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时代中国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的六个向度 下载:94 浏览:605

李林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发展,是新时代法理学和法治理论研究的时代使命和学术责任。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推动新时代法治理论创新发展,应当关注和把握六个重要向度,即法治中国的法理向度、政治中国的政理向度、法治体系的时代向度、法治效能的实证向度、法治世界的国际向度、系统法治的综合向度,由此加快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

“鉴定双轨制”下的法官自由裁量权之界限 下载:62 浏览:392

季若望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在医患关系紧张、"医闹案件"频现的局势下,"鉴定双轨制"下所暴露出的鉴定结论采纳规则不明、出庭质询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都让法官的判决步履维艰,尤其体现在诸如"生存机会丧失"等新型医疗权利纠纷案件中。基于此,需要通过鉴定标准的统一、鉴定人实名制的建立、鉴定人异议意见保留、鉴定人出庭质询和专家辅助人等制度的完善手段来给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提供合理的行使空间,防止权力的滥用或架空,从而促进司法公正,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宏观解读——以十九大报告文本为中心 下载:52 浏览:354

石冠彬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即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联系实际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中国法治实践过程、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所必须坚持的行动指南,是中国法治建设和法治发展的新理论。党的十九大报告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以"新时代"的内涵:为法治中国目标的实现进行了顶层设计;全面依法治国上升为国家基本方略;"树立宪法法律至上"这一法治理念是对"三个至上"理论的修正,属于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内涵的进一步准确把握,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新时代社会矛盾论为法治建设指明了建设和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判断标准;其余诸如"依法立法""以良法促善治""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和明确党组织不具有超越宪法法律特权,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对原先法治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依法治国语境下传统中国德治思想的价值转换 下载:51 浏览:477

李凤鸣 《法学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关于传统中国是否存在德治,是一个仍具争议的问题。从语义学和实现方式来看,传统中国不仅存在德治的思想,而且还存在德治的具体实践,它是包含"人治"与"礼治"的上位概念。在传统哲学中,天与圣贤意志是德治可能性的理论基础,道德教化和道德法律化是其实践的主要路径。就现代法治语境而言,传统德治的理论与制度虽然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也存在不能回避的现实非理性。不过,若能立足现代民主政治,进行创造性的价值转换,传统德治仍能发挥其现实意义。

国际法的存在与遵守义务的根据——作为探究刑法制定根据的一点成果 下载:26 浏览:382

西原春夫1 王昭武2 《法学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与刑法相同,国际法也面临着"为什么需要国际法"这一根本性问题。刑法与刑罚的最深层次的存在根据是人"对所有的欲求",由于国内法与国际法的本质区别在于适用对象的不同,因而这一理念可以同样适用于以"主权国家"为适用对象的国际法。亦即,国际法的存在根据是"各个主权国家对利益保护的欲求"。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可以以该理论为基础在东亚确立新的国际法秩序,并尝试以中国的思想为中心,创建能够替代"西洋近代"价值观的新的世界观。

依法治国战略背景下法科研究生法治精神培养模式探究 下载:58 浏览:420

何嘉1 陈源2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的治国理政战略新高度,决议指明要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要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此外,决议同时指明将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因此,适应国家战略新要求的法治后备队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教育的难点、热点和前沿问题。我国法科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实用知识储备型人才培养倾向,在课程设置和教育过程中以提升法科研究生法律职业所需执业能力为导向,缺乏对法治精神的系统培养和有效评估。加快推进法科研究生法治精神培养模式研究,极具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论高校辅导员法治思维培养的价值与路径 下载:52 浏览:339

李宝光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期

摘要:
时代的发展对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辅导员法治思维是贯彻依法治国和依法治校的需要,是维护学生权利和自身权益的需要,也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要。为此,需要从完善法律规章制度、加强职业培训和考评机制等方面入手,并着力塑造公正思维、权利思维和证据思维,从而进一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保障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高校法治教育建设现状研究 下载:101 浏览:1032

孙畅 《中国法学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究推动我国高校法制建设的一般措施 ,研究发现,当前法治建设是高校思政建设的主旋律,但受多因素影响,我国高校法制建设存在着法制教育注重理论性,缺乏实践性;法制教育前期建设力度不足,个别群体法制观念薄弱等问题,为加快高校法治建设进程,本文认为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加强学生法制精神建设;完善校纪校规,依规治校推动法制意识形成;科学普法、全面普法;加强高校法律建设师资队伍的管理,多路径,多措施,提高高等院校法治建设工作。

浅谈如何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建设以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工作 下载:119 浏览:1512

王水波 《中国法学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以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建设来推动反腐倡廉工作,是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保证,是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众所周知,反腐倡廉的推进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我们必须树立良好的法制和道德观念,树立持久的作战思想,立足当前,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坚决和持久地进行下去。
本文从法制教育和道德建设两个方面出发展开探索,以健全法制教育和道德建设运行机制,推进法制教育与道德治理实践,加强法制和道德宣传三个方面的建议加以探讨。

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中国化 下载:165 浏览:1980

段雅楠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10期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国家治理的新思想: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治理前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治理方式,坚持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理目标,在全球治理方面坚持共建共商共享原则,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都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为解决国家治理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法治建设的分析 下载:144 浏览:1448

艾尔肯江·艾木都拉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3年6期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农村的稳定和有序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的建设,而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由此可见,农村法治建设的推进,对整个社会法治建设的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都知道,依法治国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也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证。农村的发展则是以农民的生活发展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建立在农民的发展基础上,农民更是推进发展和改革的主要动力,是创造社会财富、带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和农村法治化的进程中,农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乡村振兴则为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并为其提供了诸多的制度保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指引着新时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村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

高专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法制教育的进步与创新 下载:151 浏览:1675

沈杕 彭发军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3年7期

摘要:
为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制教育被纳入到当今高校课程系统之中。基于高专院校大学生法律素质令人堪忧的现状,必须重新审视高专院校大学生法律素质缺失的内因和外因,提出通过完善法律教学课程体系、加强高专院校大学生的法律实践活动、提高法律教师的授课技巧等法制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以期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

浅论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 下载:428 浏览:2145

向晓玲 《法学学报》 2023年8期

摘要:
当前,我国已步入新时代,正为依法治国持续发力。在国家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得以有效推进。然而,新时代未来的后劲力量——高校大学生群体,在依法治国战略践行的过程中尚且处于薄弱环节,因而,本文将从现状、原因解析以及对策等方面试论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以期依法治国全面推进。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对新时代法治国家建设的启示 下载:461 浏览:2370

陈洪瑞 《法学学报》 2023年1期

摘要:
我国的传统的法律思维模式根植于当时我国的环境中,对当时中国社会及中国周边许多国家都产生过了极其巨大深远的影响。其最主要的特征是体现刑法与中国传统的礼法相融合,把中国传统的礼教伦理要求等视为中国制定实施刑法原则和正确运用各种刑罚手段的基础。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地位,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共同推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野下的法学教育改革 下载:701 浏览:3401

李阳梅 《法学学报》 2021年10期

摘要:
在我国的法治化建设道路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达到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目标,离不开法治人才的培养。由此可见,法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十八届四中全会所通过的文件中明确提出,要通过有效措施,培养创新型的法治人才,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会议内容的提出,不仅为法治教育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且也成为了法学教育的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学教育改革的具体策略。

“互联网+”法学教育体系创新模式研究 下载:225 浏览:2153

王黎黎 李宝敏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法律行业在“大数据”、“信息时代”、“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冲击下逐渐发生改变,“互联网+法律”教育在各大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也被不断提及, “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成为法学教育改革的动因。本文立足于“互联网+ ”的时代前沿,分析当前法治人才培养的困境,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优势对高校法学教育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提高法治人才培养的质量,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通晓国际法律规则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