效方法。研究结果有助于能源企业在并购重组中更好地识别和应对法律风险,确保企业稳健发展。

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技术分析 下载:16 浏览:59
摘要:

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技术分析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项目的顺利推进。本文详细分析了电气线路、设备操作及施工现场管理等安全隐患,介绍了电气系统检测、定期巡查与专项检查等排查技术,阐述了线路敷设、设备操作及施工现场管理等治理技术,并探讨了制度建设、人员培训及应急预案制定等体系建设内容。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安全水平,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高性能均质化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氟阳极材料制造技术开发 下载:16 浏览:129
摘要:

近年来,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氟阳极材料的创新研发成为新能源材料领域的热点。该材料通过均质化碳纤维网络与氟元素的协同改性,显著提升力学强度与电化学活性,但工艺控制与结构调控仍是技术瓶颈。本文详细梳理了碳基复合材料的均质化设计原理、结构-性能关联机制以及制备工艺的优化路径,聚焦于界面增强策略对材料一致性与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针对多尺度结构调控中的技术矛盾展开深入探讨。值得关注的是,三维连续碳骨架构建、低温原位氟化等方法展现出独特优势,能够缓解传统工艺中相分离与性能衰减问题,推动该材料在极端工况储能场景中的实用化突破。

[7/3439]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