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的趣味性 下载:66 浏览:330

丁志刚 《体育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小学体育教育是基础教育,农村学生又是学生的庞大组成部分,针对农村与城镇经济发展状况不一致的现状,更加细化的教育政策需被提出、被持续探索,小学体育足球课程是学生们身体素质的保障,也是丰富学生兴趣与课外生活的一门课程,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的趣味性是值得持续探索的事。本文旨在探讨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趣味性的方法。农村学生相较于城镇学生体质较好,也更加活泼好动,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差,生性爱玩,体育课本是活动的课程,所以管理小学生的秩序存在一定的难度,让课程变得有趣,使学生们在玩闹中得到应有的体育锻炼,掌握一些秩序,这是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如何使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提升,使学生与教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是本文探讨的核心。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探究 下载:67 浏览:470

俞林钟 《中国体育科学》 2020年9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社会方面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小学体育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培养小学生五育观念及能力的重要学科,改变以往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已然已成为每个教师都应深思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从"趣味游戏,激发体育兴趣""探究游戏,培养体育意识""竞赛游戏,加强体育训练""3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探究。

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下载:34 浏览:466

谭雯 《中国音乐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国家日益强盛,我们亟需的不仅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与发明家,更呼唤那些坚守本心、品德高尚、乐于奉献的人才。反之,道德沦丧、崇洋媚外之徒,终将被社会所不容。音乐,作为生活的甘露与心灵的慰藉,其鉴赏力映射着个体的内心世界。小学音乐教育应巧妙融合爱国精神,不仅传授基础乐理,更旨在激发孩子们的民族情感,树立文化自信,让他们在旋律中感受国家的伟大,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举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储备,更在无形中铸就了他们坚实的民族脊梁与自豪感。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音乐核心素养探索与实践 下载:249 浏览:2501

肖杨 《中国音乐学报》 2023年7期

摘要:
音乐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尽管其不属于考试科目,但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借助音乐学科,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对其个人情感的形成以及思想的表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落实核心素养内容,以此提升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结合当前音乐教学的情况来看,音乐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学现状,为制订有效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下载:311 浏览:3116

张美玲 《中国音乐学报》 2023年2期

摘要:
音乐是一种艺术,音乐的灵感最初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是人们经过社会劳动实践之后产生的一种富有节奏感的韵律,丰富着人们的生活。音乐在教育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音乐承载着启发人、创造美的功能,能够让我们的教育事业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帮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小学阶段的学生更是需要这种良好的氛围,音乐教学生活化能够让小学生将音乐融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也是当下音乐教学发展的良好趋势。本研究中主要针对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解,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且针对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提供了一些有实践性的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40 浏览:1377

梁爽 《当代音乐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通过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小学的音乐教育仍停留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方式上,因此,在小学的音乐课上,其教学质量并不好。为此,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其功能最大化、价值最大化,因人而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其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 下载:378 浏览:1385

董红丽 《当代音乐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对小学生而言,音乐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科目,而是一种让人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和愉悦的体验。音乐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也就是培养音乐的能力。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发掘学生的潜力。信息化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二者相融,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指导和指导下,老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监控,使其更好更快地发展。

论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引导作用 下载:87 浏览:472

吴海树 《教学管理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文章论述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必要性,并结合时代特点与学生特征,探讨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分析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如何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其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362 浏览:3621

侯晓娟 《中国音乐学报》 2022年5期

摘要:
律动教学是适应当代学习理念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力,是汇集娱乐创作性、趣味能动性、实用艺术性等于一体,适合当代小学音乐课程的新要求、新理念,是教学改革的又一次创新。相较传统教学以灌输性为主,课堂气氛不够活泼明艳,容易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律动教学的推进,能够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整体的教学效果。当代教学要根据现有学生的整体情况分析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以更精准的律动教学方式,更加完善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合理运用律动教学优势,提升现有教学质量。

应用微课,建构信息化音乐课堂 下载:230 浏览:2316

陈佩卿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而且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想品质,让学生可以在音乐学习中找到生活的自信和对生活的爱。微课简短而又形象,针对性较强,借助微课,教师可以向学生传达更多的信息,解决学生的疑惑,突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能够在微课中看到音乐的多样化呈现形式,感悟音乐的内在情感。

对“分数除法计算要转化为乘法计算”的思考 下载:53 浏览:490

葛敏辉1 张瑶2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分数除法的计算教学通常会变成计算法则的传递和应用,对于"为什么要转化为乘以除数的倒数"这一问题师生大多模糊不清,甚至难以理解。本文就"为什么要把分数除法转化为乘法计算"这一上位知识进行分析阐述,把分数除法转化为乘法计算主要是为了提高运算效率,是一种数学的选择,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需要;同时还提出了可以从乘除法的运算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商不变的规律等维度来理解这个法则,这有助于大家在教学这一内容时能更准确地把握实质,科学施教。

红旗渠精神在小学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下载:118 浏览:1278

李萍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新时代要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必须要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只有从青少年时代开始教育,要将红旗渠精神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融合在一起,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红旗渠精神,才能让红旗渠精神继续传承。

小学教育中优秀育人经验的策略探索 下载:143 浏览:1338

招玲玲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小学教育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教育阶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小学教育中,德育工作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心理、思想以及知识等方面都还在发展之中,因此,更需要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小学生身上所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指导。因此,教师就需要能够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自身所处的成长环境等,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其次,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在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最后,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还要积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作为小学教师不仅要了解小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等,还要能够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小学阶段学生由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此期间也需要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引导。同时,德育工作还需要能够及时发现小学生身上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有效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小学教育工作水平及质量。

小学音乐课堂中创新教育的分析和探索 下载:422 浏览:2268

左政 《当代音乐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音乐知识的学习本身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教师需要积极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余走入教室环境中,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了解到本班学生现阶段存在的音乐知识学习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更加适合的音乐知识授课计划,积极使用更加富有创新理念的教学手段,给予学生更加优质的音乐知识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在各个感官层面受到良性刺激,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音乐知识研究兴趣,学生的日常生活也能够因为音乐的存在而变得更加充实和多彩,学生也有机会在音乐领域拥有璀璨的发展前景。

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00 浏览:1481

李小丹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在教育界得到广泛认可。中小学教育管理作为教育系统的基础环节,其管理理念与方式的转变对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

关于“乐教”理念对当代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启迪探讨 下载:416 浏览:2245

张春明 《当代音乐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如今,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正在进一步深化,在我国的中小学教学中,学校常常会为学生开设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以保障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期间能够进行全面发展。而在这些科目之中,音乐教学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科目,其是通过带领学生感受音乐、学习音乐、演奏音乐为课堂内容,进而从品德、精神和道德这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我们所说的“乐教”理念,也正是由孔子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授礼乐的方式来将德育与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从而对学生实行更深层次的人生教育。直至如今,孔子所提倡的“乐教”依旧存在着很高的研究意义和使用价值,其可以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探究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双探究”阅读课教学模式 下载:59 浏览:113

李留建 《英语教学》 2020年6期

摘要:
研究表明,我国高中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主要处于浅层学习状态。有些教师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的重要性,忽视对学生思维品质,尤其是高阶思维的培养,忽视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探索、质疑并求真的意识,学习过程中"接受"多,"思考"少。针对以上情况,笔者从问题入手,借鉴了国内外教育专家关于深度学习研究的新理念,提出"双探究"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即基于语篇分析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深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以期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美国社会科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下载:71 浏览:417

赵子林1 刘小兰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8期

摘要:
美国中小学以社会科为载体开展公民教育,渗透核心价值观。美国社会科价值观教育的鲜明特点集中表现为:中心聚合、辐射发散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课程资源;自主选择、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其对于我国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启示意义:"同心圆"模式整合教材内容,提高价值观教育统整性;补充完善课程标准,提升价值观教育实效性;量体裁衣选取课程资源,提高价值观教育针对性;课上课下巧用教学方法,增强价值观教育灵活性;多元主体合力打造文化氛围,促进价值观教育一体性。

全科与分科: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二元相持及并存之道 下载:85 浏览:459

李俊义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4期

摘要:
目前,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主要有全科模式和分科模式两种。二者在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施结果、师资要求等方面不尽相同,但从学科分化与融合、小学阶段的课程政策、地域发展差异及小学教育的特征分析,两种模式都有存在的必要性,无法从整体价值上区分二者的优劣。两种模式可各自坚守传统的办学思路相向而行、突出特色;也可在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上以共融、贯通、结合以及互补的方式来加以改进和优化。基于小学教师成长过程,应以教师不同素养不同阶段发展的比较优势来选择和构建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最佳模式。

小学全科教师:内涵、价值及培养 下载:48 浏览:233

周妍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1期

摘要:
2014年,教育部提出要在小学卓越教师领域"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小学全科教师是相对于分科教师而言的,是指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学的教师。小学全科教师最早出现在我国农村地区,是因教育资源匮乏而被动出现的,小学教师"被全科"向"主动全科"转化是小学教育的应然选择。培养小学全科教师是适应"全人培养"理念、解决农村教育资源匮乏问题以及培养卓越教师的关键。基于小学全科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小学全科教师必须具备"全人教育"理念、课程整合素养以及协同教学能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