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PDCA循环对医疗设备管理的效果 下载:47 浏览:342

周佺 易大志 陈津津 宋江 陈磊 《中国设备》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医疗设备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组研究设计,观察实施PDCA循环之前和之后的医疗设备管理情况。收集医疗设备的故障率、维修时间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法后,观察组的医疗设备故障率显著降低,维修时间明显减少。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故障率和维修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医疗设备管理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管理效率。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加强预防性维护、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通过持续改进,PDCA循环管理方法将为医疗设备管理带来更大的效益。

冷循环微波灭活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癌的护理 下载:52 浏览:488

李文君 王娜 纪经涛 苗军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总结28例采用冷循环微波灭活术联合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脊柱转移癌患者的护理。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周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神经症状变化,观察术后引流,预防感染,合理用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患者康复。

商丘市大中型沼气建设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思考 下载:60 浏览:411

梁亚超 《中国农业》 2019年2期

摘要:
在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的当下,畜禽粪污对环境污染的形势日益严峻。加强畜禽养殖环境污染治理,实施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是改善粪污污染环境现状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绿色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中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通过建设沼气工程,采取"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推进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能有效实现粪污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进而解决养殖业污染和制约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非体外循环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配合 下载:54 浏览:483

蔡佳玲 邓露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总结30例非体外循环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手术配合。全面了解患者情况,熟知手术操作步骤,密切配合术中桥血管游离和吻合,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温度的维持与生命体征的稳定对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PDCA在出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应用效果 下载:70 浏览:361

林瑞美 薛水兰 陈巧郁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PDCA结合质量管理工具在提高出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3月、2018年4-6月共180例出院患者,按照季度将患者分为第一季度组、第二季度组,各90例。运用柏拉图分析法对第一季度组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其调查结果,再对第二季度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于患者出院时调查其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第二季度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第一季度组,护理总满意率(96.67%)高于第一季度组(8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可有效提高出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PDCA循环在PICU基础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下载:71 浏览:361

程少彬 黄秋红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PICU基础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PICU收治的9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选取医院PICU 22名护士,随机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名。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中加入PDCA循环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纠纷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应用于PICU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可以应用于临床。

PDCA循环在PICU基础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下载:60 浏览:357

程少彬 黄秋红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PICU基础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PICU收治的9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选取医院PICU 22名护士,随机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名。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中加入PDCA循环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纠纷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应用于PICU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可以应用于临床。

PDCA循环在PICU基础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下载:74 浏览:363

程少彬 黄秋红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PICU基础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PICU收治的9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选取医院PICU 22名护士,随机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名。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中加入PDCA循环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纠纷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应用于PICU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可以应用于临床。

基于双蓄电池组的微电网两阶段调度优化模型及控制策略 下载:79 浏览:489

陈科彬 邱晓燕 赵劲帅 《电力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微电网应用中储能寿命损耗成本过高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基于双蓄电池组的日前日内两阶段协调调度模型与控制策略。在日前阶段,综合考虑日前预测数据、储能装置寿命及市场电价,建立了以微电网运行总成本最低为目标的经济调度模型,并利用随机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该模型。在日内阶段,为应对间歇性分布式电源预测误差引起的联络线功率波动,构建了基于双蓄电池组拓扑结构的储能系统,根据蓄电池特性设计了实时控制策略,即两组蓄电池分别作为放电组、充电组,交替补偿联络线功率的正、负偏差,当任一组蓄电池达到其荷电状态的上、下限,则同时交换两组蓄电池的充、放电状态。最后,以某园区的示范微电网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日前优化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并证明了基于双蓄电池组的日内实时控制策略能有效延长蓄电池循环寿命,提高系统的经济性。

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对孕产妇产后出血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下载:74 浏览:457

赵静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对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待产的孕产妇11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n=55)与对照组(n=55),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情绪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环改进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促使患者快速止血,减少孕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减少其负面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和睡眠状态,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产科护理实训教学中PDCA循环结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策分析 下载:51 浏览:335

施秋月 姜妙丽 叶秀玉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PDCA循环结合多媒体技术在产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产科护理专业60例学生(2018年9月~2018年12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分为对照组(n=30,传统护理实训教学)和结合组(n=30,PDCA循环结合多媒体技术教学),分析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结合组教学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实训教学中运用PDCA循环结合多媒体技术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积水的循环护理方法探讨 下载:55 浏览:390

李粉竹 朱红芬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积水患者的循环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于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积水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临床循环护理方法。结果:术后观察发现,66例患者中有24例在36h内脑积水自行缓解;有28例患者病情无恶化转变,脑积水在1周内无明显加重,医护人员给予一般护理干预措施;其余14例患者由于脑积水加重给予特殊护理干预。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积水对患者造成极大危害,护理过程中要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脱水剂护理、预防脑室内发生感染、神经外科特殊护理干预、脑室穿刺引流的护理干预。

学前教育中体能大循环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下载:150 浏览:1517

徐红燕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在当今社会,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关系到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对未来社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潜力产生深远影响。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大循环活动以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的是体能大循环活动的设计原则以及体能大循环活动的实施策略的研究。

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生理效应及产量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502

杨和川1 陈留根2 秦裕营1 梁长东1 刘红江2 任立凯1 《农业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文章以粳稻连粳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生理效应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C、处理D光合生理指标高于处理B和对照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和对照处理A相比产量分别增加38.78%、53.63%和54.15%;抗倒伏机械强度为处理A的109.49%、132.61%和86.55%;处理C的水稻抗倒伏能力最强,产量较高;综合产量、抗倒伏能力及生产成本等因素考虑,处理C(氮肥300 kg/hm2+磷肥67 kg/hm2+钾肥135 kg/hm2)为最优处理。

油菜黑胫病的病原、病害循环及其传播危害 下载:92 浏览:521

宋培玲1 吴晶1,2 史志丹1,2 郝丽芬1,3 皇甫海燕1 燕孟娇1 皇甫九茹1 贾晓清1 李子钦1,2 《农业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油菜黑胫病(Phoma stem canker),其病原由强弱两种致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biglobosa)组成。目前,除中国和印度外,Leptosphaeria maculans已是严重制约世界各国油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各大主产区均已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中国,油菜黑胫病的发生危害亦呈扩展蔓延趋势,自1999年首次分离鉴定出黑胫病弱致病性病原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后,随后短短的十几年,Leptosphaeria biglobosa的发生危害由部分省市扩展到了14个省的42个市(县)。目前,由于Leptosphaeria biglobosa未对我国的油菜造成明显的损失,故而人们没有足够的重视。而其在世界各国的发生危害、扩散蔓延及演化规律显示,Leptosphaeria biglobosa可逐渐被Leptosphaeria maculanske所取代,即Leptosphaeria maculans对我国的油菜及十字花科作物生产构成了威胁。

ICC患者血浆ctDNA突变检测数字PCR平台的建立及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93 浏览:566

戴谦1 黄斐1 王宇鹏2 黄傲2 成剑文2 潘柏申1 郭玮1 周俭2 樊嘉2 杨欣荣 2王蓓丽1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建立KRAS G12D、TP53 C242S、IDH1 R132C突变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PCR)检测平台,并初步评估其检测性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切除手术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22例,设计KRAS G12D、TP53 C242S、IDH1 R132C突变位点的引物及探针,建立dPCR突变检测平台。并采用不同浓度的自配标准品质粒验证该平台的准确性、精密度、空白限、功能灵敏度及线性范围。将外周血dPCR检测结果与外周血Oseq-ctDNA及组织Oseq-T靶向测序结果进行比较。ICC患者行切除术后,每6个月采集1次外周血并跟踪随访,评估该突变检测平台对ICC患者术后疗效监测的作用。结果 dPCR平台的准确性良好[3种突变(KRAS G12D、TP53 C242S和IDH1 R132C)3个丰度的检测结果与理论值的偏差均<±15%],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变异系数(CV)]均<20%,空白限为4拷贝,功能灵敏度为0.1%,且在0.1%~10.0%范围内线性良好。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DNA突变谱诊断IC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9,敏感性为31.8%,特异性为100%;与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诊断ICC的AUC为0.841,敏感性为68.2%,特异性为100%。dPCR平台的检测结果与Oseq-ctDNA测序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92,P=0.007)。随访结果显示,有1例ICC患者术后18个月KRAS G12D突变升高,与影像学检查确认的复发时间一致。结论建立了检测KRAS G12D、TP53C242S、IDH1 R132C突变的dPCR平台,可用于ICC患者的辅助诊断、疗效评估及术后动态监测。

基于读写循环的文体写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载:38 浏览:461

刘许1 朱明坤2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10期

摘要: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难点,鉴于当下写作教学中读写让人堪忧的现状,从文体研究出发,探索基于读写循环的文体写作的读写规律,以期打通阅读与写作的思维通道,宏观层面落实读写循环文体写作序列、微观层面重视语篇阅读的结构分析,适性、智性贯通文体写作,特别打磨议论文七段式结构。

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在评估侧支循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81 浏览:486

​刘浩 王同兴 郭静丽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分析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MRI中Flair序列图像上高信号血管的范围与MRI灌注图像(PWI)参数的相关关系,探讨Flair高信号血管征(FHVs)在评估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Flair图像及PWI图像。对Flair图像上梗死区域血管呈高信号的范围进行评分及分析,计算梗死区域与对侧正常区域的PWI参数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造影剂到达时间(T0)的差值(△MTT、△TTP、△T0),将FHVs评分与PWI灌注参数差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FHVs评分为(4.92±0.82),其中左、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组与高分组之间△MTT、△TTP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FHVs评分与△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HVs评分与△TTP呈独立正相关;而与△MTT、△T0相关性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的患者,FHVs评分与MR PWI中△TTP呈正相关,FHVs评分可提示梗死部位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

LAMP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EGFR基因L858R位点突变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下载:95 浏览:492

钮静1 权文强2 李冬2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靶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L858R位点突变的快速筛查方法。方法在Genebank上查找EGFR 21号外显子(L858R)的DNA序列,利用Primer Explorer V4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LAMP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价。采集11例临床病理诊断为NSCLC患者外周血血浆,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果为标准,对建立的LAMP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采用自行设计的LAMP引物及构建的反应体系可特异性扩增EGFR L858R位点突变阳性DNA,检测敏感性为0.1%,特异性达到100%。LAMP法在11例EGFR L858R位点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血浆标本中检测到9例阳性。结论成功建立了LAMP检测人外周血浆EGFR基因突变方法,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高,可荧光目测判读检测结果,是一种简单、快速的EGFR基因突变筛查方法。

应用PDCA循环促进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体会 下载:57 浏览:705

马荣 马国霞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共360名儿童,按随机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质量满意评价,并进行护理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PDCA评分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PDCA循环,可有效地改善儿童护理工作的质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