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学生评教问题研究 下载:35 浏览:249

杨参天 《中国设计》 2020年5期

摘要:
发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应对措施与办法。立足教育学、心理学、艺术设计学及长期的教学实践,专业认知与规律性思考总结,通过部分实践情况分析问题,对评教进行问题优化。提出部分应对措施与解决方法。该方法可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学生评教给予一定的智力支持。

基于钢结构环境下的仿生机器人设计分析 下载:41 浏览:353

许飞 《设计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通过对现有钢结构类型、结构要素分析,采用仿生学的方法对自然界中相似的结构体系进行比对分析,得出尺蠖行走的树枝形结构环境与钢结构环境相似,并对尺蠖生存环境和爬行方式进行观测与研究,分析了尺蠖的爬行运动步态结构以及爬行环境,运用工业设计方法对尺蠖的功能-形态-结构进行仿生设计归纳,为钢结构环境下可携带检测装置的仿生机器人设计与实现提供理论依据与设计方法。

文化自觉视域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方向的思考 下载:72 浏览:465

张前成 《中国体育科学》 2019年7期

摘要:
从本质上来说,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中的瑰宝。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收入在不断上涨,对于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而体育作为一种能够实现人们享受需求的重要手段,也开始备受人们的青睐。如今,在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在文化自觉视域下,为了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还必须要合理地调整发展方向。在本文中,就针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意义消解与问题化约——当代技术对民主观念影响之初步探讨 下载:20 浏览:408

罗甜田1 王琴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当代技术与政治的互动是一个宏大议题,展开议题的第一步是探讨技术对政治观念的复杂影响。新技术的渗透强化了当代社会的实证与技术主义倾向。在当代政治领域,技术进步推动个体权利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个体经验结构的新意义生成和传统意义的消解。技术理性的滥用使民主观念技术化,技术化的民主观念容易将复杂民主政治问题化约为单纯技术问题。通过人文通识教育与文化审美教育重塑共同意义,消除狭隘技术主义观念可以成为一种可能的改善途径。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改革与实践——以成都师范学院为例 下载:41 浏览:419

唐瓷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期

摘要: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新时代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依据《师范生信息教学能力标准》,系统思考师范学生和未来教师的双重特性,从"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构、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信息化教学能力应用实践及信息化教学大资源建设思考"等四个方面重构了师范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提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九维一体"实践路径。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 下载:36 浏览:439

乔曼 《应用化学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化学核心素养不仅涉及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至关重要。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效率,还能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并形成正确的化学观念和能力品格。

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下载:80 浏览:823

邹泉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4期

摘要:
挖掘红色文化之精髓,将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必然能够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各大高等院校要站在政治高度来认真看待红色文化的价值,推进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本文首先分析了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其次,深入探讨了红色文化融入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音乐教育在师范学院的创新与实践 下载:31 浏览:676

李娟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4年11期

摘要: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师范学院音乐教育作为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重要阵地,其创新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师范学院音乐教育在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环节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以及这些举措对学生音乐素养、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际影响。通过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研究发现,师范学院的音乐教育在引入现代科技手段、融合多元文化元素、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音乐教师奠定了坚实基础。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