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冠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及专利分析 下载:19 浏览:205

朱月仙 张娴 许轶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本文利用科睿唯安公司Cortellis药物研发平台、德温特创新平台(Derwent Innovation)分析了冠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及相关专利情况,包括冠状病毒疫苗药物当前的研发阶段、活跃公司、药物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在研药物的基本情况、冠状病毒疫苗专利的发展态势及研发热点等。分析结果表明:冠状病毒疫苗活跃药物大多处于研发早期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已成为其中最热门的研发类型,重组病毒载体疫苗、蛋白亚基疫苗、DNA疫苗、RNA疫苗等新技术路线的研发多管齐下。此外,从专利方面看,疫苗专利的申请量与疫情发展关系密切,预计2020年冠状病毒疫苗专利申请量将会暴发式增长,目前相关专利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中国。

肿瘤疫苗临床研究评价及进展 下载:44 浏览:425

黄芸 高建鹏 王辉 《肿瘤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肿瘤疫苗是近年来肿瘤疾病的新兴治疗手段之一,其种类繁多,疗效显著,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肿瘤疫苗可分为全细胞疫苗、多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和单克隆抗体疫苗等类别。2011~2017年间有15个肿瘤疫苗类新药获批上市,实现了基础研发到临床应用的迈进,为肿瘤的治疗模式带来了令人振奋的变革。全文就近几年肿瘤疫苗领域的新药从分类、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肿瘤疫苗临床研究评价及进展 下载:20 浏览:294

黄芸 高建鹏 王辉 《肿瘤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肿瘤疫苗是近年来肿瘤疾病的新兴治疗手段之一,其种类繁多,疗效显著,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肿瘤疫苗可分为全细胞疫苗、多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和单克隆抗体疫苗等类别。2011~2017年间有15个肿瘤疫苗类新药获批上市,实现了基础研发到临床应用的迈进,为肿瘤的治疗模式带来了令人振奋的变革。全文就近几年肿瘤疫苗领域的新药从分类、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靶向肿瘤微环境的策略治疗胰腺癌研究进展 下载:21 浏览:329

马泰 顾康生 《肿瘤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晚期胰腺癌预后较差,传统化疗临床效果甚微,胰腺癌特殊的肿瘤微环境决定了其对化疗不敏感。近年来,以肿瘤微环境为靶点的治疗策略在胰腺癌中做了许多探索,全文拟从缺氧微环境、免疫微环境和炎症微环境的角度综述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呼吸道合胞病毒相关疾病全球负担及治疗新策略 下载:41 浏览:434

杨男 尚云晓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是全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也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RSV感染不仅可能加重原有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可能引起反复喘息发作等后遗症,给全球儿童卫生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及负担。临床上,用于预防或治疗RSV感染的药物较少,多种药物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该文拟对RSV感染现状、长期影响及预防和治疗药物研制的新进展进行阐述。

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生物疫苗管理缺陷与对策 下载:12 浏览:437

杨俊波 《当代畜牧兽医》 2020年5期

摘要:
接种生物疫苗是畜牧兽医站工作开展的重要方式,需要相关管理部门予以重视。本文总结了乡镇畜牧兽医部门在生物疫苗管理中的缺陷,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管理对策,并针对疫苗的应用要点进行了总结。

人用H5N1禽流感疫苗临床研究进展 下载:67 浏览:487

​王月琦 《生物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传染性强、致死率高,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且经济的方法,然而H5N1毒株难以培养收集、疫苗不适用于老人与儿童,且接种繁复,因此人用H5N1禽流感疫苗的制备研究一直是研究热点。从临床研究及应用的角度概述人用H5N1禽流感疫苗的研究现状,着重分析疫苗类型特征、临床试验数据及审批应用情况,为人用禽流感疫苗的研究提供有益帮助。

壳聚糖和普朗尼克介导猪白细胞介素-23基因体内表达对PRRSV疫苗的免疫增强效应 下载:46 浏览:481

彭俊杰1 肖永乐1 熊太特1 邓定浩1 高雨含2 彭宇量3 李江淩4 王泽洲5 吕学斌4 高荣1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8期

摘要: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种严重影响养猪业的高度传染性疾病,目前预防这种疾病的疫苗免疫还存在一定缺陷。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有效的佐剂以提高其免疫效力。将猪IL-23基因重组质粒用壳聚糖和普朗尼克材料包裹制成纳米颗粒,命名为VRIL23-CNP-Pluronic。将28日龄小鼠分为两组,分别肌肉注射VRIL23-CNP-Pluronic(实验组)和VR1020-Pluronic(对照组),两组均同时接种PRRSV疫苗,在接种后第0、7、14、28和35天采集血样并分析免疫变化。实验组中PRRSV特异性抗体、IgG1和IgG2a水平、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qRT-PCR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IL-23、TLR1、TLR6、STAT1、IL-10、TNF-α、IL-15和CD62L基因表达水平均极显著上调(p<0.01)。结果表明,VRIL23-CNP-Pluronic能促进小鼠对PRRSV疫苗的免疫应答,并为其作为新型PRRSV疫苗佐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2015-2018年成都市6~35月龄儿童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率及安全性监测分析 下载:67 浏览:405

朱航 曾莉 张量智 黄蓉娜 杨汝沛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2015-2018年成都市6~35月龄儿童季节性流感疫苗(SIV)接种率及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情况。方法利用四川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和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年-2018年6~35月龄儿童SIV接种信息及接种SIV后报告的AEFI个案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8年全市共接种儿童型SIV 516 985剂次,357 318人次,SIV接种率分别为22.41%、16.26%、21.64%和10.63%;全市2015-2018年共报告儿童型SIV疫苗AEFI 180例,总体报告发生率3.48/万剂,其中一般反应168例(占比93.33%),异常反应6例(占比3.33%),偶合症6例(占比3.33%)。结论成都市6~35月龄儿童SIV接种率较低,现有AEFI监测系统未发现不同于其他疫苗的不良反应。

宁夏3~5岁幼托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下载:65 浏览:433

周路平 石晓娟 周洋 张颖 周莉薇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了解宁夏3~5岁幼托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为宁夏水痘疫苗接种策略提供建议。方法用PPS法抽取1 500名3~5岁幼托儿童,对其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目标儿童水痘疫苗接种情况和监护人对水痘疾病及疫苗认知情况。结果收回有效问卷1 383份,回收率92.2%;被调查监护人主要是父母,占94%;水痘疫苗接种率为41.00%,及时接种率为33.11%,2剂次接种率为1.37%。银川市居住(OR=0.335,95%CI:0.231~0.486)、家庭收入高(OR=0.569,95%CI:0.401~0.807)、家中孩子少(OR=0.548,95%CI:0.342~0.877)、儿童在社区接种常规疫苗(OR=0.455,95%CI:0.309~0.670)是促进水痘疫苗接种的因素;监护人水痘认知水平差(OR=2.421,95%CI:1.690~3.468)是水痘疫苗接种的负向因素。未接种水痘疫苗儿童的监护人自述原因主要为不知道需要接种水痘疫苗(50.65%)、疫苗太贵(18.23%)和无水痘疫苗(17.95%)。结论宁夏3~5岁幼托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低,多种因素影响接种率,需探索第二类疫苗接种筹资方式,降低经济负担,调整预防接种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可及性,加大重点人群宣传,提高水痘疫苗接种水平,控制水痘发病。

996名门诊部患者对HPV疫苗的认知与评价分析 下载:79 浏览:497

张梦玲 罗静霞 梁桂荣 梁富雄 梁江明 张丽芳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了解公众对HPV疫苗的认知程度和对其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评价,探索影响公众对该疫苗认知和评价的因素。方法对某门诊部的996名女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访者对HPV疫苗认知的平均得分为2.25分;不同年龄、居住地、职业、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受访者对HPV疫苗的认知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HPV疫苗有效性的评价方面,年龄较大、城市、已就业、高学历的受访者高于年龄较小、农村、未就业、低学历的受访者(OR值与95%CI分别为:1.89(1.43~2.35)、2.21(1.78~2.64)、3.36(3.05~3.67)、3.87(3.50~4.24)),高收入的受访者低于低收入的受访者(OR值与95%CI为0.87(0.79~0.95));在对HPV疫苗安全性的评价方面,年龄较大的受访者高于年龄较小的受访者(OR值与95%CI为:2.78(2.53~2.97)),城市、高学历的受访者低于农村、低学历的受访者(OR值与95%CI分别为:0.76(0.58~0.94),0.68(0.50~0.86))。结论受访者对HPV疫苗的认知程度较低,年龄、居住地、职业、学历、经济收入等是影响受访者对HPV疫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评价的主要因素。

2009-2018年珠海地区水痘流行与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下载:80 浏览:498

林道建1 郑蓥蓥1 陈苑利1 段彩玲2 江丽凤1 黄明星1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2009-2018年珠海市水痘流行趋势以及疫苗接种情况,为本地区调整和完善水痘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珠海市的水痘流行特征及疫苗接种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8年珠海市水痘报告发病率总体呈升高趋势(Z=67.794,P<0.001);在时间分布上呈双峰分布的特点;男女发病率性别比为127.6∶100,在20~30岁之间出现性别比倒置的情况;发病年龄以≤15岁为主,近年来高年龄组发病构成比逐渐升高;近年水痘疫苗第一剂次接种率有所下降。结论水痘疫苗接种率下降引起了近年来水痘发病率的升高,建议将水痘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加强接种,并保证疫苗的正常供应。

常州市0~5周岁儿童家长水痘疫苗接种意愿调查 下载:87 浏览:499

凌良健1 孙翔2 吕旭峰1 甄茜1 周明浩2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了解常州市0~5周岁儿童家长水痘疫苗接种意愿,为促进水痘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程序提供参考。方法等距抽样2 332名0~5周岁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4. 65%的家长愿意自费为儿童接种水痘疫苗,92. 97%的家长愿意免费为孩子接种水痘疫苗,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孩子是否患过水痘、其子女已入托、监护人类型对疫苗接种意愿有一定影响(P <0. 05)。超过50%的拒种人群是担忧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结论今后应该重视托幼机构儿童家长水痘防控的健康教育,加大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宣传力度。

转基因vp28蓝藻口服疫苗半数有效量测定及其对斑马鱼的安全评价 下载:72 浏览:494

徐杨1 谢京昆1 李赟卉1 苏永政1 何培民1,2 贾睿1,2 《水产研究进展》 2021年3期

摘要:
为了探究转基因蓝藻作为口服疫苗来防治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效果,本研究将转基因vp28蓝藻口服疫苗投喂凡纳滨对虾幼苗,验证其剂量梯度抗WSSV的影响,并测定其半数有效剂量(ED50)。以该剂量为依据投喂斑马鱼,通过测定斑马鱼体内的酶学指标、观察组织切片及养殖水体中氮磷等的变化,来探究转基因vp28蓝藻口服疫苗对水生生物和水体环境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转基因蓝藻口服疫苗剂量的增加,凡纳滨对虾幼苗抗WSSV的能力随之增强,测得ED50为0.027g。分别使用野生型和转基因型蓝藻配合饲料投喂斑马鱼15d,投喂结束后其生长状态良好、游动正常;投喂前后身体颜色无明显差异,不同组间体长增长不显著。转基因组斑马鱼中过氧化氢酶活力稍低于空白组和野生型组,过氧化物酶活力随着投喂天数的增长而呈降低趋势;水质监测发现,总氮日均波动变化且变化幅度较小,总磷在投喂期间有所提升,15d时恢复到初始投喂日的水平。投喂蓝藻的2组氨氮均要低于空白对照组,氨氮含量的提升对斑马鱼的抗氧化能力存在一定影响;组织切片发现,各组斑马鱼的肝脏、心脏组织细胞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转基因vp28蓝藻口服疫苗可有效增强凡纳滨对虾抗WSSV能力,且抗病能力随着口服疫苗剂量的升高而增强;投喂斑马鱼后,斑马鱼无明显的毒理效应,且对水质影响较小;转基因vp28蓝藻作为亚单位疫苗投放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较小,可为后续产业规模应用提供基础。

尼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Sip蛋白乳酸菌活载体口服疫苗的研制及其免疫效果 下载:88 浏览:498

蔡玉臻1,2 刘志刚1 卢迈新1 可小丽1 高风英1 曹建萌1 《水产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链球菌病是威胁我国罗非鱼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病害之一。为研制出免疫效果好、操作简便的罗非鱼链球菌病疫苗,本研究构建重组表达无乳链球菌Sip蛋白的穿梭质粒pNZ8124-Sip,通过酶切和测序验证后电转化乳酸乳球菌NZ9000,获得能够诱导重组表达无乳链球菌Sip蛋白的乳酸菌活菌载体疫苗。采用SPS-PAGE电泳摸索最佳诱导浓度和诱导时间以获得最大表达量,通过镍柱纯化目的蛋白并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利用不同浓度的重组乳酸菌活载体疫苗灌胃口服免疫尼罗罗非鱼,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免疫后血清抗体水平变化,通过人工腹腔注射感染无乳链球菌获得相对免疫保护率。研究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乳酸乳球菌可通过nisin诱导表达大小为48 ku特异性蛋白,与目的蛋白大小一致;PAGE电泳显示,重组蛋白主要以可溶蛋白和包涵体2种形式存在,其中胞内可溶性蛋白浓度达7.65 mg/mL;诱导表达的最佳条件为100 ng/mL nisin诱导6 h;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诱导蛋白可与鼠抗His标签抗体特异性结合。口服免疫结果显示,中浓度组(2.24×1010 CFU/mL)和低浓度组(2.24×10~9 CFU/mL)免疫2次能够显著提高尼罗罗非鱼的血清抗体水平和抗无乳链球菌感染能力,中浓度免疫组的相对免疫保护率最高为41.0%。本研究可为罗非鱼链球菌病口服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鱼类抗刺激隐核虫感染的黏膜免疫研究进展 下载:92 浏览:504

李言伟1,2 江飚1 但学明2 李安兴1 《水产研究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刺激隐核虫是一种原生纤毛类寄生虫,可以感染几乎所有海水硬骨鱼类并导致死亡,给海水鱼类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由于刺激隐核虫体表寄生的特性,使其成为研究鱼类黏膜免疫机制的良好病原模型,可为高效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鱼类抗刺激隐核虫感染的黏膜免疫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展海水鱼类抗刺激隐核虫感染的免疫防控措施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已有研究表明,受刺激隐核虫感染后,斜带石斑鱼皮肤黏液或其培养上清液能使幼虫发生阻动,由皮肤中的抗体分泌细胞产生的特异性IgM抗体在抗寄生虫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刺激隐核虫感染时,多种免疫细胞如NCC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在寄生虫周围聚集,趋化因子以及趋化因子受体表达量在寄生虫感染部位上调,暗示其调节的免疫细胞也参与抗虫免疫;此外,研究发现黄斑蓝子鱼对刺激隐核虫具有天然抗性,其血清和皮肤黏液对刺激隐核虫幼虫和滋养体均具有杀灭作用,已从其血清中分离到一种天然抗虫蛋白—L-氨基酸氧化酶,为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控提供新的途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免疫实验证实疫苗防控刺激隐核虫病是可行的。

鱼类抗刺激隐核虫感染的黏膜免疫研究进展 下载:86 浏览:480

李言伟1,2 江飚1 但学明2 李安兴1 《水产研究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刺激隐核虫是一种原生纤毛类寄生虫,可以感染几乎所有海水硬骨鱼类并导致死亡,给海水鱼类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由于刺激隐核虫体表寄生的特性,使其成为研究鱼类黏膜免疫机制的良好病原模型,可为高效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鱼类抗刺激隐核虫感染的黏膜免疫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展海水鱼类抗刺激隐核虫感染的免疫防控措施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已有研究表明,受刺激隐核虫感染后,斜带石斑鱼皮肤黏液或其培养上清液能使幼虫发生阻动,由皮肤中的抗体分泌细胞产生的特异性IgM抗体在抗寄生虫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刺激隐核虫感染时,多种免疫细胞如NCC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在寄生虫周围聚集,趋化因子以及趋化因子受体表达量在寄生虫感染部位上调,暗示其调节的免疫细胞也参与抗虫免疫;此外,研究发现黄斑蓝子鱼对刺激隐核虫具有天然抗性,其血清和皮肤黏液对刺激隐核虫幼虫和滋养体均具有杀灭作用,已从其血清中分离到一种天然抗虫蛋白—L-氨基酸氧化酶,为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控提供新的途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免疫实验证实疫苗防控刺激隐核虫病是可行的。

鲤HSP90作为锦鲤疱疹病毒核酸疫苗免疫佐剂的效果研究 下载:45 浏览:397

金晔1 袁海延1 王好1 周井祥1 刘艳辉2 李改娟2 祖岫杰2 《中国水产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为研究鲤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免疫效果,根据鲤HSP90 mRNA的基因序列(GenBank),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HSP90,并将pEGFP-C1-HSP90转染至鲤脑细胞(CCB)中,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显示,重组质粒pEGFP-C1-HSP90在CCB中成功表达;以不同免疫剂量的重组表达质粒与pIRESORF81联合免疫鲤,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免疫前后抗体水平。结果表明:注射重组质粒的血清中能够检测到KHV特异性抗体,其抗体水平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第三次免疫后两周,抗体水平达到最高;联合免疫与单独免疫核酸疫苗pIRES-ORF81相比,抗体水平明显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鲤HSP90作为锦鲤疱疹病毒的免疫佐剂具有一定的目标效果。

一种佐剂新材料在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浸泡免疫异育银鲫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93 浏览:485

任燕 时云朵 石存斌 吴淑勤 《水产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为研究蓖麻油聚乙二醇单酯葡萄糖苷(CPMG)在细菌灭活疫苗浸泡免疫中的佐剂作用,将CPMG和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联合施用,二次浸泡免疫异育银鲫后饲养在室内玻璃缸中,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加强免疫后2、4、7、11、14和21 d脾脏中Ig M、IL-1β、C3、C-凝集素和溶菌酶的m RNA表达量,首次免疫30 d后用同源菌株活菌攻击实验鱼;同时,用含CPMG、山莨菪碱复合佐剂的灭活疫苗浸泡免疫异育银鲫一次后饲养在池塘网箱中,定期抽取血液检测血清抗体效价并用同源菌株人工感染实验鱼。结果显示,CPMG佐剂组和无佐剂组的5个免疫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CPMG组Ig M基因较无佐剂组更早表达,补体C3、C-凝集素以及溶菌酶的基因表达量更高或表达持续时间更长。血清抗体效价在免疫后2周达到160,6周达到峰值640,12周降低为40。室内玻璃缸中二次免疫30 d后,CPMG组的平均相对保护率达到70.6%,复合佐剂组达到88.2%,均显著高于无佐剂组的56.0%。池塘网箱中一次浸泡免疫30、60和120 d后,平均相对保护率分别为54.6%、44.0%和12.5%。研究表明,CPMG与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共同浸泡免疫异育银鲫,增强了脾脏中Ig M、IL-1β、C3、C-凝集素以及溶菌酶基因表达,提高了异育银鲫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

国产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及预防性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92 浏览:489

杨琼 徐先锋 廖燕云 张雯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国产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在社区接种儿童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预防性护理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国产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的3~6岁儿童,观察接种疫苗后7天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将全体儿童按居委会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预防性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不同组不良反应发生及严重程度,评估预防性护理的效果。结果 8 353名儿童接种国产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4%,其中发热反应为2.55%,局部红肿硬结为1.81%,其它异常反应为0.89%。预防性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低于常规护理组(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护理组儿童发热、局部红肿硬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同时预防性护理组的不良反应比常规护理组轻。结论国产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的安全性较好,可以在适龄儿童中进行推广接种。同时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