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学音乐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高年级的合唱教学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价值。合唱,作为一种集体性的音乐表现形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审美能力,更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然而,如何在高年级阶段更有效地实施合唱教学,使学生在和谐、优美的歌声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成为了当前音乐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夯实歌唱基础,重视学生的歌唱技巧教学
很多教师在合唱教学中总是会犯这样一个错误,那就是合唱练习的时间要远多于歌唱技巧的教学时间。诚然,合唱需要学生反复练习才能达到完美配合,但是很多学生在合唱的练习过程中仍然有一些基础的歌唱问题没有解决。比如气息的吐纳、正确的发音方法、唱歌的姿势等等,这些问题随着合唱练习的深入而逐渐显露出来,教师光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导致合唱练习的时间利用非常不合理,出现了进度缓慢、合唱质量低等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歌唱技巧教学,确保学生有一个扎实的歌唱基础,再进行合唱练习。首先,无论是独唱还是合唱,学生唱歌的姿势都很重要,要保持身体的直立与两条腿的均衡受力,不正确的姿势都会导致学生在唱歌时气息不均。其次,小学生缺乏对高音的正确认识,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在唱高音时,随着声调的升高抬起头、踮起脚,这样做是绝对错误的。小学生的声带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唱高音时抬起头会造成声带的紧绷和拉扯,极易出现破音和声带磨损的情况。正确的方法是腹部发音方法,是通过腹部呼吸来完成的,吸气时不要让鼻子和嘴巴太用力,腹部用力向外张,将吸入的氧气囤积在这里;呼气时将腹部用力地向内卷,让肚脐去找后背的脊柱。借助一呼一吸之间吐纳的气息来进行发声,这样学生的声音会更加洪亮、稳定,气息不足和嗓子疼的问题就都解决了。
二、强调团体协作,增强小学生的团队凝聚力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合唱拥有比独唱更深厚的声音和更富有层次的声调,就是因为其中凝聚了众人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在合唱练习的过程中,总是有学生抱着“这么多人,我一个人不唱根本不会被发现”的想法,“滥竽充数”“浑水摸鱼”,不肯全身心地投入进来。最终合唱的声音越来越小,大家都无法获得满意的合唱效果。因此,教师要在合唱教学中反复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加强小学生的团队凝聚力。比如在《蓝色多瑙河》的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存在偷懒的行为,而且有的学生不愿意为了最终的合唱效果而压低自己的声线,总想要通过更高的声音来收获更多的关注,殊不知他的声音在合唱中尤为突兀。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选择了团体竞赛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为五人一组的合唱小组,演唱的都是《蓝色多瑙河》这首歌曲,但是,教师会根据每个小组合唱的最终效果来进行评优。这样的方法利用了小学生的好胜心,既然在一个大集体中学生不愿意为了集体的利益而作出让步,那么就将大集体的利益转为学生小集体的利益。如果这样学生还是不愿意为了团队而改变,那么在他听到其他小组整齐划一的歌声后,也能意识到自己“出风头”或者偷懒的行为是不合适的。学生在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后,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合唱练习中去,最终收获满意的合唱效果。
三、凸显音乐情感,深化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合唱不仅仅是一项技能的培养,更是情感与艺术的交融。合唱教学的开展,旨在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深入感受歌曲所蕴含的情感,体会音乐这一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应当注重音乐情感的渗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使他们在合唱中更加富有感情和力量,进而推动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以《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为例,这首歌曲不仅旋律优美,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在进行这首歌曲的合唱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叶佳修,在创作过程中深受另一位歌手潘安邦与自己外婆童年故事的启发。这份真挚的情感,通过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被完美地呈现在了歌曲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这段温馨而感人的故事,让学生在了解创作背景的同时,也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对外婆的深情厚意。接着,教师可以播放这首歌曲,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细细品味歌曲所传达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旋律变化、节奏起伏以及歌词所表达的意境,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在学生对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受之后,教师可以开始进行合唱教学。在合唱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情感的表达,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声音去诠释歌曲中的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练习歌曲的高潮部分,让他们在合唱中更加投入和用力,从而增强合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在合唱中提高技能水平,更能够在音乐中感受到情感的流动和传递。他们会在合唱中更加有感情、有力量,将歌曲中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声音传递给每一个听众。这样的合唱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更能够让他们在音乐的熏陶下,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和人文情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唱教学的优化是一个持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希望能为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需要音乐教师们的智慧和努力,更需要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优化教学策略的推动下,小学高年级的合唱教学能够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成为学生们音乐成长道路上的亮丽风景。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开创音乐教学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金岚.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2021(51):175.
[2]严辉.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训练的实践探索[J].安徽教育科研,2021(3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