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miR-145靶向Glut1调节Akt通路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下载:40 浏览:223

王敬1 邢惠海2 徐书方3 白雪3 荆娇3 贾丽丽3 张玉清3 《肿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微小RNA-145(miR-145)对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表达和丝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以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20例乳腺癌样本及其癌旁组织样本进行Glut1的免疫组化染色,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对组织样本中Glut1和miR-145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不同乳腺癌细胞株中Glut1蛋白的表达,选择Glut1表达量较高的MDA-MB-231细胞用于后续实验。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5对Glut1的转录调控,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实验和细胞迁移侵袭(Transwell)实验验证miR-145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实验验证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Glut1蛋白和基因表达明显提高(t=7.230,P=0.002),而乳腺癌组织中miR-145表达明显下降(t=4.246,P=0.013)。乳腺癌细胞中转染miR-145后Glut1表达明显下降(t=7.664,P=0.002),并且miR-145对Glut1基因转录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并且抑制效应依赖于Glut1基因的3′-UTR区域。乳腺癌细胞中转染miR-145后细胞在3d和4d的增殖能力(t=7.746和8.086,P=0.001和0.001)以及迁移能力明显下降(t=4.960,P=0.008),并且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t=5.406,P=0.006)。[结论]在乳腺癌中Glut1表达和Akt信号通路的活化能够被miR-145所抑制,并且miR-145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MicroRNA在肺癌耐药中的作用 下载:53 浏览:224

姜安祺 张明辉 张锐 王艳 《肿瘤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短链、非编码小分子RNA,不同癌症治疗中特异性miRNAs失调参与了肿瘤细胞耐药的过程,进而调节肿瘤细胞对治疗的敏感性。研究表明miRNAs参与肺癌化疗及靶向的耐药过程。miRNAs具有克服肺癌耐药的潜能,同时能够增加肺癌细胞对化疗及靶向治疗的敏感性。全文综述了现阶段肺癌治疗中miRNAs在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耐药机制中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相关的MicroRNA-21新型检测方法的建立 下载:82 浏览:491

鞠传静1 王东霞2 梁斌斌3 卜胜君4 王奎宇4 万家余4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建立一种测定miR-21含量新型实验方法。[方法]利用microRNA-21(miR-21)作为靶标,并设计基于双链特异性核酸酶(Duplex specific nuclease,DSN)及杂交链式反应(Hybridization chain reaction,HCR)的探针MP、H1及H2,通过加入靶标从而引起DSN和HCR反应,达到双重信号放大的目的,最终信号输出方式为DNAzyme显色,裸眼可视,根据其产生颜色强度对靶标进行定量检测。[结果]DSN结合HCR靶标的最低检测限可达1 pmol/L,线性范围为1 pmol/L~1μmol/L,特异性良好,除靶标miR-21外,非特异性靶标均无明显信号产生,在人体血清实际样品中检测miR-21,其回收率可达到92. 3%~101. 5%。[结论]该检测方法成功建立测定miR-21含量的技术平台,灵敏性可达1 pmol/L,且特异性好、快速可视,为研究及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提供技术依托。

表观遗传学在镉毒性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74 浏览:460

李萌竹 何作顺 谷仕艳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镉作为一种常见的环境重金属污染物,极易在体内蓄积并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研究者从DNA、RNA和蛋白质等多个层面对镉的毒性机制开展了研究,普遍认为镉具有表观遗传毒性,其中以DNA甲基化和非编码RNA的研究最多也较为清楚。本文基于镉毒性在表观遗传学方面的最新研究,对DNA甲基化和非编码RNA在镉毒性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为镉所致疾病的预防和诊疗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线索。

微小RNA-7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下载:91 浏览:515

​杜煜 马宇 卢柳西 黄巧 展群岭 李兴贵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探讨微小RNA-7(miR-7)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D患者58例作为PD组,根据Hoehn-Yahr分级进行分组,其中<Ⅲ期的患者纳入到轻度PD组(25例),≥Ⅲ期的患者纳入到重度PD组(33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7的相对表达量,并采用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统计PD患者的UPDRSⅠ评分、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7对PD的诊断价值。结果 PD组的血清miR-7相对表达量(0.77±0.28)明显低于对照组(1.04±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PD组的血清miR-7相对表达量(0.88±0.31)明显高于重度PD组(0.69±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 PD患者血清miR-7与病程、UPDRSⅠ评分均无明显的相关性(均P>0.05),但与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Hoehn-Yahr分级均呈负相关(均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miR-7对PD的诊断价值一般,曲线下面积为0.698(95%CI:0.573~0.822),其最佳诊断阈值为0.95,敏感度为53.45%,特异性为86.67%。结论 miR-7在PD患者血清中呈异常低表达,且其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但对PD的诊断价值一般。

血清miR-150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收缩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下载:81 浏览:503

赵家骏 徐楷 郭宁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中循环miRNA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对发生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研究。方法纳入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74例AMI患者。以出院后1年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作为心力衰竭(HF)诊断标准,将AMI患者分为HF组(56例)和非HF组(118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量血浆中循环miR-150、miR-34a、miR-133a、miR-192、miR-194和miR-208b的表达水平。通过ROC曲线确定循环miR-150对HF的诊断价值和阈值,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H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HF患者的入院时脑钠肽(BNP)显著高于非HF患者(t=8.397,P <0.01)。与非HF患者相比,HF患者出院后1年时的LVEF降低、但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显著升高。HF患者的循环miR-150显著高于非HF患者(P <0.05),但其他循环mi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MI患者的循环miR-150水平与1年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539,P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循环miR-150对HF预测价值AUC为0.75,阈值为0.60,灵敏度为84.12%、特异度为77.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循环miR-150>0.60(OR=1.634,95%CI=1.253~2.096,P <0.01)和入院时LVEF<57.00%(OR=1.275,95%CI=1.021~1.482,P <0.05)是影响HF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浆循环miR-150是预测AMI后HF发生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对预测HF和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3种血浆微小RNA提取方法的评价 下载:98 浏览:492

黄学文 潘杰 赵兰静 吴茵 朱菊平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对3种血浆微小RNA(miRNA)提取方法进行评价。方法运用国产、进口硅胶吸附柱法和TRIzol法分别提取20名志愿者血浆中的miRNA;利用TaqMan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提取物中的β-globin基因含量,观察提取物中RNA的纯度;利用反转录茎环引物及TaqMan-MGB探针q PCR检测提取物中miRNA-21含量,观察miRNA提取的效率。结果国产、进口硅胶吸附柱法及TRIzol法提取液中β-globin基因的Ct值分别为35.487±0.356、35.591±0.332和33.529±0.499,3种方法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国产和进口硅胶吸附柱方法的β-globin基因Ct值均明显高于TRIzol法(P<0.000 1);而国产与进口硅胶吸附柱法β-globin基因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5 4)。国产、进口硅胶吸附柱法和TRIzol法miRNA-21的Ct值分别为26.527±0.158、26.653±0.201和28.169±0.385,3种方法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3);国产和进口硅胶吸附柱法miRNA-21的Ct值均明显低于TRIzol法(P<0.000 1);国产硅胶吸附柱法miRNA-21的Ct值低于进口硅胶吸附柱法(P=0.033 7)。结论硅胶吸附柱法可有效提高miRNA的提取效率和纯度。国产硅胶吸附柱法完全可以取代进口硅胶吸附柱法。

参附益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下载:84 浏览:506

程彦玲 谢世阳 王小晓 崔琳 刘素晓 李彬 朱明军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参附益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附常用量组、参附高剂量组、氯沙坦组,另设只穿线不结扎的假手术组,均每组8只。参附常用量组和参附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参附益心颗粒1.76、8.8g/(kg·d)灌胃,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片10mg/(kg·d)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1ml/(100g·d)灌胃。4周后超声心动图评价各组大鼠心脏功能,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WI);Masson染色法及羟脯氨酸测定法测定心肌组织胶原蛋白分布及含量;Western blot法确定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 2、Smad 3的蛋白表达量;RT-PCR法检测微小RNA-21(miR-21)和转化生长因子βⅢ型受体(TGF-βRⅢ)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参附常用量组、参附高剂量组、氯沙坦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升高,LVWI和胶原蛋白含量下降,同时心肌组织TGF-β1、Smad 3蛋白表达量和miR-21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TGF-βRⅢ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与参附常用量组比较,参附高剂量组LVESD减小、LVEF、LVFS和心肌组织TGF-βRⅢmRNA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参附益心颗粒可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抑制心室重构,提高心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iR-21从而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有关。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对miR-133、miR-499表达的影响 下载:162 浏览:684

郭会婷 杨英姿(通讯作者)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对微小RNA-133(miR-133)、微小RNA-499(miR-49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6月-2022年12月接收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30例。对比组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miR-133、miR-499表达水平与心脏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室收缩期末内径、脑钠肽)水平、不良反应总发生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miR-133、miR-499表达水平和心脏功能指标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iR-133、miR-499表达水平和心脏功能指标水平均改善,研究组miR-133、miR-499表达水平与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室收缩期末内径、脑钠肽低于对比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指数与对比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有良好效果,通过降低miR-133、miR-499表达水平,促进心功能恢复,且联合用药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