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多发性骨髓瘤病情演变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下载:70 浏览:445

魏宇君 黄仲夏 《肿瘤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引起高钙血症、肾损害、贫血和骨损害等(CRAB症状),又称为症状性MM或活动性MM(AMM)。MM的发病有三个阶段:由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可以演变为无症状骨髓瘤或冒烟型骨髓瘤(SMM),进而进展为症状性MM。在确诊为MGUS前,大部分患者已经历了平均10年的免疫球蛋白升高的过程。目前,虽然靶向新药的应用使MM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但早期识别仍具有挑战性。通过文献学习,发现血清红细胞沉降率、血液黏滞度、血红蛋白水平减低和免疫球蛋白升高等可在MM病情阶段的早期升高,故联合应用一些检测手段对MM进行早期筛查、预防和管理其病情演变必要且可行。

基于小波改进阈值去噪与EMD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 下载:79 浏览:491

张珂 邢金鹏 《中国机械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针对传统阈值去噪方法在处理轴承故障信号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小波改进阈值去噪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的滚动轴承故障信号的分析方法。为改善小波去噪产生的信号振荡和失真问题,构造了适用于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非线性阈值函数,并将其用为滚动轴承故障信号的噪声过滤器。采用经验模态分解将去噪后的信号分解成若干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并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提取出谱峭度值、各固有模态函数与去噪信号之间的互相关系数最大的分量。最后,为了在频域内提取到故障特征频率,对抽取到的固有模态分量进行包络分析。仿真数据分析和模拟实验数据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地提取轴承故障特征频率,实现轴承的故障诊断。

基于混合采样AdaBoost的地中海贫血数据诊断研究 下载:68 浏览:460

宋耀莲 1徐文林1 邹团标2 《数据与科学》 2020年11期

摘要:
地中海贫血病是一种严重的血红蛋白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中、重型患者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有效避免其患儿的出生变得尤为重要。目前机器学习在地中海贫血预警领域应用不广,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采样AdaBoost算法,对少类样本进行DSMOTE处理,对多类样本采用随机下采样处理,并将平衡后的数据集送入AdaBoost分类器进行分类训练。针对不同的采样方法和分类器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综合性能评估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对地中海贫血临床预警有一定指导意义。

基于振动分析法的变压器非电量状态监测与诊断研究 下载:41 浏览:428

袁国刚1 饶柱石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振动分析法可在不停机、不解体的情况下实现变压器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对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变压器表面的振动与变压器绕组及铁心的压紧状态、位移、形变等密切相关,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对振动分析中的数值计算分析方法、振动测试技术进行了叙述,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小波、希尔伯特黄变换、盲源分离技术介绍了信号处理方法在变压器振动分析中的应用,阐述了声学分析方法在变压器异常情况下的作用。对在线监测系统和离线振动频响的基本分析方法进行了简述。结合振动分析方法在变压器诊断应用中的趋势和难点,给出了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闽楠(Phoebe bournei)苗期适宜施肥量及DRIS营养诊断研究 下载:76 浏览:385

张龙1,2 伍艳芳1 刘新亮1 郑永杰1 温世钫1 《土壤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开展闽楠苗期施肥及营养诊断研究对闽楠高效培育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开展闽楠苗期施肥试验,通过建立方程得出最佳施肥量和最优解,依据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求得闽楠各营养元素的最适比值范围、需肥顺序及养分不平衡指数(NII)。结果表明:当施氮4.76 g pot-1、磷2.12 g pot-1、钾0.83 g pot-1时存在最优闽楠生物量;DRIS图解法得出闽楠氮、磷、钾的最适比值范围分别为:磷/氮=0.089±0.009,磷/钾=0.411±0.045,钾/氮=0.219±0.019,低产组需肥顺序为氮>磷=钾,高产组需肥顺序为氮=磷=钾;DRIS指数法得出低产组闽楠的NII值明显高于高产组,高、低产组需肥顺序均为氮>磷>钾。整体而言,闽楠对氮肥的需求最大,其次为磷肥和钾肥,诊断结果能够为闽楠平衡施肥提供参考依据。

基于时间序列神经网络的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泄漏程度诊断研究 下载:87 浏览:355

钱虹1,2 江诚1 潘岳凯1 魏莹晨1 刘晓晶3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蒸汽发生器U形传热管泄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神经网络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泄漏程度进行诊断研究的方法。首先,对核电厂蒸汽发生器U型传热管泄漏进行机理分析,构建其数学模型,提取其泄漏的直接特征参数,再依据Fisher得分法,提取其间接特征参数;其次,通过滑动时间窗口法从预处理后的时间序列数据中生成数据样本,作为时间序列神经网络的输入,并以蒸汽发生器U形传热管泄漏程度信息为标注,基于反向传播(BP)算法对五层神经网络系统进行训练,得到蒸汽发生器U形传热管泄漏的时间序列神经网络模型;最后,模拟核电厂运行过程蒸汽发生器U形传热管泄漏时的时间序列测试数据。仿真结果表明,时间序列神经网络对演变事件的处理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较高的泛化能力,对故障程度的诊断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基于改进线性学习算法的核动力系统事故诊断研究 下载:62 浏览:361

赵鑫 蔡琦 赵新文 王晓龙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3期

摘要:
为解决核动力系统事故类型多样且故障严重程度难以确定的问题,在传统线性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层级结构和嵌套结构,并选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作为结构内的诊断模型;采用线性学习实现计算结果的融合,通过分析事故运行过程和机理选取单个分类模型的训练样本,并确定对应类别事故的有效识别区域及敏感参数。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事故诊断框架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9%以上,可为大型系统的事故诊断提供参考。

基于改进线性学习算法的核动力系统事故诊断研究 下载:62 浏览:314

赵鑫 蔡琦 赵新文 王晓龙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2期

摘要:
为解决核动力系统事故类型多样且故障严重程度难以确定的问题,在传统线性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层级结构和嵌套结构,并选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作为结构内的诊断模型;采用线性学习实现计算结果的融合,通过分析事故运行过程和机理选取单个分类模型的训练样本,并确定对应类别事故的有效识别区域及敏感参数。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事故诊断框架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9%以上,可为大型系统的事故诊断提供参考。

基于红外热像采集技术的变压器故障预警及诊断研究 下载:92 浏览:514

李长彧1 刘林2 张立颖3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为了实现对变电站变压器故障的精确诊断,采用红外热像仪测试并提取变压器工作工程中的红外热图像信息,采用图像分割与特征提取方法建立变压器温度场的温度-频率分布曲线,分析变压器正常工况及故障工况时的红外热像特征及温度场特征。结果表明: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各接线夹温度相对接近,最大温差为4.4℃;而接触不良时,接线夹温度显著升高,与其它正常工况温差达到57.5℃。因此采用红外热像分析方法可有效实现变电站变压器故障的精确诊断。

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的故障诊断研究 下载:87 浏览:827

李杉 《电力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牵引变流器是电力机车电能转换的关键设备,不仅承担着牵引变流的重要任务,还确保电力机车主电路的稳定运行。本文以HXD1牵引变流器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牵引变流器的故障特征,通过db3小波变换对变流器输出电压进行变换,成功提取了故障特征信息,对传统的BP神经网络进行了针对性改进,并结合变流器的故障特征构建了诊断模型。经过验证,该模型展现出了良好的诊断性能,为电力机车的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新方法。

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语文课堂诊断研究 下载:70 浏览:427

黄慧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课堂教学中,师生基于自主学习的形式,就共同面对的问题进行思考,将有助于课堂的完善,以及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以《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教学实录为基础,提出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语文课堂诊断问题及相应对策,以便真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高。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对结直肠癌临床诊断研究现状 下载:277 浏览:2999

张博1 雷晨茜2 《国际检验医学》 2022年7期

摘要: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并进行有效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肿瘤标志物与影像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等相结合可提高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CRC患者中的检出率,联合检验技术已成为CRC临床诊断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阐述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 CEA)的临床应用价值、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进展。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油井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 下载:74 浏览:749

田海宁 夏吉宏 《传感器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油井监测及故障诊断过程中,极大推动了石油工业向智能化方向的转型发展,采用实时的数据搜集手段,结合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有效提升了油井运行的管理效能及作业的安全保障,本研究深入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油井监测领域的具体应用,并探讨了其在提高监测精准度、加快故障反应速度以及减少运维经济成本方面的巨大潜力,同时,研究者们构建了一种依赖物联网技术的故障诊断模型,并借助具体案例对其效能进行了验证,技术的进步使得物联网在油井的管理中预计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这为石油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固的技术保障。

低级别嗜酸性肾肿瘤病理诊断研究进展 下载:95 浏览:917

邓钰莹 《肿瘤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本文总结近5年来低级别嗜酸性肾肿瘤(Low-grade oncocytic renal tumor ,LO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LOT是近年来国内外认知逐渐增多的惰性肾脏肿瘤,其细胞形态与肾具有嗜酸细胞性特征的肿瘤诊断存在重叠,但其临床行为惰性,明确诊断对治疗及预后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煤矿主通风机振动成因及故障监测诊断研究 下载:202 浏览:2451

李艳东 《煤炭技术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煤矿生产是一种高风险的生产活动,要保证现代煤矿生产安全,各类机电设备的功能发挥是非常关键的。主通风机作为矿井通风换气的核心设备,在煤矿开采作业中发挥着保障矿井环境安全性的重要作用,如主通风机发生故障,将可能给井下作业人员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基于此,为保证主通风机在煤矿生产中功能价值的有效发挥,确保煤矿生产安全性,本文将针对煤矿主通风机振动的成因及故障监测诊断的要点展开探讨。

瞬变等离子体微波诊断研究进展 下载:195 浏览:976

王亮 《电路系统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在瞬变等离子体微波特性研究方面,通过理论要点,需要做出数据分析和计算,根据实验结果推算研究。对等离子体吸收探针,微波反射计进行理论支持,进行实验得出结果,通过本次实验对微波诊断研究进行了改造和优化。

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研究 下载:186 浏览:2537

杨旺 《航空航天学报》 2021年6期

摘要: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稳定增长,飞机逐渐演变出多种现代化模式,多电飞机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飞机领域全面进入了现代化发展阶段。多电飞机的出现对我国航空系统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多电飞机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是电气系统,所以整体的神经组织需要电气系统的平稳运行,所以其状态直接关系到飞机的安全性。基于此,以下将针对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展开研究,希望能够加强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效率与质量,从而提高飞机飞行的安全性。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研究 下载:253 浏览:5280

马瑞阳 敖良忠 易相兵 朱俊名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气路故障诊断是航空发动机预测与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气路诊断信息转化为维修操作建议,可以方便工程人员确定发动机需要更换和维修的部件范围,降低维修成本。结合深度学习可以对数据特征进行自动获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气路故障诊断方法;训练的诊断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达到了98.4%,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基于电力通信动静态资源的光缆故障诊断研究 下载:265 浏览:1540

李鹏飞 《无线电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在电力通信网络与电力网络运行的过程中通信业务中所产生各项数据与专业业务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电力通信光缆出现问题时,会直接影响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因此,就要对电力通信光缆中比较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使电力通信光缆能够有效的运行。在传统的通信网络和电力网络中,电力通信在进行电力通信光缆网络的架设时是需要依靠电力进行网络输送,并且,还需要配合着光电复合式光缆技术,进而使电力通信系统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电力通信光缆它是一种特殊的光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但它的生产成本却很高。虽然如此,但它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破损或断裂。其中,自然灾害最容易使电力通信光缆发生故障,其次就是电力通信光缆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进而使通信光缆发生故障,最后,就是建筑施工以及市政施工都会对通信光缆造成影响。一旦电力光缆线路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都会引发电力通信光缆出现故障。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基于电力通信动静态资源的光缆故障诊断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风机发电系统中变频器的故障诊断研究 下载:317 浏览:2916

罗祥忠 《电力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目前, 我国风力发电主要是在新疆, 尤其需要的是对变速的恒频的风力发电机的变频器做出故障判断, 能够准确知道究竟哪里出问题,什么时候出问题, 以便及时澎于维修保护, 避免原件受到更大损害, 也能够及时作出风险评估, 有效维系风力发电系统的正常运作, 为风能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