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二甲双胍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乳酸生成的影响 下载:66 浏览:362

谢建将 陈敏东 陈曲海 梁登峰 徐子迅 吕德雄 白文杰 《肿瘤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乳酸生成的影响。[方法]应用Annexin V/PI和API等标记,流式细胞仪对肺癌A549细胞凋亡及周期特异性的检测,运用RT-PCR的方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活化情况。MTT检测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体外迁移实验检测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检测乳酸生成情况。[结果 ]二甲双胍诱导的细胞凋亡主要在细胞周期的G1期发生。采用二甲双胍凋亡诱导,对照组未做处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Caspase-3 m RNA(1.12±0.56)、Caspase-9 m RNA(1.10±0.29)的表达值显著高于对照组(0.82±0.31,0.72±0.26)。Transwell结果显示,第7d二甲双胍组体外迁移细胞数(2.69±0.56)明显增加;二甲双胍组细胞活力(52.39%±5.96%)下降;二甲双胍组乳酸生成(12.89±1.03)明显降低。[结论 ]二甲双胍诱导的细胞凋亡与肺癌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关,存在G1期细胞周期阻滞的周期特异性,且此过程中发生了caspase活化,抑制细胞活性及迁移侵袭能力,降低乳酸的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抗阻力运动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下载:84 浏览:312

贾丽 《诊断医学》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抗阻力运动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采用抗阻力运动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FPG、2h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臀围、腰围、BMI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密度T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抗阻力运动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改善患者骨密度,减轻患者体重,提高血糖控制效果,临床价值显著。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下载:78 浏览:451

李灿辉 《诊断医学》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年限为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调查。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二甲双胍+胰岛素,n=40)与对照组(单纯胰岛素,n=40)。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血糖各指标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日用量、血糖指标达标时间均更为理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低血糖,发生率为2.5%,对照组出现6例低血糖,发生率为15.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于常规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且安全可靠,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阿司匹林联合二甲双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中的临床研究 下载:51 浏览:420

李义菊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二甲双胍的使用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效果,主要是分析促排卵作用情况。方法:选择医院在2021-06至2023-06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0例,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然后对照组提供常规治疗,药物选择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组提供阿司匹林+二甲双胍的使用。治疗后,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主要是对性激素水平、排卵情况以及血糖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性激素水平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LH、FSH、E2、T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的排卵率以及卵泡成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糖指标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FBG、FINS、HOMA-IR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选择阿司匹林联合二甲双胍的使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促进排卵,并能够科学控制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程度,效果比较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下载:230 浏览:3230

程向丽 张辉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在二甲双胍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联合用药的价值。方法 研究病例选取在本院确诊医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共80例,纳入时间从2020年2月开始,截止到2022年2月。将全体患者分为两组,主要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其中采取单纯二甲双胍治疗的40例患者归在对照组内,将在二甲双胍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联合用药的40例患者归在观察组内。从血糖水平、胰岛功能、不良症状、治疗效果各方面来评价2组患者的效果差异。结果 治疗之后,2组研究病例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都要较同组治疗前有着更为明显的降低(P<0.05);而2组之间对比观察组要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治疗之后,2组研究病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都要较同组治疗前有着更为明显的改善(P<0.05);而2组之间对比观察组HOMA-IR要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HOMA-β要较对照组上升更显著(P<0.05)。2组研究病例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提高更加明显(P<0.05)。2组研究病例不良症状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相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 在二甲双胍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联合用药,可以更有效的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促进胰岛功能改善,减少不良症状发生,疗效比较理想,值得临床在此类患者中大力开展。

肝糖异方和二甲双胍对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中糖原合成以及关键酶的酶活性影响 下载:68 浏览:477

熊静芳1 陈冻伢2 徐燕芳3 冯慧2 施琳琳2 张兆林2 徐虹2 《中国中医药》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肝糖异方对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中糖原合成以及关键酶的酶活性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肝糖异方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各10只。制备四氯化碳和高脂高糖饮食复合肝硬化大鼠模型,肝糖异方组大鼠予肝糖异方灌胃(1 mL/100 g),二甲双胍组大鼠予二甲双胍(200 mg/kg·d)灌胃。对肝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和天狼猩红染色,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PAS染色和硫酸蒽酮比色法检测肝糖原含量,连续循环光谱法或比色法检测肝组织中GSK3α、GS和GPa的活性。结果:模型大鼠肝脏中观察到明显的脂肪样变和纤维化。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大鼠检测到显著的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岛素抵抗。正常组大鼠肝组织中的糖原含量为64.30(54.33, 67.35)μg/mg肝组织,模型组大鼠的肝糖原含量显著下降,为29.51(24.99, 39.13)μg/mg(P<0.001)。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的GS活性显著下降(P<0.01),GSK3α和GPa活性则显著增高(均P<0.01)。肝糖异方和二甲双胍显著减轻模型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和脂肪样变,改善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岛素抵抗。与模型组相比较,肝糖异方和二甲双胍组大鼠肝组织中的GS活性显著增高(P<0.01),而GSK3α和GPa活性则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肝糖异方汤能显著减轻CCl4高脂高糖饮食复合肝硬化大鼠的肝脏损伤,增加肝组织中的GS活性,降低GSK3α和GPa活性,从而增加肝糖原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

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下载:35 浏览:367

李慧 刘欢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M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T2M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胰岛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DPN、A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MD可显著改善糖脂代谢异常,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下载:25 浏览:275

张虹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1,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和对照组(n=51,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 PG、HbA1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其不仅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而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观察 下载:154 浏览:1776

张泽勋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讨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中使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中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胰岛素敏感指数以及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相比(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降低血糖水平,控制体质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评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研究 下载:339 浏览:3447

李晔 《老龄研究进展》 2022年2期

摘要:
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中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抽取本社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4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抽签将所选患者分为甲组及乙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在实验过程中,医护人员对甲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对乙组患者实施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统计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相比甲组患者,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为突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甲组患者,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几率较低,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为突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中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有着较好的效果,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论制粒工艺对盐酸二甲双胍片可压性的影响 下载:153 浏览:1679

吕罡 《医学研究前沿》 2022年2期

摘要:
探讨制粒工艺对盐酸二甲双胍片可压性的影响;方法:利用高剪切湿法制粒工艺以及流化床制粒工艺制备盐酸二甲双胍片,比较其外观、密度等各项指标;结果:通过高剪切湿法制备的颗粒形态圆润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表面遍布密孔。利用流化床制粒工艺制成的颗粒水分占比较高,拥有良好的可压性,经测定硬度约为120N,脆碎度极低;结论:经过实验研究发现可利用流化床制粒工艺生产盐酸二甲双胍片,干燥环境下需加强对水分含量的控制。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下载:134 浏览:1340

陈传荣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20年5月到2022年4月收诊的10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药物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45(90.00)、3(6.00)、2(4.00)、48(96.00)和35(70.00)、5(10.00)、10(20.00)、40(80.00),P=0.001、0.048、0.001、0.001,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10.12±2.45、6.42±1.32、12.35±1.62、7.12±1.54、9.57±1.63、5.24±1.74和10.35±2.47、8.12±1.52、12.74±1.59、9.68±1.68、9.47±1.64、9.74±1.35,P=0.824、0.003、0.211、0.001、0.724、0.001,治疗后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炎性因子IL-1β(pg/ml)、IL-4(ng/l)、TNF-α(pg/ml)33.45±4.24、12.34±2.32、55.32±7.45、76.45±4.32、70.32±7.32、28.65±4.32和33.65±4.15、22.35±2.85、55.34±7.85、64.35±5.32、70.61±7.41、41.11±6.27,P=0.621、0.001、0.514、0.001、0.261、0.001,治疗后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恶心、乏力、头痛、低血糖、发生率数据为1(2.00)、1(2.00)、0(0.00)、0(0.00)、2(4.00)和2(4.00)、2(4.00)、1(2.00)、2(4.00)、7(14.00),P=0.101、0.101、0.224、0.049、0.001,有差异,(P<0.05)。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对患者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比较低,具有推广价值。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