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冰片逆转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的研究 下载:47 浏览:371

姜志明 王增 覃晶 李成辉 卢红阳 《肿瘤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评价冰片对小细胞肺癌(SCLC)顺铂(DDP)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对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小凹蛋白-1 (Caveo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前期建立的SCLC DDP耐药细胞株LTEP-P/DDP,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冰片和/或DDP的抗肿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P-gp和Caveolin-1的表达。[结果]冰片联合DDP对LTEP-P/DDP-0.7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较单用DDP显著性增加(P<0.05),耐药逆转指数为2.246。LTEP-P/DDP-0.75细胞经冰片联合DDP处理细胞后,较单用DDP处理组的G0/G1期和S期降低,G2/M期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冰片和DDP联合处理后,LTEP-P/DDP-0.75细胞凋亡显著性上升(P<0.05),LTEP-P/DDP-0.75细胞Caveolin-1相比LTEP-P细胞显著性上升(P<0.05),冰片或DDP单独用药组Caveolin-1显著性变化,冰片联合联合DDP组相比对照组能显著性降低LTEP-P/DDP-0.75细胞Caveolin-1表达(P<0.05),而对P-gp无显著性抑制作用。[结论]冰片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LTEP-P/DDP-0.75对DDP的耐药,其作用可能与抑制Caveolin-1表达有关。 还原

奥氮平预防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顺铂方案所致恶心呕吐 下载:32 浏览:217

吴锡林 王均惠 陈建新 《肿瘤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奥氮平用于预防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顺铂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1月至2017年5月住院的非小细胞肺癌接受含顺铂的双药联合化疗患者,随机分组为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治疗组和单用托烷司琼组。根据方案设定相应予化疗及止吐药物干预,治疗过程中采用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常规毒性判定标准(NCI CTCversion 3.0)版常见不良反应分级标准对恶心/呕吐症状进行分级,同时在第0,5天分别填写EORTC QLQ C-30 version 3.0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迟发性恶心试验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71.05%和42.20%(P=0.003)。迟发性呕吐试验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79.14%和63.22%(P=0.037)。生存质量方面单药组中总健康状况量表、躯体功能和角色功能在化疗后存在较为明显的恶化(P<0.05)。在试验组组中,相关生存质量未显示出明显恶化(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5-羟色胺受体阻滞剂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顺铂方案化疗进程中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症状的预防方面存在一定的应用价值。

碘125粒子植入联合化疗18例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下载:40 浏览:359

李霄1 刘元水2 宋春慧3 张学德2 路春晖1 赵广宇1 孙玉露1 《肿瘤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碘125粒子植入联合化疗在T1~2N0M0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8例T1~2N0M0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CT引导下碘125粒子植入术,术后给予依托泊苷+顺铂联合化疗4~6个周期。[结果] 18例患者随访满3年,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3例,总有效率为83.33%,1年生存率为100%,3年生存率为83.33%,中位PFS为23.5个月,中位OS为36个月。[结论]碘125粒子植入联合化疗在T1~2N0M0的小细胞肺癌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节拍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42 浏览:271

孙莉 郭颖 陈卫东 《肿瘤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索节拍化疗联合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作用,并评价其毒副作用。[方法]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住院治疗的5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紫杉醇8mg/m2+卡铂AUC=0.25mg/ml.min(每周二次)的节拍化疗联合放疗;对照组以紫杉醇45~50mg/m2+卡铂AUC=2mg/ml.min(每周一次)与放疗行同步放化疗。治疗前后行CT扫描及血流灌注分析,并评价其毒副作用。[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总有效率略有优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流灌注得到改善,节拍化放疗组稍显著,其中治疗后BV、PS改善差异达统计学意义。[结论]节拍化疗联合放疗毒副作用小,耐受性好,并且具有更好的抗肿瘤血管效应。

吉非替尼对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影响 下载:31 浏览:240

赵峰 苗怡然 曹生亚 《肿瘤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了解吉非替尼在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中的生存情况,进一步分析临床、影像及药物动力学等因素对预后有无影响。[方法]37例初治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mg/d,服用吉非替尼一月后检测血药及脑脊液药物浓度,病情进展后联合化疗或全脑放疗。[结果]8例患者病情稳定,29例肿瘤进展;无进展生存期为2.1~16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2月;总生存期为2.1~21.9月,中位生存期8.7月。吉非替尼血药浓度、脑脊液浓度及脑脊液通透率与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均有正相关性,其中脑脊液浓度的相关性最大。在多种预后因素中,颅内病灶能否控制对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非替尼明显改善了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颅内病灶有效控制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EGFR-TKIs治疗进展后停药与继续原药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比较 下载:28 浏览:249

王立红 付秀华 高俊珍 贺岚 王玉芳 顾岩 徐鹏 《肿瘤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小分子化合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疾病进展后停药与继续靶向药物维持治疗的疗效。[方法]筛选既往口服厄洛替尼、吉非替尼或埃克替尼治疗有效后疾病进展的NSCLC患者162例,PS评分均>2分,无法耐受化疗者入组。治疗组患者继续原有小分子化合物维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立即停用小分子化合物,观察疾病进展至死亡时间。[结果]治疗组大部分患者病情进展缓慢,少数患者维持稳定;而对照组大量患者病情加重,少量患者维持稳定状态。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个月,而治疗组为6.2个月。治疗组继续服药一个月后以及对照组停药一个月后,治疗组的CE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停止服药一个月后较停止服药初期血清中CEA含量显著升高;而治疗组继续用药一个月后,其CE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晚期NSCLC患者通过EGFR-TKI靶向治疗疾病进展后继续原小分子化合物维持治疗利于患者生存。

PARP1在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价值 下载:43 浏览:315

王均惠1 陈建新1 彭永海2 解方为2 《肿瘤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PARP1在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8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标本进行PARP1蛋白表达的定量分析;运用卡方检验对PARP1表达结果与临床参数间进行比较,其中分期情况视为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Cox回归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评价PARP1对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预后价值。[结果]8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样本中PARP1蛋白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吸烟状况、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状况等临床参数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81例患者中PARP1阳性标本中表达量为(+)、(++)、(≥+++)样本比例分别为33.33%(13/39)、35.90%(14/39)、30.77%(12/39)。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76例具有完整生存随访资料患者中,PARP1表达情况与患者无疾病生存期相关,PARP1阴性表达组及阳性表达组DFS分别为36.2个月和23.5个月(Cox多因素分析结果 P=0.003);但与总生存期无关,PARP1阴性表达组及阳性表达组OS分别为49.6个月和44.0个月(Cox多因素分析P=0.341)。[结论 ]PARP1阴性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可能获得较长的无疾病生存期,但可能并不能转化为总生存期上的获益。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reg和Th17水平及意义 下载:62 浏览:369

林昌海 黄露迷 冀晓辉 王春梅 王东林 李代蓉 《肿瘤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Treg和Th17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40例NSCLC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样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和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TGF-β和IL-17水平。[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和Th17细胞比例均显著性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6.65%±3.70%vs 4.06%±1.23%和1.20%±1.19%vs 0.44%±0.13%,P<0.05)。外周血Treg和Th17细胞表达与NSCLC患者分期等无相关性(P>0.05)。肺癌患者外周血TGF-β和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05±3.19 vs 15.96±3.65和4.36±2.79 vs 2.01±1.83,P<0.05)。[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中Treg和Th17细胞以及相关细胞因子均高表达,Treg细胞以及Th17细胞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和发展。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下载:80 浏览:426

马骏青 张西园 王琳 《诊断医学》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行放化疗治疗且并发肺部感染的23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集痰液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同时对常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观察不同菌株分布情况,对比不同种类抗生素药物敏感性。结果 238例患者共分离出238株菌株,其中肺炎链球菌(50.00%)占比最高,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5.55%)、金黄色葡萄球菌(14.71%)、鲍曼不动杆菌(10.08%)、厌氧菌(4.62%)和肠杆菌(5.04%);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药物敏感性相对较高,其次为头孢他定、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青霉素G。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较为多样,以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药物敏感性相对较高,可作为首选抗生素。

62例晚期肺癌患者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 下载:54 浏览:478

王娟 张婷 杨波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总结62例晚期肺癌患者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严密观察用药疗效及用药反应,预防使用相关药物,应对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持续泵入恩度联合化疗患者的护理 下载:57 浏览:74

杨颖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总结3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168 h持续泵入恩度联合吉西他滨和卡铂(GP)治疗的护理。做好微量注射泵的管理,保证持续准确给药,同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并给与及时处置,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取得配合,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5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杨颖 下载:56 浏览:493

杨颖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总结5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化疗给药期间的护理,做好心理护理,配合医生安全准确执行化疗方案,密切观察化疗的副反应并及时给予处置,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提高治疗效果。

健脾理气法与常规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消化道反应的影响 下载:80 浏览:441

包玉花 李伟兵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健脾理气法与常规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其对消化道反应的临床影响。方法:本次所选病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划分组别,单纯行常规化疗的30例为对照组,另与健脾理气法联合的30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KPS评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FACT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理气法与常规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显著,且消化道反应发生率较低,可推广。

LAMP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EGFR基因L858R位点突变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下载:95 浏览:493

钮静1 权文强2 李冬2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靶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L858R位点突变的快速筛查方法。方法在Genebank上查找EGFR 21号外显子(L858R)的DNA序列,利用Primer Explorer V4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LAMP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价。采集11例临床病理诊断为NSCLC患者外周血血浆,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果为标准,对建立的LAMP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采用自行设计的LAMP引物及构建的反应体系可特异性扩增EGFR L858R位点突变阳性DNA,检测敏感性为0.1%,特异性达到100%。LAMP法在11例EGFR L858R位点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血浆标本中检测到9例阳性。结论成功建立了LAMP检测人外周血浆EGFR基因突变方法,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高,可荧光目测判读检测结果,是一种简单、快速的EGFR基因突变筛查方法。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的性能评价及临床应用评估 下载:95 浏览:509

沈隽霏 吴文浩 周佳烨 王蓓丽 郭玮 潘柏申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对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的性能进行评价并初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7例肺癌患者[小细胞肺癌(SCLC)4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79例]、4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60例其他肿瘤患者、2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120名表观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ProGRP水平,评价电化学发光法检测ProGRP的精密度、线性、正确度、参考区间以及3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roGRP单项检测及与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检测诊断SCLC的性能,比较3种方法检测ProGRP诊断SCLC的效能。结果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高、低水平ProGRP的批内精密度为0.8%和1.2%,批间精密度为0.9%和2.2%。高、低水平定值样本的回收率分别为99.86%和98.32%,线性范围为33.13~4 796.00 pg/mL,20名表观健康者ProGRP水平均在试剂盒提供的参考区间(0~69.2 pg/mL)内。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电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ELISA的相关性良好,Bland-Altman偏差分析显示3种方法检测结果在低值区域一致性良好,但随着检测结果的增加,偏差逐渐增大。SCLC组ProGR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其他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roGRP诊断SCLC的最佳临界值为66.65 pg/mL,敏感性为79.2%,特异性为95.3%;ProGRP联合NSE诊断SCLC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96.2%,诊断性能明显优于单项检测(P<0.05),与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性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ELISA检测ProGRP诊断SCLC的效能无差异(P>0.05)。结论电化学发光法检测ProGRP的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检测要求。ProGRP作为一项辅助诊断SCLC的可靠指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化疗联合中药序贯口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下载:94 浏览:503

于小伟 唐丽萍 李敏 徐川 仝欣 方美花 陶智会 靳永杰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中药序贯口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影像学及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予PC或TC方案化疗,治疗组予PC或TC方案化疗加中药序贯口服,化疗4周期后观察两组在中医证候、临床受益率、全身状态和免疫指标等方面的差别,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0%,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受益率90%,对照组临床受益率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免疫指标变化总有效率80%,对照组治疗后免疫指标变化总有效率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身状态变化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后全身状态变化总有效率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中药序贯口服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方面疗效确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金复康口服液对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血清MMP-9水平的影响 下载:31 浏览:353

张俊红 王镓 崔青荣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金复康口服液联合吉西他滨对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血清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治疗组给予金复康口服液联合吉西他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情况、雌激素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FACT-L评分下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MMP-9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金复康口服液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中医证候,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荆防败毒散加味配合耳穴防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的临床观察 下载:84 浏览:487

许进秀 张明娟 王爱蓉 李鲁明 谷美玲 李树凯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评价荆防败毒散加味联合耳穴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相关皮肤不良反应及对肺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各入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30例,给予常规EGFRI治疗,治疗组荆防败毒散加味联合耳穴贴压,观察两组相关皮肤不良反应及疗效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3%、3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皆高于治疗组((P<0.05)),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率低于治疗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短期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应用EGFRI治疗NSCLC患者中,荆防败毒散加味联合耳穴治疗有利于降低皮肤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改善生活质量,且对疗效无显著影响。

中医药辅助治疗60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分析 下载:82 浏览:513

辛晓丽 姜怡 沈丽萍 刘苓霜 《当代中医药》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600例接受中医药治疗年龄≥65岁的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病例报告表并采集患者信息,统计患者1、2、3、5年生存率并计算中位生存期(MST),对患者信息进行单因素分析;经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老年NSCLC预后的因素。结果600例老年NSCLC患者的MST为26. 80个月(0. 53~192. 40个月),其中Ⅰ期、Ⅱ期、ⅢA期、ⅢB-Ⅳ期的MST分别为103. 00、 82. 00、 71. 27、 20. 77个月。1、 2、 3、 5年生存率分别为74. 13%、 53. 75%、40. 02%、26. 77%。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病理类型、临床分期、PS评分、中医证型、手术、化疗、中药静脉制剂疗程、中医药治疗干预持续时间为预后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手术、中医药治疗干预持续时间是影响老年NSCLC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手术治疗是延长老年NSCLC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手段;诊断时PS评分越低,生存期越长;中医药治疗持续时间越长,患者生存期越长。

奥沙利铂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下载:34 浏览:364

涂燕玲 陈惠 潘巍 付金平 王夏 徐乐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奥沙利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其中20例采用放疗同步奥沙利铂化疗者纳入同步化疗组,20例采用单纯放疗者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2年局部无进展率、1、2年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化疗组2年局部无进展率、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同步化疗组2年远处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与同步化疗组患者的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奥沙利铂为主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明显降低远处转移率,并提高患者2年生存率,且不增加毒副反应。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