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加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并主张将传统文化的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而在我国古代的教育史中,孔子可以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开展了私人教学,而且还提倡“乐教”思想,主张将礼乐文化也融入到教育教学的之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直至今日,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堂依旧可以采用孔子的“乐教”思想,通过改善音乐课堂的教学结构,提升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使其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一、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乐教”理念的意义
(一)健全学生的人格
在诸子百家的教育思想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可所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其不仅在治国理政层面有着杰出的指导作用,而且在为人处世和教育教学层面也具有着很强的借鉴价值。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儒家思想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对学生的为人处事和道德品质进行一个全面的指导,以保证学生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人格扭曲等问题,从而带动学生的整体健康发展。并且一个学生的人格是否健全,源于他对于自身的认知是否健康,拥有一个良好的自我认知,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前提和根本所在。所以,在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堂中融入“乐教”理念的精华,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1]。
(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由于音乐这门科目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精神渲染力和影响力,故而,很容易对学生造成一定的思想层面的影响。并且由于中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教师对其灌输的思想理念将会影响到学生未来一生的行为作风。所以在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堂中融入“乐教”理念的思想内涵,其不仅有利于对学校音乐教学课堂进行深入的改革,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健康成长。
(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目前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学科目的不断增加,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不断提升,时至今日,学生的学习压力成为我国各中小学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保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效率,才能保证教师按时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目前我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所以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就要求我国的学校和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作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而在这之中,学校要提升对体育、美术、音乐等科目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能够拥有一丝的喘息机会,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释放学生的内心情感,从而将学生引导向一个阳光向上的新青年。
二、对于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现状的具体分析
(一)现代中小学音乐教材分析
目前我国很多的中小学都采用的是分年级教学方式,其配套教材也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来给予。这种教材分配模式虽然可以让学生能够按照学校的具体规划来进行音乐教学课堂的学习,但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性。例如: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能动性将被大大削弱,学生不能够自主地选择音乐屏幕进行学习,这也将会降低学生对于音乐教学课堂的兴趣。所以在融入“乐教”理念的同时,学校务必要对学生的教材进行一定的改良,提升学生的可操控性和自由选择度,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教学课堂的兴趣,更好地配合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2]。
(二)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状态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学的音乐教学课堂所采用的教学方案是分年级教学,其主要是以原定班级为单位,由固定的音乐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虽然教学效果较为显著,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教师主导课堂,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或者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教师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应完成的教学目标。而且还有一部分学生骑天生的音乐感悟力较高,其对于音乐课堂学习的速度要比其他同学要快,对于这种现象,很多中小学往往没有很好的处理方式,依旧是采用原本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这样做就会导致很多学生白白地浪费了他们的课堂学习时间。而在将“乐教”理念融入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就必须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改革,不仅要照顾到普通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也要兼顾到优等生和差生的课堂学习体验,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真正从课堂中汲取到相应的知识,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3]。
三、关于使用“乐教”打造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措施
(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观差异性
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时,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差异性,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来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受家庭环境、社会影响、兴趣爱好、个人特长与技术能力的不同,在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理论知识层面上都会有不同的效果。有的学生适应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其学习效果和学习速度是可观的,但还有一部分同学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古尔奇。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都不是很可观。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点来对学生开展教育。例如:有的学生天生的音感较差,那么教师就可以适当降低对该学生的音乐方面的教学,提升对其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从而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促使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提高。
(二)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融入“乐教”理论的方方面面,不仅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努力,而且要求学校也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改善学校内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和教师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能够潜移默化的带动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学习。众所周知,学习环境是影响一个人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反之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4]。
(三)教师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对学生开展新型音乐教学课堂之前,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素养,以保证学生能够真正的从音乐课堂中吸收音乐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对于中小学的音乐教学课堂而言,学生固然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但教师在课堂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却也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在兼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时也要对音乐教师开展技能培训,以保证音乐教师的个人素养能够支撑起音乐课堂的开展。
(四)学校积极开展校内活动
学校可以在每个学期开展音乐活动以激励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其活动可以采用知识竞赛或者才艺比拼等形式开展。对于中小学的学生而言,其报圣邪和求知欲是十分旺盛的。通过开展知识竞赛和才艺比拼的方式开展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某个学科的学习兴趣,问题对于学科的学习添加助力。同时,学校在开展校内活动时,不应当将比赛的范围仅仅局限于校内音乐课堂所教授的音乐篇目,而且要同时兼顾一些课外的优良音乐曲目,这样能够将学生的视野放开,为其音乐学习的进一步深入提供更好的渠道,从而保障学生的快速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很多学校和教师一直在使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展开课堂教学活动,虽然在过往的时代中,应试教学模式的确展现出了它得天独厚的优点,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很多实用性人才。但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新时期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目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来看,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融入“乐教”理念,有助于帮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为音乐素养教学其是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与熏陶,其本身就具有缓解学生身心压力的作用。而且,在音乐教学课堂中融入理论知识教育正是“乐教”的特色所在,其在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教育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成果,对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例如:学校可以在假期时间将校内的音乐教师召集在一起,对其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训练,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提高音乐教师的个人素养,拓宽其知识储备,以保证能够满足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对于音乐教师的要求,作为真正地做到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歆钰. "乐教"理念对当代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启迪[J]. 北方音乐,2020,22(22):172-174.
[2] 白彩虹. 基于乐教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J]. 中外交流,2019,21(4):96.
[3] 侯力群. 中国传统乐教课程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北京市陈经纶小学为例[J]. 北方音乐,2020,23(3):150-151.
[4] 陈蓉盛. 从孔子乐教思想看音乐教学的特性——音乐教与学方式转变的传统资源[J]. 黄河之声,2020,23(14):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