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培育新乡村共同体——台湾地区“农村再生”的经验研究 下载:74 浏览:442

李雯骐1 徐国城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9年3期

摘要:
乡村社会的基本属性是建立在血缘及地缘之上的熟人社会网络,这也决定了乡村相较于城市而言具有更明显的"自组织"特征。大陆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对传统意义上乡村内部的"共同关系"造成了巨大冲击,但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共同体的重塑提供了契机。台湾地区比大陆的城镇化进程要早,亦经历过乡村社区解体的历程,但在进入到城市化高度发展阶段后,重新审视乡村价值并改变治理方式,通过"社区营造"和"农村再生"等政策计划,使乡村彰显出自下而上的勃勃生机,其在乡村内生力的塑造和乡村社区共同体的培育方面值得大陆学习。本文以乡村共同体作为理论框架阐释台湾地区"农村再生计划"的机制特点,并以台北市郊共荣社区为典型案例,深入解析"在农村再生的过程中,农村居民、政府部门及社会资本等如何协力建构乡村共同体,促进社区发展"。最后对如何培育大陆乡村社区中的共同体提出了若干思考建议。

我国台湾地区污染地块调查经验 下载:63 浏览:448

丁文娟 王芳 陆子熠 乔鹏 李克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6期

摘要:
工业污染地块调查是污染地块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我国台湾地区针对各种类型污染地块开展了一系列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调查工作,积累了大量调查经验。其中,废弃工厂地块的调查经历了示范性调查、基线普查和全面调查三个阶段,建立了完善的地块调查方法和评估筛选体系。该评估筛选体系首先从约12万家废弃工厂中以高污染行业为条件选出42000家,对其进行基础信息盘查,评估后筛选出约3300家地块进行现场勘查。勘查后划分风险等级,从中筛选出高风险地块,再进行采样调查和污染确认。通过废弃工厂地块调查,我国台湾地区积累了丰富的调查经验,如建立合理的调查方法、采用信息化手段、注重人员培训、加强民众沟通等,为我国相关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我国台湾地区私立大学校院教育经费奖补助办法研究 下载:85 浏览:509

于瑞强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10期

摘要:
我国台湾地区实施诸多措施鼓励兴办私立大学并制定配套的奖补助办法,根据奖补助办法的制定过程可分为启动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三个阶段,随着奖补助办法演进与调整,经费分配理念、拨付模式、角色定位均发生较大的变化。现行的奖补助办法包括整体校务发展计划奖补助和引导性专案奖补助。我国台湾地区私立大学校院教育经费奖补助在经费分配过程中财政资讯透明度不足、经费分配指标与其他奖励计划指标有重叠、评价指标过于量化,建议我国台湾地区公开经费分配机制的相关财政资讯、整合各项奖补助的辅助方案、平衡量化与质化核配指标的比例。

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老年教育经验及启示 下载:82 浏览:511

周康 刘建清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我国大陆老年教育历经三十余年发展,仍面临政策法规不完善、办学模式有待改进、高校资源未充分利用以及课程体系未完善等诸多难题。为解决我国大陆老年教育的问题,应当积极吸取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老年教育的先进经验。通过文献分析以及比较研究,借鉴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老年教育在政策法规、办学模式、课程体系三方面的丰富经验,对我们老年教育的发展,在完善老年教育政策法规、大力引入民间力量,支持老年教育办学、鼓励高校开放,校社融合、构建丰富完备的课程体系等方面有着重要启示。

台湾地区老年教育政策推行研究——以台中市乐龄学习中心为例 下载:288 浏览:500

蒲思颖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人口老龄化已是世界不可逆转的一种新趋势,世界各地区积极采取措施增进老人福祉,其中,也不乏从教育的角度来促进老年人的积极老化。人口老化速度加快,老龄人口快速增加,对台湾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促进了当地老年教育的发展。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推出相关政策,推动老年教育的发展,积极发挥教育促进健康老化的作用。本文基于台中市乐龄学习中心的发展历程,探讨台湾地区老年教育政策的规划及推动现状,期望找出可供大陆老年教育借鉴的经验。

台湾地区语文“高考”试题的启示——兼论中国大陆地区试题的积弊 下载:75 浏览:504

李兴茂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台湾地区语文"高考"试题不论在结构、题型,还是在内容、命题方式等方面,都有着较为合理的设计,注重语文核心素养,显示出优良的品质。相比之下,我们大陆地区试题则烦琐、僵化,存在着信度、效度不高的问题,长期为人诟病。研究台湾地区"高考"试题命制的思想、模式和方法,吸收借鉴有益的经验,结合大陆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语文高考试题,有助于解放我们的语文教学。

文化视角下大陆和台湾地区高中数学教材比较——以“统计与概率”为例 下载:55 浏览:437

覃淋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可分为数学史、数学与生活、数学与人文、数学与艺术、数学与科学5类,其呈现方式包括可分离型与不可分离型。运用上述分类方式,对大陆和台湾地区高中数学教材中"统计与概率"内容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两种教材中数学史的内容和运用水平相近,其他数学文化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数学与生活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公共生活中,呈现方式以顺应型为主;两种教材在数学与艺术、数学与人文方面几乎都没有涉及;在数学与科学方面有所差别。

1994年后我国台湾地区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演进 下载:98 浏览:391

黄嘉莉1 桑国元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3期

摘要:
随着各国(地区)教师教育机构的多元化发展,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已由机构保证转向制度管理。为了提升教师素质、确保教育质量,我国台湾地区实行了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以排除不具备教师资格者,形成"社会藩篱",使教师的专业性被社会所信任。研究以历史发展为脉络,以"社会藩篱"论(建立社会信任)为依据,探究台湾地区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中机构认证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历程。由此可知,质量保障机制与教师数量的扩张和紧缩有关,并随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应以师范生学习成效为核心,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考核师范生真实的教学能力。

我国台湾地区新修订“特殊教育课程纲要”对大陆推进随班就读的启示 下载:87 浏览:469

陈红 赵斌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2期

摘要:
我国台湾地区新修订的"特殊教育课程纲要"强调通过课程调整,让所有特殊儿童皆能充分参与普通教育课程,接受基于需求的适性教育。通过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特殊教育课程纲要"的设计及实施经验,大陆推进随班就读应加强融合教育理念宣传,共建相互尊重与接纳的融合文化氛围;加强普教与特教课程的衔接,以满足随班就读生的个别化教育需求;课程与教学应紧密结合"个别化教育计划"(IEP),以满足随班就读生的学习需求;加强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间的合作,使随班就读教学服务更加优质化;配齐硬件设备,使随班就读生学习及生活无障碍;加强教学评价的适性调整,使评价更加人性化、差异化、个别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大陆随班就读的整体教学质量。

我国性骚扰法律规制研究——以台湾地区为借鉴 下载:695 浏览:3499

陈汇方 丁雪华 章学沛 陈玲 《法学学报》 2021年11期

摘要:
当今性骚扰事件仍然不断发生,但是实际中的性骚扰解决效果却依旧不如人意。我国大陆地区关于性骚扰的法律规定虽然不断增加更新但是最终的处理方式仍然不够具体。本文参照台湾地区关于性骚扰的法律规定及其他解决方式,分析大陆地区性骚扰立法的问题与不足,借此为大陆地区反性骚扰的法律规制提供思路和依据,推动大陆地区性骚扰防治体系的建设。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