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从教学走向导学:信息时代学校教学的变革与超越 下载:76 浏览:482

倪健1 吴兴奇2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的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以教为核心的学校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价值、教学方式和教学能力等方面,都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产生了不相适应之处,成为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发展的教育阻碍。相比于教学,回归教学本义的导学蕴含着更加符合信息化时代要求的丰富意蕴。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打破传统教学惯习,注重教学的生命价值,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实现学校教学从教学向导学的转变。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下载:26 浏览:170

马愿愿1 余慧民1,2 王伟1 王后雄1 《国际教育论坛》 2020年2期

摘要: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面临"双一流"学科建设等诸多挑战,培养师范生实践能力是提高其竞争力的突破口。研究以化学师范生培养为例,探索其教学实践能力整体培养路径,分别在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保障体系和管理体系三方面提出突破路径,以期为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改革提供参考。

农村教师职业身份认同:制度偏失与修复 下载:53 浏览:347

殷世东1,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1期

摘要:
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水平的差异以及相关制度赋权不公导致农村教师生存境遇和生活状态等方面不理想,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不高,职业的吸引力不强,职业身份认同度低。其中制度偏失是导致农村教师职业身份认同度低的原因之一。从制度层面进行修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村教师社会地位,制度修复体现着国家与社会对农村教师的认同,能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职业身份的认同度。

磁敏感加权成像上深髓静脉征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下载:87 浏览:507

​洪云 朱幼玲 黄治飞 翟登月 张振华 王盛磊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探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深髓静脉征(DMVs)的分布、分级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自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5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行SWI扫描以评估DMVs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DMVs的分布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同时进一步对病灶同侧的DMVs进行分级,并采用箱线图描述其与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关系。结果 50例患者中36例(72%)存在DMVs(病灶同侧19例,病灶对侧1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同侧DMVs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80,95%CI:1.006~11.393,P=0.049);而病灶对侧DMVs虽不能独立预测预后,但其多出现于预后良好组中(44.8%)。病灶同侧DMVs中1级7例、2级9例、3级3例,箱线图分析示DMVs 3级有更高的mRS评分(平均为4分)。结论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SWI上出现病灶同侧DMVs可独立预测预后不良,而出现病灶对侧DMVs多提示预后良好。

中医养生思想干预大学生亚健康现状研究报告 下载:26 浏览:403

周玉秀 《中医研究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中医养生思想对于大学生亚健康防治具有积极意义,其中较为突出的中医养生思想为“治未病”与体质辨识。本文首先分别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和中医体质辨识与亚健康防治的联系及其意义,其次分析了大学生这一特定社会群体亚健康的现状及其成因,最后针对大学生亚健康现状,提出中医养生思想干预大学生亚健康的可行措施,致力于调控亚健康,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中德教育合作背景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探索——以德国高校创新教育为例 下载:87 浏览:456

邵莉莉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全球发展中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随着中德教育合作的教育开展,推动了我国职业教学的发展,尤其是德国高校创新教育为我国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指导,为我国高校办学提供了借鉴。本文基于中德国教育合作的背景,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视角出发,结合德国创新教育,提出我国高校人力资源课程改革的方向,以期为其教学改革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R-脊椎蛋白3对小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及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517

​王瑞峰1 张昊驹2 戴宜武3 徐如祥3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观察R-脊椎蛋白3(Rspo3)对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悬浮培养孕14~15 d的CD1胎鼠大脑侧脑室下区(SVZ)NSCs并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取第3代处于对数生长期的NSCs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体积各为1mL。实验组添加储存浓度为50μg/mL的Rspo3蛋白0.8μL(终浓度40ng/mL),对照组添加等体积的NSCs培养液。干预后6h通过BrdU细胞渗入实验法检测2组NSCs增殖情况。干预后4 h和8 h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90%以上细胞呈巢蛋白和SOX2阳性。经过诱导分化后,部分细胞呈神经元核抗原或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证明实验中提取分离的细胞为NSCs。BrdU细胞渗入实验法显示实验组细胞增殖率为1.56±0.03,明显高于对照组(1.04±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实验显示4 h和8 h时实验组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9±0.10、1.20±0.13,对照组分别为0.56±0.05、0.83±0.04,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po3蛋白可在体外促进小鼠NSCs增殖,其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 下载:82 浏览:514

陈娟 谢军 孙媛媛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与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性,分析影响PS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55例,根据发病后6个月内是否出现PSD分为PSD组(39例)和非PSD组(116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胱抑素-C(Cys-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MRI影像学资料;多因素回归分析引起PSD的危险因素。结果 (1)155例患者中共出现39例PSD,发生率为25.16%;PSD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非PSD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618,P<0.05);(2)PSD组丘脑卒中、额叶卒中总负荷方面高于非PSD组(χ2=23.018,P <0.05);(3)炎症因子方面,PSD组Cys-C水平高于非PSD组(t=10.808,P <0.05);(4)多因素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显示,丘脑卒中、额叶卒中(β=0.205,0.200,P <0.05)、Cys-C高表达(β=0.484,P <0.05)是导致PS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腔隙性脑梗死后通过早期发现丘脑卒中、额叶卒中、Cys-C高表达能够预测PSD的发生,做到早期干预可能会减少PSD的发生。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28 浏览:876

陶玲 柳丽萍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对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相关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确诊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共计219例,通过对其随机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113例,对照组106例,观察组患者通过宫腔镜引导下进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刮宫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宫腔镜引导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7%,而使用宫腔镜下刮宫术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01%,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同时观察组患者后期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宫腔镜引导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可以提升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

大量输血方案在严重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22 浏览:901

阮玙琪 钟友霞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对于大量输血方案在严重产后出血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产科进行大量输血方案的所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结果:胎盘因素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中69%因胎盘植入所致。10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接受了大量输血方案,其中84例患者的出血情况得到很好控制。纳入研究的患者平均出血量为(2778±1253)mL,分别输注红细胞(8.6±4.7)U、新鲜冰冻血浆(543±334)mL、普通冰冻血浆(352±343)mL。5组接受大量输血方案治疗的产后大出血患者中,第1组(即红细胞:血浆=1∶1)与第3组(即红细胞∶血浆=6∶4)输血有效率较高,分别为96.88%与94.12%。结论:治疗产后大出血方面,合理的进行大量输血方案是很重要的方式,在临床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铜层及过孔对PCB散热影响的仿真分析研究 下载:48 浏览:463

贾振华 徐国栋 汪玲 张红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5年4期

摘要:
基于CFD仿真技术开展了PCB铜层以及过孔对PCB散热影响的仿真分析研究,为PCB热设计提供一定指导。结果表明,通过提高PCB铜层层数、铜层厚度以及铜层含铜量可显著改善PCB平面方向导热系数;通过提高PCB过孔数量、过孔覆铜厚度及过孔直径可明显增强固定区域的PCB垂直方向导热系数。

基于拓展性学习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17 浏览:250

汪川 《现代物理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拓展性学习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通过分析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一系列旨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实验内容的深度拓展、实验方法的多样化、实验过程的自主设计以及实验结果的多元评价,以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现知识的深化与能力的全面提升。本文不仅关注实验教学的技术层面,更强调学生科学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研究 下载:19 浏览:264

文媛 《现代物理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策略,着重分析了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指出,物理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等关键要素,对于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现状,提出了设计层次化习题、注重科学探究过程、强化习题解析以及完善评价体系等具体教学策略,以期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有效融入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生活情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析 下载:18 浏览:258

汪川 《现代物理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将生活情境融入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本文旨在探讨生活情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通过分析生活情境教学的内涵与特点,结合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需求,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为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房建工程监理中的合同管理与纠纷解决策略研究 下载:27 浏览:361

王威 《管理与科学》 2025年4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房建工程监理中的合同管理与纠纷解决策略。针对当前房建工程监理中普遍存在的合同管理问题展开分析,其中包括合同条款不明确、变更管理不当等方面的挑战。对纠纷解决的策略进行了概述,包括法律诉讼、调解和仲裁等常见方法。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建议,旨在提高房建工程监理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通过对合同管理和纠纷解决策略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监理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并促进房建工程监理领域的规范化与专业化发展。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新型社区化养老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为例 下载:144 浏览:1554

张盼 张美姗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10期

摘要:
步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龄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养老成为一大难题。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问卷调研与实地访问了解到,受传统思想观念因素和经济水平等影响,除典型发达城市有较成熟的社区化养老模式外,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家庭养老模式仍处于主导位置,但社区化养老模式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种养老模式具有十分可期的未来。

BA-MMA-AA三元共聚物和TPT复合改性纳米Si3N4粉体研究 下载:87 浏览:524

殷守华 章于川 方胜阳 何璟 《纳米技术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采用自制的BA-MMA-AA三元共聚物和四异丙氧基钛(TPT)对纳米Si3N4进行表面包覆处理,利用红外光谱分析、TEM、粒径分布、接触角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纳米Si3N4粉体的表面包覆了有机物,并与其发生了化学作用,有效地阻止了纳米Si3N4粉体的团聚;处理过的Si3N4粉体粒径明显减小,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稳定性显著增加,表面自由能明显降低,改善了纳米Si3N4粉体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

健康老龄化政策与实践研究 下载:152 浏览:1680

张美婷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9期

摘要: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健康老龄化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探讨健康老龄化的政策与实践,分析中国老龄化现状及其带来的挑战,并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康老龄化政策建议。

浅析体育馆消防安全设计与施工 下载:47 浏览:450

冯海 李子祥 《中国体育科学》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大型体育场举行的活动增加了。各种文化休闲活动、演出和会议组织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繁荣。然而,这些活动的组织带来了许多方面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消防。这篇文章只分析了火灾、烟雾控制系统、防火区、安全疏散、钢结构防火、火灾报警、自动灭火等问题,本文章以四川某体育馆的使用为例,探讨消防设计和施工中的具体问题和采取现场解决方案,并提出自己对体育场未来设计和建设的看法。

纳米氮化硅/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载:51 浏览:449

夏茹1 朱清仁2 章于川3 李方山3 董前年3 周琨3 夏迎松4 何仕生4 蔡佩亮4 张海潮4 《纳米技术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用粒径为20nm的纳米氮化硅(Si3N4)填充丁腈橡胶(NBR)制备纳米橡胶复合材料,用16#大分子偶联剂对纳米Si3N4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老化性能等.结果表明,纳米Si3N4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NBR的撕裂强度、拉伸强度、耐磨性等,明显降低内耗,改善了橡胶的动态力学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初步的台架试验显示,添加0.5~1.5质量份左右纳米Si3N4的NBR油封制品使用寿命得到大幅提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