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核心要素发展特征研究——以西昌市乡村振兴规划为例 下载:71 浏览:392

周学红1 聂康才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11期

摘要:
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发展战略。乡村振兴规划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指南,是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导,以村庄聚落为载体统筹落实城镇开发边界外国土空间资源配置的综合性的新型规划。农业产业转型、乡村人口重构、地域空间功能转型、居住形态演变是乡村振兴规划编制的核心要素。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为例,探讨了乡村振兴规划核心要素发展特征并提出规划编制建议。

基于TOPSIS的四川省水生态文明评价 下载:91 浏览:476

谢志富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四川省水生态文明格局不容乐观,加强水环境保护与提升水源涵养能力是应有之举。本文参考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框架,构建了由24个指标组成的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方法对水生态文明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期内四川省水生态压力趋于增加,水环境质量呈恶化趋势,水生态响应有所改善。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生态涵养能力、水环境维护力度不相一致的问题。

不同热解温度制备的水稻秸秆生物炭理化特性分析 下载:93 浏览:405

徐亮1 王豹祥2 汪健2 卢剑3 于晓娜1 伍德洋4 叶协锋1 刘晓涵1 李雪利5 《土壤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以不同热解温度(100~800℃)制备的水稻秸秆生物炭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制成的生物炭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热解温度为100~300℃制成的水稻秸秆生物炭呈弱酸性,400℃以上时呈碱性;水稻秸秆生物炭表面碱性含氧官能团数量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酸性含氧官能团则减少;水稻秸秆生物炭中的官能团C=C、C-O-C、-OH和-C=O在较高的热解温度下发生缔合或消除,促进了芳香基团的形成;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水稻秸秆生物炭的阳离子交换量(CEC)、比表面积、孔径、比孔容、氮气吸附量和颗粒表面的分型维数(D1)均先增加后降低,阳离子交换量(CEC)在300~500℃时、其它性状在400~600℃之间达到最大值;以不同热解温度制成的水稻秸秆生物炭颗粒的孔隙结构均以孔隙宽度2~50 nm的中孔为主。随热解温度的升高,水稻秸秆生物炭的产率逐渐降低;400~500℃炭化2 h,生物炭产率最高,其孔隙结构最为复杂,所以可以认为400~500℃是水稻秸秆炭化的最佳温度。

小议小学低段语文与音乐美术的整合教学 下载:315 浏览:3169

黄崇菊 《中国音乐学报》 2023年9期

摘要: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要以“学科整合”理念为导向,以语文教学为主体,注重语文学科与美术、音乐等学科的融合,打破学科界限,创设情境,抓住小学低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多元化学习。

早春马铃薯栽培技术 下载:67 浏览:429

王启霞 《中国农业》 2020年5期

摘要:
近年来,四川省西昌市反季节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三熟,受到城乡群众的广泛欢迎,此项技术能提高经济收入。基于此,结合近几年来推广该项技术的经验和教训,在选择适地、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播种和种植方式、田间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为广大农户提供早春马铃薯栽培技术。

设备检维修智能管理模型的搭建与实践 下载:57 浏览:267

王洪 高原 张永文 伍永刚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5年1期

摘要:
结合新时代国有企业以数字经济创造价值驱动的发展趋势,针对传统的设备检维修模式,利用数字化手段,搭建设备检维修智能管理模型,实现设备运维的智能化管理。

深度贫困彝区产业扶贫路径探索 下载:80 浏览:497

阿力非日 张艳 《中国农业》 2019年4期

摘要:
通过在四川省凉山彝区美姑县沙溪洛村的扶贫工作和调查发现,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彝区产业精准扶贫收效甚微,主要是受彝区百姓思想、企业市场、扶贫机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为此,探索适合深度贫困彝区的产业精准扶贫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介绍了精准扶贫背景下彝区产业发展的意义,分析了沙溪洛村产业精准扶贫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该地区产业精准扶贫的路径,以期能够助力彝区脱贫。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下载:48 浏览:422

黄晓健 《课程教育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这一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探究学习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旨在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亟需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将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期望为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教学质量。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下载:355 浏览:1390

黎荣 《当代音乐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在小学教育中,音乐学科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音乐课程教学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因此,广大音乐教师需要重视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转变以往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茁壮发展。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主要探究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合唱教学。

新课标之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下载:46 浏览:461

薛成 《物理进展》 2025年2期

摘要:
新课标为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它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探究性学习。同时,教师应倡导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互相启发。教师还应当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丰富的资源提升教学效果。除了教师的角色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他们需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展示实践成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家庭氧疗配合肺康复训练治疗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下载:336 浏览:2610

丁艳1 谢玉谦2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观察家庭氧疗配合肺康复训练治疗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选取确诊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90例为对象,基于抽签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联用家庭氧疗、肺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56%大于对照组75.56%(P<0.05)。结论: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家庭氧疗和肺康复训练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动脉血气指标。

互联网时代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伦理困境与秩序改革路径探究 下载:102 浏览:1297

黄世磊 《国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互联网不断普及下的产物。在互联网中,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的紧密关系。随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酵也会对社会舆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亟需把握当前突发舆论舆情面临的伦理困境,如网络自由性与网民期待网络秩序之间;网络开放性与个人信息隐私性;网络负面信息与网络媒体担当意识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和冲突影响着网络秩序的稳定发展。对此,应该加强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强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不良信息的搜集和阻滞,强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不良信息的搜集和阻滞、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等方面采取对策进行改革,优化网络秩序,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大学法学专业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策略 下载:152 浏览:1940

谢明芝 《中国法学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课程思政”是相对于大学传统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强调所有课程的教学都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熏陶,强调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有意识地结合专业特色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注重言传身教和立德树人,注重“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实现“教书育人”的宗旨和目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专业课的课堂里,学生在摄入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浅谈大学法学专业民法课程的教学策略 下载:147 浏览:1925

谢明芝 《中国法学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民法学作为大学法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包括总论、物权法、债权法、知识产权法、人身权法、继承法等内容。民法内容不断丰富、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把民法的知识内容及时、准确、全面地传授给学生,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

大学法学人才培养策略 下载:153 浏览:1927

谢明芝 《中国法学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于法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此时就需要高等院校能够实现法学专业人才的有效培育,但从当前大学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历程来看,实际培养路径比较单一,培养环境也比较差,导致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生与社会岗位诉求之间出现不吻合的情况,对此需要采取对应的措施去进行调整和改善。本文首先对当前大学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接着论述大学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希望可以引导大学法学专业人才教育朝着更加有效性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浅谈大学法学教育的路径探索 下载:151 浏览:1945

谢明芝 《中国法学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由于我国社会发展得很快,法学行业开始备受关注,而现阶段,法学专业的教学水平还是不够合格,因此需要非常重视这一问题,并基于国家出台的各项有利政策,创新大学法学教学模式,并结合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才可切实提升法学专业学生的综合水平。

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下载:326 浏览:2854

唐学梅 《中文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语文教师必须认真观察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在教学当中存在的不足,积极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便能够提升学生古诗词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价值研究 下载:184 浏览:1992

张明莉 《心理学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100例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采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ICU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的应用能够减少重症监护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缩短患者的ICU住院时间,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三种土壤条件下润楠幼树的生长与光合生理特性比较 下载:45 浏览:556

谭飞 何让 《中国土壤》 2025年1期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土壤条件下珍稀树种润楠幼树的生长状况,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选用生长状况相近的15株2年生润楠幼树为实验材料,将其平均分为三组,分别栽植在腐殖土、紫色土、冲积土中,进行日常的水肥管理,并测定光合指标和形态指标。结果显示:(1)腐殖土条件下,对润楠幼树株高生长量高于其他两种土壤上润楠幼生长量,紫色土和冲积土差异不明显,三种土壤对润楠幼树地径的影响差异不显著。(2)腐殖土对润楠幼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他两种土壤差异不显著。(3)腐殖土上润楠幼树叶片的光合效率Pn高于其他两种土壤润楠幼树的Pn,其他两种土壤差异不明显,Ci与Pn呈负相关关系。试验表明润楠幼树在腐殖土上生长较好,紫色土次之,冲积土较差,因此,在润楠幼树栽培和发展润楠人工林时,应选择较肥沃的土壤,特别是腐殖土较多的森林土,而质地粘重的冲积土则不适宜栽植润楠。

趣谈初中化学主题式教学策略 下载:55 浏览:549

姜黎 《化学研究前沿》 2025年1期

摘要:
主题式教学是指以某个或某些教学主题为中心,通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主题式教学时,要在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初中化学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对主题式教学进行灵活运用和优化设计,促使学生从学习兴趣出发,主动地参与到主题式教学中来。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