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SLC2A9基因多态性对我国高尿酸血症伴慢性代谢性疾病人群的影响 下载:35 浏览:1570

陈安进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SLC2A9基因目前已知与高尿酸血症关联性非常强的基因,其编码的果糖转运蛋白9(GLUT-9)在人体内分布广泛,通过调节尿酸代谢,对人体常见多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帕金森病、心血管疾病等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SLC2A9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我国我国高尿酸血症伴慢性代谢性疾病人群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相关疾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和新的临床治疗作用靶点提供参考。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出院后用药安全的影响 下载:74 浏览:786

吴梓菡 《老龄研究进展》 2025年2期

摘要:
探讨分析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出院后用药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程序作用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使用延续性护理。结果:发生不良用药安全事件与在住院概率均更高的一个组别为对照组(P<0.05);最终所得依从性与满意度评分分值均更高的一个组别为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出现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来说,对其通过延续性护理模式进行相应的干预工作,能够让患者在出院以后的用药安全得到相应的保障,患者所拥有的用药依从性得到了良好的提升,是一种值得临床实际推广与使用的方式。

“老十针”组穴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过度觉醒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511

张帆1,2 唐启盛3 郭静2 王桂玲2 胡俊霞2 王少松2 张涛2 袁芳2 杜鑫2 王金钢2 韩明4 《当代中医药》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观察"老十针"组穴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过度觉醒程度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4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取穴为"老十针"组穴,对照组取穴为对失眠无治疗作用的穴位。两组均每周针刺3次,共治疗4周,并于治疗结束后8周进行随访。治疗前后两组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过度觉醒量表(HAS)评分,通过患者失眠日记评价睡眠情况(包括睡眠潜伏时间、总睡眠时间和觉醒次数),并测定血清食欲素A含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PSQI总分、睡眠潜伏时间、总睡眠时间、H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随访时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觉醒次数、食欲素A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及随访时PSQI总分、睡眠潜伏时间、总睡眠时间、觉醒次数、HAS评分、食欲素A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PSQI评分和睡眠潜伏时间、总睡眠时间、HAS评分均明显改善,治疗后觉醒次数和食欲素A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老十针"组穴能够改善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总睡眠时间、觉醒次数和睡眠潜伏时间和过度觉醒程度,调节血清食欲素A含量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清金化痰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型大鼠肺组织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 下载:93 浏览:520

赵媚1 许光兰1 李娇1 陈平1 钟云青1 李国生2 《当代中医药》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清金化痰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郁肺型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低、高剂量组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烟熏+脂多糖气管滴入方法建立AECOPD痰热郁肺型大鼠模型。造模后西药组给予罗红霉素0.0315 g/(kg·d)灌胃,中药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清金化痰颗粒9.4、37.6 g/(kg·d)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分别给予10 ml/(kg·d)生理盐水灌胃。给药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肺组织中酪氨酸激酶2(JAK2)、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3(SOCS3)mRNA表达,检测磷酸化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1(p-STAT1)、磷酸化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JAK2、磷酸化酪氨酸激酶2(p-JAK2)、SOCS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BALF中IL-1β、TNF-α含量明显降低,肺组织中JAK2 mRNA、蛋白表达及p-STAT1、p-STAT3、pJAK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SOCS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组相当(P>0.05),中药低剂量组效果低于中药高剂量组和西药组(P<0.05或P<0.01)。结论清金化痰颗粒治疗AECOPD痰热郁肺型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通过下调p-STAT1、p-STAT3、p-JAK2蛋白及JAK2蛋白及基因表达,上调SOCS3蛋白及基因表达从而抑制AECOPD炎症反应,减轻肺组织损伤,且高剂量效果更好。

急性肾损伤向慢性肾脏病转化患者应用自我管理模式护理干预实施效果分析 下载:136 浏览:1232

潘婷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AKI)向慢性肾脏病(CKD)转化患者应用自我管理(SM)模式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AKI向CKD转化患者70例进行研究,双色球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管理模式护理,观察组用SM模式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干预前,组间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AKI向CKD转化患者采取SM模式干预,对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益,同时提升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更满意。

姜树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学术思想及经验 下载:46 浏览:495

陈晨1 姜树民2 《中国中医药》 2020年12期

摘要:
姜树民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的发生多与素体亏虚、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有关。发病之本主要为脾虚不运,湿热和瘀血为关键致病因素。基本病机概括为脾失健运,中焦湿热壅滞,枢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司。治疗以为健脾和胃,清热利湿为原则,疗效显著。

基于“虚瘀毒”理论的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Meta分析 下载:49 浏览:471

谢晓妹1 冉静纯1 赵唯含1 王捷虹2 刘力2 《中国中医药》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在"虚瘀毒"中医理论指导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18年9月在"虚瘀毒"中医理论指导下治疗CAG的随机对照试验,依制定的筛选标准确定纳入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文献相关风险评估及meta分析。结果纳入29项RCT,共2475例患者,其中"虚瘀毒"治疗组1297例,对照组1178例。与对照组相比,"虚瘀毒"组能提高临床总有效率(RR=1.34,95%CI[1.29,1.40],P<0.05)及胃镜有效率(RR=1.34,95%CI(1.23,1.47),P<0.05);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R=0.16,95%CI[0.05,0.52],P<0.05)。结论中医"虚瘀毒"理论指导下治疗CAG,能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及胃镜有效率、明显改善胃黏膜病理改变,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安全可靠。然鉴于所纳入文献的局限性,此结论尚需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论证。

三七对慢性肾衰竭“瘀”的作用 下载:95 浏览:479

镇立1 吴金玉2 温永耀1 梁荻1 陈永贵1 杜涵哲1 《中国中医药》 2019年6期

摘要:
慢性肾衰竭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瘀"可以认为是贯穿其始终的重要病因病机。三七作为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有着抗炎、改善血流动力学、促进各类血细胞分裂生长、抗纤维化、提高免疫等药理作用,已作为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常用药物。从分别中、西医两个方面论述慢性肾衰竭"瘀"的形成机制,探讨三七对慢性肾衰竭"瘀"的作用,为进一步推广传统中药三七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提供参考。

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方法概述 下载:78 浏览:465

李璐1 李辉2 朱天民1 朱鑫1 胡守亮1 《中国中医药》 2019年6期

摘要: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其病情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CRS有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内镜手术,药物治疗,中药汤剂和针灸疗法等。这些疗法各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治疗特色,就这些疗法的研究现状做扼要归纳。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下载:248 浏览:2392

王君兰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与对照两组,各35例。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后积分较低,炎症因子(TGF-β1较高,MCP-1、WBC及 N/L 、CRP、IL-6、TNF-α较低),血液流变学指标(HBV、PV、Agrbc、Hct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与对照组有着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益生菌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研 下载:136 浏览:1284

闵丹燕 申婷 金丽雯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益生菌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稳定透析3个月以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BUN及Scr的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呈P<0.05),研究组比较对照组有减少趋向,不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的数量增多,而肠球菌与大肠埃希菌数量均较少,且研究组患者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内毒素水平、D-乳酸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IL-6及TNF-a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PAC-QOL的评分有所改善,且研究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微炎症状态及肠道屏障功能均有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通脉降浊煎剂对慢性心理应激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血脂及SREBP1、ABCA1表达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502

王帅 宋筱靓 田苗 王凤荣 王娜娜 《中国中医药》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通脉降浊煎剂对慢性心理应激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血脂及SREBP1、ABCA1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4周龄ApoE-/-小鼠48只,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M1);C组:M1+辛伐他汀;D组:动脉粥样硬化+心理应激组(M1+M2);E组:M1+M2+辛伐他汀;F组:M1+M2+劳拉西泮;G组:M1+通脉降浊方;H组:M1+M2+通脉降浊方组(双病模型中药治疗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M1)模型(除A组之外所有其他组别):对D、E、F、H组小鼠给予心理刺激,持续20周。从第5周开始给予高脂饲料(5%猪油+1%胆固醇+基础饲料)喂养,第8周开始给予药物治疗(10 mg/kg辛伐他汀,灌胃,1次/d;0.1 mg/kg劳拉西泮,腹腔注射,1次/d),光镜下观察主动脉病理改变,检测各组血清脂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主动脉SREBP1和肝脏ABCA1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方法检测SREBP1和ABCA1 mRNA表达。结果:血脂方面,与D组比较,B组和H组小鼠TC和LDL-C水平降低(P<0.05);与F组比较,G组小鼠TC和LDL-C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B组相比,G组SREB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但作用效果低于C组,ABCA1蛋白表达G、H组较B组升高;与D组相比,E、F组SREBP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但作用效果低于G组和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组ABCA1表达明显升高,与D、E、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G组SREBP1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但作用效果低于C组;与D组相比,H、G组SREBP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ABCA1mRNA表达水平升高,与D、E、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脉降浊方能够有效调节高脂饮食及慢性心理应激引起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脂,改善小鼠抑郁状态,下调SREBP1和上调ABCA1的基因、蛋白表达有关。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和脾胃虚寒证患者的血浆代谢组学特征 下载:73 浏览:500

王亮1 曹云2 李中峰3 陈建新4 王佳婕5 符欣2 黄佳钦2 冯晶华4 王冬梅2 李志红2 《当代中医药》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和脾胃湿热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特征。方法收集4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脾胃湿热证28例,脾胃虚寒证17例,另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收集各组受试者肘静脉血5 ml,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定量检测血浆代谢物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潜在生物标志物11种,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浆中葡萄糖、丙氨酸、缬氨酸等含量高于健康人,而谷氨酸、甘氨酸、乳酸、甜菜碱等水平低于健康人。脾胃湿热证组患者缬氨酸、乳果糖水平高于脾胃虚寒证组,而异丁酸、甲酸、肌肽含量低于脾胃虚寒证组。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和脾胃湿热证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糖代谢、氨基酸分解代谢紊乱,且两种证型在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酸代谢方面存在差异。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的价值进展 下载:212 浏览:2392

孙立平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慢性心衰是临床常见病症,发病率高。患病后对心肌产生侵袭性损伤,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四肢乏力、运动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状态。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常用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通过提高心肌收缩力,缓解对心肌的损伤,使慢性心衰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临床新型抗心衰药物,在慢性心衰疾病的治疗中有着较高的关注度。本文结合临床大量研究文献,梳理慢性心衰的发病机制和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理作用,并就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价值展开综述。

温中和胃汤联合中频透热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下载:46 浏览:248

林洁 黄伟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温中和胃汤联合中频透热治疗脾胃虚寒型非Hp感染慢性胃炎临床疗效及对CRP、IL-6、TNF-α、IFN-γ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温中和胃汤联合中频透热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及治疗前后CRP、IL-6、TNF-α、IFN-γ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 33%(45/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8/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TNF-α、IFN-γ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温中和胃汤联合中频透热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相较于单纯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治疗方案更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加味小柴胡汤人含药血清对HepG2.2.15细胞的干预作用研究 下载:88 浏览:488

陈少芳 王章林 万石川 《中国中医药》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临床CHB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各30例,分别予加味小柴胡汤、恩替卡韦治疗7 d后收集含药血清,另设健康组30例取血清,将上述人血清分别作用于HepG2.2.15细胞中药组(10%中药组、20%中药组)、西药组、对照组,在48、72、144 h 3个时间节点收集细胞与上清,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HBs Ag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上清HBV DNA含量及细胞JAK2、STAT3 mRNA表达水平。结果:经过干预,10%中药组、20%中药组HBs Ag在干预48、96、144 h后明显下降(P<0.01)。干预48 h、96 h后,20%中药组STAT3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西药组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加味小柴胡汤可抑制细胞内HBV,上调STAT3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CHB的作用机制之一。

清热调中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40 浏览:413

崔奕1,2 单兆伟1 郑亮2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清热调中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2例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选用清热调中法口服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胃复春治疗;分别观察胃镜、病理疗效、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体征变化。结果:从胃镜病理下黏膜萎缩、肠化、异型增生来看,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82. 9%(34/41)与对照组51. 2%(21/4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治疗组的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嗳气呃逆、泛酸嘈杂、胃脘疼痛等症候积分与治疗前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清热调中法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良好,可以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及中药的干预实验 下载:89 浏览:489

邓聪1,2 魏连波3 汪东涛3 鲁路3 龚艳媚1 张娥铿1 《中国中医药》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营养不良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情况,及中药肾衰养真胶囊对其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采用5/6肾切除同时予4%酪蛋白饮食制作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4周后,检测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TUNEL法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片段(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基因相关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Cleaved Caspase-3和Bax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Bcl-2表达显著下降(P<0.01)。中药干预后,CRF营养不良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1),Cleaved Caspase-3和Bax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Bcl-2表达显著增加(P<0.01),同时大鼠Alb、Hb显著升高(P<0.01)。结论:Caspase-3依赖的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CRF营养不良骨骼肌蛋白的降解,并诱导了骨骼肌萎缩。中药肾衰养真胶囊可能通过下调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骨骼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CRF营养不良。

糖通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下载:35 浏览:372

潘艳伶1,2,3 侯胜开1 高楠楠1 屈璐1 伍鋆2 毕瑩1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名老中医经验方糖通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安博维,治疗组口服糖通饮,分别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肾功、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和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均明显下降(P <0. 05或P <0. 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5)。结论:糖通饮能有效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AER,减轻蛋白尿,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其作用途径可能和有效降低TGF-β1含量、改善血糖、血脂有关。

参葵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310例临床观察 下载:81 浏览:490

严士海1 王道成2 沈竹阳3 刘福明1 李婕1 周仲瑛1 李七一1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评价参葵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20例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参葵通脉颗粒,对照组加服参葵通脉颗粒安慰剂,均每次1袋,每日2次,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生活质量积分、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检测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浓度,并判定心功能分级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心功能分级疗效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为80.32%;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90%,对照组为61.94%,治疗组心功能分级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LVEF、NO显著增加,NT-pro BNP、LVDs、LVDd、生活质量积分、AngⅡ、TNF-α、MDA显著降低(P<0.05),且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葵通脉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患者神经内分泌紊乱与心肌重构有关。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