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论18世纪英国学园的兴起 下载:65 浏览:371

王英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17世纪末,非国教徒为弥补自身高等教育权利的丧失而开办学园。18世纪,学园逐步兴起。学园的兴起是国家宗教宽容政策和英国社会变迁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兴起过程中,学园针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革新,构建了不同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教育模式。整体而言,学园对于英国宗教多元化、高等教育近代化和社会世俗化产生深远影响。

近代早期英国治安法官与犯罪问题的治理 下载:012 浏览:154

初庆东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英国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面临严重的犯罪问题。乡绅出身的治安法官成为近代早期英国治理犯罪问题的中坚力量,而作为制度的治安法官则体现了近代早期英国治理犯罪问题的制度创新。治安法官灵活运用调解、仲裁、具结担保、囚禁入狱等简易判决方式,并通过影响陪审团的司法裁决,在综合考虑法、理、情的基础上展开犯罪治理。治安法官的犯罪治理具有个体性、灵活性与合作性的特点,形塑了英国从中央到地方广泛合作的司法治理模式,从而有效凝聚社会力量,维护社会秩序,为英国社会稳定转型提供保障。

美国社会转型期中产阶级女性就业动因与特征(1870—1920) 下载:68 浏览:314

洪君1.2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美国初步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并由此形成一股女性就业高潮。虽然"家庭天使"的文化形象仍然根深蒂固,越来越多年轻的中产阶级女性开始离开家庭,进入劳动力市场,从事专业工作和新兴的白领工作。尽管不可避免地遭遇着职场上的性别歧视,中产阶级女性用自身的行为缓慢而有力地改写着美国女性发展史。

城乡社会学:观察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视角 下载:33 浏览:410

何雪松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本文致力于以"城乡关系"为中心建构一个城乡社会学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沿袭费孝通的城乡研究传统,从城乡关联的角度考察中国正在经历的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与社会转型。这个理论框架立足于"关系主义",试图纠偏经典社会转型理论的个人主义倾向,从而可以更好地阐释中国社会转型的经验与体验。

西南地区传统生计的发展机制研究 下载:55 浏览:380

王婧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传统生计不仅是广大农户的基本生活保障,也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问题之一。新时代背景下,西南地区传统生计"特、小、散、弱"的格局需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革新,用新型的方式来组织生产新型的生产结构。当前,传统生计发展存在着传统技术式微,农户组织化建设难,以及乡土工业弱等问题。为此,发展传统生计需依托自我传习、人才返乡、科技下乡等方式修复重建特色的"森林-山地"生态复合生计;扶持家庭农场,借助合作社、县域电商等新型网络化组织来整合小农户经营;并积极创建适宜的农工产业体系扭转"弱"的现实,"技术、组织、产业"三位一体的发展机制可助力西南区域传统生计转型。

社会转型时期乡土课程的价值定位与开发路径 下载:92 浏览:511

袁利平 温双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积极开发乡土课程,只有秉持"兼农"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才能实现农村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乡土课程在内容选择方面需要坚持多元综合性、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实践体验性等原则,在开发路径的确定中应着重挖掘优秀乡村文化资源,组建乡土课程开发团队,保持不同文化间的张力,以期乡土课程的实施能够有效缓解农村教育发展问题。

新中国社会转型与高校教师研究的话语流变 下载:57 浏览:519

陈先哲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4期

摘要: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新中国社会转型的主线。新中国高校教师研究的话语流变深嵌于社会转型历程之中,并呈现出不同维度的变化轨迹:高校教师身份从"知识分子"走向"学术职业",角色从"单位人"走向"社会人",任用制度从"编制管理"走向"岗位聘任",流动状况从"稳定"走向"流动",职后教育从"教师进修"到"教师培训"再走向"教师发展"。新中国高校教师研究话语跟随社会转型而发生明显变化,整体上表现出更趋专业化、个体化和国际化的趋势,这也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话语流变的缩影。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创新探究 下载:88 浏览:991

温立新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4年3期

摘要: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思想政治教育在保障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国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些新的挑战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不适应的地方。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措施,培育和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动力。

社会转型期人社局的档案整理方法探讨 下载:215 浏览:2326

蒋维雅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2年7期

摘要:
档案关系到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因此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推进社会发展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文章首先是对人社局档案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进而针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提供相关参考。

中国传统政德文化对现代社会转型的时代价值 下载:211 浏览:2208

吴彬1 韩东琳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摘要:
中国传统政德文化对现代社会转型的时代价值有:一要坚定为民宗旨,始终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二要坚守诚信底线,构建社会诚信制度;三要坚定文化自信,实现德治和法治相结合;四要做到严以修身,始终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下载:254 浏览:2815

张一涛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10期

摘要:
“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国家青少年的成长关乎到该国家以及民族的未来,但由于社会转型的加快以及受到黄色、暴力等腐朽思想地影响,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急剧增加,对社会秩序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关注青少年犯罪在现阶段尤为重要。社会工作助人自助以及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青少年犯罪矫正的弊端,将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到青少年犯罪矫正当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其顺应人道主义以及行刑社会化的社会发展潮流。

社会转型期完善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的策略 下载:260 浏览:2811

刘祺东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2期

摘要:
经济飞跃式发展及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变革,科技管理体制也逐步调整,国民整体安全意识持续加强。然而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当中存在一定的隐患,难以保障社会主义特色中国建立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社会转型时期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健全法律、强化培训、完善技术标准等多措并举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使社会转型期内消防监督管理可完善性开展。

从21世纪社会转型探析日本高自杀率原因 下载:477 浏览:3646

赵元龙 卢嘉欣 韩晓娜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1年1期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均获得了极大的提高,然而自杀率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下降,且呈现出日趋严重的态势。笔者通过分析日本人自杀现状,从新世纪日本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转变、文化娱乐的影响、日本人的实用主义角度出发,分析日本自杀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