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BIM的钢网架三维动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64 浏览:353

张昕1 朱岭2,3 徐卓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2期

摘要:
BIM技术与施工过程管理结合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将现场三维数据与BIM虚拟环境实时统一。通过结合现代测绘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和BIM技术,设计了一套应用于监测网架吊点、非吊点竖向形变,协助对网架提升过程中"异步现象"进行分析的三维动态监测系统。通过该系统在珠海航展馆钢网架提升实践中的应用,进一步分析了BIM技术在钢屋盖液压提升施工领域应用的前景和开发方向。

国际碳排放博弈的根源、困境和出路 下载:64 浏览:395

单良艳1 何海燕1 张汉飞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提出的目标是,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应稳定在气候系统免受危险干扰的水平上,同时应加大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力度。然而,受不同国家利益集团的不同诉求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集团分化的影响,国际上对于这一目标的量化标准、每个利益相关方应该承担的减缓责任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论,国际气候谈判屡陷僵局。只有公平分摊减排份额,建立减排监督机制,完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让节能减排成为常态,才能开创全球气候治理的新局面。

凌源钢铁集团多水源联合供水水资源论证要点 下载:77 浏览:438

孟晓路1,2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取水水源论证是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一项重要内容,论证过程中经常涉及多水源联合供水及水源替换的问题。本文以凌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水资源论证项目为例,分析了多水源联合供水水资源论证的重点及难点。为保护地下水资源,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到了示范作用。

美洲大蠊抗菌肽AMPPA13的表达及纯化 下载:86 浏览:502

张文博1 高洁1 麻锦楠2 李午佼2 沈咏梅2 张修月1 岳碧松1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预测美洲大蠊新的抗菌肽基因,构建原核表达体系并纯化表达产物。[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析出潜在的美洲大蠊抗菌肽。构建pET32a重组质粒,优化诱导表达条件,通过亲和层析,分子筛等手段获得纯化的抗菌肽,并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预测出美洲大蠊新的抗菌肽基因AMPPA13,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2aAMPPA13。优化诱导表达条件得最佳IPTG浓度为0.1 mmol/L,最佳诱导时间为4 h,最佳诱导温度为37℃。纯化后AMPPA13浓度为268μg/m L。[结论]克隆出美洲大蠊抗菌肽基因,并成功构建原核表达体系,得到1 m L纯化的AMPPA13,经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正确。

自然资源分布式GIS服务平台研究 下载:53 浏览:440

龚敏霞1,2 吉波3 徐年峰3 胡岭1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12期

摘要:
结合自然资源业务需求,分析了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平台传统技术架构的不足。在介绍分布式计算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架构的自然资源分布式GIS服务平台建设目标。在设计平台总体架构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基于Hbase的海量空间数据存储、检索和查询方法,阐述了基于Spark的分布式GIS计算方案以及基于MPP架构的海量数据渲染模型设计等关键问题。本研究与相应的开发试验为自然资源分布式GIS服务平台的建设落地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思路。

基于PMIP3和CMIP5模拟结果的过去千年特征时段北极涛动的变率特征及成因分析 下载:58 浏览:345

陈可凡1 宁亮2 孙炜毅3 覃燕敏4 薛姣3 刘健5 严蜜4 《气候变化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利用参与第三次古气候模式评估比较计划(Paleoclimate Modelling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Ⅲ,PMIP3)过去千年气候模拟试验以及参与第五次耦合模式评估比较计划(Paleoclimate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全强迫历史情景试验的9个地球系统模式模拟试验结果,对过去千年3个特征时段(中世纪气候异常期、小冰期和现代暖期)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 AO)的变率及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与NCEP再分析资料的对比发现,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AO的空间模态及年际变化周期,且大部分模式能够模拟出过去50年AO的增强趋势。过去千年3个特征时段中,不同模式对中世纪气候异常期AO位相的模拟并不一致,但大部分模式显示小冰期AO基本呈现负位相,而现代暖期则表现为显著的正位相,与重建结果一致。基于多模式集合平均的机制分析表明,中世纪气候异常期北极地区海平面气压变化不显著,小冰期北极地区海平面气压显著偏正,现代暖期海平面气压显著偏负,这与现代暖期北极温度偏高而小冰期北极温度偏低有关。过去千年中,小冰期和现代暖期的AO变率分别受自然外强迫和人为外强迫的影响。

市县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90 浏览:491

李福洪1 朱雪虹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3期

摘要:
随着各市县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逐步完成,普查产生了多样化类型成果数据。然而,当前地理国情普查信息化中,不同类型的成果数据通过不同系统管理,能力单一、应用简单,无法发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的巨大价值。据此,设计了市县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平台,依托数字城市建设成果,围绕"库"(普查数据库)、"图"(专题地图)、"表"(基本统计表)、"文"(成果文档)实现了普查成果发布、展示、管理等功能,为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查询、统计与分析提供软件支撑,拓展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使用范围,提高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应用价值。

基于全生命周期法的海绵城市雨水系统碳排放研究 下载:44 浏览:445

李晨璐 郑涛 彭开铭 程炜 徐竟成 乔俊莲 黄菊文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1期

摘要:
基于全生命周期法,构建了一种适用于城区范围的海绵城市雨水系统碳排放量化方法,并以松原市某片区为例,对4种海绵城市规划方案进行碳排放计算和比较,分析其碳减排效果并提出减排建议。结果表明,传统城市雨水系统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源头雨水渗蓄;雨水管网建设是系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与传统规划方案相比,4种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可使系统碳排放减少3. 5%~51. 7%。

城市钢厂大气颗粒物环境风险预警方法探索 下载:62 浏览:478

杨亦超1 王娟1,2,3 郑宏元1 杨海真1,2,3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有效的环境预警体系对城市钢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大气颗粒物是钢铁生产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具有排放源数量大、点源面源共存、无组织排放量占比高等特点。以南方某钢铁集团的烧结厂区域为例,使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城市钢厂的大气颗粒物风险预警方法。模型使用背景值、气象参数、生产参数作为输入层,颗粒物浓度为输出层进行训练。结果显示,训练集和测试集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6 4和0.995 8,大部分样本的颗粒物浓度预测值误差在±5μg/m3范围内,BP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

近十年国际环境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和前沿演进 下载:74 浏览:478

谢燕妮1 黄宇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3期

摘要:
应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5种同行评议的国际环境教育期刊在2007-2016年间发表的1 084篇文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近年来国际上环境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和研究前沿。研究表明:环境教育的成效、可持续发展教育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是近年来国际环境教育研究的热点;环境教育对个体行为改变的影响、环境教育对教师的作用以及自然体验,是近年来国际环境教育研究领域热度渐增的前沿议题。研究试图用科学计量的方法审视当前国际环境教育研究的发展动向和联合国对未来教育的规划,为国内环境教育研究提供客观有效的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持。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探究实践 下载:66 浏览:719

李诗诗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节水教育,在幼儿环境教育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幼儿思维以模仿性思维为主,因此,幼儿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幼儿园教师基于幼儿的模仿性思维开展节水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继而培养幼儿的节水意识。本文将结合幼儿教育实践,来探究培养幼儿节水习惯的具体做法。

探索初中音乐与环境教育的有机融合 下载:52 浏览:546

​程雯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音乐是沟通人类和大自然的主要媒介,抒发人类不同的情感,记录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及见证社会变迁。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教学,音乐教育更偏重人文艺术教育和美育,因此在新时代教育的发展改革下,将环境保护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可以体现出音乐教学的多样形式与音乐学科的综合性、育人性。在音乐教育中融入环境教育理念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发掘音乐的本质,发展音乐学科核心素养。音乐教学中结合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与拓展,能够促进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和发现能力,并且在自然中去领悟美、创造美和保护美,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下载:258 浏览:3723

毛静敏 《中国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在生物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应强化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针对资源问题、污染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等发表不同看法,努力为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做出应有的贡献。生物教育以生为本,教学实践有的放矢,促进了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充分发挥主体优势,最终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人才。

社区教育中融入环境教育的探索 下载:276 浏览:2782

张兰 《中国教育探索》 2021年7期

摘要:
环境教育是人类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提出,“使环境教育成为世界公民必备的通识,也是国际共负的责任。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环境保护,教育先行。社区教育作为我国继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最广泛的受众群体,能够满足环境教育的大众化与终身化的教育需求。因此,探索如何将环境教育融入社区教育,最大化地实现环境教育的目标成为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新课题。

探究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措施 下载:88 浏览:882

孙徽蓉 《中国环境保护》 2024年11期

摘要:
在当前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背景下,通过地理课程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又能拓展地理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地理视野,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环境教育思想的理解。为此,地理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并合理渗透环境教育,以此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对环境保护进行深入思考。

浅谈如何推进中国式生态环境教育 下载:82 浏览:886

梁艳君 《环境科学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当前,绿色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时代背景和要求在变化,生态文明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近年来,全国各地围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识、知识、态度、技能、实践能力等基本目标要素,遵循生态文明教育规律,深化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内容,优化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路径,用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的新作为,提升美丽中国的新“颜值”。

绿色信息传递——基于动漫的乡村生态环境教育内容创新研究 下载:205 浏览:1019

姬菁晗 2024年3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追求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在逐步加大。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整体的环境改善措施以及整改手段,部分地区的农村在追求经济的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较大,比如砍伐森林,随意挖矿,污染环境水源等。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在保护环境方面却存在着较大问题。随着青少年成为社会的生产主力军,对于青少年主体而言,动漫是这个群体在日常中接触较多的事物之一。通过动漫的方式来对青少年进行一些生态环境教育,其效果是非常巨大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动漫的乡村生态环境教育创新,其目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探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核心问题 下载:346 浏览:1951

陆健 《地理研究进展》 2021年12期

摘要:
环境教育担负着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的责任,将其与生活化教学的理念相结合不仅是为了让他们在后期的地理学习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也是要从思想根源上让他们学会去观察生活,去关爱自己所生存的环境,提高学生们自身的品德素养。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