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大π共轭分子四苯基二苯并荧蒽及二茚并苝的有机光电器件研究进展 下载:78 浏览:416

余俊乐1,2 郑燕琼2 唐杰1,2 杨芳1,2 王超1,2 魏斌2 李喜峰2,3 石继锋2,3 《新材料》 2020年8期

摘要:
近年来,有机半导体的开发及应用推动了有机光电器件的迅速发展。其中小分子半导体器件相比聚合物半导体器件具有更好的重现性和可控性,制备工艺更多样化,界面调控更简单且机理更清晰。然而,小分子半导体在成膜设备和成膜工艺方面要求相对更高,尤其是工艺参数对膜中分子聚集态和取向性有显著影响。目前,小分子半导体材料存在的不足在于:(1)常规制备工艺难以获得分子排列高度有序的薄膜;(2)可同时蒸镀和溶液加工的小分子半导体相对缺乏;(3)光吸收范围相对较窄且激子扩散长度较短。2009年首次报道的二萘嵌苯类小分子半导体四苯基二苯并荧蒽(Tetraphenyldibenzoperiflanthene,DBP)及其衍生物二茚并苝(Diindenoperylene,DIP)凭借优异的光电性能,如DBP在可见光区强吸收、双极传输特性、高空穴迁移率、强水平分子取向趋势、高光/热稳定性以及DIP的双极传输特性、垂直分子取向和高结晶性等,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研究者们主要从设备改造、制备工艺、器件结构和材料匹配等方面进行尝试,不断提升基于DBP和DIP的有机光电器件的性能。DBP和DIP在有机光伏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晶体管中被有效应用。主要通过热退火和溶剂蒸气退火工艺提升DBP光伏电池的光电流、填充因子,并将DBP作为受体匹配合适的给体或将DBP与非富勒烯受体匹配后获得更高的开路电压。在基于DBP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方面,主要研究了器件性能与缓冲层传输特性、发光层结构、基板温度和沟道长度等之间的关联性。关于DIP薄膜,近几年的研究工作将角度倾斜沉积、温度控制、退火工艺、分子模板等手段引入到薄膜分子取向调控中。并利用DIP的双极传输制备了基于DIP给体或DIP受体的光伏电池,获得了较高的电池效率(5. 8%)。此外,通过易结晶的DIP诱导其他半导体材料的分子排列提升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迁移率。本文系统综述了DBP和DIP的材料特性及其在上述多种有机光电器件中的重要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了深度展望,以期为这类小分子半导体的分子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

含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刷的羽毛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 下载:80 浏览:467

刘新华1,2 储兆洋1 李永1 郑宏亮1 方寅春1 《新材料》 2019年2期

摘要:
采用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的方法,以羽毛表面的溴为引发位点,引发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在羽毛表面自增长,制备含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刷的羽毛接枝共聚物(Feather-g-PDMAEMA)。再以溴乙烷为改性试剂,对其进行季铵化处理,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羽毛接枝共聚物。改性后羽毛的元素含量、官能团、热稳定性、结晶结构、表面形貌分别通过能谱仪(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FT-IR和SEM分析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成功地接枝到羽毛的表面,所得羽毛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最高可达84. 7%; XRD的分析结果显示,接枝聚合后的羽毛的结晶度降低; TGA分析结果显示,接枝聚合后的羽毛热稳定性降低;抗菌测试结果表明,季铵化处理后的Feather-g-PDMAEMA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智慧校园框架下学院微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下载:48 浏览:391

孙翠改 敖建华 《软件工程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今天,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手机来寻找想要的资讯。精准化传播、移动化服务、近距离互动无疑是新媒体的优势,而其中微信公众号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一个,本文通过第三方接口api、微信小程序、大数据、javaweb等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智慧苏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让师生足不出户即可感受微查询、微校园、微资讯等一站式全方位的人性化校园服务。拓宽了校园文化传播途径,增加了校园文化内容和凝聚力,促进了校园文化和校园生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发展。

基于运营商位置信息的大数据服务平台设计及助销系统实现 下载:73 浏览:481

许乃利1 王泽润1 刘宝梅2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1期

摘要:
用户行为轨迹及用户位置分析对客户精准营销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提高客户营销的精准性和成功率。文章分析多种用户定位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场景,介绍一种基于运营商基站位置信息的大数据服务平台和助销系统,利用用户话单中的基站信息,建立用户常驻地识别模型,通过大数据处理,实现基于用户位置区域的服务信息推送和营销推荐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助力客户引流,具有规模化推广价值。

自然资源分布式GIS服务平台研究 下载:53 浏览:440

龚敏霞1,2 吉波3 徐年峰3 胡岭1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12期

摘要:
结合自然资源业务需求,分析了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平台传统技术架构的不足。在介绍分布式计算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架构的自然资源分布式GIS服务平台建设目标。在设计平台总体架构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基于Hbase的海量空间数据存储、检索和查询方法,阐述了基于Spark的分布式GIS计算方案以及基于MPP架构的海量数据渲染模型设计等关键问题。本研究与相应的开发试验为自然资源分布式GIS服务平台的建设落地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思路。

江苏省水利地理信息服务平台降雨等值线绘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下载:61 浏览:462

李宁 曹全龙 聂时贵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9期

摘要:
等值线是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上表达地貌、地理和社会经济要素时经常用到的地图符号之一,降雨等值线以等值线的形式描述了降雨分布情况。该文阐述了江苏省水利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中降雨等值线绘制系统的架构设计,对其中的雨量数据提供服务、等值线计算服务、等值线绘制模块、等值线发布模块进行了深入描述。该架构实现了降雨量数据来源于服务、降雨等值线生成功能基于服务、降雨等值线绘制结果发布为服务,外界能够基于它灵活构建自己的等值线绘制系统。该系统提供的等值线服务已经为多个应用系统提供了支撑。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更新运维体系建设研究 下载:92 浏览:495

张灿荣1 徐启恒1 吴勇1 吴颖斌2 田勇军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期

摘要:
以数字东莞为例,通过对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现运行体系架构现状、平台数据现状、数据需求情况、平台应用情况、数据更新运维需求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指出平台运行现状和存在问题。分别从矢栅数据更新、地名POI数据更新、地理实体数据生产更新、路网数据更新、应用专题数据更新、新基准数据生产发布阶段进行数据更新发布、分析,同时从平台功能完善开发和平台软硬件环境运维优化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及论述。通过具体实践验证,初步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备的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更新和功能维护体系,为东莞市公共服务平台持续高效应用、稳定运行提供参考和解决思路。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分析 下载:90 浏览:491

杨荣斌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2016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在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上海集成电路测试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的基础上,上海市规划和筹建了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等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发展探析—洛南县保安镇为例 下载:157 浏览:1608

夏倩 《土壤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信息时代下减少信息不对称、推动产业融合与投融资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及策略。为了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需要建立和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加强政策与法律支持,创造良好环境。下阶段工作重点包括推动产业融合与投融资模式创新,通过政策措施的落实、平台和机制建设、能力建设与培训、示范项目推广以及跟踪评估与调整等措施,解决镇村基座投融资问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中具有深远意义,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强化风险评估、深化产业融合、优化信息服务以及加强政策与法律支持,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煤炭贸易企业及服务平台的风险防控研究 下载:167 浏览:1692

吴建武 《煤炭技术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在全球能源供应中占据重要地位。煤炭贸易企业及其服务平台作为煤炭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煤炭采购、销售、物流等重要功能,对煤炭行业的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煤炭贸易服务平台的特点和风险,提出了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包括信息安全、合规管理和风险评估等方面。旨在为煤炭贸易企业及服务平台提供有效的风险防控思路和方法,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稳定运营。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体育延时服务平台构建与应用 下载:180 浏览:1568

王瑞军 《体育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和智慧校园概念的兴起,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高校体育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及管理方式亦需与时俱进。对此,本文针对高校体育延时服务平台的构建、高校体育延时服务平台的应用进行研究。

基于智能网格预报产品的威海市海洋牧场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下载:75 浏览:830

辛文鹏 王美琪 李旭杰 《气候变化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海洋牧场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蓝海,气象条件是影响海洋牧场建设和营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提供精细化的气象预报服务对海洋牧场具有重要意义。立足威海市海洋牧场的发展建设需求,采用CIMISS提供的智能网格预报订正产品精细化气象数据,结合GIS技术,基于FlaskWeb应用框架,开发威海市海洋牧场专项气象服务平台。平台提供了海洋牧场专项地图浏览、牧场精细化格点预报查询和预报要素折线图绘制等功能。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尾矿信息产学研服务平台建设探索研究 下载:124 浏览:1276

赵威 周春生 曹宝月 刘明宝 《中国教育探索》 2023年11期

摘要: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教育数字化,数字赋能教育新方式方法意义重大。通过商洛尾矿资源信息及尾矿综合利用企业详实摸底调研,搭建商洛尾矿资源产学研服务平台,加强校企联系,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教师、学生以产学研服务平台为窗口,紧跟企业发展最前沿,培养企业所需的高质量人才。解决高校教师信息迟滞,科学研究与生产脱钩的难题。

关于“互联网+畜牧业”地方销售服务平台的探索 下载:274 浏览:2739

王琦 柳李 袁玲 《当代畜牧兽医》 2021年4期

摘要:
“互联网+”赋予了包含了畜牧业在内的农村传统经济产业新的生命力,实现了传统行业生产上的技术变革,拓宽了地方生产业的外销渠道,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有利支撑。将“互联网+传统行业”完成实体化的,是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为传统行业的互联网渠道提供了发出载体。本文通过介绍“互联网+畜牧业”地方销售服务平台的含义、建设理念以及与“入驻现有电商平台”形式相比较等内容,探索在地方销售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着诸多需要解决的如双向服务对话、数据资源共享等发展问题,以及给地方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带来诸多考验,从而得出以“产供销”三位为一体的“互联网+畜牧业”地方销售服务平台的规划概念和建设框架,切实解决一直以来的畜牧业产业短板问题。

基于气象技术的农业气象监测预警及服务平台构建 下载:127 浏览:1412

程李 裴兴云 司维 《气候变化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部分,完善的农业信息化服务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随着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部门能力要求的提高,如何建设具有多种服务方式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系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农业气象技术监测中存在准确率低问题,分析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现状,表明极端气象可以进行定量灾害研究。基于气象技术构建农业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平台,可以为农业日常耕种提供信息指导。

低碳科技创新管理与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下载:139 浏览:1303

郭魏华 《低碳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绿色低碳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的本质需求,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最显著的颜色,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目前,我们还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我们的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之间有着很大的联系,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构建低碳科技创新管理与服务平台应从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中介组织、社会群众等层面采取有效对策措施。

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探讨 下载:138 浏览:1560

张立新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5期

摘要:
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积极打造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元化参与格局。社会力量擦浴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中,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治理主体,从根本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增强社会文化活力,真正实现文化创新。本文将详细阐述社会力量参与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的具体实践措施,相关观点仅供参考。

关于社会保障网公共服务平台内外网安全访问手段分析 下载:251 浏览:2889

谭健权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3期

摘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各个行业内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特别是在各地政府电子政务网,随时存在较大的人员流动量,比如社会保障网公共服务平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业务数据的收集、分类、整理以及查询成为及其繁重的工作内容。同时,内外网互访也伴随着许多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因此,为了保证电子政务网工作流程及业务数据的安全性及高效性,在内外网互访时必需采取一定的安全保障措施。本研究依据网闸、防火墙和入侵防御等几种技术手段,对各设备的优势及其特点进行分析,从而阐释数据在网络交互中的安全运用。

自然资源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278 浏览:1639

赖润基 《地理研究进展》 2022年10期

摘要:
为满足现代自然资源管理需求,本文从土地资源及城乡空间统筹管理出发,经创建、应用自然资源测绘地理信息平台,实现精准、智能管理城乡资源目的。

高分遥感云服务平台商业化研究 下载:143 浏览:2468

金笑天1 张玮2 张振川3 《电子商务进展》 2021年9期

摘要:
遥感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获取方法,尤其对大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自然资源、土地利用与覆盖、城市与经济等自然和地理经济要素信息进行实时动态获取具有独特优势。云计算的出现为遥感大数据分析提供新的方法和载体,使得大尺度、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的海量存贮、快速分析和应用成为可能。目前国内基于遥感大数据的遥感云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深入分析谷歌地球引擎的云架构和特点,并结合系统设计和云计算相关理论、国内用户实际需求及应用场景等,推进国产化遥感云平台的商业化进程。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