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面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下载:20 浏览:336

姜琳 张艳 郑伟慧 王可敬 韩春 《肿瘤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右侧喉返神经深面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病理参数、随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91例,其中病理学诊断确诊右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54.9%,右侧喉返神经深面淋巴结转移率23.6%,右侧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率19.9%。单因素分析显示,右侧喉返神经深面淋巴结转移与性别(P=0.001)、肿瘤直径(1.0cm为界)(P<0.001)、是否包膜外侵犯(P<0.001)、是否喉返神经浅面淋巴结转移(P<0.001)、是否侧颈部淋巴结转移(P<0.001)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P=0.005)、肿瘤包膜外侵犯(P=0.020)、喉返神经浅面淋巴结转移(P=0.007)、侧颈部淋巴结转移(P=0.047)是喉返神经深面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男性、肿瘤有包膜外侵犯、喉返神经浅面淋巴结有转移、侧颈部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在有效保护喉返神经及下极甲状旁腺的同时,建议清扫右侧喉返神经深面淋巴结。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在肿瘤血管生成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38 浏览:378

李立文 卜晓敏 夏亮 孙才兴 《肿瘤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研究发现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并通过氧化应激、HO-1通路、缺氧及炎症介质等多种途径参与调控肿瘤血管生成过程。对Nrf2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进行探究,有助于发现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新靶点。全文就近年来肿瘤血管生成与Nrf2信号通路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鼻咽癌诊治研究进展 下载:24 浏览:381

金厅 陈晓钟 《肿瘤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近年来就鼻咽癌诊治开展了数十项研究,这些研究大部分是针对Ⅱ期、局部晚期、转移鼻咽癌的治疗干预性研究,其余的是针对预后因素、分期以及放疗毒副反应的研究。全文就这数十项研究作一综述,一方面是对浙江省鼻咽癌学科发展的宣传与肯定,另一方面为临床医师合理制定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一些参考,也为扩大国内外鼻咽癌学科的交流和发展提供契机。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管理中的进展 下载:63 浏览:482

张雨馨1 吴诗妍1 楼寒梅2 《肿瘤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是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是CSCC的预后预测指标;SCC-Ag与早期CSCC的术后临床病理高危因素相关,与术后辅助治疗风险相关,SCC-Ag的补充有助于建立更完善的危险因素预测模型,指导术后辅助治疗;SCC-Ag水平在宫颈癌治疗过程中下降,逐渐正常化,可以籍以判断疗效、预测复发;在随访过程中,SCC-Ag的升高先于临床复发,结合PET-CT检查可有效地评估病情、判断复发。SCCAg在CSCC的全程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作为个体化和精细化风险预评估的指标。

冰片逆转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的研究 下载:47 浏览:357

姜志明 王增 覃晶 李成辉 卢红阳 《肿瘤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评价冰片对小细胞肺癌(SCLC)顺铂(DDP)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对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小凹蛋白-1 (Caveo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前期建立的SCLC DDP耐药细胞株LTEP-P/DDP,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冰片和/或DDP的抗肿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P-gp和Caveolin-1的表达。[结果]冰片联合DDP对LTEP-P/DDP-0.7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较单用DDP显著性增加(P<0.05),耐药逆转指数为2.246。LTEP-P/DDP-0.75细胞经冰片联合DDP处理细胞后,较单用DDP处理组的G0/G1期和S期降低,G2/M期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冰片和DDP联合处理后,LTEP-P/DDP-0.75细胞凋亡显著性上升(P<0.05),LTEP-P/DDP-0.75细胞Caveolin-1相比LTEP-P细胞显著性上升(P<0.05),冰片或DDP单独用药组Caveolin-1显著性变化,冰片联合联合DDP组相比对照组能显著性降低LTEP-P/DDP-0.75细胞Caveolin-1表达(P<0.05),而对P-gp无显著性抑制作用。[结论]冰片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LTEP-P/DDP-0.75对DDP的耐药,其作用可能与抑制Caveolin-1表达有关。 还原

6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分析 下载:31 浏览:315

戴信深1 郭良2 赵佳正2 楼建林2 韩春2 谭向荣2 赵坚强2 梁忠2 《肿瘤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为临床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丝线定位法,精准划分颈淋巴结各分区,对收治的68例cN1bPTC患者,均行包含Ⅱa、Ⅱb、Ⅲ、Ⅳ、Ⅴa、Ⅴb区和LNSS的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共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82侧。分析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情况,探讨Ⅱb区、Ⅴa区、Ⅴb区、LNSS以及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规律。[结果] cN1b患者总颈淋巴结转移率92.6%(63/68),其中颈侧区转移率86.8%(59/68),中央区转移率79.4%(54/68)。侧颈清扫82侧,中央区清扫83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78.3%,Ⅲ区为62.2%,Ⅳ区为57.3%,Ⅱ区为47.6%(Ⅱa区43.8%,Ⅱb区7.3%),Ⅴ区为15.9%(Ⅴa区11.0%,Ⅴb区6.1%),LNSS转移率为9.8%。在Ⅱb区转移的患者中伴有Ⅱa区淋巴结转移或颈侧区多区域(2个以上区域)淋巴结同时转移情况多见;在Ⅴa区和Ⅴb区转移的患者中,伴有肿瘤被膜侵犯和颈侧区2个以上区域淋巴结同时转移情况较多;在LNSS转移的患者中,伴有Ⅳ区淋巴结转移和原发灶肿瘤位于甲状腺下极较多;在颈侧区淋巴结跳跃性转移患者中,原发灶肿瘤多位于甲状腺上极。[结论] cN1bPTC应常规清扫Ⅱa、Ⅲ、Ⅳ区淋巴结。保证副神经功能前提下,Ⅱa区或颈侧区≥2区域有淋巴结转移,需考虑清扫Ⅱb区淋巴结。有Ⅱ~Ⅳ区中多区同时转移或原发灶肿瘤明显被膜侵犯,需考虑清扫Ⅴ区淋巴结。当原发灶肿瘤位于甲状腺下极或Ⅳ区淋巴结有转移,清扫LNSS应更积极。原发灶肿瘤位于甲状腺上极患者,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更常见。

放疗所致心脏疾病的机制及其在乳腺癌中的相关研究 下载:61 浏览:333

王升晔 封巍 《肿瘤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乳腺癌术后放疗所致心脏疾病的风险近年来被日益重视,如何减少放疗所致远期心脏毒性成为普遍共识。全文从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等多个角度,探讨精确放疗引起心脏疾病的放射生物学机制,尤其关注其在乳腺癌中的相关研究,上述机制研究与影像学、剂量学研究相结合,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放疗计划。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家系RET基因突变筛查的临床意义 下载:18 浏览:183

丁燕1 冯俊2 应荣彪2 《肿瘤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的临床诊治特点及RET原癌基因检测的意义。[方法]对1个MEN2A家系进行家系调查,并提取外周血进行RET原癌基因测序和降钙素检测,并绘制家系图。[结果] 10名家族成员均存在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第634位点TGC→TAC杂合错义突变,即p.C634Y突变,其中病理确诊MEN2A患者7例,另3名成员为该基因突变携带者。家系分析显示Ⅲ、Ⅳ、Ⅴ代中均有基因突变者,并符合单基因显性遗传病的传递规律。经随访发现,接受手术4例患者术后降钙素及CEA升高,其中3例B超示甲状腺肿块,1例甲状腺残留。3名基因突变携带者中,2名降钙素升高,1名经B超示双侧甲状腺小结节,但降钙素水平正常。[结论]对MEN2A家系进行RET基因测序和降钙素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以改善预后;对无症状的RET基因突变携带者,应根据其降钙素水平,实施个体化的预防性甲状腺全切除除或严密随访观察。

HE4及CA125评估卵巢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临床研究 下载:32 浏览:176

傅志勤1 鲁超2 殷珂欣3 陈雅卿1 《肿瘤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CA125和HE4对原发性卵巢癌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127例原发性卵巢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术前血清CA125及HE4与病理类型、FIGO分期、组织分级、腹水量、术后残余病灶大小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血清CA125仅与FIGO分期显著性相关(P=0.006)。浆液性卵巢癌、FIGO分期越晚、组织分化越差的患者HE4表达阳性率更高(P<0.05)。CA125与HE4表达与手术残余病灶、腹水量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原发性卵巢癌术后1年生存率为94.7%,3年生存率为78.8%,5年生存率为61.9%。HE4低水平患者的1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显著性优于HE高水平患者;而CA125低水平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性优于CA125高水平患者。[结论]术前血清CA125及HE4均可评估卵巢癌FIGO分期,但HE4更能反映卵巢癌生物学行为,且术前HE4水平可预测卵巢癌1年及3年生存率,而术前CA125水平可协助预测其5年生存率。

环状RNA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75 浏览:349

傅志勤1 鲁超2 殷珂欣3 陈雅卿1 《肿瘤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CA125和HE4对原发性卵巢癌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127例原发性卵巢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术前血清CA125及HE4与病理类型、FIGO分期、组织分级、腹水量、术后残余病灶大小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血清CA125仅与FIGO分期显著性相关(P=0.006)。浆液性卵巢癌、FIGO分期越晚、组织分化越差的患者HE4表达阳性率更高(P<0.05)。CA125与HE4表达与手术残余病灶、腹水量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原发性卵巢癌术后1年生存率为94.7%,3年生存率为78.8%,5年生存率为61.9%。HE4低水平患者的1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显著性优于HE高水平患者;而CA125低水平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性优于CA125高水平患者。[结论]术前血清CA125及HE4均可评估卵巢癌FIGO分期,但HE4更能反映卵巢癌生物学行为,且术前HE4水平可预测卵巢癌1年及3年生存率,而术前CA125水平可协助预测其5年生存率。

乳腺癌分类治疗日新月异 下载:45 浏览:313

王晓稼 《肿瘤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正>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中,其发病率仍然呈现快速增长,死亡率居高不下,成为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近数十年来,由于开展了早期筛查、早诊早治,重视循证证据、规范诊治和个体化治疗策略,引入新技术、新型药物、新理念,乳腺癌总体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在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方面,临床专家围绕着提高治愈率和保证生活质量进行了多维度研究与探索,建立了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分子分型指导下的个体化术后辅助治疗策略,使各分子亚

罕见类型乳腺癌的诊治 下载:88 浏览:495

乔恩奇 陈道宝 金菊 杨红健 《肿瘤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对于少见组织学类型的原发性乳腺癌,由于它们独特的本性,在临床实践指南中并没有提及,从而给临床医生在治疗方案制定上带来很大挑战,包括腋窝分期、手术方式、辅助治疗以及告知患者疾病的预期病程和预后。全文回顾一系列少见类型原发性乳腺癌的病案报道和发表的文献,为这些少见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提供一定的治疗依据。

重楼皂甙Ⅰ对胃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下载:55 浏览:241

董锐增 张则伟 周一鸣 郭剑民 《肿瘤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重楼皂甙Ⅰ对胃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的作用。[方法 ]以体外原代培养的胃癌CAFs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重楼皂甙Ⅰ对CAFs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Fs细胞FAP、SPARC、SDF-1、TNC和HGF蛋白表达改变。[结果 ]不同浓度重楼皂甙Ⅰ能有效抑制CAFs细胞的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2μg/ml重楼皂甙Ⅰ作用CAFs细胞24h后,FAP、SDF-1和HGF蛋白表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ARC和TNC蛋白表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楼皂甙Ⅰ能抑制胃癌CAFs细胞的体外增殖,通过下调FAP、SDF-1和HGF蛋白表达影响CAFs功能。

乏脂肪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和MRI表现分析及鉴别诊断文献复习 下载:54 浏览:354

江海涛1 刘璐璐2 郑国华1 阮磊1 邵国良1 朱慧能1 苏影1 《肿瘤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影像学上表现为乏脂肪型的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的CT和MRI表现并复习文献,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或者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乏脂肪型HAML的CT和MRI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6例HAML均为女性,4例位于肝右叶,2例位于肝左叶。6例HAML均单发,边界清楚。CT平扫呈稍低密度,密度均匀,平扫均未见条状及裂隙状脂肪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呈均匀明显强化,门脉期强化明显减退;MRI平扫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正反相位未见明显信号改变,DWI及ADC均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均匀明显强化,门脉期强化明显减退。6例增强模式均为"快进快出"型。6例病灶均可见粗大强化的血管穿行于病灶或者在病灶周围。6例病灶内均未见坏死、囊变、钙化及假包膜。[结论]HAML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了解这些影像特征能够提高该病术前诊断的正确率。

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在原发体表恶性肿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下载:23 浏览:414

夏李明 吴昊 贾东东 李涛 《肿瘤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在原发体表恶性肿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2017年完成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原发体表恶性肿瘤术后复杂创面修复15例,其中足底皮肤黑色素瘤5例,皮肤鳞癌3例,复发软组织肉瘤7例。皮肤缺损面积5cm×6cm20cm×30cm。[结果 ]肿瘤达R0根治,皮瓣均成活。3例术后血管危象,二次探查后成活。随访3~33月,未见肿瘤复发。供区愈合良好,无下肢活动障碍。[结论]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应用于体表恶性肿瘤术后创面缺损修复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基于量子点标记探针技术的肝癌细胞体外生长模式研究 下载:46 浏览:384

方敏1 陈梦圆2 刘璐璐2 应航洁1 陈明1 《肿瘤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建立肝癌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模型,模拟在体肿瘤微环境,在体外研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生物学行为特点。[方法]基于Matrigel制作三维基质模型,跟踪观察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胞形态并三维重建,同时利用荧光量子点标记分子探针实时监测HCCLM9的形态学以及动力学特征。[结果]在该三维培养模型中,HCCLM9细胞呈现出典型的肿瘤侵袭多步骤特征,包括:克服衰老,局灶性增生活跃,优势克隆侵袭。HCCLM9细胞在接种后不同时态,细胞及细胞间展现出不同形态,呈现出血管拟态及不规则克隆,同时伸出伪足,促进细胞变形,并向四周浸润生长,证明肝癌细胞具备自身变形能力。[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体外人肝癌细胞培养三维模型,表达MT1-MMP的伪足以及血管形成在肝癌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2 浏览:307

许湘华1 谌永毅1 李旭英1 欧美军1 何瑞仙2 吴婉英3 刘东英4 张曦5 关琼瑶6 2020年10期

摘要:
了解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大五人格和工作接纳对工作投入的影响路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抽样,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大五人格问卷、工作相关接纳行动问卷、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对国内6个省市的6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856份,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工作投入总分为(48.55±18.39)分,条目均分为(3.24±1.23)分。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工作投入与适应性、社交性、利他性、道德感人格和工作接纳呈正相关(r=0.347,0.237,0.284,0.288,0.541,均P<0.01),与开放性人格呈负相关(r=-0.077,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岗位、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工作科室、用工性质、适应性和利他性人格、工作接纳是工作投入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37.7%。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接纳在大五人格与工作投入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11%。结论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处于中度工作投入状态,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士人格特质对工作投入的影响,通过增进工作接纳来提升其工作投入程度。

中药麦冬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心肌样细胞的诱导作用研究 下载:47 浏览:460

张慧1 赵利平1 郑骏2 章煌杰3 章红燕3 《中国中医药》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为证明浙麦冬可能具有MSCs诱导作用,且其补心阴作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stem cells,MSCs)转化率成正比。且阐明浙麦冬对MSCs的诱导作用和机制。方法 (1)流式细胞仪鉴定大鼠骨髓MSCs的表面标记分子CD73,CD90,CD45,CD34,观察药物对SD大鼠MSCs诱导分化心肌样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2)免疫荧光法检测浙麦冬对SD大鼠MSCs诱导分化心肌样细胞中CTnI和CX43蛋白表达情况。(3)qPCR法检测MSCs诱导分化心肌样细胞中NKx 2.5,GATA4和β-MHC mRNA表达情况。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组的心肌样细胞中肌钙蛋白I(CTnI)和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而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和培养时间依赖性。(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组的心肌样细胞中NKx 2.5,GATA4和β-MHC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而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和培养时间依赖性。(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组的MSCs中在1周左右存活的部分细胞体积逐渐增大,呈球状、棒状或长梭形;2周以后细胞间出现连接,排列方向渐趋一致。结论补心阴中药浙麦冬能诱导MSCs分化形成心肌样细胞,而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