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肝癌干细胞的作用 下载:25 浏览:348

马睿玲1 王新斌1 张秋菊2 伊琳1 《肿瘤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目前常规疗法对晚期、转移或复发肝癌患者疗效差。肝癌干细胞(LCSCs)参与肝癌的发展、侵袭、转移和耐药,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被认为是肝癌治疗的重要靶点。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肝癌中异常表达。最近的研究表明,lncRNAs可能在调控LCSCs的生物学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全文总结lncRNA调控LCSCs作用的研究现状。

经胃镜止血的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53 浏览:284

吴云海 马玉梅 张丽瑶 《肿瘤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经急诊胃镜止血的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根据转归情况将146例经急诊胃镜止血的肝癌合并上消化出血患者分为好转组和死亡组,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好转组135例,死亡组11例,两组患间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GB)、白蛋白水平(ALB)、血小板计数(PLT)、术前出血量、手术方式、Child-Pugh分级、APACHEⅡ评分及存在门静脉血栓(PVT)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常规指标、术前出血量、Child-Pugh分级、APACHEⅡ评分和门静脉血栓对肝癌并上消化道出血经急诊胃镜止血患者的预后评估可能有一定意义。

基于量子点标记探针技术的肝癌细胞体外生长模式研究 下载:46 浏览:388

方敏1 陈梦圆2 刘璐璐2 应航洁1 陈明1 《肿瘤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建立肝癌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模型,模拟在体肿瘤微环境,在体外研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生物学行为特点。[方法]基于Matrigel制作三维基质模型,跟踪观察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胞形态并三维重建,同时利用荧光量子点标记分子探针实时监测HCCLM9的形态学以及动力学特征。[结果]在该三维培养模型中,HCCLM9细胞呈现出典型的肿瘤侵袭多步骤特征,包括:克服衰老,局灶性增生活跃,优势克隆侵袭。HCCLM9细胞在接种后不同时态,细胞及细胞间展现出不同形态,呈现出血管拟态及不规则克隆,同时伸出伪足,促进细胞变形,并向四周浸润生长,证明肝癌细胞具备自身变形能力。[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体外人肝癌细胞培养三维模型,表达MT1-MMP的伪足以及血管形成在肝癌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膜联蛋白A7对肿瘤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及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下载:78 浏览:426

王丽 周淑亭 黄玉红 张军 王静文 黄贺 吴颖 唐建武 《肿瘤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Annexin A7基因对肿瘤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sh RNA干扰技术稳定转染小鼠Hca-P细胞,获得Annexin A7下调表达及Hca-P无关序列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q RT-PCR分别检测Annexin A7对黏附相关分子FAK、Src、E-cadherin等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应用淋巴结粘附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Annexin A7下调对Hca-P细胞淋巴结粘附及侵袭能力的干扰。[结果]Annexin A7基因表达下调组细胞的FAK和Src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较A7无关序列组分别上升1.81倍、1.80倍及1.58倍、1.59倍(P<0.05),E-cadherin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则分别下降54.11%和54.27%,而上述分子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在未处理Hca-P组与A7无关序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Annexin A7下调后Hca-P细胞的淋巴结粘附及侵袭能力上升,Sh RNA-Annexin A7组淋巴结黏附细胞数(1074±162.8)显著性多于A7无关序列组(234.7±40.08)及Hca-P组(220.3±39.53)(P<0.05),Sh RNA-A7细胞组穿过小室的细胞数目(294.8±64.40)明显多于A7无关序列细胞组(79±28.04)及Hca-P细胞组(57.60±25.62)(P<0.05),而Hca-P与无关序列细胞组之间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nnexin A7可通过影响黏附相关分子FAK、Src、E-cadherin等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改变Hca-P细胞生物学行为。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51 浏览:213

崔明利 《诊断医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AF)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接受TACE联合RAF治疗,对照组接受TACE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甲胎蛋白(AF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F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F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采用TACE联合RAF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AFP水平。

miR-34a-5p通过靶向醛缩酶A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下载:84 浏览:481

王君 陈苗 黄优 张慧敏 沈超 项园 李佳蓬 廖兴华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证明醛缩酶A(ALDOA)在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作用并探索miR-34a-5p靶向调控ALDOA的分子机制,为肝癌治疗提供潜在的分子靶标。[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了ALDOA表达质粒,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ALDOA的过表达和敲降效果,CCK-8验证细胞的增殖,划痕实验验证细胞的迁移。[结果]在肝癌细胞中过表达ALDOA能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P <0.05),敲降ALDOA后肝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受到抑制(P <0.05),miR-34a-5p是通过靶向结合ALDOA的3'UTR抑制其表达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P <0.05)。[结论]miR-34a-5p通过靶向ALDOA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血清TNF-α、可溶性HVEM及可溶性B7-H4水平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86 浏览:412

孟玉娟 王琛琛 王静 赵瑞娟 亓民 《诊断医学》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TNF-α、可溶性HVEM及可溶性B7-H4水平联合检测在肝癌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65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TNF-α、HVEM、B7-H4和AFP水平,分析TNF-α、HVEM、B7-H4和AF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NF-α、HVEM、B7-H4和AF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α、HVEM、B7-H4与AFP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TNF-α、HVEM和B7-H4在肝癌患者中呈高表达状态,在肝癌诊断中具有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T2毒素的纯化及抗肝癌活性的研究 下载:84 浏览:505

董媛 李玉杰 王虹霞 潘娅楠 梁兰馨 刘月宁 文静 辛本凯 王会岩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纯化T2毒素并探讨其抗肝癌活性。[方法]采用萃取法、柱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从污染的玉米粒中分离T2毒素,采用MTT法、结晶紫染色法、荧光染色法考察其对两种肝癌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影响,划痕实验考察对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纯化后,T2毒素纯度达到98%;当T2毒素浓度为8μg/mL时,对肝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95±1.34)%(Hep G2)和(97±2.59)%(SMMC-7721),IC50分别为0.003 77μg/mL和0.003 25μg/mL,且有剂量依赖性。给药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贴壁细胞减少,细胞体积缩小,肿瘤细胞迁移能力减弱。[结论]T2毒素能够成为一种潜在的抗肝癌药物。

携带荧光素酶基因肝癌细胞株的构建及在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中应用 下载:87 浏览:496

翟向明 雷川 梁芷冰 李红卫 杜红延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构建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人肝癌细胞株,建立可实时观察的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构建含有萤光素酶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利用慢病毒三质粒系统磷酸钙共转染HEK 293T细胞,收集纯化病毒感染肝癌细胞SMMC7721,嘌呤霉素(puromycin)结合有限稀释法筛选稳定转导细胞株,将细胞原位注射裸鼠肝组织,建立原位肝癌动物模型。[结果]包装纯化的慢病毒悬液的滴度为8.4×106TU/m L,感染肝癌细胞后成功筛选到稳定表达的肝癌细胞株。利用该细胞株成功建立原位注射肝癌裸鼠模型,经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到肝癌细胞在活体动物体内的分布情况。[结论]荧光素酶肝癌细胞株的成功构建及利用该细胞株建立的原位移植瘤肝癌动物模型为肝癌的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螺杆菌感染与肝癌发生发展关系的Meta分析 下载:74 浏览:450

吴晓聪 郑洁伟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螺杆菌感染与肝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探讨螺杆菌感染与肝癌关系的研究,提取数据计算合并比值比(OR)以及95%置信区间(95%CI)。结果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共有19项,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肝癌组785例,螺杆菌的感染率为66.50%(522/785),对照组1 298例,螺杆菌的感染率为37.75%(490/1 298)。各项研究之间具有明显异质性,选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OR值为9.55(95%CI:5.78~15.77,P<0.05)。结论螺杆菌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但结果仍需进一步证实。

前白蛋白与维生素D水平变化与肝癌患者术后不同分级肝功能代偿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70 浏览:422

黄荣晖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前白蛋白与维生素D水平变化与不同分级肝功能代偿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对2017年1月-201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526例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前白蛋白与维生素D水平变化与不同分级肝功能代偿不全的相关性。结果:526例患者肝功能代偿不全发生率为16.92%(89/526)。随着肝功能代偿不全程度的加重,前白蛋白、维生素D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白蛋白、维生素D是不同分级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白蛋白、维生素D是不同分级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危险因素(P<0.05)。前白蛋白诊断肝功能代偿不全最佳截断值153.7 mg/L,曲线下面积0.603。维生素D诊断肝功能代偿不全的最佳截断值25.36 nmol/L,曲线下面积0.752。结论:前白蛋白与维生素D水平变化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程度呈负相关,前白蛋白、维生素D能较好地预测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情况。

微波消融术联合仑伐替尼靶向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 下载:70 浏览:435

岳绍林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微波消融术联合仑伐替尼靶向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5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在微波消融术后7 d开始仑伐替尼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甲胎蛋白和肿瘤大小,并统计预后情况。结果:患者的ORR为52.73%、DCR为81.82%,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1.82%。治疗后,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肿瘤直径显著减小(P<0.05)。患者死亡28例,死亡率为50.91%,患者OS为(14.89±4.98)个月,PFS为(8.65±2.38)个月。结论:仑伐替尼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中晚期肝癌能够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控制患者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控,治疗的安全性较为理想。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患者肝癌切除围手术期的应用 下载:57 浏览:389

李桂花 徐莹 韩葵 唐雅琦 范仁芳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老年患者肝癌切除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肝癌切除的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FTS)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前心理状况、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术前观察组抑郁、焦虑、紧张、害怕、失眠、记忆或注意障碍及行为表现异常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复苏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FTS理念在老年病人肝癌切除围手术期的应用能降低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费用,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探讨生活希望计划干预对肝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383

费宝乐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生活希望计划干预对肝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影响。方法:将132例肝癌患者照顾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接受生活希望计划干预,比较两组照顾者的希望水平、自我效能、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希望水平、自我效能、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活希望计划干预能有效改善肝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希望水平、自我效能、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在改善肝癌介入术患者康复效能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148 浏览:1636

游培琼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在改善肝癌介入术患者康复效能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4年5月84例接受介入术式治疗的肝癌患者,分为快速组和常规组,分别开展快速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围术期心理状态和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快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且快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快速组患者围术期SDS、SA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介入术患者实施融入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的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保持患者良好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肝细胞肝癌复发前后CD3高表达T淋巴细胞的变化 下载:87 浏览:528

金方方 金子铮 刘宁 娄金丽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复发前后CD3高表达(CD3bright)T细胞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有完整住院病历资料的HCC患者69例(17例5年内未复发,52例复发),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3bright T细胞占总T细胞的百分比(CD3%、CD4%、CD8%、CD3bright%),计算CD4/CD8比值,同时检测甲胎蛋白(AFP)。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CD3bright%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项指标对HCC复发的提示作用。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判断HCC复发的价值。结果复发组AFP、CD4%、CD8%高于未复发组(P<0.01),CD3bright%低于未复发组(P<0.01)。CD3%和CD4/CD8比值2个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比较,HCC患者复发后血清AFP水平明显升高(P<0.01)、CD3bright%降低(P=0.04),其他指标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CD3bright%与HCC复发独立相关[比值比(OR)分别为1.012、0.841,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001~1.023、0.783~0.902]。结论较低的CD3bright T细胞水平与HCC较差的预后及较高的复发率有关。

初诊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心理弹性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59 浏览:313

赵一 吴疆 桂文芳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探讨初诊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80例初诊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采用心理弹性量表以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评价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和应对方式。结果初诊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心理弹性影响单因素分析中学历、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应对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家庭收入、学历、面对和屈服应对方式可预测心理弹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初诊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心理变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及生存质量。

初诊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心理弹性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61 浏览:284

赵一 吴疆 桂文芳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初诊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80例初诊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采用心理弹性量表以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评价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和应对方式。结果初诊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心理弹性影响单因素分析中学历、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应对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家庭收入、学历、面对和屈服应对方式可预测心理弹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初诊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心理变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及生存质量。

心理护理模块递进叠加法在脑血管狭窄病变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58 浏览:339

凌燕 冯林娟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观察心理护理模块递进叠加法在脑血管狭窄病变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于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狭窄病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模块递进叠加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HAMA评分、五指疼痛评分、术后血压控制、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干预后HAMA评分、五指疼痛评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压控制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模块递进叠加法对脑血管狭窄病变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干预,可帮助其维持较为良好且平稳的身心状态,降低手术与康复风险。

聚焦解决教育模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心理危机与应对方式的干预效果 下载:58 浏览:333

莫婉兰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分析聚焦解决教育模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心理危机与应对方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83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心理危机评分及应对方式。结果研究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心理危机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应对方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肝癌患者围术期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危机,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积极应对方式,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