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大株红景天对XELOX方案化疗胃癌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 下载:40 浏览:205

袁虎方1 李勇1 汪雁博2 叶卫华1 檀碧波1 赵群1 范立侨1 《肿瘤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对胃癌患者XELOX方案心肌损伤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拟行XELOX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大株红景天组(在XELOX新辅助化疗的基础上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ml静脉输液7d)53例和对照组(在XELOX新辅助化疗的基础上给予安慰剂10ml静脉输液7d)55例。两组患者均于化疗前和化疗结束后24h内行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采静脉血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I(cTnI)和B型利钠肽(BNP)。[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前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和心功能水平相似(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001),治疗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心脏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均较化疗前下降(P<0.0001),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癌患者应用XELOX方案化疗期间联合使用大株红景天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肌损伤,保护患者心功能。

早期运动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自理能力的影响 下载:89 浏览:486

郭静 《诊断医学》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运动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运动训练干预。比较两组心功能及自理能力。结果干预10d后试验组HR低于对照组,LVEF、6MW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试验组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早期运动恢复,有利于心功能改善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康复训练指导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67 浏览:272

侯国锐 《诊断医学》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指导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训练指导。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二尖瓣前叶舒张期E峰至心室间隔距离(EPS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可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贱金属Ni电极的制备和性能 下载:63 浏览:419

骆迁1 姜朝斌1 黄万雄2 刘赐宇1 严航1 陈勇1 叶波1,3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使用Ni、B粉和玻璃粉制备贱金属Ni电极浆料,加入松香松油醇作为有机溶剂。两组浆料中Ni粉,B粉和玻璃粉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70%、15%、15%和68%、16%、16%。将浆料涂覆在PTC半导瓷上在790~870℃烧结,制备出贱金属Ni电极。用SEM电镜观察电极样品截面的形貌。对不同烧结温度的Ni电极做截面EDX线扫以获取电极和陶瓷各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的变化。改变浆料的组成和烧结温度调节了电极的匹配性以及体电阻、方阻等电学性能。在810~850℃区间内保温20 min,在PTC等半导瓷上得到的Ni电极具有良好电学性能。根据电极和瓷体主要元素的原子百分比的变化研究了陶瓷与电极的匹配性并分析了温度变化对扩散系数D以及原子浓度百分比变化的影响,探索了客观性质的微观机理。实现了Ni电极与PTC陶瓷的良好匹配。

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手术效果及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404

黄杰 郑富臻 鲍家银 陈海宇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RHD)合并心房颤动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RHD合并房颤患者资料,均行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术及术后随访,结合手术及随访情况分析疗效。结果:转窦率术后即刻为98.75%,出院时为96.25%,术后1个月为96.25%,12个月为95.00%,24个月为93.13%,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房内径出院时为(51.34±5.13)mm,治疗后12个月为(52.60±6.27)mm,治疗后24个月为(52.9±37.48)m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出院时为(58.13±6.40)%,治疗后12个月为(63.75±6.98)%,治疗后24个月为(65.35±5.98)%,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时间(184.53±12.4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15.84±10.66)min,射频消融时间(26.35±4.69)min。ICU住院天数(2.12±0.36)d,总住院时间(15.35±2.35)d。并发症发生率1.22%。结论:给予RHD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左心功能,安全性高,推荐应用。

2例遗传性血色病患者并发心功能不全的护理 下载:56 浏览:501

林苏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总结2例遗传性血色病并发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与护理,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积极地驱铁治疗,在放血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多样性护理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水平和心功能状态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81 浏览:430

王佑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多样性护理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水平和心功能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临床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给予多样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每组49例。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和心功能状态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样性护理能够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患者心功能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具有推广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MP-2、9水平及意义 下载:92 浏览:490

李镇 邵名亮 胡龙 冯启凡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ronic heart failure,CHF)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9,MMP-2,9)水平,从而协助评价患者心功能状况。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诊断为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214例,并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Ⅰ~Ⅳ级,对照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7例,同时行血清MMP-2、9及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MMP-2、9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MMP-2、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MMP-2、9可协助评价心功能衰竭严重程度。

早期集体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下载:58 浏览:958

郝恩刚 张桂中 王涛 马娜娜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集体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接受的临床康复训练方法进行分组,接受早期集体心脏康复的患者纳入研究组(50例)接受常规个体康复干预的患者纳入参照组(50例),观察患者康复训练结果,分别记录患者心功能指标、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各项数据。结果 经数据统计,两组心功能指标、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各项数据对比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且以研究组具有优势性。结论 早期集体心脏康复的应用,有助于患者心功能水平改善,增强治疗依从性,缓解不良心理状态,并且可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提高患者满意度,应用效果理想,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认知护理对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及血压变化水平影响评价 下载:92 浏览:898

董静 何敏 李甜甜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高血压(hypertension,HTN)患者使用认知护理的效果。方法 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CHD-HTN患者中随机抽取300例,双盲法分为A组(150例,常规护理)和B组(150例,认知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护理后血压、心功能指标、评分(CHD、HTN相关知识认知、遵医嘱依从性)优于A组(P<0.05)。结论 CHD-HTN患者使用认知护理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和血压,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遵医嘱依从性。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衰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45 浏览:851

崔玉红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冠心病心衰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的室性心律失常纠正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前两组患者的LVEF、FS、LVEDd、LVE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LVEF、FS、LVEDd、LVEDs比对照组改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衰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纠正心律失常的症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荐。

冠心病心绞痛心内科规范治疗的临床效果 下载:68 浏览:923

卞来超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心内科规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本院2023年5月-2024年5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使用分层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对200例患者分成两组(两组各10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西医常规治疗干预,治疗组患者开展心内科中西医结合规范治疗,对比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中医症状积分、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少于/短于/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治疗优良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内科中西医结合规范治疗方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较为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减轻机体的炎症状态,稳定患者病情,促进患者预后。

优质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干预效果探讨 下载:29 浏览:583

孙永敏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基于优质护理干预后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以本院2020年前收治的共8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人数为40例,将常规护理模式实施于对照组,观察组则以优质护理为主实施干预,对两组患者分别在护理后所取得的护理效果展开统计学计算,包含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依从性水平及患者心功能。结果:观察组在患病期间,于开展护理干预的阶段中,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两组病患分别在干预前,所得出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分值均较高,组间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在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对象在护理期间,观察组病患的总依从率明显更高(P<0.05)。开展护理工作后,经测定,观察组心功能中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径呈现为更低水平,左心室射血分值呈现为更高水平(P<0.05)。结论:优质护理的开展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效果明显,还能减少护理期间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心功能得以增强。

长期口服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临床事件影响 下载:23 浏览:494

孙娜 李杰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长期口服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临床事件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其中10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10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口服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冠心病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心功能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事件的发生率更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在心功能指标对比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长期口服麝香保心丸在治疗冠心病这方面确实有效,长期服用不仅能降低冠心病复发的可能性和住院次数,还能让心脏功能变得更好,值得推广。

早期阶段性运动训练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患者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437

陈丽君 卜秋丽 庄倩 薛土凤 邓锦凤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探讨早期阶段性运动训练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康复指导,干预组则接受早期阶段性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日常活动开始时间。结果干预组出院时6 min步行距离、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值均较对照组高(P <0. 05);干预组床上主动活动、下床活动、自行到洗手间洗漱与走廊步行200 m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 <0. 05)。结论对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实施早期阶段性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HTK液与含血心脏停搏液对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心肌的保护作用 下载:67 浏览:386

何勇 李中杰 陈冲 刘光强 游荣帆 曹勇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比较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盐液(HTK液)与含血心脏停搏液对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34例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7例,分别使用HTK液和含血心脏停搏液,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钾、钠离子水平、心功能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主动脉开放12h、24h、72h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钾离子、钠离子、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等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开放到心脏复跳、体外循环时间、多巴胺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TK液与含血心脏停搏液均可对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合并左心功能的不全的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心肌保护效果,但是HTK液的效果优于含血心脏停搏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早期阶段性运动训练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患者的影响 下载:84 浏览:438

陈丽君 卜秋丽 庄倩 薛土凤 邓锦凤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阶段性运动训练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康复指导,干预组则接受早期阶段性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日常活动开始时间。结果干预组出院时6 min步行距离、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值均较对照组高(P <0. 05);干预组床上主动活动、下床活动、自行到洗手间洗漱与走廊步行200 m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 <0. 05)。结论对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实施早期阶段性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分析及与IL-6和TNF-α水平的相关性 下载:74 浏览:400

隋世华1 蔡雪峰1 杨斌2 苏亚梅2 郭春荣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分析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抑郁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心功能分级中的的发生率,并探讨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在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抑郁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分析119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严重程度等条件下抑郁发病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伴发抑郁与未伴发抑郁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结果不同性别患者中,男性患者抑郁率为62.92%,与女性36.76%的抑郁率比较明显高(P<0.05);年龄越低抑郁发生率越高,各年龄段由低到高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00.00%、73.91%、61.90%和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抑郁发生率为84.21%,较小学及以下(52.83%)和初中(48.93%)文化程度患者抑郁发生率更高,抑郁程度更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越高,患者抑郁发生率增高,且抑郁程度更加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抑郁患者血清IL-6及TNF-α水平较中度及轻度抑郁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抑郁程度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病情有关,IL-6及TNF-α水平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或评估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抑郁风险。

常规疗法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下载:79 浏览:416

李澈 刘幼根 王圣果 李春萍 丁莉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观察慢性舒张性心功能不全(DHF)患者应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24例慢性DHF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两组,各组62例,对照组行抗心力衰竭常规疗法,在其基础上观察组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心率变异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6%比对照组79.03%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部正常R-R间期标准差(128.41±20.41)ms、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68.52±13.91)ms、相邻R-R间期占全部正常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9.63±3.21)%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慢性DHF患者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改善心功能效果显著。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44 浏览:466

施胜铭 刘燕 孙悦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因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158例为心力衰竭组,选择同期非心力衰竭入院患者150例为非心力衰竭组,收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检验、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CY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相关性。依据HCY水平,将158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高HCY组(98例)和正常HCY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的状态。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平均HCY为(22. 08±5. 86)μmol/L,非心力衰竭组平均HCY为(11. 41±2. 13)μmol/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HCY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OR值为1. 12(95%CI 1. 01~2. 59,P <0. 05);在15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高HCY组患者心功能分级、脑钠肽(BNP)、6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HCY正常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HCY血症发生率更高,HCY增高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独立相关,高HCY血症患者心功能状态更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