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气分析及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下载:42 浏览:544

严顺添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分析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实施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应用价值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36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技术(MIST)进行治疗,予以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实验组予以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参照组则接受经鼻无创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PaCO2、PaO2、SaO2、P/F、FiO2)、时间指标(上机时间、氧暴露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出血、肺炎、气胸)。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显示为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相比于参照组均较好,互相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时间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数据都比参照组低(P<0.05)。结论: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实施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团队协作式零缺陷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下载:185 浏览:1869

韦壹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分析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开展团队协作式零缺陷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58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29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团队协作式零缺陷护理,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结果比较后显示,观察组患儿的血气指标改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占据优势,呼吸频率改善、机械通气以及住院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团队协作式零缺陷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管理中,可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的疾病治疗效果。

危重症专职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下载:200 浏览:2028

王玉道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分析危重症专职护理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科接诊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n=60)。试验组采取危重症专职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组3.33%,对照组16.67%,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低(P<0.05)。护理质量:试验组达到(98.74±0.82)分,但对照组却仅(92.19±1.71)分,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高(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用危重症专职护理,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病情恢复更快,护理质量也更高。

高流量经鼻导管氧疗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呼吸支持下不良事件的影响 下载:201 浏览:2434

余涛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分析高流量经鼻导管氧疗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呼吸支持下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呼吸机治疗,观察组进行高流量经鼻导管氧疗,对比治疗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呼吸支持进行高流量经鼻导管氧疗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评分。

布地奈德辅助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下载:241 浏览:2384

郭祥丽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分析布地奈德辅助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行肺表面活性物质为主要治疗药物,研究组此基础上实行布地奈德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状况。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pH值、PCO2、IO三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患儿pH值、IO值高于对照组,PCO2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组布地奈德辅助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更优,患儿的呼吸功能获得改善,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更少,药物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辅助呼吸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下载:241 浏览:2564

高慧萍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2期

摘要:
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辅助呼吸治疗中使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分成两组,在研究组患儿的辅助呼吸治疗中使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方式,在对照组患儿的辅助呼吸治疗中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方式,对比两组患儿的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对照组患儿的情况,研究组患儿在治疗3d后的疗效显著更高,临床治疗情况(除了中转机械通气率)以及指标均明显改善,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对比两组患儿的中转机械通气率得出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辅助呼吸治疗中使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的疗效较为理想。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优先策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下载:258 浏览:2557

张健鸿 曾峰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1期

摘要:
研究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采用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优先策略的疗效。方法:病例选取2019.01-2022.01期间在我院接生的100例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方法,研究组患儿接受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优先策略。注重观察两组患儿的呼吸暂停和并发症发生率、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氧分压等指标。结果:经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呼吸暂停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在12h内高于对照组(P<0.05),24h后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的氧分压在12h内低于对照组(P<0.05),超过24h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优先策略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下载:289 浏览:2436

胡梦娟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分析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抽取对象为本院收治的3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将36例患儿以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8例。对照组单独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实验组则再给予固尔苏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疗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取固尔苏+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提高疗效率。

新生儿无创呼吸机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下载:222 浏览:2376

幸伶俐 胡琦(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分析高效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通气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氧疗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O2、PaO2较对照组高,PaO2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效果理想,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且并发症少,安全性值得肯定。

危重症专职护理措施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296 浏览:3279

邓春燕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6期

摘要:
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措施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到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共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9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施以危重症专职护理,对患儿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情况、家长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危重症专职护理措施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呼吸机辅助呼吸下采用俯卧位通气的效果评价 下载:368 浏览:3886

田园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3期

摘要:
探讨俯卧位下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34例行仰卧位通气者作为对照组,34例行俯卧位通气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通气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PaO2、O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实施俯卧位呼吸机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氧合,纠正呼吸窘迫症状,值得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