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三七总皂苷对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 下载:76 浏览:518

崔宏 李静 王磊 王慧 毕迎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缺氧复氧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PC12细胞,造成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三七总皂苷低浓度组及三七总皂苷高浓度组,MTT法观察细胞增殖率,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及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C12细胞内活性氧簇(ROS)表达,Hoechst33258染色检测凋亡细胞比例,Western blot分析Bcl-2及Bax的变化。结果低、高浓度三七总皂苷处理后,PC12细胞增殖率逐渐提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七总皂苷低、高浓度组细胞外上清液中LDH水平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七总皂苷低、高浓度组细胞内SOD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七总皂苷低、高浓度组细胞内MDA水平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低、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下降(P <0.05)。三七总皂苷低、高浓度组Bcl-2蛋白表达逐渐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七总皂苷低、高浓度组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可以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发生,在预防和治疗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三七与黄连配伍时三七中3个有效成分溶出率变化规律研 下载:78 浏览:492

贾明璐1 王静2 田会东3 陈雪平4 王瑞5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三七-黄连药对不同比例配伍对三七中3个有效成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溶出率的影响。方法:三七与黄连分别按1∶0、4∶1、3∶1、2∶1、1∶1、1∶2、1∶3、1∶4和0∶1共9个比例配伍,乙醇回流,制得供试品,在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计算溶出率,然后考察溶出率与配伍比例之间的关系,最后采用归一化处理,从而得到三七-黄连最佳配比。结果:随着三七-黄莲药对中黄连比例的增加,3个活性成分的溶出率先升高后降低,当三七-黄连配伍比例为2∶1时,3个成分的总溶出率最高。结论:三七与黄连配伍后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溶出率的变化规律可为两药配伍提供科学依据。

三个不同产地人参中皂苷含量的差异性研究 下载:49 浏览:277

王震1 马伟1 李洪源1 刘振鹏1 顾嫒嫒1 马明2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比较人参三个主产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产人参中人参皂苷Rg1、Re、Rb1的质量分数,分析评价其质量状况。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60批不同产地人参药材中人参皂苷Rg1、Re、Rb1的质量分数,色谱柱为安捷伦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4 nm,柱温为(25±5)℃,流速为1.0 mL/min。结果:辽宁省人参皂苷Rg1、Re、Rb1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323 2、1.576 4、2.403 0;吉林省为2.289 7、1.907 3、2.435 4;黑龙江省为2.082 4、1.620 2、2.214 7,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标准规定含量的合格率为80%。结论:吉林省人参皂苷质量分数最高,其次为辽宁省,然后为黑龙江省,其中吉林抚松地区生产的人参质量最佳。

HPLC-DAD-ELSD法同时测定牛膝中β-蜕皮甾酮、人参皂苷R0、竹节参皂苷Ⅳa的含量 下载:61 浏览:377

杨柳 姜海 苏晓琳 颜美玲 邢绪东 郭新月 侯阿娇 满文静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DAD-ELSD)法同时测定牛膝中3种化合物β-蜕皮甾酮、人参皂苷R0、竹节参皂苷Ⅳa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5 TC-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8%甲酸(A),水-2.5%异丙醇-0.08%甲酸(B)不同比例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9 mL/min,运行时间80 min,β-蜕皮甾酮采用DAD进行检测,检测波长为248 nm;人参皂苷R0和竹节参皂苷Ⅳa采用ELSD进行检测,漂移管温度为110℃,载气流速3.2 L/min。结果:β-蜕皮甾酮在0.001 9~0.096 3 m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人参皂苷R0、竹节参皂苷Ⅳa分别在0.002 2~0.469 5 mg/mL和0.004 7~0.483 0 mg/mL浓度范围内浓度的对数与峰面积的对数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5,r2=0.999 4)。牛膝中三种化合物(β-蜕皮甾酮、人参皂苷R0、竹节参皂苷Ⅳa)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9%(RSD为2.14%)、99.13%(RSD为2.04%)和98.30%(RSD为2.11%)。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且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良好,适用于牛膝中甾酮类和皂苷类成分的同时测定,也可用于牛膝药材的质量控制。

PI3K/Akt/eNOS信号通路调控人参皂苷素Rb1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的作用 下载:82 浏览:504

​臧安缘 冷雪 李其芳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探讨人参皂苷素Rb1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PI3K-Akt-e NO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建立SD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Rb1低剂量组(10 mg/kg)、Rb1高剂量组(20 mg/kg),HE染色法观察各组心肌形态变化;MOOR激光血流成像系统观测各组大鼠心脏表面血流值,以此作为心肌缺血的指标;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NO的含量;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e NOS m 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PI3K、AKT、P-AKT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心肌缺血模型组心肌细胞紊乱;大鼠心脏表面平均血流量明显下降,血清NO、心肌e NOS m RNA含量显著降低,蛋白PI3K、AKT、P-AKT表达降低;给予人参皂苷素Rb1干预后,心肌细胞结构有所改善,心肌表面平均血流有显著提升(P<0.05);血清NO、心肌e NOS m RNA含量显著提升(P<0.05);蛋白PI3K、AKT、P-AKT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PI3K-Akt-e NOS信号转导通路介导了人参皂苷素Rb1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花旗泽仁主要活性成分在大鼠尿液和粪便中的代谢研究 下载:91 浏览:530

​于鹏洋1李璐2赵聪3郑义4朱蕾1刘萍1韩东卫1葛鹏玲1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应用HPLC-MS/MS技术,对灌胃花旗泽仁主要活性成分标准混合液大鼠的尿液、粪便样本中3种成分(人参皂苷Rb1、泽泻醇A-24-醋酸酯、9-HODE)的含量进行测定,明确代谢途径,并对代谢产物进行结构鉴定,探究花旗泽仁在体内生物转化规律。方法:大鼠灌胃花旗泽仁3种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b10.16%、泽泻醇A-24-醋酸酯0.004 5%、9-HODE 0.013%)标准混合药液后,采集尿液、粪便样本于给药前及给药后12 h,采用UPLC-Q-TOF/MS技术分析完成代谢产物的寻找与确认。结果:1)在给药后0~12 h,人参皂苷Rb1在尿液、粪便中的平均浓度为(213.1±85.32)ng/ml、(2.58±1.12)mg/g。泽泻醇A-24-醋酸酯在尿液、粪便中的平均浓度为(12.54±4.43)ng/ml、(0.13±0.03)mg/g。9-HODE在尿液、粪便中的平均浓度为(40.14±12.23)ng/ml、(0.23±0.05)mg/g。2)在尿液中人参皂苷Rb1主要以原型药物为主,此外还发现人参皂苷Rb1相关代谢产物13种,经结构鉴定为Ginsenoside Rd、Ginsenoside Rg3、Ginsenoside Rh2、Ginsenoside F2、Ginsenoside Cpd K、Gypenoside XVII、Gypenoside LXXV、Ginsenoside Ppd、Monooxygenated Rb1、Di-oxygenated Rb1、Dehydrogenated Rb1、Combined Rb1(1)、Combined Rb1(2),泽泻醇A-24-醋酸酯代谢产物Alisol A,9-HODE代谢产物9-oxo ODE。在粪便中发现人参皂苷Rb1相关代谢产物4种,经结构鉴定为Ginsenoside Rd、Ginsenoside F2、Ginsenoside Cpd K、Ginsenoside Ppd,泽泻醇A-24-醋酸酯代谢产物Alisol A,未检测到9-HODE代谢产物。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灵敏而可靠的HPLC-MS/MS方法,完成人参皂苷Rb1、泽泻醇A-24-醋酸酯及9-HODE在大鼠尿液、粪便中的浓度测定。在尿液、粪便中发现了3种有效成分相关代谢产物,推测尿液、粪便可能是花旗泽仁3种有效成分的重要排泄途径,为完善花旗泽仁药代动力学研究奠定基础。

柴贝止痫汤及其主要入血成分柴胡皂苷a对癫痫模型大鼠卡马西平脑内分布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511

孙江燕1 刘冲冲2 袁斯远1 王潇慧3 刘金民2 《当代中医药》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柴贝止痫汤及柴胡皂苷a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8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及模型组、卡马西平组、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19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侧脑室注射海人酸制备癫痫大鼠模型。卡马西平组给予卡马西平混悬液0.75 ml/(100 g·d),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给予柴贝止痫汤0.5 ml/(100 g·d)和卡马西平混悬液0.75 ml/(100 g·d),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给予柴胡皂苷a混悬液0.25 ml/100 g和卡马西平混悬液0.75 ml/100 g,模型组及空白组给予等量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给药60天后比较各组海马P糖蛋白、Mdr1a mRNA表达及全脑卡马西平(CBZ)、1011-环氧化卡马西平(CBZE)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海马P糖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马西平组、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海马P糖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海马P糖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卡马西平组比较,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和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海马P糖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和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海马P糖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Mdr1a mRNA表达较空白组升高。卡马西平组的Mdr1a mRNA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空白组、模型组MDR1a mRNA表达分别为卡马西平组的0.36倍、0.87倍。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较卡马西平组Mdr1a含量降低(P<0.01),为卡马西平组的0.14倍。与卡马西平组比较,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CBZE含量升高(P<0.01),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CBZE含量降低(P<0.01),且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和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CBZ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柴贝止痫汤+卡马西平组比较,柴胡皂苷a+卡马西平组CBZ、CBZE含量均降低(P<0.01)。结论柴贝止痫汤联合卡马西平可降低癫痫模型大鼠海马Mdr1a/P糖蛋白表达,促进CBZ、CBZE入脑,对CBZE作用突出,柴胡皂苷a在其中不发挥主要作用。

绞股蓝皂苷A通过调节线粒体功能改善ox-LDL诱导的EA.hy926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下载:76 浏览:513

孙晓宁1 宋囡1 杨潇2 陈语柔1 陈宁1 曹慧敏1 《中国中医药》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绞股蓝皂苷A(GpA)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过后血管内皮细胞(ECs)(EA.hy926)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ox-LDL诱导ECs(EA.hy926)损伤模型,GpA组予GpA处理24 h。使用Elisa法检测ATP含量;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复合物Ⅱ、复合物Ⅲ、复合物Ⅳ及复合物Ⅴ活性发生的变化;同时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以及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的ATP含量降低,与模型组对比GpA组的ATP含量升高。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的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Ⅳ、Ⅴ的活性有明显的降低。与模型组对比GpA组的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Ⅳ、Ⅴ的活性有所升高。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Fis1的表达发生了上调,与模型组对比GpA组Fis1的表达发生了下调。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OPA1的表达发生了下调,与模型组对比GpA组OPA1的表达发生了上调。结论 GpA可能通过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及融合裂解对ox-LDL诱导的EA.hy926发挥保护作用进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

桔梗皂苷-D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下载:118 浏览:1158

陈婷 付雨欣 马秀丽 张梓函 姜欣铭 《肿瘤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桔梗皂苷-D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经研究发现桔梗皂苷-D对肺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