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宣白承气汤联合盐酸多西环素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急性期的临床观察 下载:26 浏览:192
摘要:

目的 分析在大叶性肺炎急性期儿童中选用宣白承气汤和盐酸多西环素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大叶性肺炎儿童,均分为50例/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法,观察组使用宣白承气汤和盐酸多西环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肺功能、各症状恢复时间、血清炎性因子控制情况、治疗有效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接受宣白承气汤和盐酸多西环素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和症状缓解情况比对照组良好,血清炎性因子控制情况理想,该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故满意度也偏高(P<0.05)。结论 宣白承气汤和盐酸多西环素在大叶性肺炎急性期儿童中的治疗效果十分理想,用药后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可实现如期恢复,咳嗽等症状的恢复时间缩短,促使炎性因子降低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可见治疗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大多数患者均对该护理模式持满意的态度,因而值得在临床救治工作中予以推广和应用。

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清钙离子、肌酸激酶水平与中毒性脑病相关性的研究 下载:6 浏览:105
摘要:

目的:探讨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清钙离子、肌酸激酶水平变化与中毒性脑病的相关性。方法:以2024.4.1至2025.12.31于我科入院治疗的氟乙酰胺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中毒性脑病患者入研究组,未诊断中毒性脑病患者入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例均在中毒后0-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采血,记录每个时间节点的血清钙离子水平及肌酸激酶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中毒后0-12小时,研究组与对照组血钙离子平均值均低于正常范围,且研究组(中毒性脑病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在中毒后24小时左右,对照组血钙离子数值上升至正常范围,而研究组(中毒性脑病组)血钙离子仍明显低于正常范围,且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但较0-12小时数值有所上升;在中毒后48小时左右,对照组血钙离子数值在正常范围,而研究组血钙离子仍低于正常范围,且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在中毒后72小时左右,对照组及研究组血钙离子均上升至正常范围,且两组数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在氟乙酰胺中毒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时间段,对照组在3个时间段肌酸激酶表达水平均在正常范围,研究组(中毒性脑病组)3个时间段肌酸激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范围,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出现中毒性脑病的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肌酸激酶在中毒24小时左右表达水平会明显增高,且可以持续至中毒72小时。结论:血清钙离子、肌酸激酶水平对氟乙酰胺中毒患者中毒性脑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早期识别和干预中毒性脑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研究免疫指标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作用 下载:15 浏览:36
摘要:

目的 研究免疫指标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3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接受免疫指标检测(观察组)。将其检测结果与同期同例数健康人群作对比(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各指标结果差异。结果 血清免疫抗体指标上,观察组RF、抗CCP抗体、AKA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炎症指标上,观察组的CRP、ESR高于对照组;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指标上,观察组的CD4+T细胞、CD4+/CD8+低于对照组,CD8+T细胞、CD19+B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免疫指标检测具有重要价值,可实现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诊断,了解其与健康者的区别,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的借鉴和参考。

血清TSG-6,col-16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下载:25 浏览:257
摘要:

目的:本研究聚焦于血清TSG-6、col-16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联及临床意义,展开全面评估。旨在深入剖析这两种生物标志物在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演进中的作用,为临床诊疗提供精准依据。方法: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9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为研究主体。同时,择取56例缓解期UC患者与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群体。活动期UC患者依据改良的Mayo评分,细分为轻度组(n=25)、中度组(n=34)、重度组(n=20)。在历经2个月治疗后,依据临床转归,进一步划分为好转组(n=58)与未好转组(n=21)。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精准测定各组血清中的TSG-6和col-16水平,深度解析这两种生物标志物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内在联系。结果:借助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明确血清TSG-6和col-16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态势。UC组患者血清TSG-6、col-1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患者血清TSG-6、col-16水平相较于轻度与中度组,呈现出显著增高的特征;好转组患者血清TSG-6、col-16水平明显低于未好转组(P<0.05)。结论:本项研究表明,血清TSG-6和col-16水平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评估的关键指标。尤其在判定疾病活动性、预估治疗效果方面,具备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此研究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早期诊断与个体化治疗,开拓了崭新思路,也为后续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深入研究,筑牢了坚实根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急性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235 浏览:2297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急性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于我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选71例为研究对象,列入观察组。再同期选取71例健康体检者,列入健康组。两组均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较之于健康组,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更高(P<0.05)。与重度梗死患者相比,中度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更低(P<0.05)。而与中度梗死患者相比,轻度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又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通过检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为评估患者的病情进展程度作为依据。检测结果越大,梗死程度越高。此外,也可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治疗、预防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生长、免疫及肌肉品质的影响 下载:70 浏览:546
摘要:
为研究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肌肉品质的影响,实验以初始体质量为(10.51±0.13) g的黄颡鱼为研究对象,南极磷虾粉替代基础饲料(30%鱼粉)中0%(KM0,对照组)、 2.5%(KM2.5)、 5.0%(KM5)、 7.5%(KM7.5)和10%(KM10)的鱼粉,共配制5组等氮等脂的饲料,每组3个重复,养殖实验在水库网箱(1.5 m×1.5 m×1.5 m)中进行,持续8周。结果显示,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生长、存活率、肠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但显著降低肠道胰蛋白酶活性。与KM0组相比,各替代组血清中补体3含量显著上升,KM5组免疫球蛋白M显著上升,而替代水平超过5%时,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随着磷虾粉替代比例的增加,黄颡鱼肌肉黏附性、弹性、胶黏性呈下降趋势,内聚性呈上升趋势,硬度、咀嚼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KM0组相比,KM10组黄颡鱼肌肉黏附性、弹性、胶黏性显著降低,内聚性显著升高。随着磷虾粉替代鱼粉比例的上升,黄颡鱼肌肉水解氨基酸中呈味氨基酸和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的生长无负面影响,适量添加南极磷虾粉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免疫功能,并影响黄颡鱼肌肉质构和呈味氨基酸含量。
探讨左西孟旦联合米力农治疗重症顽固性心衰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脑钠肽、尿酸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904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討左西孟旦联合米力农治疗重症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的血清脑钠肽和尿酸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重症顽固性心衰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8月,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患者。结果 观察组的脑钠肽水平为(248.39±25.18)μg/L,尿酸为(282.64±28.94)μmol/L,和对照组相比显著更低(t=28.22、11.01,P=0.01)。观察组的24 h尿量为(3 695.48±370.14)mL,显著高于对照组(t=7.08,P=0.01)。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米力农治疗重症顽固性心衰,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疗效较为理想,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脑钠肽水平和尿酸水平。
左西孟旦与米力农治疗重症顽固性心衰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脑钠肽、尿酸的影响 下载:93 浏览:944
摘要:
目的:分析在重症顽固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左西孟旦与米力农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10月期间收治的74例重症顽固性心衰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与分析组,参照组患者接受米力农治疗,分析组患者则接受左西孟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血清脑钠肽、尿酸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组患者的整体疗效好于参照组,且治疗后的相关指标优于参照组,双方对象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顽固性心衰患者的治疗,应用左西孟旦的效果要更好,该药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探讨左西孟旦联合米力农治疗重症顽固性心衰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脑钠肽、尿酸的影响 下载:83 浏览:820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討左西孟旦联合米力农治疗重症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的血清脑钠肽和尿酸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重症顽固性心衰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8月,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米力农治疗,观察组采取左西孟旦联合米力农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及其代谢指标、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脑钠肽水平为(248.39±25.18)μg/L,尿酸为(282.64±28.94)μmol/L,和对照组相比显著更低(t=28.22、11.01,P=0.01)。观察组的24 h尿量为(3 695.48±370.14)mL,显著高于对照组(t=7.08,P=0.01)。观察组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为(36.75±3.27)mm、(47.82±4.52)mm,显著低于对照组(t=6.25、3.95,P=0.01)。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为(47.85±4.36)%,显著高于对照组(t=6.73,P=0.01)。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米力农治疗重症顽固性心衰,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疗效较为理想,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脑钠肽水平和尿酸水平。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236 浏览:2766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7月时段我院确诊并收治的5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选择同时期到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参照组,两组受检人员均接受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观察统计对比两组受检人员的糖尿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血脂水平以及其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C肽水平阳性检出率。结果:实验组受检人员的糖尿病相关指标水平与参照组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血脂水平指标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参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C肽水平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检测效果非常明显,医生可根据各项检测指标对患者糖尿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疾病类型进行评估,为糖尿病的诊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血清降钙素原、脑钠肽、C反应蛋白浓度在脓毒症合并心衰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下载:103 浏览:1094
摘要: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观察血清降钙素原、脑钠肽、C反应蛋白浓度在脓毒症合并心衰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此次研究从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选取18例脓毒症合并心衰患者为观察组,脓毒症非心衰患者为对照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脑钠肽、C反应蛋白浓度对患者病情变化的作用。结果 观察组CRP、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BNP指标低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此次研究可以发现,对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脑钠肽、C反应蛋白浓度进行检测,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进行进一步明确,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值得推广。
化学发光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与C肽水平的临床诊断价值 下载:30 浏览:715
摘要:
探讨观察化学发光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与C肽水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选取医院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设为疾病组与健康组;两组患者均按照研究要求提供血样,两组患者的血样均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统计疾病组、健康组患者的血清胰岛素、血清C肽水平。结果:疾病组的血清胰岛素、血清C肽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清胰岛素、血清C肽两项指标时应用化学发光法,检出结果更可靠,检查耗时更短,值得临床推广。
血液生化检验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分析 下载:23 浏览:1120
摘要:
研究血液生化检验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60名血液生化检查的检查人员,分析其血液生化检验流程,对血清胆固醇原因,然后根据原因制定针对性处理对策。结果:血清胆固醇降低检查者有15例,胆固醇升高检查者有45例,引发血清胆固醇异常原因较多,临床中可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提升受检者的安全性。结论:在对检查者实施血液生化检验期间,引发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具有复杂性,需要根据具体原因实施针对性处理,预防血清胆固醇异常事件的发生。
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的意义 下载:40 浏览:659
摘要:
探究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所产生的意义。 方法:从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本院接收的疑似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中选取87例,在早晨空腹状态下为其采集静脉血,并先后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比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在结果方面出现的差异,并总结全自动化学发光仪产生的意义。 结果:在对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验中,化学发光法的检出情况明显较酶联免疫法更好,对阳性的检出率高,另外,在检验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以及准确率方面,化学发光法的表现也明显比酶联免疫法更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的过程中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的阳性检出率更高,整体检测效果表现良好,值得推广。
凝血-纤溶及相关生化检测对2型糖尿病并发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下载:81 浏览:885
摘要:
目的 围绕2型糖尿病(DM)并发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凝血-纤溶及相关生化检测进行诊断,评定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在特定时间内(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2型DM患者(64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有无肾病将其分为A组(2型DM无肾病患者,22例)、B组(2型DM肾病患者,42例);另在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28例,将其当作C组。就三组血脂水平、血清蛋白质脂蛋白(a)[Lp(a)]及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等凝血纤溶指标进行对比。多因素分析2型DM患者发生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2型DM肾病患者与凝血纤溶、Lp(a)之间关系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 A、B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都较C组高(P<0.05);A组的载脂蛋白B(ApoB)及B组的载脂蛋白A(ApoA)都较C组高(P<0.05)。B组的D-Dimer、Lp(a)、Fg水平都较A组、C组高(P<0.05)。Fg、Lp(a)都是2型DM肾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2型DM肾病患者的凝血纤溶指标与Lp(a)之间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 通过检测凝血纤溶指标及Lp(a)对2型DM肾病实施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当作首选临床检测指标。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血清学预测指标分析 下载:136 浏览:1755
摘要:
目的 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血清学预测指标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近2年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R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有66例患者被纳入研究中。观察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中研究对象均为33例,对比分析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根据患者的血清水平,预测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 总治疗有效数据中,观察组为26例(78.79%),对照组为19例(57.58%)(P<0.05);心功能指标中,经过治疗后各组LVEF、LVEDd、NT-proBNP指标分别为:对照组(34.89±2.08)%、(56.02±2.23)mm、(5067.69±637.37)ng/L,观察组(37.78±2.23)%、(53.23±2.89)mm、(4102.20±560.95)ng/L;清NT-proBNP指标与治疗效果间敏感度高,可作为预测效果的指标之一。结论 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加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和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对患者进行血清水平分析,其中血清NT-proBNP可作为预测重组人脑利钠肽的治疗效果预测指标。
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下载:22 浏览:1333
摘要:
探讨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于2023年1月-12月期间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0例为观察组,另择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完全型脑梗死患者短(P<0.05),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完全型脑梗死患者高(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检验在脑梗死患者中能够有效鉴别疾病类型,利于诊治及预后,效果理想。
血清D-二聚体、总胆红素水平与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349 浏览:3708
摘要:
分析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诊疗、预后中总胆红素、血清D-二聚体的相关性。方法:分析病例选择于2019.3~2020.3时间段在我院就诊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体检老年人各85例,分别以实验、对照2组进行命名,实验组同时开展药物治疗,对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水平、血清D-二聚体进行检测,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相对比于健康体检老年人,治疗前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明显,血清D-二聚体提升明显,比较差异性较大(P<0.05);经过药物治疗,患者总胆红素水平、血清D-二聚体优化明显,且患者PANSS评分降低明显,预后较好;预后与总胆红素水平、血清D-二聚体相关。结论:总胆红素水平、血清D-二聚体可有效判断老年精神分裂症病情和预后,建议推广。
左西孟旦与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心衰患者疗效观察 下载:175 浏览:1956
摘要:
目的:分析左西孟旦与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治疗对老年心衰患者临床指标、心功能指标与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3年4月期间52例老年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时间的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左西孟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比较各项临床指标、心功能指标与血清学指标。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患者心功能指标与血清学指标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LVEF与FS指标均高于对照组,LVEDD、NE、ET-1与NT-proBN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与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老年心衰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和心功能指标,疗效显著。
地西泮与苯巴比妥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分析与探究 下载:258 浏览:2535
摘要:
目的:研究地西泮与苯巴比妥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接收86例热性惊厥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治疗,实验组实施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通过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及血清学指标评判2种治疗方式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效果显著。因此,在进行小儿热性惊厥治疗时可及时将地西泮与苯巴比妥联合用于其中,促使治疗效果不断提升,降低病症对患儿不良影响。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