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对糖尿病足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372

牛瑞芳 《诊断医学》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对糖尿病足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及创面愈合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3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治疗可有效降低胰岛素抵抗水平,促进创面愈合,临床价值显著。

庆大霉素结合灌洗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创伤感染创面的护理要点分析 下载:51 浏览:374

徐燕青 刘海萍 徐丽萍 郑雪景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庆大霉素结合灌洗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创伤感染创面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创伤感染创面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两组均接受庆大霉素结合灌洗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试验组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创面细菌培养结果转阴率、创面愈合时间、庆大霉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试验组创面细菌培养结果转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庆大霉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费用相对较低(P<0.05)。结论:循证护理的应用可在庆大霉素结合灌洗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基础上促进患者创面愈合,进而促进患者治疗预后质量的提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清热化瘀方熏洗对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高家治王建东陈平施展 下载:60 浏览:356

高家治 王建东 陈平 施展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清热化瘀方在肛肠患者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肛肠术后90例患者随机分为清热化瘀组、高锰酸钾组和空白组,每组各30例。清热化瘀组和高锰酸钾组分别以清热化瘀方和高锰酸钾进行熏洗,空白组用温水清洗。通过观察各组患者术后疼痛、水肿、便血等并发症,以及创面分泌物、肉芽组织、上皮爬行情况、创面面积、愈合天数等情况评价药物对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清热化瘀方和高锰酸钾均能改善创面疼痛、减轻创面水肿、减少便血等症状,减少创面分泌物,加快上皮爬行和创面愈合,但清热化瘀方效果更优。结论:清热化瘀方有改善肛肠患者术后并发症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外科正宗》太乙膏配合枳壳汤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病理组织学观察 下载:79 浏览:510

张博 孟丽娜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太乙膏配合枳壳汤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病理组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分别给予太乙膏加枳壳汤、生肌玉红膏加朴硝散进行治疗。两组均每日常规换药坐浴,记录并统计比较各组创面愈合时间及第7天、第10天创面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量、毛细血管数量。结果:治疗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及毛细血管数的比较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太乙膏加枳壳汤对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的生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太乙膏配合枳壳汤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临床疗效显著。

清热利湿方对肛肠手术术后创面愈合作用的研究 下载:95 浏览:490

杨豪杰 刘华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研究清热利湿外洗方(虎杖、蒲公英、苦参、黄柏)促进肛肠手术术后创伤愈合的可能影响。方法:以SD大鼠肛旁创面模型为研究对象,在术后第3、7、11天代表愈合的3个时间点,分别观察清热利湿外洗方、生理盐水及高锰酸钾组各组创面色泽、渗出、愈合率,通过光镜观察创面上皮爬行、肉芽组织增生、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浸润、组织水肿等愈合及炎症情况。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新生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及胶原纤维合成、分布情况。结果:造模后第3、7、11天,清热利湿方组与高锰酸钾组对伤口分泌物影响无差异(P>0.05),两者分泌物均少于生理盐水组(P<0.05)。造模后第3天3组创面愈合率无差异(P>0.05);第7、11天创面愈合率清热利湿方优于其他两组(P<0.05),高锰酸钾组与生理盐水组无差异(P>0.05)。光镜结果可见清热利湿方组肉芽组织无明显水肿,新生毛细血管丰富且成纤维细胞排列整齐;胶原蛋白合成多于高锰酸钾且分布规则。电镜结果可见清热利湿方组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将相邻细胞紧密嵌合;胶原纤维分布致密、规则,纤维束排列紧密。结轮:清热利湿方与高锰酸钾均能有效减少伤口分泌物,抑制急性炎症反应,但清热利湿方能更有效的促进上皮爬行、加快肉芽组织内各成分再生。

新型纳米烧伤敷料在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94 浏览:995

​田瑞雪 高京 刘杰 郭建鹏 司海莉 《纳米技术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新型纳米烧伤敷料在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70例危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削痂植皮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新型纳米烧伤敷料联合削痂植皮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创面愈合情况、疼痛程度及炎性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生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1d、3d、7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7d的CRP、IL-6、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纳米烧伤敷料联合削痂植皮术治疗危重烧伤患者可明显降低其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机体炎性反应,促进创面愈合。

持续冲洗负压封闭引流+光子治疗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 下载:512 浏览:3537

王倩秋 《光电子进展》 2021年12期

摘要:
探讨持续冲洗负压封闭引流+光子治疗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8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病历资料收集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根据不同干预方案将入组的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冲洗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创面,研究组患者则联合光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状况评分变化、创面愈合速度及愈合时间、创面渗出与组织学类型评分及渗液PH值变化、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共计有效38例,占95.00%,对照组患者共计有效31例,占77.50%),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VRS、VAS、PPI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创面愈合速度较对照组更快,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创面渗出与组织学类型评分及渗液PH值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换药次数及抗生素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更高,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持续冲洗负压封闭引流+光子治疗配合相应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缓解疼痛,减少换药次数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对改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光子治疗仪联合中药熏洗护理干预促进肛肠手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观察 下载:590 浏览:3601

方健 《光电子进展》 2021年5期

摘要:
研究促进肛肠手术后创面愈合过程中应用光子治疗仪联合中药熏洗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64例肛肠手术患者,观察组予以光子治疗仪联合中药熏洗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光子治疗仪干预。结果:在临床疗效提高方面,在VAS评分下降方面,在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缩短方面,均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促进肛肠手术后创面愈合过程中应用光子治疗仪联合中药熏洗护理干预,效果满意。

信号转导通路在创面愈合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172 浏览:1964

张小峰 李博奥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2年8期

摘要:
创面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分子、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等。研究表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广泛存在,而且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阐述了创面愈合的不同阶段相关信号转导通路以及这些通路之间联系的研究进展,以期对创面愈合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基于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模式在创面换药中的实践与优化研究 下载:89 浏览:927

陈清云 《国际护理学》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基于互联网+的上门护理服务模式在创面换药中的实践与优化。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2023年4月本院整形外科创面换药患者100例,依据护理服务模式分为基于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模式组(互联网+的上门护理组)、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组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情况、瘢痕增生情况、日常自理情况、生活质量、创面愈合率、创面感染率、临床疗效、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外观等满意度。结果:互联网+的上门护理组患者的VAS评分、BWAT评分、VS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组(P<0.05),ADL评分、SF-36评分、创面VEGF、EGF、TGF-β、PDGF、IGF浓度均高于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组(P<0.05)。互联网+上门护理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高于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组(P<0.05),创面感染率低于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组(P<0.05)。互联网+上门护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组(P<0.05)。互联网+上门护理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少于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组(P<0.05)。互联网+上门护理组患者的外观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组(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模式在创面换药中的实践效果较常规护理服务模式好。

中医特色护理在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356 浏览:3566

成维 李霞 《中国中医药》 2021年10期

摘要: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05至2020.03时期内诊疗的肛周脓肿患者共75例,划分为常规组(37例)和中医组(38例)。患者均采取手术切除治疗,但常规组联合术后常规护理,中医组联合术后中医特色护理,对比患者总有效率、疼痛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8.38%,中医组为94.74%,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中医组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肛周脓肿患者,于手术切除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模式,既可提高总有效率,还可缩短疼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可推广。

中药自制苦参汤加湿润烧伤膏换药技术在肛肠病人术后的疗效观察 下载:652 浏览:3281

陈强 《中国中医药》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 探究中药自制苦参汤加湿润烧伤膏换药技术在肛肠病人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56例肛肠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高锰酸钾坐浴加马应龙痔疮膏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自制苦参汤联合湿润烧伤换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自制苦参汤加湿润烧伤膏换药技术治疗可缩短肛肠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