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从道德人与经济人的分合谈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下载:50 浏览:462

莫东晓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职业道德是幼儿教师最重要的素质,但部分幼儿教师缺乏职业信仰,道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当前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建设多以"道德人"假设为价值取向基点,忽视教师"经济人"价值取向中的合理需求,造成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缺乏实效。政府、高校、幼儿园共同构建"道德人"与"经济人"合理内核有效融合的职业道德建设之策,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路径。

我国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研究回顾与前瞻——基于2009至2018年CNKI学术期刊论文的分析 下载:80 浏览:446

钱晓萍 舒荣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6期

摘要:
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和主题内容分析法,回顾了2009至2018年我国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概貌,发现该领域文献研究的热点方向依次为:幼师师德失范与因应对策、幼师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幼师师德的规范建构与评价等。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研究,关切该问题的学者可以形成研究共同体,从均衡研究维度着手,不断拓展研究视野的广度,并通过开展后续研究推进成果转化。

美国师德问责体系的结构、特点及启示——基于德克萨斯州的经验 下载:91 浏览:497

张雅慧 王阳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3期

摘要:
美国德克萨斯州历来重视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了一系列教育工作者违规行为问责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师德问责体系。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师德问责体系具有独特的结构与特征。颁布《教育工作者伦理规范》,使问责有法可依;设立专门机构,使问责主体明确;细化教师违规行为,使问责有据可凭;强调证据证词,使问责合理科学;重视结果多样,使问责责罚分明。这些对于促进我国师德问责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从“红七条”到“红十条”——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长效机制与“新常态”特征 下载:78 浏览:452

曾仲权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2期

摘要:
"新常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理论创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时代特征。在"新常态"时代背景下,教育部于2014年9月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强调建立健全高校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首次明确提出对高校教师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红七条"。"红七条"作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有力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在要求:一是师德建设:坚持学术诚信原则,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二是师风建设:坚持正派的生活作风,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三是师道建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8年11月,教育部又出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简称"红十条")。"红十条"是对"红七条"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从"红七条"到"红十条",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常态"特征更加清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长效激励机制的建设;二是长效监督机制的建设;三是长效惩罚机制的建设。

论科研伦理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影响 下载:184 浏览:1905

​唐燕 《国学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医学方面我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无数的科研人员背后的辛苦努力,但是目前很多的人对于“科研伦理”引起了高度重视。不少的人认为在科研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有悖常理的问题,对于相关科研人员,尤其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将就目前违背伦理的科研事项进行简要分析,探讨科研伦理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影响,旨在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师德师风:教师职业的灵魂与基石 下载:36 浏览:366

蒋志红 遆瑞芳 张玲玲 《中国职业教育》 2025年2期

摘要:
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本文通过分析师德师风的内涵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价值体现,探讨了当前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策略与路径。本文旨在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浅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 下载:30 浏览:366

魏嘉卓 《中国职业教育》 2025年1期

摘要: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行业必须要遵守的典范。近年来,新闻媒体报道部分中学教师缺乏职业道德,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不仅使教师职业这个群体遭受了很大的形象破坏,更对青少年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这都说明我国部分教师存在极大的职业道德问题。教师法制意识淡薄,缺乏终身学习的思想也不断的充斥着这个职业群体,所以应当大力增强法制观念,改善教师群体的收入,提高中学教师职业道德,保证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收到更为良好的教育。

课程思政背景下《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338 浏览:2486

周任婉君 张潇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实践中部分专业课教师存在知识讲授有余、育人意识和能力不足等问题。以《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思政为例,探索如何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运用多元教学方法落实思政教育效果,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95 浏览:2059

孟甜 《中国职业教育》 2022年10期

摘要: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高校教师最重要的素养之一,是高校教师技能水平的晴雨表。“互联网+”时代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带来的新的挑战和机遇,但由于当前有些教师无法适应信息化趋势,制约了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本文分析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对分课堂(PDA)在《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课程中的运用 下载:159 浏览:2035

毛婷婷 《法学学报》 2024年2期

摘要:
进行对分课堂(PDA)在《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课程中的运用探究,需了解对分课堂的基本定义,后进行优劣势分析,再在文章核心章节按照对分课堂的教学流程稳步推进课程教学工作,让学生在知识吸收、课堂讨论进程中巩固教师教授的知识,以此来提升学习效率。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