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护理管理干预对血液肿瘤危重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下载:229 浏览:2353

桂玲玲 《肿瘤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血液肿瘤危重患者实行护理管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宣汉县人民医院2019.6-2020.6收治的74例血液肿瘤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区组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采用护理管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的满意程度、患者产生感染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感染症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肿瘤危重患者实行护理管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满意程度,减少患者产生感染的概率,故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血液肿瘤患者护理中个性化身心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 下载:219 浏览:2289

司惠芳1 李霞2 《肿瘤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血液肿瘤患者护理中个性化身心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血液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入院,随机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为对照组(32例),另一个小组为研究组(32例),前组选用常规护理,后组基于常规护理选用个性化身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与护理后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无差异(P>0.05);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更低,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血液肿瘤患者护理中个性化身心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钙磷代谢的影响研究 下载:15 浏览:374

唐秀芳 王春霞 《医学研究前沿》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从院内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导致的尿毒症患者中选取76例为探究对象,根据其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检测差异性分为两组,其中38例应用低通量透析治疗的为对照组,38例应用高通量透析治疗的为观察组。连续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钙水平较高,血磷水平较低(P<0.05);两组治疗后各肾功能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尿毒症患者采取高通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于肾功能改善情况与低通量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别,但能够进一步改善钙磷代谢。

个性化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7 浏览:622

韩树伟 《护理研究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讨论个性化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中使用个性化护理。结果:两组的护理依从性、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尿量、血肌酐、尿素氮、收缩压、舒张压,紧张、郁闷、焦躁、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食欲、睡眠、精神、疲乏、日常生活评分相比(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个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依从性,降低各项指标,缓解负面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血液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研究进展 下载:96 浏览:989

王旭1 王玉2 《国际护理学》 2024年12期

摘要:
血液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口腔黏膜炎(OralMucositis,OM)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化疗的持续性。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并保障化疗的顺利进行。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血液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责任制护理与人文关怀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92 浏览:907

魏万英 《国际护理学》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责任制护理与人文关怀在连续血液净化(CRRT)治疗重症脓毒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3年10月—2024年7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与人文关怀运用在CRRT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护理中,可降低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可推广。

团体认知行为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8 浏览:623

韩瑶 《护理研究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团体认知行为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22年6月-2022年12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随机挑选70例,且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两个小组病例数均为3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团体认知行为,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32.40±2.15)、SDS评分为(34.59±3.26),心理状态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1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4.29%,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中应用团体认知行为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维持治疗在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达稳定患者中的价值及预后分析 下载:103 浏览:1070

肖华光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维持治疗在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达稳定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预后效果。方法:在研究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择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实施化疗后达稳定状态,且资料完备的64例进行试验。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划分为2组,每组各有32例。在化疗后未予以其他措施的为对照组;在化疗后实施维持治疗的为观察组。就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变化进行监测,并且就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是否存在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在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NK细胞占比、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免疫指标的状况相较于对照组占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相较于对照组更长,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稳定患者实施维持治疗,可改善其免疫指标,使之无进展生存期延长,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的研究与效果评价 下载:96 浏览:1013

黄萍 李娜 《国际护理学》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对血透病人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提高血透病人的护理质量,增强病人的安全和舒适度。方法:选择本院接受血透的7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名。两组病人在接受PDCA质量环护理治疗的过程中,会被医院的质控部门对护理质量的评分进行分析比较,并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安全、急救管理、基本护理、护理记录、病房环境及病情观察评分等方面,观察组的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PDCA质量环的持续实施,使各种护理评价的项目质量品质取得了明显的提高,病患遵医遵护率得到了改善,病患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都得到了缩减,病患对日常护理效果满意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表明,在血液透析的护理工作中,必须要不断地提高质量,使护理的质量得到持续的改善。

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下载:278 浏览:3026

马素永 《肿瘤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探讨处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共通过超声监测PICC置管术后的血液肿瘤患者209例,静脉血栓发生共31例,分析PICC置管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探讨PICC置管的护理方法及血栓形成后的处理方法。结论: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与穿刺血管选择、血液高凝状态、血流速度减慢、置管次数有关,静脉血栓形成后,要及时予以抗凝溶栓处理,减少肩关节和肘关节活动,局部热敷或使用消肿祛瘀的药物,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导管使用的安全性。

血液科患者护理中疼痛管理的实践与研究 下载:82 浏览:952

曾琪 《国际护理学》 2024年8期

摘要:
疼痛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是人们最基本的感受之一,不仅会引起生理上的痛苦,还会为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影响。而对于血液科患者而言,疼痛问题更加突出。血液系统疾病本身即会出现疼痛,加之治疗期间各种侵入性操作使得疼痛加剧。因此,如何有效管理血液科患者的疼痛,成为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分析血液科患者疼痛的特点,探讨影响疼痛管理的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为血液科患者疼痛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效果观察 下载:93 浏览:1052

毛永英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 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影响。方法:以20例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为调查样本,抽签分组,即参考组、管理组,均有10例,前者行普通护理管理,后者行预防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研究在2022年6月1日-2023年6月1日落实,观察护理管理质量,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评估依从性,调查满意率。结果:经四个方面对护理管理质量实施评估,均有意义,管理组低于参考组,P<0.05。统计各类型医院感染事件,结果在管理组、参考组均为0.00%。依从率比较后有意义,管理组高于参考组,分别为100.00、60.00%,P<0.05。满意率结果有意义,管理组高于参考组,分别为100.00、60.00%,P<0.05。结论:预防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有显著价值,能增强感染防控效果,并且能降低严重程度,可提高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满意度。

分析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253 浏览:5272

陈雪乾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受的72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实施分组,对照组(n=36)实施的是血液催透析治疗,实验组(n=36)实施的是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两组案例治疗后对具体的数据分析和总结。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4.4%和72.2%,数据分析后实验组的优势更为明显。实验组的胫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等指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实施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改善临床不良症状,有助于恢复患者的感觉神经功能,值得采纳和实施。

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研究 下载:102 浏览:1035

张文涛 《国际护理学》 2024年1期

摘要:
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病的方法,但患者常常面临各种并发症的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策略。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包括定期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维持合适的血液透析通路、管理适当的液体平衡和电解质水平,以及严格控制感染源。处理并发症的策略应包括早期诊断和干预,积极治疗感染和出血并发症,以及优化透析处方。此外,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教育和交流也是关键因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评价维持性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治疗儿童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护理价值 下载:98 浏览:1024

白燕 《国际护理学》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终末期肾病患儿的维持性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患儿60例,均接受维持性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3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患儿治疗依从性(透析方案、食物摄入、用药、液体摄入)、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都比参照组较高(P<0.05)。结论:在儿童终末期肾病的维持性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不但能提升患儿的依从性,还能提升患儿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137 浏览:1562

李慧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应用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和作用。方法2022年3月到202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血液透析患者中以常规护理干预的38例为对照组,另外以集束化护理干预的4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 ①观察组[0/40(0)]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38(15.79%)],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观察组[38/40(95.00%)]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31/38(81.5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集束化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之中可以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荐。

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专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90 浏览:939

汪姣姣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专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60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均降低,但明显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净化专科护理中,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有效调节患者心理状态,确保血液净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应给予重视,积极普及应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分析 下载:119 浏览:1520

唐秀芳1 毛文云2 王屏2 《国际护理学》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按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后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血透室护理工作满意率、高血压控制达标率、非透析时间急诊透析就诊率、内瘘堵塞率、血磷达标率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及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论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作用 下载:116 浏览:1515

唐秀芳1 王屏2 毛文云2 《国际护理学》 2023年5期

摘要:
血液透析导管的感染一般会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在血透病人中,当他们使用暂时的或永久的插管来做静脉通道时,会出现导管感染。临床经验表明,护理人员疏忽了护理细节,缺乏对危险的认识,是造成血透置管感染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护士实施细致的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士对自身工作缺陷的认识,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并能有效防止置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自我效能护理对血液净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状态及家庭功能的影响研究 下载:130 浏览:1363

于虹1 王茜2 《护理研究杂志》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对血液净化患者应用自我效能护理方法对其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状态、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共选择在我院接受血液净化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起止时间分别在2021.01-2023.01,基于计算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共有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有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应用自我效能护理,对比分组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指标、心理状态情况、家庭功能等。结果:经过实施分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指标水平,相对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家庭功能统计指标水平,相对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自我效能护理方法,能够对血液透析患者起到良好的护理作用,有助于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负面心理状态,并提高家庭功能优良率,在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