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美国中学历史课程阅读材料的选择与设计 下载:36 浏览:579
摘要:
中学历史课程教学对青年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发展有很大影响,历史课程阅读材料的选择与设计非常重要。本文对美国中学历史课程阅读材料选择与设计的重要性、如何为不同年级的学生选择阅读材料和选择与设计阅读材料需重点把握和解决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为美国中学历史教师选择和设计阅读材料提供了一般性建议,目的在于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以及设计相应的课堂读写活动,以服务于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基础的学生,尤其是非英语母语学生在英文环境中学习历史,为所有学生创造一个全纳性课堂,帮助不同背景的学生完好成基础教育。
浅谈微观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下载:85 浏览:978
摘要:
微观史学理论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由美国学者诺曼・福山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历史研究不应仅着眼于历史事件的宏观变迁,而是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历史事件的微观结构上,将个体的人或群体置于历史发展中的关键地位。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以往史学研究中“宏观叙述”和“微观考察”失衡现象,还能加强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微观史学理论应用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改革创新。
初中历史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95 浏览:323
摘要: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创立某种情境、引导学生在体验这种情境的过程中理解所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对于初中生来说,历史书上的知识点大多远离实际生活,造成了理解困难,缺乏兴趣。将体验式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就可以借助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本文将针对初中英语课堂中更好地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进行阐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中职生借助历史课开展思想探究式学习研究 下载:52 浏览:731
摘要: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力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各国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举措。历史作为具有人文素质教育作用的科目,是中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是整个教育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教育有着明确的目标,就是培养大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而这些人才也应当是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文章从三个角度对中职教育中历史课的重要意义、中职历史课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论述。
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融合策略 下载:46 浏览:534
摘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迎来了新的任务与目标,要求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能够灵活使用信息技术推动学科教学的创新,就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科教学的综合成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目前,较多的历史教师都已经开始使用信息技术,有效丰富了课堂教学元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中职历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策略研究 下载:92 浏览:1043
摘要:
在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历史课程不仅是学生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窗口,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的关键途径。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如何在中职历史课程中深入挖掘并有效融合思政元素,使之成为学生思想成长的滋养源泉,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致力于探索中职历史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以期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培养出更多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备高尚品德的新时代青年。通过深入剖析历史教材中的思政资源,结合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本文力图构建一套科学、系统、可操作的融合方案,为中职历史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新课标背景下山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 下载:85 浏览:1077
摘要: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山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好地满足多元化的教育需求,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然而,目前大多数山区高中历史课堂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重视,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不高。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山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为山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VR技术应用于历史课教学优势分析 下载:124 浏览:1492
摘要:
随着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成为趋势,各个学科争相构建“互联网+”模式。高校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的主阵地,更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VR技术在历史课教学中的效果优势,包括更好完成知识建构、突破时间空间界限、突显学生主体地位、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这些效果契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有效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策略管窥 下载:131 浏览:1563
摘要:
在现代新课程发展中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需求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科学设置单元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强化学生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确保学生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相关历史知识,提升其学习效果,推进现代教育发展。
基于阳江革命文化的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研究 下载:129 浏览:1526
摘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开展期间,需要立足于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有效地开发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以上理念,在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可以积极挖掘阳江革命文化资源,丰富历史学科的理论资源,并结合红色文化内容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教学模式,由此增加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优化中职学校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 下载:128 浏览:1607
摘要:
作为历史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完善,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的中职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对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难以起到促进作用。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围绕新课标视域下中职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开展进行探索与研究。
历史解释素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培育 下载:187 浏览:1954
摘要:
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进行过程中,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能够实现对于其历史思维的深化,对于其整体素质的提高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对于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帮助学生挖掘历史真相。简要介绍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要意义,结合历史学科以及学生的情况提出相关策略,对于历史学科整体教学水平提升以及学生成长和发展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浅谈高中历史课外活动的策略研究 下载:128 浏览:1550
摘要:
历史课外活动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学生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历史课外学习或实践活动,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历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历史课外活动的正确指导,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历史课程和教学发展的综合化趋势 下载:164 浏览:2067
摘要:
21世纪教育与时代相适应最突出特点就是呈现出现代科学知识的综合化发展趋势,强调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通过课程综合化,可以把学生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综合。目前我国学者对综合课程认识都关注了原有的分科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知识必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应用 下载:152 浏览:2042
摘要:
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深入推进,《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以历史学科为中心的历史教学正在逐步拓展。大单元教学有助于从系统理论的角度颠覆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就浅析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立德树人目标教育初探  下载:222 浏览:2169
摘要: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学历史已经抛弃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目标,因此,历史教师要跟上时代步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历史课堂,让学生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增强自己的民族情怀,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文章从中学历史课堂上对立德树人进行了研究,并对此进行了探讨。
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以《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为例 下载:230 浏览:2215
摘要: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历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应用研究愈发受到关注。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将久远的历史知识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事物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旨在降低学生理解难度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情境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活化历史课程,从而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将从历史课堂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原则、好处和实际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历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初中历史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下载:157 浏览:1965
摘要:
随着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体制建设完善,基于初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已成为初中历史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在培育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方面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因此,本研究认为培养初中生历史兴趣要以历史情景化教学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历史认知体验,培育学生的历史认知思维和历史价值观意识,进而全面塑造初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浅谈史料在历史课堂情境教学中的作用 下载:214 浏览:2222
摘要:
随着教学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从近年来中考的形式上看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察了,尤其是注重运用历史史料来考察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概括能力,在中考的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几乎可以说“无史料难以成题”,史料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1]或如曹大伟、赵世瑜所说的,“一切存储着有关过去信息的资料”,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2]能够充分运用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日显重要地位,在教学中,能充分运用史料是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有效的,我们都知道,过去的事情就是历史,那么我们只能依靠一些有形的东西去感知揣摩历史,史料是最基本的素材,想要真正的了接历史的真相,都必须积极的运用史料,所以史料在史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梁启超曾在他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对史料如此定义“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流至今日者也。”[3]我认为我们中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适度的运用一些史料,这样有助于学生近距离的感知理解历史,能够帮助他们形成“论从史出”的史学理念,同时通过教师精心的准备,拓宽了教材讲述内容的内涵,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史料的运用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所以本篇论文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以《五四运动》一课为例 下载:151 浏览:1837
摘要:
历史核心素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所应具备的必要品格和应掌握的关键能力。那么,如何将历史核心素养融入初中历史课堂?本文以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一课为例,认为可以通过导学设疑、情境体验、问题探究和观照现实等教学策略,将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课堂。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