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早期运动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自理能力的影响 下载:89 浏览:486

郭静 《诊断医学》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运动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运动训练干预。比较两组心功能及自理能力。结果干预10d后试验组HR低于对照组,LVEF、6MW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试验组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早期运动恢复,有利于心功能改善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小剂量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快室率房颤的疗效观察 下载:35 浏览:170

侯玉玲 《诊断医学》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伴快室率房颤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心衰伴快室率房颤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小剂量地高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疗前后的相关血清指标、心功能指标、静息及运动后心室率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hs-cTn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静息及运动后心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则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地高辛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衰伴快室率房颤疗效确切,调节NT-proBNP、hs-cTnT表达,且可明显改善心室率及心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MP-2、9水平及意义 下载:92 浏览:490

李镇 邵名亮 胡龙 冯启凡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ronic heart failure,CHF)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9,MMP-2,9)水平,从而协助评价患者心功能状况。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诊断为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214例,并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Ⅰ~Ⅳ级,对照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7例,同时行血清MMP-2、9及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MMP-2、9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MMP-2、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MMP-2、9可协助评价心功能衰竭严重程度。

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89 浏览:482

郑虹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探究对象的选择时间控制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都是笔者所在医院收录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有7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完成组别的处理,参照组(n=37)选择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n=37)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对最终效果做出具体比对。结果:试验组在入院时心肺功能情况、生活质量和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试验组心肺功能情况、生活质量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运用,令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得到完善,心肺功能也同时得到改善,使得借鉴价值充分提升。

全程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围生期的临床疗效影响 下载:68 浏览:410

黄伙珍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应用于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围生期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76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于围生期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全程护理,比较两组孕妇护理后临床效果、妊娠结局及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孕妇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全程护理模式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围生期实施护理,可有效降低孕妇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改善其心功能,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值得推广。

八段锦运动锻炼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研究进展 下载:87 浏览:1123

赵佳琪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6期

摘要: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及首位致死原因,而适量运动可有效促进心脏康复。八段锦作为中医的特色运动疗法,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心肌力量、调节患者情绪等方面有较高康复价值。本文进行了八段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与其他传统中医方法结合及对患者心肺功能、运动、理化指标、心理状态方面的分析总结,以期为今后开展八段锦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益气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 下载:46 浏览:660

杨泽清 王涛涛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16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与益气活血利水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6min步行距离与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试验组的6min步行距离为(286.82±87.32)m、(307.36±90.44)m和(361.63±97.16)m,其较对照组的(248.35±62.14)m、(268.84±77.37)m和(314.35±83.37)m更长(P<0.05);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益气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可较好地稳定患者的心功能变化,延长其6min步行距离,对其身心康复意义重大。

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早期康复活动方案的构建及应用效果 下载:11 浏览:305

王红 程青 李迎新 张茜茜 许红凤 2020年5期

摘要:
构建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四阶梯式早期康复活动方案并评价其效果,以期为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活动提供参考。方法成立早期康复活动研究团队、在文献检索及半结构化访谈后形成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四阶梯式早期康复活动的初步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后形成最终方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6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CCU住院的急性心力衰竭代偿期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四阶梯式早期康复活动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活动方案。采用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6 min步行试验、住院时间、第1秒用力呼气量、脑利纳肽水平等作为监测指标。结果试验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得分(52.64±5.60)分,低于对照组(56.89±6.59)分(t=-4.877,P<0.001);试验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279.86±84.66) m,优于对照组(248.78±93.73) m(t=2.441,P=0.016);试验组CCU住院时间(8.97±2.80) d,少于对照组(10.48±3.80) d(t=-3.182,P=0.002);试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2.18±0.49) L,高于对照组(1.92±0.35) L(t=4.338,P<0.001);试验组脑利纳肽水平(697.88±135.58) pg/ml,低于对照组(755.29±141.74) pg/ml(t=-2.905,P=0.004)。结论四阶梯式早期康复活动方案根据患者的心功能制订了个体化的活动策略,通过团队管理的手段保障其早期活动的安全性,能够切实提高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心肺功能的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心力衰竭患者口渴感的评估和干预进展 下载:11 浏览:414

龚静欢1 胡三莲2 朱凌燕2 2020年4期

摘要:
以心力衰竭患者口渴感的评估和干预为主线,阐述了心力衰竭患者口渴感4个维度的评估方法、口渴感评估的客观指标以及缓解口渴感的干预措施,旨在提高国内护理人员对该症状的重视,为制订相关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60 浏览:719

左爱梅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诊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时,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选取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将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作为标准,分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结果: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概率高达97.00%,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差异不显著(P>0.05);心脏彩超和心功能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心功能分级越低,LVEF越高;LVDd、LAD、E/Ea越低。结论: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断的检出概率较高,为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提供有效、可靠的临床资料,值得推广。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衰弱现状与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66 浏览:343

佘克蓉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以利于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152例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完成衰弱评估;分析老年心力衰竭相关信息,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年龄、合并症数量、心力衰竭分级和负面情绪均为引起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了解衰弱现状和危险因素,有利于针对性进行防护干预,降低衰弱发生率。

以MEWS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79 浏览:356

付红玲1 徐瑞霞2 王希珏1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以MEWS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MEWS为指导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配合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护理态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以MEWS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可提高其治疗配合度、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化学发光法检测半乳糖凝集素3的性能评价及其在心力衰竭中的初步应用 下载:81 浏览:492

郑笑荣1 万军2 张良颖3 李永姝4 韩雪晶4 石萍4 贾克刚4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法检测半乳糖凝集素3(Gal-3)的分析性能并初步探讨其对心力衰竭(HF)的诊断价值。方法依据相关文件评价化学发光法检测Gal-3的分析性能[空白检测限(LoB)、检出限(LoD)、定量限(LoQ)、精密度、线性范围及抗干扰能力]并验证厂家声明的参考区间,比较年龄、性别和样本类型对化学发光法测定Gal-3的影响。检测55例HF患者(HF组)及8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浆Gal-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Gal-3诊断HF的价值。结果 Gal-3试剂(化学发光法)生产厂家声明的LoB、LoD、LoQ分别为0.80、1.0、1.0 ng/mL,验证均通过。重复精密度[以变异系数(CV)表示]为1.9%~4.8%、期间精密度(以CV表示)为2.6%~6.1%,精密度验证通过。在4.07~113.11 ng/mL范围内,化学发光法测定Gal-3呈线性。血红蛋白<20 g/L、总胆红素(TB)<403.2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214.08μmol/L、乳糜浊度<7 450 FTU对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Gal-3无干扰。血浆的Gal-3测定值高于血清(P<0.05)。男、女性之间Gal-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研究对象按样本类型(血清、血浆)分组后再按年龄分组,血清组中3个年龄亚组(20~<45岁组、45~<60岁组、≥60岁组)之间Gal-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组2个年龄亚组(20~<60岁组、≥60岁组)之间Gal-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3水平随年龄增高而升高。HF患者血浆Gal-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Gal-3诊断HF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9,最佳临界值为20.04 ng/mL,敏感性为85.5%,特异性为100.0%。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Gal-3的分析性能良好,需注意的是年龄对Gal-3水平有一定的影响。Gal-3对HF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循环内分泌的影响 下载:73 浏览:875

郑金韬 傅德建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循环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40例)和试验组(常规治疗+重组人脑利钠肽,40例)。以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循环内分泌指标作为观察指标评估疗效,以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临床疗效,试验组为95.00%,对照组为82.5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TⅡ)、血浆肾素(PR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D、ATⅡ、PRA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D、ATⅡ、PRA对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5.00%,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重组人脑利钠肽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治疗中,有利于改善患者循环内分泌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少。

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脓毒症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下载:114 浏览:1296

张杏 陈科 樊菲菲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观察脓毒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以求为脓毒症心力衰竭病症找出更为适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在研究开始前,完成研究方案的规划及撰写,严格遵照研究方案完成随机对72例脓毒症心力衰竭患者研究对象的抽取工作,抽取地为本院,抽取时间范围在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接受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及实验组(接受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治疗完成购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检查各项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的治疗成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对于脓毒症心力衰竭而言,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有效稳定患者各项新功能指标,非常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左西孟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并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下载:86 浏览:502

诸小飞 陆躖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对缺血性心肌病并发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随机选取确诊为缺血性心肌病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分为新活素组(48例)和左西孟旦组(52例),均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分别接受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和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血B型脑钠肽(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结果治疗7天后,两组心功能较前明显改善(P<0.05),LVEF及CI较治疗前升高(P<0.05),BNP明显下降(P<0.05);且左西孟旦组BNP水平及LVEF和CI改善情况均优于新活素组(P<0.05);两组随访3个月,左西孟旦再次入院率25.00%,显著低于新活素组54.17%(P<0.05)。结论左西孟旦在缺血性心肌病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有一定疗效,且短期预后更好。

奥美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的效果和安全性 下载:57 浏览:458

赵勇 芦涤 刘涛 孙静 康美丽 李星星 李爱群 刘秀娟 姜楠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奥美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沙坦片20mg/d;观察组给予奥美沙坦片20mg/d,比索洛尔片10mg/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浆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一氧化氮(NO)水平,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 45%∶64. 15%,P <0. 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较治疗前下降(P <0. 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验以及心功能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后的ET-1、AngⅡ均较治疗前下降,NO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奥美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有效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纠正神经内分泌激素异常分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血清miR-150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收缩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下载:81 浏览:503

赵家骏 徐楷 郭宁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中循环miRNA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对发生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研究。方法纳入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74例AMI患者。以出院后1年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作为心力衰竭(HF)诊断标准,将AMI患者分为HF组(56例)和非HF组(118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量血浆中循环miR-150、miR-34a、miR-133a、miR-192、miR-194和miR-208b的表达水平。通过ROC曲线确定循环miR-150对HF的诊断价值和阈值,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H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HF患者的入院时脑钠肽(BNP)显著高于非HF患者(t=8.397,P <0.01)。与非HF患者相比,HF患者出院后1年时的LVEF降低、但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显著升高。HF患者的循环miR-150显著高于非HF患者(P <0.05),但其他循环mi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MI患者的循环miR-150水平与1年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539,P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循环miR-150对HF预测价值AUC为0.75,阈值为0.60,灵敏度为84.12%、特异度为77.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循环miR-150>0.60(OR=1.634,95%CI=1.253~2.096,P <0.01)和入院时LVEF<57.00%(OR=1.275,95%CI=1.021~1.482,P <0.05)是影响HF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浆循环miR-150是预测AMI后HF发生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对预测HF和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35 浏览:465

王佳 玉魏欣 徐晓薇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心血管死亡以及心源性再住院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于本院因心力衰竭住院、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的心力衰竭患者建立动态队列,收集患者首次住院时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指标作为基线资料,每6个月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访。主要终点事件为心血管死亡和心源性再住院。结果平均随访(15. 09±4. 81)个月,在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中,女性多(58. 44%vs. 45. 45%,P <0. 05),平均住院时间长(11. 47±5. 34 vs. 9. 38±3. 22,P <0. 01),超敏肌钙蛋白I(hypersensitivity troponin I,hs-cTnI)和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高,血红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低(113. 45±22. 87 vs. 128. 65±22. 02,P <0. 01; 64. 43±23. 70 vs. 74. 75±17. 44,P <0.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贫血及hs-cTnI升高以及e GFR水平是HFPEF患者心血管死亡以及心源性再住院的危险因素(OR=2. 56~8. 91,P <0. 05)。结论贫血和hs-cTnI升高使HFPEF患者心血管死亡及因心源性再住院风险分别增加4. 86倍和8. 91倍。

美托洛尔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核因子-κB、低氧诱导因子-1α活化水平影响分析 下载:88 浏览:512

王修 徐丹蕾 缪荣华 何义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治疗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核因子-κB(NF-κB)、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活化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台州市立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曲美他嗪,观察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曲美他嗪+美托洛尔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54例(94.74%),对照组总有效45例(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7,P <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扩张功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34、2.938、1.908,P <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内皮素1、NF-κB、线粒体偶联因子-6(CF-6)、N末端脑钠肽前体、HIF-1α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56、12.458、2.319、12.817、4.703、7.402、29.483,P <0.01)。结论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降低NF-κB、CF-6、HIF-1α蛋白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