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庄子》内七篇与惠施考论 下载:50 浏览:406

杨勇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庄惠之交是了解庄子的一个视角,历来为学者所注意。《庄子》内七篇均与惠施有一定渊源:从《齐物论》《逍遥游》看,惠施于"齐物"有所得,庄子有所取鉴,但惠施所论不醇,"齐物"而不能"逍遥",遂与庄子之学分道扬镳;《人间世》论士人进退存身"形就心和"之道,思想背景与惠施一类纵横策士有关;《养生主》论"无用"之"保身",亦发端于《逍遥游》庄惠辩"无用";《德充符》论"不与物迁、命物之化"之"德",与惠施"弱于德""逐万物而不反"形成鲜明对比;《大宗师》论生死哲学甚精,是庄惠围绕"鼓盆而歌"论生死的延展与深化;《应帝王》走向对政治的完全厌弃,汲汲于政治的惠施是一个主要参照点。但庄子创作七篇非因惠施,惠施亦只是庄子笔下众多"质"中之一员。

《庄子》儒家故事杂考二则 下载:62 浏览:277

冯坤 《国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庄子》对儒家特别关注,颇以儒家人物为寓言主人公。对此学者的认识历来歧说多出,态度也十分复杂。本文在传世与出土文献的基础上,以儒家与道家的互动及相互解读为线索,讨论《庄子》所反映的儒家思想与塑造的儒家人物,试图为解读诸子寓言类文献寻求更多的可能。

从战国子书看黄帝治道——以《商君书》《管子》《庄子》《吕氏春秋》为中心 下载:82 浏览:381

王威威 《国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战国时期的思想界出现了借用黄帝发表言论、表达思想的潮流,诸子发表治国思想时也有这样的现象。通过分析《商君书》《管子》《庄子》《吕氏春秋》四书中的黄帝之治可知,黄帝之治代表了仁义之治、礼法之治、法天而治等治国方式,不同的治国方式之间有差异但也可以相互辅助。其中,法天之治最有包容性。天地运行体现出法则、秩序,因此,效法天地之道的治国方式可以包含规范人间秩序的仁义礼法等治国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效法天地,刑德并用是比较有黄帝特色的治国之道。

《女神》的审美想象与庄子的美感艺术 下载:64 浏览:477

周晓平 《文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女神》奔突的感情,充溢于现实世界之外,并扩化为五百年更生一次的绝稀凤凰。这种审美感受穿越数千年而与庄子呼应,也与西方的文艺审美交汇。《女神》中"所思不远若为平生"的沉着之意与诗歌的雄浑、冲淡,是深得庄子审美之精髓的。庄子"美感艺术"深刻地影响了《女神》的诗性浪漫,使《女神》延续且还原了庄子永恒的意义——大美和至乐,凸显了超前的后现代审美意识。《女神》以西方先进文化为参照,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探索,从根本上获得了凤凰涅槃式的更新,从而焕发出生命的无限光芒。

打击乐器非洲鼓在大班幼儿音乐活动中的实践应用 下载:303 浏览:1316

韩俊玲 《当代音乐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打击乐器是孩子学习声乐最好的启蒙乐器,因为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很简单的,而且不会因音准问题而感到烦恼,完全能够满足孩子对音乐学习的渴求,掌握起来比较轻松。打击乐器主要表现在对歌曲节奏的反映、领悟、模仿和记忆,让孩子能够有节奏的做出运动,让孩子的智力开发受到良好的促进。对孩子的身心均衡、和谐的成长产生了相当好的促进作用。能够使孩子反应更为敏捷、思维更为开阔、观察力更为细致、创意和想像更为的丰富。

杂交三倍体泥鳅GISH技术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下载:52 浏览:165

周贺 庄子昕 查荒源 梁雨婷 徐其征 张蕊 林忠乔 李雅娟 《中国水产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为研究杂交三倍体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形成机制,探寻其产业化生产的有效途径,通过对GISH的多项试验参数进行优化,建立杂交三倍体泥鳅GISH技术反应体系,并对天然四倍体泥鳅(4n=100)与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2n=48)正、反杂交后代进行GISH分析。结果表明:杂交三倍体泥鳅GISH技术反应体系中,探针DNA在温度为105℃、持续时间为2 min时,片段化后探针DNA片段长度为500~1000 bp;封阻DNA在温度为110℃、持续时间为10 min时,片段长度为100~500bp;标记后的探针DNA与片段化后的封阻DNA混合比(P/B)在1∶25和1∶50时均可以得到较好的杂交信号;以大鳞副泥鳅全基因组DNA为探针DNA、天然四倍体泥鳅全基因组DNA为封阻DNA,与二者正、反交后代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试验,结果显示,来源于亲本大鳞副泥鳅24条染色体在着丝点处均有杂交信号,无杂交信号染色体50条,来源于亲本泥鳅。该研究结果不仅为杂交三倍体泥鳅后代的鉴定提供了最直观的证据,也为中国天然四倍体泥鳅是含有四套染色体组的遗传四倍体并能产生2n的配子提供了分子细胞遗传学基础数据,对泥鳅三倍体育种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杂交三倍体泥鳅染色体C带及rDNA序列的FISH定位 下载:91 浏览:490

周贺1 徐其征1 高养春2 张蕊1 李霞1 庄子昕1 梁雨婷1 李雅娟1 《水产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对杂交三倍体泥鳅(4n♀×2n♂)的胚胎染色体进行了C带及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首次探讨了杂交三倍体泥鳅C带特征,为准确鉴别染色体提供依据,研究了核糖体5.8S+28S r DNA在杂交三倍体泥鳅胚胎中期染色体上的数目和位置。C带结果表明,杂交三倍体泥鳅的染色体C带包括臂端C带和着丝粒C带,没有发现臂间C带。M染色体只有1号染色体既有臂端C带又有着丝粒C带,但臂端C带均比着丝粒C带大,信号也比着丝粒的强;而其他M染色体及SM染色体、T染色体只有着丝粒C带。FISH分析显示,核糖体5.8S+28S r DNA清楚地定位在杂交三倍体泥鳅中期染色体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的端部区域,在杂交三倍体泥鳅中期染色体上可以检测到三簇杂交信号。该结果从分子细胞遗传学层面进一步证实了杂交三倍体泥鳅是含有三套染色体组的遗传三倍体。

浅论经典古诗词融入幼儿园教育的策略 下载:59 浏览:729

陈洋 《中文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包罗万象,语句优美,富有哲理,引导儿童学好中国古典诗词,既能训练他们的语言技能,又能培养他们的美学修养。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儿童古诗词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这主要是因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不合理,不能让孩子们主动地参与进来,这大大降低了古诗词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必须根据儿童的实际,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进行优化,从而更好地开展幼儿古诗词的教学。

论林语堂英译本《庄子》中的显性翻译和隐形翻译 下载:82 浏览:850

史玉莲 《中国文学》 2024年7期

摘要:
在林语堂的英译本《庄子》十一篇中,林语堂不仅巧妙地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又使译文能够顺利地被目的语读者接受。其中显性翻译与隐性翻译的交相辉映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本论文基于林语堂英译本《庄子》的十一篇,采取中英文平行语料对比,深入分析林语堂翻译过程中或显或隐策略的理据及其启示。总结林语堂采取的翻译策略,希望对文学翻译或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浅论《庄子》中的梦哲学 下载:160 浏览:1718

闫丽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7期

摘要:
庄子用幽默诙谐的寓言故事论证了梦哲学产生的原因,赋予了梦哲学丰富的内涵,梦哲学的现实意义凸显了庄子对自由的追求。

试析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下载:63 浏览:1063

苏翠仙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3年8期

摘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人们认识世界,扩大视野,提高思维水平的重要手段。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要求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能力已经成为了目前小学教学中的重点。因为设施和教学资源的不足,农村小学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师应该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资源,与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相结合,积极探索相关的阅读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