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大城市周边山区小城镇产业协同发展路径探讨——以西安临潼区三个街道办为例 下载:67 浏览:271

赵博田雨轩张丹丹李明磊 《中国城镇》 2018年8期

摘要: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小城镇成为城镇化前沿阵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小城镇发展成为落实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大城市周边小城镇一部分发展比较快,还有一部分发展相对滞后。如何实现大城市周边滞后小城镇崛起,产业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与支撑,是发挥小城镇集聚功能和集聚效应的前提。文章以陕西省西安市三个街道办为例,分析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探讨大城市周边小城镇产业协同发展路径,认为通过区域城镇联合、差异协作和产业分工,推动小城镇间产业协同发展,使资源配置达到综合效益最佳,提升小城镇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升级与大城市经济联系,增强大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实现快速助推周边小城镇发展。

信息化社会下学校书法教育现状、必要性、可行性研究 下载:324 浏览:3643

房宇 《交叉科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汉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担负着无比重要的使命,诉说着历史、谱写着未来,凝聚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书法作为汉字的艺术升华,曾引无数文人墨客,古圣先贤,去挖掘它的内在之美,昔日王羲之、怀素、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圣贤为我们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千古名作,近现代毛泽东、范曾、舒同、启功、吴三大等大师挥洒书法的人文魅力。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键盘的输入意识逐渐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书写意识,即使偶尔的书写,也仅是为了表意,因此,呼唤汉字的书法之美,尤为迫切!

新形势下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 下载:257 浏览:2708

田颖群 《中国教育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高中生的生涯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新高考制度更加科学、公平、公开、自主,学生的选择权更多,学生必须对自身有全面了解,根据自己的爱好、个性、能力,来选择契合自身的专业、职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学生可以做出正确选择,就需要在高中教育中强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文结合现实情况,优化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为学生今后发展提供保障。将高中生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为了使它们相互依存并互动融通,采用课程互补、咨询指导相结合、实践活动强化贯通等方法,促进高中生以健康和谐的心理状态科学地进行个性化和适宜化的生涯规划设计,在生涯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127 浏览:1454

​刘晓华 《历史研究进展》 2023年6期

摘要:
在倡导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就要不断研究类似于大概念教学的新颖教学手段,既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帮助学生们形成对历史史实的本质性认识,一举多得。与此同时,高中历史教师还要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具体学习能力,促使他们能够准确提炼每一单元的核心大概念,使得他们能够准确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而通过自身的创新思考而逐渐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再有便是,大概念教学的开展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自身教书育人的价值作用,帮助学生们以大概念为核心掌握基础知识也是基本教学目标,从而充分发展学生们的历史素养,助力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才是终极目标,要引领他们善于发现并总结古人的智慧,以便为其自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创新实践 下载:142 浏览:1498

朱珍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3年2期

摘要:
为了改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各地深入开展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工作,即“双减”工作。英语学科的作业设计需要基于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发挥学科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达到作业设计科学合理,量少而精,增强作业的层次性,趣味性,多元性,通过整改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健康、自信、阳光地成长。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实施策略 下载:117 浏览:1048

田梅鑫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整本书阅读已成为小学语文高年级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施策略,包括做好学生的阅读指导工作、唤醒学生的阅读主体意识、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积极分享阅读感想等方面。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