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超分子聚合物的自修复材料 下载:62 浏览:419

侯瑞 李桂群 张岩 李明俊 周桂明 柴晓明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材料的自修复功能对于材料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如键组装/解组装常数、键的方向和链的弛豫时间等因素会影响自修复效率。根据提供修复功能的物质构成形式,可以分为外援型自修复材料和本征型自修复材料,其中本征型自修复材料是当前的热点方向,在本征型自修复材料中,超分子自修复材料以其独特的可逆性组装,以及在快速、可逆、多重响应方面的优势而成为研究重点。本文重点阐述了基于不同结合效应的超分子自修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认为材料的耐环境性能能否达标是未来能否获得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应用于超高强钢的滚筒剪刀片失效分析及改进研究 下载:58 浏览:474

吴军 潘勋平 《冶金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宝钢四冷轧连轧机出口滚筒剪进口刀片崩刀情况,从刀片宏观断口形貌、微观断口形貌、金相组织、韧性和硬度等方面对进口刀片原因进行分析,并从组织调整和韧性优化两方面对刀片进行改进研究。通过材质调整和工艺优化,大大提高了刀片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的柚子皮/聚苯胺原位复合碳化材料 下载:88 浏览:429

杜伟 王小宁 鞠翔宇 孙学勤 《新材料》 2019年6期

摘要: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兴储能设备,具有充电速度快、功率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广且绿色环保等优点,弥补了以锂电池为代表的传统化学电池和其他普通电容器在生产使用方面的不足。本工作以生活废弃物柚子皮为碳源,利用生物质热解炭化技术,在氮气保护下高温碳化柚子皮得到活性炭材料,然后采用最优质量比1∶1原位聚合制备活性炭/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经高温再碳化获得活性炭材料,并将获得的活性炭材料制成电极,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活性炭/聚苯胺复合材料经碳化后获得的活性炭材料比电容量可达358 F/g,电极经过2 000次的充放电循环后,电容量仍可保持初始值的95%,具有优良的循环稳定性。

基于超表面的Tamm等离激元与激子的强耦合作用 下载:57 浏览:419

吴晗 吴竞 宇陈卓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由超表面-介质间隔层-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 DBR)构成的等离激元微腔结构中的Tamm等离激元及其与激子间的相互作用.利用超表面中的结构参数变化能够调控光在其表面的反射位相这一特性,可以在微腔结构的介质间隔层厚度保持不变时,通过调节超表面的结构参数来调控微腔结构所支持的Tamm等离激元模式的共振位置,从而为Tamm等离激元模式的调控提供更多自由度.相比于传统金属薄膜-介质间隔层-DBR结构,我们发现超表面的引入及其对反射位相的调控可以使超表面-介质间隔层-DBR结构在更小的间隔层厚度下支持共振在相同波长处的Tamm等离激元模式.此外,结合超表面对场的局域特性,可以有效地降低Tamm等离激元模式体积.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传统的和基于超表面的Tamm等离激元与单层二硫化钨(WS2)的相互作用,发现基于超表面的Tamm等离激元可以产生更强的光子与激子的强耦合作用,获得更大的拉比(Rabi)劈裂.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的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 下载:21 浏览:384

吴家红1 段永瑞2 《管理与科学》 2020年4期

摘要:
建立了基于DEA模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7—2016年的能源效率进行了测度,将测度结果按照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进行了时空差异分析,并对各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趋势进行收敛性检验。结果显示:2007—2016年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从三个区域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东部能源效率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相一致。通过收敛性检验可以看出2007—2016年,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呈发散趋势,即地区之间的差距在逐渐增大。

基于超单元技术的乏燃料贮存格架多自由度非线性抗震分析 下载:25 浏览:340

伍时建1 尚尔涛1 刘攀1 高晨2 徐晓1 聂照宇1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5期

摘要:
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超单元分析技术,建立乏燃料贮存格架整池超单元模型,对格架地震响应进行更精确的多自由度模拟。考虑了格架间流-固耦合影响,对整池格架进行非线性时程抗震分析,获得了格架的跳起位移、碰撞加速度、滑移位移等计算结果,并将超单元模型抗震分析结果扩展到格架详细模型,得到格架地震下的变形和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超单元分析建模的技术方法显著提高了分析效率,格架响应计算也更为精确,可用于乏燃料贮存格架的抗震设计。

基于超声波技术的液体计量SoC芯片设计 下载:66 浏览:430

王甲1 阮颐1 张璐雅2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目前智能电表的招标工作已经经历了近10年,全国约有6亿只电表得到了更换,随着IR46标准在智能电表中的应用,国内绝大多数电表已经完成了智能化的改造。然而同样作为重要的户用计量仪表的流量计(即水表)和热量表,其智能化改造工作才刚刚开始。随着改造工作的进展和需求量的激增,势必带来市场的充分化竞争,而原有分离化设计的水表和热量表方案,其成本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市场的竞争需要,因此如何设计一款集成度更高、成本更低的超声波液体计量So C(System on Chip,芯片级系统)芯片,即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基于超声波测距的高精度室内位置感知系统研究 下载:10 浏览:415

张成田 建艳 吕迎春 王芳 张振华 《传感器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基于位置信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测距的高精度室内位置感知系统。首先对超声波测距原理及误差来源进行系统分析,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采用多项式拟合法确定模型参数后对测距误差进行修正;其次,通过最小二乘定位算法解算得到目标位置并在上位机上实时显示,最后对位置感知系统的定位结果和定位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误差修正模型补偿后的定位精度有了明显提高,改进的定位精度在30 mm内的达到95%、最大误差为59 mm、平均误差在18 mm左右、满足设计要求。该位置感知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一种基于超短基线定位的便携式AUV回坞导航方法 下载:47 浏览:460

裘天佑1,2,3 李一平1,2 《海洋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自主水下机器人(AUV)对接技术是目前水下机器人的研究热点,精确可靠的AUV的回坞导航是实现对接的关键技术。对于追求轻便的便携式AUV的对接系统,考虑到便携式AUV的搭载能力有限又需要足够的定位精度用于对接,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短基线(USBL)定位的回坞导航方法,该方法让AUV只需装载电子罗盘和水声应答器就能完成精确的回坞定位。根据导航方法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改进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其优点是能在处理滞后的USBL数据的同时动态估算海流、更新状态方程以消除海流造成的定位误差。通过湖试和大量仿真实验,验证了定位算法在海流影响下的定位性能。

一种用于超高频RFID阅读器的端射圆极化天线 下载:55 浏览:452

李爱莲 华昌洲 《天线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宽轴比带宽的RFID阅读器端射圆极化天线。该天线结构简单,采用矩形波导结构(等效为磁偶极子)结合一对蝶形振子结构(等效为电偶极子),同时采用四分之一波长的微带线结构和U型微带线调节阻抗匹配以及移相。最终,设计实现了一款超高频端射右旋圆极化天线,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在谐振频点出的S11为-19.6 dB,阻抗带宽为180MHz(850 MHz-1030 MHz),3 dB轴比带宽(AR)为130 MHz(850 MHz-980 MHz),可广泛应用于超高频RFID阅读器。

人工繁育大泷六线鱼仔稚鱼的骨骼畸形观察 下载:53 浏览:326

盖珊珊 官曙光 于超勇 赵文溪 刘洪军 于道德 宋静静 刘莹 《中国水产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为确定人工繁育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仔稚鱼骨骼畸形发生时期、部位及类型,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法对其骨骼畸形现象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孵化后1~60dph大泷六线鱼600尾骨骼标本中,共发现20种骨骼畸形类型,主要表现为脊柱侧凸、脊柱后凸、脊柱前凸、迈克尔氏软骨弯曲、角鳃骨弯曲等;大泷六线鱼骨骼畸形率为19.50%,主要发生时期为6~10dph和16~20dph,其中,脊柱畸形主要发生时期为6~10dph,头部及鳍骨骼畸形主要发生时期为16~20dph。研究表明,骨骼畸形是导致大泷六线鱼仔稚鱼发育前期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究大泷六线鱼骨骼畸形形成机制,以及优化苗种培育关键时期的养殖管理条件提供基础依据。

大泷六线鱼仔稚鱼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发育观察 下载:47 浏览:343

于超勇 官曙光 于道德 赵文溪 宋静静 盖珊珊 张伟 刘莹 《中国水产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为揭示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发育规律,以确定骨骼发育时序与骨化时间关键节点,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方法对大泷六线鱼仔稚鱼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骨骼发育始于胚胎时期,初孵仔鱼已具备脊索、髓弓、脉弓等骨骼元件;髓棘、脉棘在19日龄时全部形成,脊柱椎体于28日龄时开始由头端向尾端骨化,至50日龄时脊柱椎体全部完成骨骼元件骨化;大泷六线鱼附肢骨骼系统的发育时序为胸鳍、尾鳍、背鳍、臀鳍和腹鳍,其中胸鳍、尾鳍的发育明显早于其他附肢骨骼;胸鳍的乌喙骨-肩胛软骨形成于孵化前,20日龄时胸鳍支鳍软骨全部形成,胸鳍条出现,27日龄时匙骨最先开始骨化;尾鳍发育以6日龄时仔鱼尾下骨的发育为起点,20日龄时尾鳍发育成型,5枚尾下骨发生融合,分为上、下两叶,尾鳍条中间微凹,35日龄时尾骨复合物开始骨化;背鳍和臀鳍分别出现在14和15日龄,第二背鳍较第一背鳍首先出现,臀鳍支鳍骨由中间向头尾两端出现,40日龄时,背鳍、臀鳍开始由前向后骨化;腹鳍于16日龄时开始发育,并于31日龄时开始骨化;至60日龄时,大泷六线鱼脊柱及附肢骨骼系统基本完成硬骨化。研究表明,大泷六线鱼骨骼发育过程历时较长,其脊柱及附肢骨骼早期发育与其巡游运动模式向机动运动模式的转变、摄食能力的增强密切相关,尾下骨的高度联合现象进一步证明了大泷六线鱼处于较高的进化分类地位,本研究结果可为大泷六线鱼早期骨骼功能发育研究及其系统进化分类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智能出入库识别系统 下载:51 浏览:578

徐亮 李昌勇 李方超 《电力技术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本文设计一种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智能出入库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高频RFID原理,通过在门内外安装微波传感器检测人员出入开启和结束门内外超高频天线扫描安装有超高频标签的工器具,获取各超高频标签的特定时间段的读取次数和接收到标签信号强度,并结合相应的算法实现出入库判断。

基于超材料的天线罩 下载:127 浏览:602

​谢立云 张岩 彭铮 普睿铁 方明恩 《天线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本文参照美国JASMM导弹头部建模,计算了金属头部的雷达散射截面。介绍了超材料微结构设计原理,采用基于超材料等效媒质理论的厚壁FSS天线罩设计方法,将JASMM头部采用介质罩/超材料FSS功能层一体化内贴设计,其中天线罩边缘锯齿化。通过仿真计算,超材料天线罩的RCS优于金属头罩,具有高隐身性能。

纳米精度位移机构柔性铰链结构设计与分析 下载:97 浏览:1012

​于超 《纳米技术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柔性铰链结构对纳米精度位移机构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关乎机构应用性能以及作用发挥,因此必须保证铰链结构设计合理性。文章主要围绕纳米精度位移机构柔性铰链结构设计与分析进行探讨。首先,概述纳米精度位移机构。其次,分析柔性铰链结构工作原理。最后,深究柔性铰链结构设计方法与过程。希望以下论述可以起到借鉴作用,为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基于超低能耗目标的建筑设计研究 下载:38 浏览:354

张夏舒 《设计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目前,超低能耗概念被引入到建筑设计之中,并且十分受到设计人员的青睐,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符合可持续性发展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如何将超低能耗目标融入其中成为关键问题,本文将结合实际详细探讨进行超低能耗目标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策略,希望能为我国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长远发展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基于超声的神经阻滞在胫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 下载:102 浏览:1171

马少军 孙龙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的神经阻滞在胫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9月胫骨骨折手术患者116例,信封法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联合基于超声的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认知功能及应激反应。结果:察组苏醒及拔管时间、术后3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d 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DA、皮质醇及IL-6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超声的神经阻滞用于胫骨骨折手术患者中麻醉效果较好,能减轻患者疼痛,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应激反应较轻,值得推广应用。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 下载:300 浏览:3093

​邵明星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分析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将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进行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上肢手术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1例),两组对象均接受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麻醉药物为罗哌卡因,研究组则接受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对象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进行分析后差异存在(P<0.05)。结论:针对接受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将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联合使用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基于超声波热量表的换热站智能技术应用 下载:387 浏览:4228

苗营 《动力技术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结合超声波热量表及其智能功能,做好超声波热量表的运行调试维护与应用,并针对超声波热量表运行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切实发挥好超声波热量表在换热站智能技术应用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换热站智能化水平。

基于超声波检测的石油管材质量控制研究 下载:84 浏览:1008

孙磊 《中国石油工业》 2024年10期

摘要:
随着石油工业发展,钻井管材质量控制成关键,本文基于超声波检测技术研究石油管材质量,旨在提升其可靠性和耐久性。分析传播特性,探讨材料影响,提出控制策略。研究表明该技术能有效识别缺陷,提供高效精确方法,本文还讨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限,为管材质量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