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论问题素养的创新驱动功能及教学培养机制 下载:87 浏览:259

阳泽1 许卫平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5期

摘要:
在问题与创新的逻辑关系中,是创新主体的问题素养内在而有效地驱动着创新。问题素养具有生命本然性、生活养成性、结构综合性、品质卓越性和人格指向性等丰富内涵,是由问题意识、问题境界、问题加工、问题体验、问题监控、问题解决心向等成分组成的系统结构,具有激发创新意识、引导创新精神、转化创新能力、承载创新行为和判定创新价值的驱动功能。问题素养培养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应采取教学评价机制、信念突破机制、活动生成机制、模仿学习机制、专门训练机制和底蕴孕育机制,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问题素养。

基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索 下载:19 浏览:440

万艳华 董小林 崔建宏 高艺嘉 《中文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升级。为了实现我国行业与国际形势的对接,我国教育部自小学时期便开设英语课程,以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英语作为国际友人交际的重要语言,也是帮助学生走出国门,提升内在修养的重要工具。而高校作为学生人生的重要中转站,是描绘学生的宏伟蓝图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学习,不仅要做到对知识营养的摄取,还需强化学科知识与学科素养的同步提升,这也是当代众多教育工作者肩负的神圣使命。高校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遵循时代的变革发展形势,同时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开拓一条全新的教育之路。文章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探寻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广东沿海经济带滨海旅游生态位时空动态特征分析 下载:35 浏览:387

王强1 陈海鹰2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1期

摘要:
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模型,科学测评2009—2018年广东沿海经济带滨海旅游生态位,并利用探索性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深入分析滨海旅游生态位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8年沿海经济带滨海旅游生态位历时性变迁幅度整体不显著,局部存在不同程度的"高低交叉"时序演进特征,而"中心高、两翼低"的滨海旅游非均衡性发展格局持续而稳定,东翼边缘性程度总体高于西翼;滨海旅游生态位存在全局空间正相关特征,总体呈现由强到弱的空间集聚态势,而局部存在高—高(H-H)、低—高(L-H)、低—低(L-L)三种空间集聚关联模式;高—高(H-H)空间集聚的扩散效应总体呈现历时减弱态势,低—高(L-H)空间集聚的遮蔽效应总体呈现历时增强态势,而低—低(L-L)空间集聚的"低值锁定"效应总体呈现稳固发展态势;高等级滨海旅游景区数量、滨海旅游市场效益、滨海社会经济支撑力、滨海生态冲击是滨海旅游生态位时空动态分异的四大驱动因素,其驱动力存在动态异质性特征。最后,根据研究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策略建议,以期对广东乃至全国沿海经济带滨海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析 KIF23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双旋复花内酯甲的干预研究 下载:68 浏览:39

王文龙1,2 孔庆志3 卢宏达3 刘殿雷2 余涛1,3 鲁明骞4 雷章3 吴洪斌3 《中国中医药》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阐明KIF23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并进一步探究双旋复花内酯甲对乳腺癌细胞中KIF23基因的干预作用。方法:从Oncomine和GEO数据库中提取并挖掘关于乳腺癌中KIF23基因表达的数据,并探讨其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最后,进一步分析Japonicone A对乳腺癌细胞中KIF23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对Oncomine数据库中搜集9项KIF23基因有表达差异的乳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数据集在线分析,结果表明KIF2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训一学意义(P<0.05)。同时,在线生存分析结果表明KIF23基因低表达患者的预后相对更好(P<0.05)。最后,分析GEO数据库中的数据集GSE85871发现双旋复花内酯甲可使乳腺癌细胞KIF23基因表达下调(P<0.01)。结论:KIF23基因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且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这也许是双旋复花内酯甲干预乳腺癌细胞的一个新靶点。

新型碳纳米管场致发射显示驱动电路的研究 下载:82 浏览:503

​王卫中 马晓燕 雷威 张晓兵 《纳米技术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采用碳纳米管作为发射源的场致发射显示器是一种新型的平板显示技术,文章研究一种碳纳米管场致发射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该方法灰度等级实现方法简单,大大降低了扫描电极频率,有效地解决了高压和高速度之间的矛盾,能够满足用丝网印刷制备碳纳米管阴极的场致发射显示器件驱动电压高的要求。

基于高压浮动技术的CNT-FED驱动保护电路 下载:84 浏览:494

​马晓燕 王卫中 雷威 张晓兵 《纳米技术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采用高压浮动技术的CNT-FED驱动电路,有利于实现高亮度,得到较好的显示质量;但是由于浮动技术本身特点,给整个驱动电路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同时也不利于保护电路的设计.文章提出针对高压浮动技术的保护电路,能在放电单元出现打火现象时保护驱动电路免于损坏,不影响整个驱动电路的正常工作。

一种用于质量和电荷传感的纳米谐振器分析和模拟 下载:84 浏览:510

​刘冰 刘泽文 王程伟 方杰 余文革 刘理天 《纳米技术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文章介绍了一种纳米双悬梁支撑微板谐振器.根据动力学微分方程模型,对器件的谐振特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以Si3N4为功能材料,最小线宽175纳米的器件,其谐振频率18.1MHz.在常温真空环境下,采用静电驱动的双悬梁支撑结构,有效地抑制了扭转模式谐振的干扰.用该结构作质量传感器,精度达到6.25×10-19g/Hz,作电荷计,精度可以达到0.3e/Hz(e为电子电荷)。

海量数据驱动下的高分辨率海洋数值模式发展与展望 下载:63 浏览:472

宋振亚1 刘卫国1 刘鑫1 苏天赟2 刘海行3 尹训强3 《海洋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海洋数值模式是定量描述海洋物理现象及其变化的数值模型,也是海洋与气候研究、预测的核心工具.随着海洋观测的不断投入与积累、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支撑下,海洋数值模式已有了长足进步,正朝着高分辨率和多物理过程的方向发展.随着分辨率的提高、物理过程的细化,海洋数值模式的发展面临着多个方面的挑战.当前,海洋数据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同时超级计算机、高性能计算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海洋数值模式的突破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本研究回顾了海洋数值模式的发展现状,梳理和分析了其发展中遇到的大规模高效并行计算和参数优化这两个关键问题,探讨和展望了当前海量数据驱动下海洋数值模式的发展趋势.提出计算负载均衡、计算与I/O重叠的并行流水线设计以及降低全局交换的算法改进是当前突破高分辨率海洋模式大规模高效并行效率的关键.从海洋科学、高性能计算以及深度学习深度交叉融合的角度,提出了实现海洋科学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6个途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参数化优化可能实现的途径.

纵向驱动MEMS永磁双稳态机构 下载:84 浏览:504

​姜政 丁桂甫 王艳 顾东华 王志明 冯建智 《纳米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在MEMS继电器中引入双稳态机构可以有效地减少功耗.在进行理论分析证实可行性和模拟仿真优化参数后,利用非硅表面微加工方法中的牺牲层工艺制备了一种扭梁悬臂梁支撑的扭摆式MEMS永磁双稳态机构.该双稳态结构尺寸为1.9mm×1.6mm×0.03mm,通过永磁力实现无功耗姿态保持,对其单侧触点施加纵向驱动力达到15μm的纵向驱动位移可以实现双稳态姿态的切换,控制永磁体磁片、悬臂梁和扭梁的尺寸来灵活调控稳态切换所需的驱动力矩.此双稳态机构可与电磁驱动、电热驱动和静电驱动等类型的微驱动器联用构成永磁双稳态MEMS微继电器。

大数据驱动的复杂系统建模与分析方法 下载:53 浏览:377

金志浩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复杂系统的建模与分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探讨大数据驱动的复杂系统建模与分析方法,通过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复杂系统建模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对复杂系统的深入理解和有效分析。

大数据在智能城市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分析 下载:42 浏览:484

蔡素慧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其在智能城市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日益凸显。通过对大数据和智能城市的概念理解,我们分析了大数据在智能城市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包括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公共服务的优化提升、以及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同时,以实际案例为支撑,具体分析了大数据在交通管理、能源调度、环境监测等智能城市的关键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大数据技术对于智能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有效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优化公共服务、完成细致的社会治理,为建设更高效、环保、宜居的智能城市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但同时,大数据在智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也面临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此研究的结果对于了解大数据在智能城市建设中的价值和挑战,以及为未来更好地利用大数据服务于智能城市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信息技术融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59 浏览:744

王伟平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观察在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通过采用信息技术融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价值。方法:对照组护生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运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观察组护生则运用信息技术融合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生教学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为87.50%,P<0.05。结论:在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融合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

基于项目驱动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下载:64 浏览:772

南元 《电子商务进展》 2025年4期

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当前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介绍了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具体实施,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与设计项目、组织项目教学过程和完善教学评价。项目教学模式可以带来显著的积极效果,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

分析光电式太阳能多联机的驱动技术研究 下载:147 浏览:2392

张散散1 朱顺兴2 《光电子进展》 2024年8期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光电式太阳能多联机空调驱动技术进行分析,因该方案主要以微处理器控制以及两相驱动技术为主,再针对空调压缩机做合理改造,从而提升驱动系统的效率,更好的将其作用和优势发挥出来。

以高阶思维问题进行驱动,打造深度学习的诗词课堂 下载:140 浏览:1418

覃宏樟 《当代中文学刊》 2023年11期

摘要:
“以人为本”“生本教育”等教育理念逐步成为课堂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应用知识就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高阶思维问题进行驱动旨在突破传统教学困境,以问题解决思维、独立思考习惯、合作探究素养、总结概括能力等高阶思维问题为引导,以深度学习为目标开展教学。文章概述了高阶思维问题驱动开展教学的基本概念,论述了以高阶思维问题驱动高中生深度参与诗词课堂的策略。

浅析任务驱动法在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下载:73 浏览:736

唐小闵 《会计研究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中职学校是为我国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学校,教师的教学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理论知识讲解,还要开展以实践为导向的技能训练。任务驱动教学是模拟真实企业内容,以教学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强化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因此,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至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实践运用,而且能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本文主要分析与研究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实践策略。

核电厂乏燃料升降斗驱动失效原因分析及对策 下载:45 浏览:441

房晓东 卢鑫 《核工业与技术》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乏燃料后处理设备需求及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结构形式及制造过程中的检漏方法凸显出重要意义。核电厂乏燃料传输系统主要作用是将乏燃料从装卸料机转运至乏燃料水池中。乏燃料驱动失效,反映了乏燃料升降斗存在隐患,需要分析缺陷的根本原因,以便彻底消除隐患。通过对乏燃料升降斗驱动失效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有效的解决了乏燃料升降斗驱动失效问题,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乏燃料在运输过程中的风险。

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初中生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策略初探 下载:179 浏览:784

董雪琪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3期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已经是当前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培育学生数学的核心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在新课程标准下,要在进行初中数学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就必须重视对学生数学建模技能的训练与提高。教师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深挖知识根源,提高每位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创新驱动发展知识产权法学教育策略 下载:119 浏览:1526

王翀 《中国法学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目前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知识产权法学教育,将创新理念和创新体系逐渐融入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所以需要提高对创新驱动的理解,促进创新战略的有效落实,提高知识和科技创新力度。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现代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79 浏览:802

姚尧 马文英 陈祝 聂海 陈昌明 凌味未 石跃 王海时 陈功 毛焜 《传感器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本文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如何进行《现代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改。传感器技术作为工业智能化和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其在数据采集、监测、控制和决策支持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然而,传统的《现代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方法可能已无法完全满足当前和未来工程技术人才的多方面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跨学科融合的课程设计、实践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及创新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培养策略。通过这些教改措施,旨在培养具备深厚专业基础、跨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以应对新质生产力时代对人才的复杂需求。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