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CBCT影像组学与常规CT影像组学分析早期肺癌SBRT早期反应的一致性 下载:35 浏览:353

侯利桥1 周超1 许韵宇2 王微1 汤幸妮1 孟胤男1 贾海健1 于长辉1 杨海华1 《肿瘤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评价计划CT(pCT)和锥形术CT(CBCT)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的一致性。[方法]30例早期肺癌并接受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的患者,每次治疗之前都进行了CBCT扫描配对。平均每日肿瘤缩减率定义为主要终点。从pCT、第一次CBCT(CBCT1)、最后一次CBCT(CBCT last)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基于R语言计算特征间相关系数及利用LASSO算法筛选特征。[结果]每例患者各图像分别提取222个影像组学特征,特征间相关系数大于0.7及LASSO算法筛选特征后,对于pCT、CBCT1及CBCTlast各筛选了5、4、5个特征。pCT及CBCT1中存在2个相同特征,pCT与CBCTlast存在3个相同特征,有2个特征在三种图像中都得到。[结论]某些特征在p CT及CBCT中具有一致性。

肺纯磨玻璃结节CT定量分析研究进展 下载:55 浏览:338

范恒鑫 樊树峰 《肿瘤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多层螺旋CT的不断发展及临床肺癌CT筛查的逐渐普及,肺内磨玻璃密度结节的检出率显著增加,且大部分被证实与早期肺腺癌密切相关,因此肺内磨玻璃密度结节不断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磨玻璃密度结节的浸润程度与是否手术或手术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术前肺内磨玻璃结节CT表现特征与不同病理分型的对照研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全文就目前有关肺纯磨玻璃结节CT定量分析与病理对照研究情况予以综述。

我国体育价值取向研究的梳理与思考 下载:54 浏览:241

陈仁蒙 《体育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体育价值取向体现了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追求,是人们参与体育的内在驱动力量。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得出体育取向研究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体育的根本价值观(或称主体价值观)研究;二是关于参与体育的个体价值观(或称本体价值观)研究;三是关于竞技体育的价值观研究;四是关于学校体育的价值观,最后提出体育价值取向研究的未来走向:将更加关注影响因素的研究;将积极探索形成规律的研究;将更关注青少年体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路径、制约因素及建议 下载:48 浏览:371

洪晓畅1,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少数民族青少年形成中华民族认同的路径主要包括家庭熏陶、学校教育、传媒渗透、个人阅历影响和重大事件激发等五个方面。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成为影响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的主要制约因素。倡导和普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共识,着重建设和物化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中华文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认同的坚实基础上建构和提升中华民族认同,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良性互动,组织开展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交流活动,全面正确地执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积极构建正面引导的全媒体渠道,有效抵御民族分裂势力的影响成为提升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的主要着力点。

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心理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下载:22 浏览:340

王励飞1 孔骞1 米元元2 汪冕3 冯志仙4 吴亚美5 李睿明1 2020年10期

摘要:
分析与评价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的心理体验。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Embase、Pub Med、Psyc INFO、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有关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心理体验质性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1月,采用2016版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提炼44个结果,归纳成9个新的类别,综合成3个整合结果。(1)照顾者的负性心理问题:负性情绪表现,心理应激来源;(2)照顾者的正性心理感受:心理弹性增强,照顾角色强化,享受照顾过程,转变生死观念;(3)照顾者的心理支持需求:专业人士支持,同伴亲友支持,精神信仰支持。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照顾者的负性心理问题,发挥正性心理效应,帮助照顾者强化社会支持系统,满足其心理支持需求,从而提高照顾质量。

皮肤温度监测在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2 浏览:349

江小琼1 蔡福满1 侯祥庆2 邓海松3 凌翔伟3 郭海雷3 卢中秋1 2020年2期

摘要:
分析皮肤温度变化与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相关性,以温度变化情况量化风险水平,探讨该指标监测在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连续整群抽样法选取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神经外科ICU、呼吸科ICU、急诊科ICU、CCU患者415例,获取患者人口学特征和临床基线数据,以及每日骶尾部皮肤温度变化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皮肤相对温差与压力性损伤的相关性。以X-tile分析计算皮肤相对温差预测压力性损伤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其预测效果。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不同皮肤相对温差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结果骶尾部皮肤相对温差与压力性损伤发生存在负相关关系(P<0.001)。该指标预测压力性损伤的最佳截断值为-0.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1,约登指数为0.753,灵敏度为85.37%,特异度为89.89%。当皮肤相对温差≤-0.1℃时,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增加,以入院后第4、5天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最高(3.44%),其发生风险是皮肤相对温差>-0.1℃时的6.63倍[HR=6.36,95%CI(3.91~10.36)]。结论皮肤温度监测能够较好地预测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建议应密切关注患者入院后第4、5天骶尾部皮肤温度变化情况,当皮肤温度降低(相对温差≤-0.1℃)时,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增加,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新生儿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下载:12 浏览:443

黄小夏1 张丽萍1 陈艳1 尹志勤2 2019年7期

摘要:
研制新生儿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并评估其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综合文献和12名新生儿科临床护士的访谈结果,结合现有的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量表和新生儿皮肤状况评分表,通过2轮专家咨询,形成量表初稿,对102例新生儿进行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的评估,检测量表的信效度。结果新生儿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包括2个维度,7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08,重测信度为0.875,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33~1.000,全体一致性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75,平均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80,探索因子分析共提取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9.984%。结论新生儿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新生儿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的评估。

MMP-9血清水平及启动子C-1562T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关系 下载:62 浏览:436

叶祖森 程建华 叶强 朱振国 杨学志 陈艳艳 李佳 陈思砚 肖美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水平及基因启动子C-1562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神经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侧支循环的开放途径分为三级,血流分级采用美国介入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介入放射学学会(ASITN/SIR)评估系统,采用ELISA法测定MMP-9血清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EFLP)测定MMP-9基因启动子C-1562T位点C/T的基因多态性。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患者292例,其中男167例,女125例。年龄31~86岁,平均(61.43±10.07)岁。MMP-9血清水平及MMP-9基因启动子C-1562T多态性与侧支循环ASITN/SIR血流分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侧支循环途径间MMP-9血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onferroni校正后三级侧支循环MMP-9血清水平仍明显高于一级侧支循环MMP-9血清水平和二级侧支循环MMP-9血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MP-9血清水平可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代偿途径的预测有一定的作用,对患者个体化治疗和预后的评价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的临床应用 下载:91 浏览:507

陈文举1 高琳2 顾婉红2 沈波1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评价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120例行胃镜检查的疑似HP感染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病理组织嗜银染色法、胶乳免疫比浊法和胶体金快速法检测HP。结果以病理组织嗜银染色法结果作为金标准,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HP抗体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96.7%,阴性预测值为93.6%,阳性预测值为96.6%,诊断符合率为95.0%。胶乳免疫比浊法的敏感性、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胶体金快速法(P<0.01)。结论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HP抗体简便、快速,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均较好,准确度高,适用于易感人群的大规模筛查。

PTEN介导的自噬对慢性酒精刺激引起的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 下载:72 浏览:502

高学忠1 黄隐青2 林丛2 黄亦炜2 张鑫2 吴连拼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自噬对慢性酒精刺激引起心脏损害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慢性酒精心肌病组、同时利用自噬抑制剂3-Methyladenine(3-MA)和PTEN抑制剂SF1670,每组各10只。第2个月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处死小鼠,取下心肌组织标本。检查比较各组小鼠的心脏功能,心肌细胞凋亡水平,心肌组织中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TEN)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LC3-II)的表达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酒精组小鼠心肌LC3-II和PTEN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同时也发生心肌细胞凋亡数量的增加。当同时作用自噬抑制剂后,细胞凋亡进一步加剧。共同作用PTEN抑制剂后,LC3-II的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的下降,但伴随着凋亡水平的增加。结论慢性酒精刺激下,心脏通过上调PTEN介导的心肌自噬表达水平,减轻酒精造成的心肌损伤,减少细胞凋亡。

生脉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脓毒性心肌损伤疗效观察 下载:58 浏览:481

明自强 俞林明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生脉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脓毒性心肌损伤(acute septic cardiomyopathy,AS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3例ASC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对照组左西孟旦静脉滴注,观察组左西孟旦联合生脉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7天后的急性心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变化、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改善情况,血清学指标肌钙蛋白I(c Tn I)、B型脑钠肽(BNP)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者患者的APACHEⅡ评分、LVEF、SV改善情况、c Tn I、BNP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生脉联合左西孟旦较单用左西孟旦改善ASC患者心功能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中国南方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Brighton分层诊断:基于四年期间1 358例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下载:98 浏览:539

​柳胤1 楼敏2 邵蓓3 罗璨4 纪芳5 代红源6 李晓裔7 胡波8 秦超9 徐浚10 刘书平1 姚嘉嘉1 关景霞1 肖哲曼1 卢祖能1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分析中国南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Brighton标准分层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4年期间,淮河以南14个省/市共69家医院GB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Brighton病例定义标准进行诊断的肯定性分级(1级最高、4级最低)。结果最终共收集GBS患者1 358例,包括脑神经变异型51例、Miler-Fisher综合征157例、肢体无力为主的经典GBS患者1 150例。在经典GBS患者中,49.57%(570/1 150)有前驱事件,其中呼吸道感染占71.23%(406/570);83.74%(963/1 150)以无力为首发症状;99.21%(1 124/1 133)在4周内无力的严重程度达高峰;无力达高峰时患者的Hughes GBS残障评分为(3.15±1.16)分,99.56%(1 128/1 133)的患者无力呈对称性;95.39%(1 097/1 150)腱反射消失或减弱;在完成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的患者中,80.58%(772/958)脑脊液呈蛋白细胞分离;在完成电生理检查的患者中,脱髓鞘性GBS占48.14%(401/833),轴突性GBS占18.01%(150/833)。在所有经典GBS患者中,Brighton分层诊断为1级的患者占44.09%(507/1 150)、2级占45.74%(526/1 150)、3级占7.57%(87/1 150)、4级占2.61%(30/1 150);其中,在临床资料完善的729例GBS患者中,上述比例分别为69.55%(507/729)、28.67%(209/729)、0%(0/729)、1.78%(13/729)。结论中国南方GBS患者以脱髓鞘为主要的亚型,而轴突亚型的比例明显低于中国北方;Brighton标准对GBS诊断的敏感度较高,脑脊液和电生理检查对提高诊断分级十分重要。

网络普及背景下爱护眼睛的必要性分析 下载:19 浏览:271

段亦翔 《中国眼科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电子设备进行学习、工作和娱乐。然而,长时间的电子设备使用给眼睛健康带来了潜在的风险。本文分析了网络普及背景下爱护眼睛的必要性,并探讨了保护眼睛的有效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建议通过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定期休息眼睛、注意用眼姿势等方式,注重眼睛健康,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核+X大赛视域下核辐射科普的现状分析及展望 下载:88 浏览:914

汪坚锋1 黄镜澄1 纪慧琳1 刘肖肖2 《核工业与技术》 2024年9期

摘要:
当前核辐射科普存在针对性不明确、内容表现不够生动、宣传力度不足及内容非专业化等方面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核+X大赛获奖视频的数据分析,得出了视频表现形式和主题方面的统计描述结论,提出及时进行核辐射科普、更多采用情景展现方式、加强对最新研究及应用需求的了解、提高科普作品的质量和水平等方面的建议。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280 浏览:2840

朱文君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白内障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术方案,主要分析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的实施价值。方法:随机选择8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分组手术治疗,一组实施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设定为研究组,另一组实施超声乳化术设定为对照组。以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散光程度与并发症等数据来综合评价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视力水平相近,术后3d与术后1周的视力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的组间视力水平无差异,P>0.05。与术前患者的散光度相比较,术后的散光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术后3d研究组患者的散光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形成对比;术后1周与术后1个月的组间散光度指标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形成对比,P<0.05。结论:老年白内障属常见症,建议应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眼部视力与散光状态,并发症少,其手术价值值得肯定。

汉日互译过程中翻译软件的使用情况及效果调查报告 下载:241 浏览:2337

潘雨晨 胡程翔 王古月 张子涵 徐拓展 《软件工程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本课题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文本分析、个人访谈等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从不同受众体对不同日语翻译软件的反映中采集数据,制成文本库,分析日语翻译软件在日语学习翻译过程中日汉、汉日不同翻译方向的应用情况,以及其发挥出的效用是否满足不同受众体的预期目标,通过实证法验证翻译软件在日语翻译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和重要性。分析日语翻译软件可以从哪些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满足更多使用者的需求。

DOPS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345 浏览:2918

郑元财 郑俊斌 卢湧湧 张宝丹 陈伟 《中国医学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DOPS(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即临床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本研究利用DOPS对本科毕业实习医生进行技能带教,观察发现实验组前后两次带教评分有明显提高,并且其对带教满意度也在提高。实验组实习医生在其本科毕业操作技能考核中的成绩,也要好于对照组。所以,利用DOPS对实习医师进行外科技能带教,可能优于传统带教方式。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