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成人非典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下载:91 浏览:504

申春梅1 冷蓓铮2 刘亚隽1 张慧1 周聪1 徐茂锁1 贺乐奇1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等经典微生物引起的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188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急性期咽拭子和/或痰液样本中的MP、肺炎衣原体和嗜肺军团菌,分析每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MP核酸检测阳性41例(21.8%),肺炎衣原体核酸检测阳性1例(0.5%),未检出嗜肺军团菌;细菌培养阳性23例(12.23%)。MP阳性患者年龄较阴性患者小,较少伴有基础疾病,肺部以单侧受累为主,其他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秋季、冬季MP阳性率明显高于春季、夏季(P<0.05)。结论 MP是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qPCR对MP急性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

中医中药抑制肺炎支原体机制的研究探讨 下载:86 浏览:602

阚倩娜 姜之炎 《中国中医药》 2019年12期

摘要: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肺部急性炎症,儿科常见病之一,多发于学龄期儿童,各年龄段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中医中药治疗该病疗效更为显著。就近些年中医中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行综述。

黄芩苷抗肺炎支原体研究 下载:60 浏览:502

蒙艳丽 徐佳莹 王晓溪 徐慧星 王欣 蔡萧君 王伟明 《中国中医药》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芩百清肺浓缩丸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第一个用于临床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中药,黄芩苷是芩百清肺浓缩丸的主要单体,实验使用肺炎支原体实验株、阐明芩百清肺浓缩丸单体黄芩苷抗肺炎支原体作用。方法肺炎支原体感染细胞和小鼠给予低剂量和高剂量的黄芩苷后,利用Real-time PCR、荧光染色和MTT等方法测定药物对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实验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黄芩苷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都降低肺炎支原体浓度,但高剂量组作用更加显著。结论黄芩苷能抑制感染实验模型的肺炎支原体数量,阐明黄芩苷具有体内外抗肺炎支原体作用。

阿奇霉素联合脂溶性维生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液免疫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下载:25 浏览:280

杜杰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阿奇霉素联合脂溶性维生素对其体液免疫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常规治疗+阿奇霉素)与研究组(48例,常规治疗+阿奇霉素+脂溶性维生素)。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A、M(IgA、IgM)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可增强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升治疗效果。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研究分析 下载:108 浏览:1259

颜培莉 《国际检验医学》 2024年7期

摘要:
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方法。方法:选取2022.1.1-2022.12.31期间在我院进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的患儿1904例,均进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和快速血清检验,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检验的准确率。结果:快速血清检验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清检验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中的效果,优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更有利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微生物快速培养及血清学检验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299 浏览:3153

连华雯 刘敏瑞 《国际检验医学》 2023年2期

摘要:
观察微生物快速培养及血清学检验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3年3月~2024年1月入院诊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中随机择取80例成人患者设为观察对象,分别为所有研究对象实行微生物快速培养、血清学检验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在不同病菌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根据统计结果上看,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在病菌阳性检出率上明显高于血清学检验阳性检出率,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阶段检测结果上看,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快速血清学检测(P<0.05);在快速血清检测结果中发现,病程≥7天的患者病菌阳性检出率明显比病程<7天的患者病程阳性检出率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中表明,病程<7天的病菌阳性检出率明显比病程≥7天的病菌阳性检出率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血清学检验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少于血清学检验结果,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物快速培养用于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血清学检验诊断效果,在不同致病菌检测上更加准确,便于医生对症治疗,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基于临床特征的肺炎支原体混合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肺炎患儿重症化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下载:196 浏览:1674

胡思铭1 刘国华2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混合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儿童肺炎重症化的高危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研究选取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方医院太和分院住院的200名儿童重症肺炎病例,通过对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影像学资料的系统性分析,将患者分为“MPP单纯感染组”和“MPP混合感染组”。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重症肺炎相关的显著因素,并基于R语言构建Nomogram风险模型。结果显示,MPP混合感染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MPP单纯感染组,这些指标在预测儿童MPP混合感染发生重症化的风险中具有重要作用。预测模型的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具有较高的敏感性(80.5%)和特异性(78.9%)。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个简便且有效的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儿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儿童重症肺炎的救治率,降低重症发生率。

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 下载:410 浏览:4237

王丽娟 杜会双 《国际检验医学》 2021年7期

摘要:
分析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6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对照组行快速血清学检验,观察组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比两组诊断正确率,以及特异性、敏感性,另对检测数据进行复用,评估不同工作方法下,病程、年龄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诊断正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用分析表明,病程在7d以下、年龄在1-6岁之间的患儿,接受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均相对理想,与病程超过7d的患儿、其他年龄区间的患儿相比,诊断正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正确率、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病程在7d以下、年龄在1-6岁之间的患儿,诊断结果较理想。

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解析 下载:211 浏览:2064

蔡学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探讨大环内酯类耐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儿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耐药重症组和耐药非重症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分析影响SMP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224例大环内酯类耐药MPP患儿,耐药重症组132例,男65例、女67例,中位年龄7.0(5.0~9.0)岁;耐药非重症组92例,男46例、女46例,中位年龄7.0(5.0~9.0)岁。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发热时间延长,D-二聚体水平升高及肺实变是预测大环内酯类耐药SMP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乳酸脱氢酶、IgE水平升高,可能与耐药SMPP发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发热时间、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对于预测大环内酯类耐药SMPP的发生均有中等诊断价值(AUC>0.8,P<0.05)。所有耐药MPP患儿经治疗后痊愈出院。耐药重症组住院天数为7.0(6.0~9.0)天,显著长于耐药非重症组[6.0(5.0~7.0)天];耐药重症组住院费用12 283(10 836~15 012)元,明显高于耐药非重症组[9 769(8 756~11 64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环内酯类耐药SMPP发热时间及住院天数长,炎症指标明显升高,肺部影像学改变重,给患儿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更沉重。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与结果研究 下载:399 浏览:3997

郑全旺 《国际检验医学》 2021年5期

摘要: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与结果展开分析。方法:2018年9月-2019年9月间至本院行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患儿中选取90例,展开研究,以冷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法展开检验,比对二者肺炎支原体感染检出率。结果:经数据分析显示,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检出率同冷凝集试验检出率相比,优势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同冷凝集试验相比而言,前者检出率较高,具备较高应用价值。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下载:293 浏览:2815

李倩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检验结果。 方法 在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实施课题,此期间观察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行血常规检验的25例为比照组,行综合检验的25例为综合组,观察结果。 结果 检验准确率数据、检验满意度数据在综合组中分别是100.00%(25例)、96.00%(24例),而比照组中两项数据则是84.00%(21例)、76.00%(19例),P<0.05。 结论 综合检验对提升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检出准确率有推动作用。

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科患者临床治疗探讨 下载:238 浏览:2376

童静芬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侵入呼吸系统后,会导致鼻咽部、气管、支气管受到损伤,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可能破坏粘膜层人侵深部,引发广泛肺炎。目前,肺炎支原体感染已经成为婴幼儿、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为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现对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检验结果分 下载:325 浏览:2989

李倩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0期

摘要:
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检验结果。 方法 在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实施课题,此期间观察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行血常规检验的25例为比照组,行综合检验的25例为综合组,观察结果。 结果 检验准确率数据、检验满意度数据在综合组中分别是100.00%(25例)、96.00%(24例),而比照组中两项数据则是84.00%(21例)、76.00%(19例),P<0.05。 结论 综合检验对提升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检出准确率有推动作用。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 下载:112 浏览:1200

宋洁 《诊断医学》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运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方法,而观察组患者运用微生物快速检验培养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阳性检测率。结果:运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方法的对照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阳性检测率为81.19%,而采用微生物快速检验培养方式的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测率为80.23%,两组数据对比存在较小差异,不具有实际统计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清学检验法与微生物快速检验培养方法均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 下载:238 浏览:2645

张磊 《诊断医学》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6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对照组行快速血清学检验,观察组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比两组诊断正确率,以及特异性、敏感性,另对检测数据进行复用,评估不同工作方法下,病程、年龄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诊断正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用分析表明,病程在7d以下、年龄在1-6岁之间的患儿,接受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均相对理想,与病程超过7d的患儿、其他年龄区间的患儿相比,诊断正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正确率、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病程在7d以下、年龄在1-6岁之间的患儿,诊断结果较理想。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中应用CT检查的价值分析 下载:281 浏览:2438

徐娜 《诊断医学》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中应用CT检查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进行X线和CT检查,对比两种方式检查结果。结果:CT确诊率为92.00%高于X线68.00%,有统计学差异(P<0.05)。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间质浸润型、腺泡型、混合型三种,间质浸润型为主要类型,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边缘模糊。CT检查主要表现为不均匀高密度实变影,可伴有胸腔积液、肺不张、支气管充气征等表现。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中应用CT检查的价值显著,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为患儿疾病治疗争取时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 下载:310 浏览:3240

孙栗梅 王永栋 孙其桓 李跃晨 《诊断医学》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实验共纳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54例,均为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根据不同检验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儿27例,对照组检测方法为快速血清学,研究组检测方法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两组阳性检出率、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阳性检出率及总蛋白升高、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低钾、低钙等血生化指标检出率与对照组行比较,后组均比前组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清学检测方法及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后者效果更佳,可进一步提高检测阳性率,减少误诊、漏诊,更有利于开展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下载:231 浏览:3161

马康 《中国中医药》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 探究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接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分别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和西医治疗。结果 研究组53例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3例患者,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中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可以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和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