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国际观点综述 下载:18 浏览:167

谢华玲1 杨艳萍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有关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重点,进一步说明世界粮食安全内涵演变情况;同时结合重要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重要智库、跨国农业企业以及权威学者等发布的研究报告,重点梳理归纳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观点、国际社会认为中国粮食安全仍存在问题与挑战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发展建议三个方面的内容。研究发现: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有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营养和健康四大类;其中气候变化是最重要的研究主题,相关文献量最多。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粮食是否安全、对世界粮食安全是否存在威胁等所秉持的观点已从过去的负面和片面向当前的相对正面和全面的方向转变;虽然我国已经实现了粮食的数量安全,但在营养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仍存在短板和不足,未来应在相关方面加强规划与布局,早日实现全方位的粮食安全。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对从不同角度全面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当前和未来所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和启示作用,也有利于更积极且科学地应对中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曲周县农田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探 下载:76 浏览:464

于保港 张田萌 李可力 王冲 邹春琴 《中国土壤》 2019年11期

摘要:
以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为研究区域,采用地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对曲周县农田土壤有效微量元素铁(Fe)、锰(Mn)、铜(Cu)、锌(Zn)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土壤有效Fe、Mn含量的最优理论模型为指数型(R2为0.887和0.553),有效Cu含量为球状模型(R2为0.988),有效Zn含量为高斯模型(R2为0.977)。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程度和空间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Zn> Cu> Mn> Fe,Fe> Zn> Mn> Cu。从空间分布来看,土壤有效Fe、Mn、Zn含量主要处于低水平,并且土壤有效Fe、Mn、Cu含量以片状分布为主,土壤有效Zn含量呈现由西向东逐渐递减的趋势。土壤有效Fe、Mn、Cu、Zn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间没有显著的相关,而土壤有效Cu含量则与土壤pH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总体而言,曲周农田土壤有效Fe,Mn,Zn含量相对较低,而有效铜含量相对较高。如果种植对铁锌敏感而且需求量相对较高的作物,应该考虑Fe、Zn肥的施用。

设施基质条件下不同茬口樱桃番茄的养分吸收及分配规律研究 下载:72 浏览:476

管西林1 吴长春1 刘彬1 王孝忠1 邹春琴1 陈新平2 《中国土壤》 2019年1期

摘要:
以樱桃番茄为供试材料,通过设施基质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茬口樱桃番茄的养分吸收规律和分配特点,旨在为樱桃番茄的科学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形成1000 kg果实樱桃番茄植株的N、P、K、Ca、Mg吸收量分别是4.31~4.79 kg、0.68~0.78 kg、5.60~6.43 kg、0.68~0.99 kg、0.31~0.48 kg,两茬樱桃番茄养分吸收比例N∶P∶K∶Ca∶Mg分别是1∶0.16∶1.30∶0.23∶0.11和1∶0.16∶1.34∶0.14∶0.06,在结果期,有40%~50%的N、P、K分配在果实中,而钙和镁在果实中的分配比例只有10%左右。Fe、Mn、B、Zn、Cu的吸收量分别是14~18 mg株-1、10~14 mg株-1、6.3~7.5 mg株-1、5.3~6.6 mg株-1、0.6~0.7 mg株-1。樱桃番茄的干物质累积以及养分吸收量从开花期以后迅速增加,N、P、K在开花期的累积量占整个生育期的比例是7.6%~14.4%,Ca、Mg在开花期的累积量能达到20%左右,所以在开花期要注重钙镁的补充。盛果期各养分的累积量占比最大,是养分大量吸收累积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果实的建成。

陕西省粮食生产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对乡村聚落发展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366

马琰 雷振东 屈雯 《中国城镇》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基于陕西省"粮食基本自给"生产目标,利用2002-2017年陕西省区县单元统计数据,分2002—2007年、2007—2012年、2012—2017年三期,基于ArcGIS空间分级法研究陕西省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地区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及时空演变特征;运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数法研究不同时期各区域粮食产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研究结论为:陕西省粮食生产异化特征明显;扩大关中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将缓解陕西粮食安全与陕北、陕南生态安全矛盾;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空间形态整合将促进农业现代化条件下关中地区耕地从分散破碎转向集中连片。

耕地健康产能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下载:47 浏览:363

张小丹1,2 吴克宁1,2 杨淇钧1,2 李晓亮1,2 《土壤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耕地健康产能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大多数研究只针对于土壤健康、土壤质量和耕地产能的某一方面展开,将耕地健康和耕地产能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对耕地健康产能的认识也不够全面。本文采用文献回顾法,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耕地产能和耕地健康相关的概念和指标,界定了耕地健康产能的内涵,并从气候、土壤、技术水平、生产环境、作物安全性、生产弹性6个方面构建了耕地健康产能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评价思路。本文建议今后应进一步研究指标定量分析和获取方法,探索不同尺度、不同区域耕地健康产能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加强对耕地健康产能的监测,识别限制健康产能的因子,为耕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持。

我国海水稻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下载:78 浏览:497

陈雨生1 王平1 王克响2 陈宁1 赵露1 《中国海洋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海水稻的偶然发现及培育,为解决当今粮食短缺,耕地资源稀少,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提供了新出路,对我国乃至世界都有着重大战略意义。本文概括了海水稻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海水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经济效益有待提高;盐碱地品质地域性特征明显;海水稻市场品牌亟待培育;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不足;科研力量薄弱,协同创新能力不足。对此提出的政策建议为:发挥政府基础性作用,加快科研工作进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加大育种力度;加强海水稻市场品牌建设;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增加专项扶持政策;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协同创新能力建设。

土地退化危害性理论及认知 下载:88 浏览:671

张海欧 王迎国 郭振 《中国土壤》 2024年8期

摘要:
土地退化向题是当前全球性面临的挑战,其广泛性、联动性,已经在全球范围产生了不可逆的影响,已然成为人类必须面临而又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研究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总结了土地退化危害性理论,探讨了土地退化与粮食安全、地区贫困、气候变化的关系,最后呼吁社会对土地退化危害性的认知。全面深入认识土地退化的危害性是有效的控制土地退化的前提,对缓解人口、粮食、土地、经济和环境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水稻种植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 下载:98 浏览:2113

万良珍 《中国农业》 2024年2期

摘要:
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们中国人要有足够的信心。中国水稻种植面积超过4亿亩,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水稻生产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但依靠农业科技和政策的力量,目前我们已经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这为我们应对新冠疫情下的全球粮食危机提供了有力保障。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有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2023年全国稻谷总产量20824.5万吨。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第二大粮食消费国,水稻生产和消费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及实践路径 下载:118 浏览:1139

杨丹瑶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4年3期

摘要:
粮食安全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的这一根基、确保将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这为新时期粮食生产指明了方向。牢筑粮食安全这一坚实基底,就是要在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稳扎稳打,提高粮食自给率,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现如今,中国农业发展迅速,粮食产量不断突破,产量整体较为充足,但仍面临着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等现象。为此,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必须要制定了食品安全统一标准、加强土地资源保护、提高农业从业者素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定边县土地开发治理效益分析 下载:148 浏览:2108

石磊 杨亮彦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2年6期

摘要: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前提与保障,耕地占补平衡作为耕地保护的一项基本制度,对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定边县土地资源丰富,北部风沙滩区土地资源辽阔,区域内土壤沙化松软、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区域内土地资源辽阔,发展规模化、精细化农业生产经营得天独厚。通过土地整理,将形成配套较为完善的田面平整系统和田间道路系统,极大提高了耕地质量和耕作效率,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对确保当地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实施后,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同时,也合理增加了区内的基础设施,改善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减少灾害、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浅谈耕地保护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下载:316 浏览:992

朱玉尧 《农业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资源的紧张,耕地保护成为了各国尤其是农业大国的重要议题。在农业经济中,耕地不仅是粮食生产的主要载体,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耕地的合理保护与管理能够确保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促进生态环境的维护,进而对粮食安全、生态平衡以及农民的生活水平产生积极影响。与此同时,耕地保护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的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